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合并了,地级市县是否也该合并简化?你怎么看?

刘强西d


我提几点建议:

(一),省是历史延续下来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动起来困难很多,应予保留;

(二),地级市相当于过去的郡,州,府,是二级行政单位,也应保留;

(三),县级市不伦不类,应当撤销,建成地级市辖区;

(四),直辖市的区改称道,以示与地级市辖区的区别;

(五),区下设镇,镇的范围不要太大,便于管理;

(六),所有的县逐步过渡为市辖区,过小的县可以合併为区。


陈老师224723857


本人的建议归纳起来可以用十个字来总结。分省;撤市;并县;并镇;并村。

分省 中国目前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有的省份太大,如果实施省直管县,管理起来有难度。可以考虑将新疆,内蒙,甘肃,黑龙江,四川,陕西,云南,湖南,湖北等省区整合重新进行行政区划,以小动为原则。再将深圳,青岛,大连等区域强市直辖。全国拟成立五十个左右省级行政区。

撤市 地级市现已成为鸡肋,于情于理于法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国家必须下决心割除这块坠肉。

并县 (市) 对于那些体量偏小的县(市),于以合并。裁撤三分之一为宜。

并镇 有的乡镇规模明鲜偏小,可以考虑合并。总体二合一为宜

并村 农村有许多地方需要资源整合,合并村社就是整合资源的一个手段。二合一为宜


漂泊者sc


我的方案是:缩省并县乡,撤地级市:

中国目前有34个省级行政区;

333个地级行政区;

2800个县级行政区(其中800个市辖区);

40000个乡级行政区。

我的想法是全国整合成60个省级、

取消地级,

两三合一,整合成1200个县级行政区。

撤并一些面积过小人口过少的乡镇,整合成30000个。

增加了26个省,少了333个地级市(或地区),少了1600个县,少了10000个乡。

其中省级有54个省,6个府;

县级有1100个县,100个市;

过程是这样的:

目前全国越有2800个县级行政区,其中市辖区约800个,大部分分属333个地级单位。

首先把所有市辖区撤销,整个称333个县级市,共约2300个县级单位,挑选最强的100个设立新的不包含农村的高度城市化的市,剩下2200个两两合并成1100个县。

变化的目的是:

一、减少行政层级,改省地县乡四级,为省县乡三级。

二、减少县的数量,降低行政成本。

三、分综合型行政区为非城市型行政区、城市型行政区,按照偏重设置政府部门,更专业化,减少冗余部门。

变化主要在县一级,面积翻一翻,乡镇数量翻一翻,管理难度不会增加太多,可适当撤减部分乡镇。

对于县域中较强的乡镇,改为乡级市,增加其经济权限。

以后的市就分两种,设区市和不设区市。


长岛男爵


地级市该撤了,这一行政机构实质成了社会改革、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阻碍。

1、地级市编制庞大,消耗大量财政资源

2、地级市行政职能作用不大,有些甚至成了基层的负担,私设审批事项、名目繁多的检查调研考核云云,实质是基层负担的始作俑者

3、与县域争资源。不少地市运用行政手段剥夺县域的经费,截留县域的资源,甚至与县域争投资争项目


尖牛刀


现在地级市确实没有什么卵用,基本上是传声筒,为了刷存在感经常自行出台一些规定,其实也没什么卵用,也是层层加码,多为形式主义,加重基层负担而已,同时地级市架构也需要有一大班对应的人员配备,起的作用不大,不接地气,徒加重了财政负担而已。省直管县,才是直接高效的管理方法,省去一大堆麻烦,降低财政支出,是简政放权的好方向。


广东南海小邪哥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行政区划是三级制,即省级、县级、乡镇级,而地级市因历史原因属于省 里的派出机构,代管着县、市、区,后来发展为一级的"行政区划机构"。

通过2018年百强县发现,江苏、山东、浙江依然是数量最多的三个,但不论县级市还是县,数量都比以前有所减少,广东更是几乎绝迹。其原因并非中西部县市强市崛起把这些沿海发达省份的县市给挤到了后边,而是因为这些沿海省份已经率先走起了县市合并、撤市改区的进程。

可以说设立地级市是现实需求和客观需要,不是哪位领导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且增设地级市有助于集中区域财政搞城市化,发展中心城市。也确实不利于县级发展,但发展总是伴随牺牲,没有左右逢源的事。

