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豈不更好?

MinRinDa-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就在京城或就任地豈不更好?關於這個問題的原因有好幾個方面,下面小哥詳細分析。




中國傳統文化之落葉歸根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落葉歸根的思想深入人心,一個人不管在外面如何風光,老了以後,都會回到自己的故鄉,為什麼要“落葉歸根”呢?

古代的交通遠不如現代方便,可以說在古代,大部分人一輩子的活動範圍最遠可能就在縣城,甚至有的人活動範圍終其一生也只是在自己的村子生活,這就造成了大部分村子的人口組成,都是以宗族為主,比如小說《白鹿原》中,白鹿村就有白姓和鹿姓兩大家,而宗族血脈親情要高於其他感情,正所謂“血濃於水”,所以一個人在外闖蕩多年之後,繁華過後也想回到自己的宗族安安生生盡享晚年,因為這裡遠沒有外面世界的爾虞我詐。

同時,客死異鄉是大忌,一個人如果客死他鄉,那麼他的靈魂就成了孤魂野鬼,這被認為是非常悽慘的。



中國傳統文化之衣錦還鄉

在古代,早期人才選拔採取推薦制度,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操,很年輕的時候就被“舉孝廉”,從隋朝開始舉行科舉制,人才選拔通過科考選舉,但是古代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條件遠不如現代,普通人家裡連像樣的書都沒有,更遑論讀書識字了,這就註定了,能夠接觸到文字教育的只有極少數人,而在這些人中間,再通過層層嚴格選拔,最終脫穎而出的人,才會進入政壇。

所以說,在古代,讀書首先非常難,而做官更是難上加難,一個人能夠做官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如果是地方大員或者京官首領,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一個人發達後如果不回自己的家鄉,就好像“錦衣夜行”一樣,漆黑的夜穿的再漂亮有什麼用?因此“衣錦還鄉”是很多人的追求,這也是很多官員退休後,返回家鄉的重要原因。



京官的苦惱和擔心

京官顧名思義,就是在京城做官的人,這類人如果官做的大,那麼他的權勢和人脈肯定也非常大,假如這個人退休後依然待在京城,毫無疑問他即便是退休了,依然會有很多人找他辦事,不管是看重他的人脈還是地位,如此一來,朝廷還有什麼用?什麼大事都被這些退休人員連同他們背後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安排妥當了,下面官員勾結到一起,皇帝還怎麼管理國家?

所以說,避免這些退休人員發揮不必要的餘熱,皇帝首先就不願意留他們在京城。

其次,對於這些退休京官而言,京城就是名利場,即便是退休了,也逃不出名利場,如果在任內,有些事情還好辦,但是退休後,以前好辦的事情可能就變得非常棘手了,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明哲保身還是追求清靜自由,遠離京城是非之地才是首要大事。

結合這兩點,京官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也在情理之中。



地方大員的苦惱

地方大員除了以上提到的幾點內容,他們和京官的最大區別在於,在他們的任地,可能沒有任何親戚,有的京官可以扯關係結識很多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朋好友,但是地方官則做不到,所以這類官員退休後,如果任內受當地人敬重,那麼在任地養老也還勉強可以,但是大部分官員做不到這一點,所以退休後,與其留在異地孤苦無依,不如回到老家,至少那裡有真正的親朋好友。


官員的家眷在故鄉

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有些人在外面當官,但是他的家眷都在老家生活,比如大宋提刑官中,宋慈的父親在京城當官,宋慈和母親等人則在老家居住。再比如清乾隆皇帝時期的大臣紀曉嵐和劉墉,他們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但是他們的家眷都在老家,有一年過年兩人都回老家了,過完年給乾隆帶特產,劉墉帶了棗子率先獻寶,紀曉嵐無奈拿蘿蔔訴苦,後來還因此減免了老家當年的稅收。

面對家眷在老家的情況,官員們退休後肯定要回老家養老了。




京城消費高,相對而言老家消費低

說到這裡小哥也忍不住要感嘆,幾千年過去了,繁華城市的消費高於偏遠城市,這個現象從來未曾改變過。

官員退休後,俸祿首先要比上任期間低很多,其次手中無權,財路自然有所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在京城養一群僕人的花費,和在二線三線甚至鄉鎮養一群僕人的花費自然不同,在這種情況下,肯定回老家養老才是最為明智的舉措,如同現代網絡口號“逃離北上廣深”是同樣的道理。



小哥總結了以上六點原因,如有不足之處,還請朋友們不辭吝教,評論區開放,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寶貴看法。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古代官員退休,表面上看理由很多,比如告老還鄉,衣錦還鄉,鄉愁等等,其實,都扯淡。真正的原因,只有三個:

