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下一代舰载机如何对抗F-35C

我国下一代航母舰载机要达到何种水平才能抗衡F35,以现在的进度,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新一代舰载机(FC-31除外)亮相?

未来我国航母的作战模式大致为以下三种:对抗大国海军;在近海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在远海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三者的共同点其实都是 “轰炸为主,制空为辅”,其区别无外乎是敌军的防空能力的高低。

我军下一代舰载机如何对抗F-35C

以敌军拦截能力最强的第一种作战模式为例,舰载机的终极任务其实就是击沉敌军的主力舰艇——航母。在我军进攻敌军航母时,确实肯定会遇到F-35C的截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即使是完全能和F-35C“相抗衡”的飞机,即我军也使用F-35C。敌军的截击挂载F-35C也一样会比我军的攻击挂载F-35C更具空战优势。因此,通过优化战机的空战能力使之能与敌军战机“相抗衡”来增强我军攻击有效性这种“曲线救国”的做法,并不如优化战机与任务的匹配程度来的更有效。因此,对我军来说,更应该考虑的首先是缩小舰载机在攻击挂载模式下的RCS、提升其突防速度、增大其载弹量,并以此压缩敌军在截击作战时的反应时间。

我军下一代舰载机如何对抗F-35C

而既然是海军大国间的对抗,也肯定免不了要抵御来自敌军的进攻。此时,作为截击方的我军就必然要面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起飞最多的飞机,挂载最多的弹药,以尽可能的在敌军飞机射击之前将其击落。这一整套作战首先要求海军有固定翼预警机和空基、海基的反隐形雷达在尽可能远的位置上提供尽可能早的预警。其次要求我军战机的雷达系统足够强悍,能够在预警雷达和预警机的引导下在足够远的距离上对敌机形成火控能力。

我军下一代舰载机如何对抗F-35C

其次要求飞机有足够大的载弹量保证对敌攻击机群的拦截效率。因此综合来看,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个对下一代舰载机的性能期望:载弹量大、航程远、航时长、速度快、事态感知能力强、正面RCS小。最后,不管是对于进攻任务还是拦截任务来说,良好的整备性能也是决定舰载机好坏的关键问题。毕竟3分钟就能升空作战的飞机一定比10分钟才能升空作战的飞机出动量大,20分钟就能完成再出动整备的飞机一定比30分钟才能完成的架次效率更高。

我军下一代舰载机如何对抗F-35C

至于下一代舰载机什么时候问世,这个只能说应该快了。根据网上曝光的卫星图显示,中航某飞机强度研究所已经把之前静力试验台上的飞机撤下来了,这意味着其很有可能已经在做下一代舰载机的静力试验了。因此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下一代舰载机很有可能可以在下一艘国产航母服役前后进行首飞和上舰测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