最后,我觉得现在地级市、县级市甚至是镇级市(可能有)名称上没法区分,应该把大部分的地级市改成府或郡,如果保留“市”,那就取消县级市,直接就是县,至于镇级市村级市等等的就不应该存在!相邻的管辖面积小的县级单位应该合并在一块组成比较大的县级单位,精简县级机构,比如说河北。地级市也是同理。





八碗鸡汤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是省、县、乡三级,那么所谓的地级市就缺乏法理依据,但是在实践中所有的省都有几十个县,完全由省直管有些困难,于是就出现了地区这个层次,代省管理县。而在国家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又出現了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城市,这种代表新兴生产力的市具有相当规模的就称为省辖市,解放后也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它的特点是地区与市有着较明显的产业分工,前段时间由于推行城镇化就将原来的专区以其所在县为名,以区内各县梱绑为一个地级市,多年实践下來的反思发现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概括一下:2019年6月22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主办的十四五中国城镇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上对前段的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概括为:起点低、速度快、质量差、我認为还要加一个水分大。这样宣布的城镇化不遵循经济原则,忽视城市公共基础建设,缺乏城市交通、教育丶科技、医疗民生配置…应该尊重经济规律和必要的产业分工、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和城市自身生成的发展规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坚决避免大城市病…

过去以地区翻牌子成立的以行政级别而確定的市抹煞了必要的社会产业分工,分散了社会资源,出现了急功近利、浮躁和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蜂拥而上的城市化,有人说这么多工业开发区过去都是基本粮田红线,在这种湧动下如何保障?

很多专家認为还是要以原来有一定工业基础水平的城市发展城市群丶都市圈。现在国家的很多文件也是这种提法。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安徽财政厅对该省行政区划的调研报告指出全国地市一级平均辖8.6个县,按此计算全省有12.3个地级市,但是现在发展空间与发展配套水平明显失衡而无法合理调整。

通过以上分析我个人認为用行政级别称市有些欠缺法理依据,如果是由于工业文明积淀已成型的市,就叫省辖市,由省政府派出的专署就是地区;一种向城市群发展,一个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发展。方向不同发展空间都很大。


江淮老人


广西可以这样:三个市南宁柳州桂林,桂林市区以外整编为四个县即临桂县(含永福龙胜)、全州县(含灌阳)、兴安县(含灵川资源)、荔浦县(含阳朔)平乐县,(含恭城)大圩定江二塘划入桂林市,原灌阳县整合成三个即文市(含水车新圩东山)、黄关(含新街西山观音洞井)、灌阳镇。


荣义元


中国政府进行乡镇合并,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中国时政的热点,也一直在探索,尽管意见不一,就目前来看应该是利大于弊。我简单规划以下几点:

1.减少了公费开支

2.减少大量的形象工程

3.精简一些不必要的机构

4.更有利于地方集中管理

5.更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以上简单概括5点,从乡镇合并来看这些有利的可以得出:我认为有一些地级县也可以考虑合并,比如一些小县城,管辖区域面积小,人口少,经济总量小的应该可以考虑合并,因为小县配备的机构和大县一样的,但是小县工作任务并没有大县的多,但是却给市政府带来很大的公费财政支出,这耗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浪费了多少国家的公共资源。

我觉得地级市县应该参考乡镇合并适当在一些省份做一些试点,针对一些只管辖两三个县区的,经济总量小,人口少的的应该考虑合并,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的发达,以及交通的便利,对于政府管理上.方式上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重重,我觉得合并这是一个趋势!个人观点,你们觉得同意吗?



小蚂蚁观点


坚决支持国家行政区域改革,建议设十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新增六个:1.广州(含珠江三角洲),长沙2.(含长株潭、益阳),武汉3.(含黄冈、鄂州、黄石),4.西安(含咸阳、渭南),5.厦门(含漳州、泉州),6.郑州(含洛阳、开封),7.杭州(含嘉兴、湖州),8.沈阳(含抚顺、辽阳、铁岭),9.青岛(含日照)10、牡丹江(含鸡西、七台河)。另外撤销所有地级市。实行:中央、省(市)、县(市)三级行政中心。撰稿人:陈志辉2019年101日于寒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