第一,京城是人家皇族,以及圍繞皇族服務的內親外戚們居住的地方。你為官時,為了服務皇族方便,或賜或買一家宅子,當官做事。你辭官了,再佔著,不合適。因為,人滿為患。這就相當於現在,領導退休了,辦公室,也就沒了。

第二,退休下來的官員,實際上,還是擁有很大影響力的,人活著,不知不覺,就想使用這種影響力。一旦使用,皇帝就會顧忌,因此,還是離開吧,免得不知道怎麼死的。

第三,回老家去,自己的勢力根深蒂固,不想怎麼作為了,起碼,能夠安享晚年,同時培養後人。說不定,家裡再出一個大官,就能再繁榮幾代。

出於這三點的考慮,古時候官員退休了,肯定要回老家。而且,客觀的講,古時候官員,生於京城長於京城的,不多。因為,京城是皇族和皇親國戚們住的地方。


董江波


古代官員致仕(退休)後,大都會選擇回老家,即便應皇帝要求留京,但是過段時間也總會不斷找出些理由,要求回老家。

當年張廷玉便是如此,為了回家幾經周折,甚至差點身敗名裂都要回家。

乾隆13年(1748年)正月,張廷玉發現苗頭不對,以病老為由,要求退休。結果乾隆專門下了道聖旨說:“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 (意思是,你是兩朝元老,深受重恩,先帝還曾經有遺旨,讓你配享太廟,你將來是在太廟享受香火的,怎麼能回老家等死呢?)。意思就是不準走,即便你不上班了,最好也別離開京城。

結果這事後來就搞複雜了,張廷玉就不斷請旨要求回老家桐城。乾隆就不高興了,就一直也不批,最後到了乾隆14年(1749年),終於批了,同意張廷玉回老家了。結果張廷玉犯糊塗了,心想這小子放我回家,不是想賴賬,不給我配享太廟吧?於是要求乾隆寫個保證書給自己。

讓乾隆寫保證書,張廷玉也是能想得出來。後來乾隆或許也想通了,算了,跟個老頭計較什麼呢?於是寫了首詩,也就相當於保證書吧。結果第二天又出么蛾子了,張廷玉本人沒有來謝恩,而是讓自己的兒子來代替自己謝恩。乾隆徹底怒了,你讓我堂堂一個皇帝給你寫保證書,結果竟然不親自來謝恩,拿自己兒子來忽悠我。便讓軍機大臣傅恆、汪由敦傳寫諭旨,但是這個諭旨還未下達,結果次日天沒亮,張廷玉自己親自跑過來謝罪了。乾隆這下坐不住了,我還沒有發諭旨,你怎麼就跑來了呢?誰給你通風報信的?查,必須嚴查。這事就徹底搞大了。結果汪由敦被批,張廷玉的伯爵爵位給削了。

到了乾隆15年(1750年)皇長子永璜剛去世不久,張廷玉再次請求歸鄉,這就沒得玩了。張廷玉真的到老了一點都不像年輕時候聰明機警了,做事情“太會挑時候”了,結果這次乾隆真的就同意他回老家桐城去了,但是了罷配享太廟的資格。後來就是各種折磨張廷玉,把康熙和雍正賞賜的東西也全都要回去了。張廷玉就這樣一直在老家活到乾隆20年(1755年)3月20日,84歲的張廷玉最終死在了家裡。但最終乾隆還是遵雍正的遺詔,命其配享太廟了。

以張廷玉為例,之所以他一心要回桐城老家,在於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傳統“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的文化情結,使得每個遊子都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古代仕子從小苦讀聖賢書,一心求功名。真可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古代交通不便,很多官員在外為官多年,很少返鄉,在家的時間基本很少,除了父母死後,守孝三年,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機會回家的。有的人用一生的離家與拼搏其實就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衣錦還鄉”。做了那麼多年的官,辛苦了一輩子,積累了“鉅額財富”就應該在家鄉置辦田產,優享清福,含飴弄孫了。

而且傳統“落葉歸根”的文化情結使得很多官員考慮身後都要進祖墳、入宗祠的。道路路坎坷,通常由北往南,一走就是大半年時間,如果官員不趁著自己還能走得動的情況下,就回老家,那麼一單年歲日老,就很難再回家鄉了,而如果一旦身死他鄉,就可能成為孤魂野鬼了,這在古人的眼裡是不能承受之重啊。 張家是桐城郡望,人生七十古來稀,張廷玉已經70多了,因此必須在走得動的時候回鄉,回的早還能多享受兩年清福,回得晚就什麼都沒了。

