母親的愛情故事

我媽生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如今年過花甲,依然保持著一顆水晶般澄澈的少女心。她愛看韓劇、瓊瑤劇,熱衷美食與美衣,經常一言不合就玩說走就走的旅行,平時坐在牌桌上笑語吟吟,贏了八圈就揣上錢回家,如果輸錢也不計較,繼續跟人聊著天逗著趣說著段子講著笑話。任何人跟她打過交道之後都會喜歡她。她的人緣極好,好到經常買菜回家,都會向我嘚瑟她去買肉又被誰倒貼一塊豬皮,她去買菜又被誰倒送兩根蔥……

  這方面,我跟我老爸都是望塵莫及。

  我們爺倆的脾氣都是一路剛,為人處世吃軟不吃硬。老媽偏偏反著來,她涵養極好,看到啥不順眼的人與事都是眼皮一耷拉,嘴巴一哈欠,能避就避,能讓就讓,能不計較就不計較。我跟著我媽活了三十多年,我都沒聽到她嘴裡說過誰誰的閒話,倒是經常聽她造“雞湯”:想要怨天尤人的時候,先把自己的舌頭咬一口;人如三節草,不知哪節好,今天你看人笑話,明天人家笑話你;冤冤相報何時了,遇事多想別人好;不爭競不攀比,自己過得好才是真的好……

  這些話,我以前不明白,中年以後漸漸漸漸才明白。我明白的時候,老媽的背已微微變駝,臉上的皺紋如同丘壑,鬢髮花白,很難與我記憶裡那個明媚生輝、唇紅齒白的美婦人聯繫起來。

  想當年,老媽是真美。

  一米五八的個子,體重不到九十斤,腰圍只有一尺七,卻是身材窈窕,肌膚白嫩,年輕時候的追求者能編一個排。其中有高幹子弟託人說媒,被拒之後傷心欲絕;其中有男性同學大獻殷勤,跑到我外婆家抄起剪刀和布料,對著縫紉機咔嗤咔嗤一會兒功夫,襯衣褲子新嶄嶄的獻了出來,老媽不屑一顧,讓人家好生難堪;其中有單位同事每每趁她下班一路尾隨,聲稱要做護花使者,老媽自行車騎得飛快,宛如一隻玲瓏的燕子目不斜視直撲家門……老媽青春年華的“光榮事蹟”,我都是聽舅家形容。我印象裡的她風采照人的樣子,往往與美貌無關,與才德有關。

  老媽廚藝一級贊。一週七天,一天三頓,伙食基本不重樣。週一如果燉排骨,週二定然紅燒肉,週三如果包餃子,週四就是攤菜盒,週五端出胡辣湯,週六自制的羊肉燴麵與週日整出的一桌席面都是親友們誇讚不絕的榮耀。在老媽的精心料理之下,我打小就沒瘦弱過。也正因為她的精心照顧,生下來原本先天不足的我,後來茁壯生長為青春期就吵著鬧著要減肥的胖妞。那年月,老媽很反感“減肥”這兩個字。她經常談她小時候,趕上三年自然災害,人被抱到鄉下,吃沒得啥能吃的,小小的孩子跟在大人屁股後邊拾麥穗,偷摘榆樹葉,被公社的工作人員抓到奪走筐子,她嚇得大哭,哭得滿臉滿身都是淚。後來當知青,吃了很多苦。參加工作當工人,攢了點錢就買山裡的老母雞或者山羊,託人送回城裡孝敬父母。她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後遇到我爸,倆人結了婚成了家,經濟條件才逐漸好轉。老媽總怕給我的愛不夠多,哪怕我強調她給我的夠夠了,她都改不了每頓飯要把最好吃的夾給我的習慣。

  我其實特別想讓我媽多為自己考慮。因為她這一生很少為自己考慮。

  我爸是一個工作狂,直到去世前的兩個月還在為社會主義事業發揮餘熱,根本沒有時間顧忌家裡人。這也是事業型男人的通病,如果要實現自我價值,必須娶一個捨得犧牲自我的妻子。在他職場打拼的歲月裡,常常廢寢忘食,以單位為家。我記得,老爸在職工學校任職校長期間,發現教室房頂漏水,親自爬高上低去勘察,以致從高樓摔下,雙腿骨折。他在家休養期間,才察覺到我已經從懵懂無知的小女孩碰碰噠噠成為青春期的大姑娘了。而在我童年的記憶裡,他從來沒有接過我放學,從來沒有留心過我的作業,從來沒有參加過我的家長會……所有與我成長有關係的親子活動,都是老媽參與,都是老媽一個人在參與。可是老媽從來沒有抱怨過。她對我說:“男人,有幾個懂得過日子的?支撐一個家主要靠的是女人”;“男人,只要不吃喝嫖賭不渾渾噩噩,他有他的正事去忙乎,就是好男人";"男人,只要懂得對父母好,對老婆的家人好,已經超好了”……

