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物理而言,目前学校教的内容是不是有点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节奏?

科技起源


学校物理是基础课,是给进一步学习打理工基础,要想跟上科技发展,必须考理工大学专业系学习


金竹铭


我是高中物理教师,谈一下高中物理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吧。高中物理分为以下几部分: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学。以全国卷一为例,光学与热学为选考,其余为必考。

力学: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受力,以及功能关系,动量等问题。这些内容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但是与科技发展是不沾边的。相对前沿一点的就是万有引力与航天,学会了能大致了解一下卫星发射的原理,以及天体运动的规律,但是距离为发射卫星作出贡献还差十万八千里。

电学:主要研究电流、电场、磁场。其中电流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知识,会测电流、电压、电阻以及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涉及少量的逻辑电路,这些与电子电路相差甚远。交变电流重点研究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和远距离输电,其中远距离输电涉及能源的问题,但是同前面的一样仅仅懂得原理距离实践还差得远呢。电磁场主要研究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看起来高大上,其实,在高中其本质还是研究力和运动。对科技发展也没有贡献。

原子物理学:也是一些初步的知识,主要讲原子的结构,人们的认识历程,核能的简单介绍,没有触及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

光学和热学为选考内容,和上面的内容是一样的问题,不再赘述。

综上,高中的物理知识,忽略的一些次要因素,主要矛盾理想化了,主要目的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并且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不具备科研能力。所以物理教学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节奏就是正常现象了。


辛哥物理


我是高中物理老师,不过主要教国际学校的高中物理,国内的高中物理课程我也接触过,所以也算了解,另外三个主流国际课程AP、Alevel和IB我也都教过,在物理课程这方面也算有点发言权。所以我说想表明一下我的观点,与国外的这三个课程相比,我们的物理课程远远的跟不上科技发展的节奏,我们的物理教学差的真是太远了。

以美国AP课程为例子,这是美国高中开设的大学先修课程,AP物理有AP物理1、AP物理2、AP物理C,其教材基本上都是一千多页,其内容极为丰富,除了力、热、电、光、原等基本的内容外,也涉及到了物理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说在静电学这章中,有两节内容涉及到了分子生物学,详细讲解了DNA的结构和复制。另外有一章讲解基本粒子,这涉及到了现代物理学中的大统一理论,也就是标准模型。最后一章涉及到了宇宙学,有一百多页,基本上讲了现代宇宙学的方方面面。当然了,这些内容并不要求学生都掌握,美国大学理事会给出的大纲也并没有涵盖这些内容,美国的物理教学一般是教的多,考的少。但是这种教学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真正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深入的学习物理。而我们国内的物理教学,给人的感觉就是学习就是考试,如果不考就不学,学了也没用。

所以我的结论是我们的物理教学不仅与现在的课程发展脱节很严重,与国外高中的物理教学相比也差很远。科学在国外发展了几百年,有这样的传统,优秀的物理教材也是层出不穷,那些作者也基本都是大神级的人物。而国内的物理教材只是一堆所谓的专家在小修小补而已。

总之,国内物理问题太多了,真是一言难尽..


忠诚物理


高中物理是基础学科,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学大学物理,量子物理等更高难度的科学,然后才出现了当今的高科技。没有人能直接跨过基础学科去接触高科技的,那样的只是看新闻然后惊叹而已,你并不能参与其中,学习还是要稳扎稳打从基础开始的。

而且目前的高科技也都是学科交叉,领域结合的产物,需要各方人才一起配合的。


城城物理


常识和基础知识,还有很多古典的故事…缺乏铺陈和打开,就是向读者提供所有的门类的物理事实和视野~包括新前沿发展状况的科普性推介。物理的哲学思想演示以及假想推定…


夹竹桃神


学校教的都是些基础的内容,没有基础,谈不上高楼大厦,现在说的读书无用,并不是说这些基础知识无用,而是学校目前的学科分类,可能和社会上的工作切合的并不多,比如,你学了工商管理,可能你的工作只是个办公室的小职员或者是个业务员,那你就会觉得,你是学管理的,但没人没事给你管,觉得这学科没用。但是随着年龄增长,你的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你成为了管理层,你又会觉得,这些基础知识,带给你的是非常重要的见识以及判断力


腊评论


是的,一方面课本更新慢。二是功夫不到位,比如说机械欧姆表几乎没人用了,还在学(可以学原理),还在考。


范老师家教智慧


好的教案可以是和各种形式的,或者电子版,或者在老师记忆中,没必要都写在纸上。至于内容跟不上时代是必然的,发展变化太快了。稍微滞后些,也无伤大雅。


千里368


是不是嫌物理不够难啊?


用户72825710457


一切基础学科,都是理论基础,这些已经前人经过大量的实验验证过了,但是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的更远,有些理论或真理可能不太正确了。这就需要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去看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