其次,京城是政治旋渦,容易再次捲入是非,導致“身敗名裂”、“客死他鄉”。

多年朝堂爾虞我詐,最大的勝利叫“全身而退”,最大的失敗叫“身敗名裂”、“客死他鄉”。有些人離了職,就是人走茶涼,很多手下都會投奔新的主子。為了讓別人好辦事,也為自己心裡不膈應,離開是兩全其美之舉。但是在古代人情社會,所謂門生故吏遍佈,聲望仍在。

即便如張廷玉這類人沒有留戀之心,接班的人則會認為張廷玉是退而不離,自己的做事容易掣肘,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有些門生故舊自己仍然還未有作為,仍然需要榨乾張廷玉這類人的剩餘價值,打著張廷玉這類人的旗號,做著滿足自己私利的事情,所謂鍋你背,肉我吃。

而張廷玉的真實遭遇其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他一早遠離了京城,至少不會再鬧出個“軍機處洩密”的大案來。軍機大臣汪由敦是張廷玉的門生,乾隆甚至認為汪由敦就是張廷玉不死心朝政,專門埋下的一顆棋子呢。不然專門會出現諭旨還未出宮門,你就知道了的情況呢?要不是張廷玉是兩朝重臣,換了別人這就是殺頭的罪了。所以此間兇險,只要一個不注意,輕則受牽連牢獄之災,重則人頭落地。



炒米視角


每每看古代電視劇,等到哪個大臣老了,往往都會聽到四個字—告老還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官員一到退休的年齡就會選擇奔波萬里的告老還鄉,而不是選擇安安穩穩的待在京城?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落葉歸根

就拿今天來說,很多老人都有一種家鄉情懷,人老了就一定要葬在家鄉的故土,埋在祖墳之中。在古代就更是如此,古人對家族概念的看重絕非今天可以相比。

所以方式無論一個人的官位有多高,無論權力有多大,他們都一定要葬在家鄉,絕不願意做一個孤魂野鬼。

第二個方面,可能有些人有炫耀的心理

正如一句話說,“富貴不還鄉,錦衣夜行爾”。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封侯拜相是十分榮耀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科舉考試參加的人還有那麼多,能為官一任,在十里八鄉絕對是個名人。

功成身退

處在京城就是在權力的漩渦中心,可能哪一次政治鬥爭就會牽連自己,讓自己晚節不保。遠離京城,回到家鄉,正好可以示敵以弱,也可以給皇帝表現自己退隱的心思,求一個安穩的晚年。

正是出於以上這三個方面的考慮,古人寧願經歷千辛萬苦也要回到家鄉,絕不留在京城。


是阿維啊


清廷三朝老臣張廷玉在給乾隆帝的最後一篇奏疏以日薄西山的頹唐筆調這樣寫道:“願祈骸骨,告老還鄉!”

結果,乾隆非但不能全一個三朝老臣的拳拳之情,反而勃然大怒稱其為一老而無用的老匹夫。無君無徒,自私之至。

顯然,像張廷玉這樣一個三朝元老,漢臣首魁,門生故吏滿天下的人來說。乾隆把他放到哪都總歸有點不放心的。把他拴在京城,又擔心他燈下黑。把他趕出京城,又擔心他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


(張廷玉)

彼時,乾隆最希望得到的消息是,張廷玉是因病告老還鄉,而不是年老昏聵告老還鄉。

年老昏聵這種託辭,有點演技都能忽悠過去。但病這種東西,像張廷玉這等級別,乾隆不可能不派太醫去看的。一番望聞問切下來,什麼病,能不能治,還能活多久都一目瞭然。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什麼都選擇告老還鄉,張廷玉就是一個特別具有象徵性的例子,也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遠離京城政治漩渦。

幾乎所有退休後的官員第一時間想的都是如何全身而退地告老還鄉。

京城這個政治漩渦不是一般大,隨便幾個誘因便能把你捲進去弄得一身黃泥身敗名裂。

一、能在京城任職的官都不會小,退休後不離京,皇帝會以為你有所圖。帝王狐疑心起,非死即傷。

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倘若以前自己的門生部下讓你出面去斡旋計劃某些事情。去則亂政,不去則不義。就是知情不報也是死罪。留在京城,株連率高。左右不是好人。

三、所謂人走茶涼,既然離職了,就應該乾乾脆脆拍拍屁股走人,別讓後面的人做事左右為難。

綜合以上,政治因素才是古代官員告老還鄉的主要原因。

比如第二點,武則天就屢次在狄仁傑辦完差事後把他實權摟了,給個虛銜,更主動給他選個修養之所,就是不能留在神都。

(狄仁傑)

為什麼呢?