  我年輕的時候,經常替老媽感覺不值。

  我覺得老爸不夠愛老媽,但是不影響老媽愛了老爸一輩子。

  他們倆的故事,說起來特別“瓊瑤”。老爸是少年即有凌雲志的才子,從小學到中學一路連任做班長;他寫得一手出色的毛筆字,鋼筆字,粉筆字;他在黑板上隨手創作幾首詩歌,身後都有一堆女生在忙著摘抄。有一年,老爸作為市裡優秀的學生代表,去三中演講。他的侃侃而談,讓坐在臺下的老媽聽得如痴如醉;他的英姿颯爽,讓煢煢少女的老媽一眼萬年。就在那一天,老爸走入了老媽的心裡,從此紮根、發芽、生長,直到開出一朵靜默幽香的紅玫瑰,卻不叫外人得知。可能這份情愫感動了上天,成年之後的他們通過相親重逢,老爸對老媽混無印象,老媽卻是微微一笑。老爸生性驕傲,從來不缺女生愛慕,得知老媽是政府幹部家的千金,反而被激發了清高氣,直截了當說道:“我家窮,姊妹多,我還有個癱老媽,這就是我的基本情況!”老媽春風化雨般的說:“那阿姨可真不容易,你可得對她好點。”老爸一愣,又開誠佈公:“我這個人特別懶,不愛洗衣服不愛做飯,你做好心理準備。”老媽繼續柔柔道:“有幾個男人愛做家務活呢?這沒什麼。”因為這兩句話,老爸對老媽起了興趣,他們開始交往,逐漸由相親對象發展為熱戀情侶再變成合法夫妻。這個期間,我奶奶老病去世,老媽以準兒媳的身份參加了喪禮,感動了我父親的全家老少。

  因為老媽的賢惠,老爸在婚後拼了命的力爭上游,決志要帶給家裡人越來越好的生活品質。他從放電影開始,考上技師,做到科員,又做到科長,升任副主任,當過校長,還在工作之餘接私活賺外快……在我幼年的時候,我家就穩步走上了小康之路。可以說,在我十五歲之前,從來不識人間愁滋味。我以為我是一輩子的公主命。直到老爸由於勞碌過度,患上腦血栓,半身不遂,不得已退了二線。經濟的壓力瞬間增大,生活的重擔瞬間砸到老媽的肩頭。那一年,老媽只有四十歲,原本風華正茂,卻很快憔悴下去。她的工作屬於“三班倒”,還要盡心竭力照顧我爸,還要考慮我臨近中招的學業,她只差沒忙成陀螺,只得把我寄養在親戚家。無奈那個時候,我不知道體諒她,只認為她的心裡眼裡只有父親沒有我。我的性情變得孤僻,很少與她溝通,也很少為他們考慮。可是老媽,依舊見縫插針的關心我,時不時做了飯菜送到我的學校。她沒有多餘的時間勸勉我好好學習,只是詢問我缺不缺零花錢,需要不需要再買點學習資料。老媽,在我們家境況最艱難的那些年,她從未為自己添置一件新衣,她從未為自己購置一雙鞋子。她把錢大量的送到醫院,送給江湖郎中,送給各大保健器材,她幾乎用了她能想到的一切方式來治療我爸,還要提防心高氣傲的我爸萬一有個想不開,做出什麼過激的事情。

  時隔多年以後,老爸終於接受了他的命運,釋懷了他的苦難。他一度笑著對我說:“當年追我的姑娘有很多。你媽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有才華的,卻是最適合我的。我娶她,很多人都以為是她高攀,實際是她下嫁。我跟她的結合是我一輩子最正確的選擇。”雖然,老爸在生前對老媽沒有說過甜言蜜語,也沒有給她買過鮮花首飾,但是他對這個無私、無怨、無悔、無所貪戀的妻子給予了一生的忠誠與守護。在老爸臨終的前一天傍晚,他硬要親自開著老年車,讓老媽坐在車後,他把她帶回家,好像花好月正圓的青春年華,他騎著自行車,帶著她一路歡聲笑語回到家。

  老爸去世之後,老媽崩潰不堪,在短短的七天暴瘦二十斤。親友們一度擔憂她會不會一蹶不振。出乎意料的是,老媽經過半年的休養生息,她堅強的撐了過來,愈發的熱愛生活,珍惜光陰,與人為善,豁達樂觀。因為她說:“我要替我的男人活好餘生,我要替他看完他沒看到的風景,我要替他完成他沒完成的心願。”

  我媽真是一個一生都活在愛情裡的小女人,也是一個偉大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