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在家中不停创作——小林用漫画抚慰一线医护人员

原标题:广东援鄂医疗队驻地添“漫画廊”:小林等寄画支持,抚慰一线医护


2月1日晚,在广东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寄住的酒店廊壁上,出现了一张张用A4纸打印、透明胶固定的漫画,画面下方还有俏皮的手写留言。沉寂的驻地走廊因这批画作,忽然间人气十足,充满了欢笑声。

“策展人”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武汉的一线医护人员,这些“展品”也由她们亲手布置,预设的观众为广东医疗队的275名队员。

创意的提出者、孙逸仙纪念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李青,对它的“疗愈”效果有点儿喜出望外。2月3日20时许,她结束当日的工作后,以动情的文字回复南都记者:“在援汉第9天,我看到大家特别开心地笑了。有的队友很兴奋地表达着对漫画作者的喜爱,也引来了酒店工作人员的纷纷点赞……”

她们选择的画作中,有很多出自著名漫画家小林(中山大学教师林帝浣)之手。得知前线的医护人员只能在网上搜集图片,他立即对应着找出了高清版,并特意为这个特殊的展览创作了新漫画。

2月3日晚,小林告诉南都记者,一批加急印制的彩色漫画已经从上海寄出,在物流企业的帮助下,4日应能运抵武汉。此外,他还将300盒原本为情人节预留的、印着自己画作的订制巧克力,一并赠送给了广东援鄂医疗队,“希望他们在辛苦工作时不要焦虑,保持好的情绪。”

“禁足”在家中不停创作——小林用漫画抚慰一线医护人员

广东医疗队在驻地走廊中,办起了“治愈系漫画展”。

策展者:“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护士李青说,她之所以想为医疗队全员办一次漫画展,是因为在援汉之初,自己被小林的一幅漫画“治愈”过。

李青生于1989年元宵节——几天后,可能就要在前线过农历生日了。1月24日除夕,她告别丈夫,自愿作为第一批增援飞赴武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该市最早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定点医院之一、距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4公里的汉口医院,接管了一大隔离病区。

“禁足”在家中不停创作——小林用漫画抚慰一线医护人员

小林的这幅漫画,成为李青策划这次展览的开端。

当时,汉口医院已经处于严重透支状态。她记得一位患者家属对她说:“因为你们来了,所以我们也在一天天变好。”家属的信任和乐观的笑容,让裹在沉重防护服中的李青眼泪上涌, 护目镜“瞬间结了一层水雾”。她想起了之前刷到过的小林的作品,那是一个温馨陪伴的画面,下方写着相似的话:“直到你来,我才一点点好起来。”对那一刻有了更深的共情。可是隔着层层护具,李青甚至不确定,自己的微笑能否传递给对方。

她意识到:“援汉医务工作者要为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但如果我们自己的心都被防护口罩、护目镜和面屏压抑、束缚了,就很容易出现疲劳,甚至生理性的病态。所以,精神支持很重要。”但客观环境要求大家做好防护,医护人员歇班后也只能在各自的房间隔离,相互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也是凑巧,李青记起了两年前医院团委办的“文化墙”活动,于是她想,“如果能让大家路过静悄悄的走廊时,看见墙上贴着暖心的话语、无处不在的‘加油’,会不会更坚定自己所做的都是值得的?”

“禁足”在家中不停创作——小林用漫画抚慰一线医护人员

李青在一幅“展品”下方留下“神回复”。

在确认驻地有打印机、征得临时党支部的同意之后,2月1日,李青和几位队友火速在酒店走廊中完成了“布展”。有的画作下方还能看到她的诙谐“跟帖”,反响颇佳。她解释,“因为我自己也被感动了……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2月2日,经全国多个施工团队合力抢建的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但李青并没有因此放松。她等待着疫情真正结束的时刻。

漫画家:“艺术可以疗愈”

武汉前线的画展刚“开幕”,2月1日深夜,在通讯员的联络下,远在广州的漫画家小林悄然行动起来,为他的医界“粉丝”们筹备一份赠礼。他在自己的历年画作中,精选了一批“温暖、励志,既鼓励坚持,又有助于放松心情”的高清水墨画,还特意为这场特别的展览创作了几幅新作。

“禁足”在家中不停创作——小林用漫画抚慰一线医护人员

小林对南都记者说:“在这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中,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我相信举全国之力,可能很快把疫情控制下来。”而他的方式,是创作。

“禁足”在家中不停创作——小林用漫画抚慰一线医护人员

这位中山医科大学(今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的跨界艺术家,近年来一直用水墨漫画来捕捉时代气息、观照普通人的精神生活,形成了“小林漫画”这个新媒体漫画的著名IP;他主张艺术可以疗愈,去年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聘为客座教授,负责筹建人文艺术治疗科,探索在临床医疗中引入音乐、绘画,包括漫画等综合手段,提高癌症病人、慢性心血管病患者等的治疗效果。如今,相关方案已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禁足”在家中不停创作——小林用漫画抚慰一线医护人员

这个特殊的春节,小林“禁足”在广州的家中,不停地刷着疫情资讯,每日以一篇原创推送抚慰读者。譬如,绘制了一套“小金鼠戴口罩”的表情包,推出《武汉加油》原创漫画合集;也一直试图用各种方式来引导公众,不要陷入过量信息造成的“共情伤害”。

2月2日,他推送了题为《既然宅在家,不如学画画》的文章,教读者画水墨。“我也知道,通过一篇文章学会画画是不太可能的,”小林对南都记者笑称,“但是我觉得,首先它可以稍微转移一下人们的注意力,其二,能够引起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产生一些美好的情绪。”

身为中大艺术学院教师,小林距离正式复工还有一段时间。除了每日绘画、写公众号,他正在远程筹措一部纪录片,反映广东援鄂医疗队的“战疫”实况,“现在我们这边的剪辑等工作已经协调好了,关键是等前方抽空拍摄素材。争取让这个片子是比较正能量、比较入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