武則天很清楚,狄仁傑門生故吏太多了,留在京城,那就是給那些想恢復李唐神器的人機會。狄仁傑能力通天,所幸志慮忠純。

與其讓陷入兩難,倒不如順水人情,讓他遠離朝堂不問政事養老去。

當然,除政治外,也有人情所在。

落葉歸根,衣錦還鄉。素來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最圓滿的人生理想。

直白了一句話就是:老子牛掰了,得回老家嘚瑟一番!

虛榮心,這是每一個古代士大夫都無法避免的。

再深沉一點的就是埋在我華夏瘠土裡的鄉土情節了。不管是誰,一輩子到老只要不在故鄉,便是漂泊,最思念的也是故鄉。這種民族血脈裡的品質,不好解釋。

只有回了老家,一輩子的浮沉才算安定。


告老還鄉,落葉歸根。生於斯,止於斯,與祖祖輩輩同居一方瘠土,這是中國人的傳承。


不書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一般情況下是七十歲以後,或者是老病昏聵無法處理政務時才會向皇帝提出。皇帝批准後,這些退休的大臣大部分都會返回故鄉,然後在老家終老餘生。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古代官員退休後都會返回老家,難道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生活不好嗎?實際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分別是經濟利益、自身安全問題、以及中國人傳統觀念。

經濟利益原因

首先說一下,任何人都懂得趨利避害,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條件。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非常顯著。而我們現代人之所以喜歡定居繁華都市,是因為這裡有更好的就業、醫療、教育資源,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質量獲得很大的提升。

同理,古人也不例外,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質量能夠更好。而古代城市和鄉村的教育、醫療資源相差無幾,因此提升生活質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收入。



眾所周知,古代為農業社會,誰掌握了土地資源誰的收入就高。但京城附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皇帝或者皇親國戚的,比如明朝正德年間,皇帝的皇莊擁有土地37500頃,古代一頃地等於50畝,這也就是說皇帝擁有187.5萬畝土地。

清朝時,皇莊規模更大,在北京和盛京兩地有896處皇莊,佔地337萬畝。

既然皇族佔據了京城周圍的土地,這些官員根本無法從他們手中購買,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家鄉購田置產。這樣我們就看到了漢朝鑿壁偷光的匡衡飛黃騰達後佔據了家鄉31萬畝的良田,並且還非法侵佔了4萬多畝。清朝時期李鴻章的房產和田產都在老家安徽附近,據統計,李鴻章及其兄弟在安徽的田產竟然達到了60多萬畝。



有人問,既然京官無法留在京城,那麼外放的官員,是否可以在就任地購買大量產業呢?這個也不行。

原因在於每一個地區都有地主豪強,比如清朝時期山西喬家大院的喬氏家族、山東牟氏莊園的牟氏家族。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一個普通的退休官員根本無法抗衡當地豪強,所以沒有任何人願意留在就任地。



自身安全問題

京城是政治鬥爭的漩渦,退休官員也希望告老還鄉遠離危險。

以唐朝李靖為例,他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卻遭到了小人的妒忌,被誣告謀反。雖然李世民查清了此事,但這也讓李靖害怕到了極點。這件事之後李靖選擇了告老還鄉,從此“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最終這一方法也讓李靖獲得了善終。

再有例子就是明朝的劉伯溫和李善長,兩人都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但兩人分屬不同派系,一個屬於淮西集團,一個屬於浙東集團,因此鬥爭不斷。



朱元璋大封功臣後,劉伯溫和浙東集團率先發動攻擊,依法殺了李善長的親信,結果兩派因此結仇。後來淮西集團發動全體成員彈劾劉伯溫,最終劉伯溫為了躲避政治鬥爭選擇了告老還鄉。

後來李善長失寵,也同樣採取了劉伯溫的方法告老還鄉。但李善長卻退而不休,在淮西集團中仍有巨大影響力,最終被朱元璋打入胡黨,判處了死刑。

從這些活生生的案例來看,古代中央官員告老還鄉確實是一種向皇帝展示退出權力鬥爭的方法,目的就是明哲保身。



中國人傳統觀念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中國人有很深的故鄉情節,即便是強如霸王項羽也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落葉歸根,回到家鄉。

再者,家族祠堂、祖墳都在老家,所以致仕後返回老家是必須的。在傳統觀念中,即便是外出任官時不幸死在了外地,也要運回家鄉入祖墳。


我是越關


因為古代京城的房子太貴了,買不起啊!

