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君丽:全国“禁足”,致敬奋斗在一线的我的校友们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中旬,在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疫情,截止到今天下午13:58分已经导致了1666死亡,累计确诊病例达六万多,还有八千多的疑似病例,可见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全民都已经在钟南山院士的提议下禁足,相关接触人员也相继分批隔离。

一月23日国家就发出了应急预案,武汉迎来了首个封城日,全民的禁足就开始了,疫情的警钟已经敲响。

这次也必将是次大考验,考验的不仅仅是政府,官员,也包括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团结,智慧,但是最最考验的确实我们的医疗战线。这个职业的特殊性质,全民禁足,医务人员确必须走在最前线,才能换来各个小家的安全,我们的祖国大家庭的安全。

在深圳的抗疫一线上,有我的校友们,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他们在这一个多月里,为病人忙碌,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1.

下图左一为湖南师范大学医院,我校0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江意春校友担任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转接组的秘书。他在市感三科的重症监护室工作,是全深圳市的第一家定点的市三人民医院,第一批深圳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的病人的首先就是送到这里隔离,治疗的。

他们是在我们的第一线,离我们的病毒是近距离,稍有不慎就可能有感染的风险,可是他们没有退缩,这个级别的防护也是后续慢慢升级的,前期不是很清楚传播途径的情况下,也就是一般的防护,就是重症监护里的手术服。可见防护并没有一次到位的。

遇见君丽:全国“禁足”,致敬奋斗在一线的我的校友们

这是我的校友在市三医院的ICU工作。


2.

下图是我校00级医学检验毕业的房笃智,他是宝安人民医院的一名检验科的检验医师,负责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所有宝安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分配给三家医院负责检测,宝安人民医院就是其中的一家,每天检测两百个,这个数量对实验室的压力很大。

核酸检测的要求比较高,首先就是取材,如果取材不够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后续还是会采集多次,才会又新闻报道里的连续检测三次都阴性,怎么最后还是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人。

前期的准备工作,从接收标本,登记,病毒灭活到核酸的提取,每一个过程都是要求做的扎实,否则检测出来的结果不准确,然后就是核酸检测的时间比较长,检测一例需要四个多小时,核酸检测需要分析缜密,数据分析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操作要求也很高。长时间下来全身都是汗。中间也不能出去喝水休息,可见环境还是很艰苦的。

同时如此高密度的接近病毒,有两个孩子的房医生就住在了医院,至今都没有回家,他们家其实离医院很近,走十几分的路绕过公园就到了,为了兼顾工作和孩子的安全,只能选择等病毒攻克了,可以安全出行的时候回家了。

师兄的夫人也是检验科的医生,在微生物室工作。

遇见君丽:全国“禁足”,致敬奋斗在一线的我的校友们

图片是某医院PCR实验做核酸检测的师兄。

3.

图中师姐所在社康人员一起去给社区人员送药。

这是86级妇幼班的欧阳芳芳师姐,她是沙井人民医院上星社康中心的工作人员,社康发放的防护用品相对比较匮乏,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医护人员做不到人人都拥有三级防护,只能个别特殊科室配备三级防护。一件普通的白大褂,加普通口罩,一副护目镜,加上一件雨衣就是我们社康工作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的日常工作。

遇见君丽:全国“禁足”,致敬奋斗在一线的我的校友们

某社康的师姐给不能出门的社区人员送药

还有很多很多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他们默默的接受着组织给与的安排,没有一丝怨言。每个人都很清楚,这次疫情异常严峻,稍有疏忽就有感染的可能,但是大家却异常的坚定,都清楚如果我们医务人员现在退缩,就有更多的人害怕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医务人员的职责,生命相托,受之于命。

我是君丽,一名医务工作者,爱写作,爱幻想,爱美,爱折腾的80后二宝妈妈。 一起折腾,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欢迎互相交流沟通,持续写作是我们的爱好,行动起来!生活都是一场美丽的遇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