今天北京的房價是非常昂貴的,這讓北漂一族們辛苦不已,但其實自古以來京城的房價就是居高不下,古代也有北漂,甚至連在京工作官員都是北漂。這些京官在北京工作的時候就靠租房子生活,退休後由於在京城內沒有住宅,大多數官員都是要返回老家養老的。

我們以明清時的北京城為例,明清北京城繼承於元大都,到明朝嘉靖年間基本完成內城和外城的品字型佈局,內外城加起來總面積約60多平方公里。

(明清時期的北京城)

首先由於城牆的存在,古代城市面積是固定的,除非是在外面再壘一圈城牆,否則城市是很難擴張的,這就限制了城內的人口規模。

封建社會是鐵打的貴族,流水的官。除了皇親貴族以外,中央政府的官員都是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上來的,雖然古代沒有明確的退休年齡,但官員總是要退休,而且這個官職也不能留給兒子,前任官員離任後是由其他官員頂上的。

官員是一波接著一波的上任,這些在京城任職的官員肯定也是要住在北京城的,倘若前面的官員待在城裡不走,那麼住在京城的官員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北京遲早要被官員給住滿了。

而且北京城內房子本來就不寬裕,自從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北京的人口就原來越多,房子也是越來越緊俏。

明代時候,北京城內的房子就很擁擠了,到了清代這個情況就更加嚴重了。因為在清兵入關後,清政府強行要求住在內城的百姓搬走,把內城騰出來給八旗官兵及其家眷居住,結果內城的百姓只能搬到外城或直接搬到城外去了。

在清代只有旗人才能住在內城之中,只要不是旗人就只能住在外城,哪怕是再大的官職也是如此。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例如乾隆朝和嘉慶朝時期的體仁閣大學士劉墉,他的職務已經做到了吏部尚書,已經是清帝國金字塔頂端的官員了。

作為一個漢臣,按理說劉墉在北京只能住在外城,但是由於皇帝恩典,劉墉的老爹劉統勳獲准在內城居住,這樣方面皇帝召見,因此劉墉在北京的故居位於今天東城區的禮士衚衕西頭43號。(禮士衚衕西頭129號劉墉故居,也有人認為劉墉故居在43號院內)

不過能夠在內城居住的漢臣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漢官只能住在外城,這讓外城更加的擁擠。

到了乾隆朝時期,不僅外城非常擁擠,就連內城的房子也不夠住了,畢竟王公貴族和八旗的人口也在繁衍,而且清代還不允許王爺擅自離京,清代的王公貴胄基本上要住在內城。如此一來,內城人口不斷增多,房子必然是不夠住了。

總之,王公貴族肯定不能往外搬,於是一些地位較低的旗人就被迫搬到城外居住了。

試想,連八旗子弟都得往外搬,北京城哪還有多餘的地方給官員們養老,清政府為此甚至鼓勵退休官員回鄉頤養天年。

其實也用不著政府鼓勵,大多數在京官員在卸任後都是會返回老家的,因為北京城的房價實在是太貴了!由於房價太高,許多在京任職的官員都只能租房子住,堪稱清代“北漂”。到了晚清時期,漢人不得入內城的禁令已經沒那麼嚴格了,許多八旗子弟都是靠著把出租房子謀生。(老北京民居)

總的來看,北京城就那麼大,本地人都住不下了,哪還有多餘的地方給外來官員養老?

再說中國人也有著落葉歸根,衣錦還鄉的固有觀念,在退休之後返回故鄉養老依舊是大多數官員的共同選擇。


千佛山車神


古代官員退休後,絕大部分回了老家,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例外。如,蘇軾、蘇澈並沒有回四川眉山。退休後回老家與否,因人而異,境遇不同選擇有別。

回老家的退休官員,大概都秉持葉落歸根、服務鄉里的固有觀念,因為親朋故舊在家鄉居多,因為故鄉的山水更顯親切,也可能因為高堂仍在需要侍奉。當然,仕途多舛歸隱家鄉的也大有人在。歸根理由不一而足。

以今天的角度看,退休官員回老家,優點很多。一者作為鄉紳名流,能為家鄉做很多貢獻,發揮不小的作用。二來緩解為官之地的保障壓力,現如今退休官員都擠在一線城市,雖然是政策制度規定的待遇,但的確是一大問題。三是促進家鄉經濟發展,退休官員經濟上相對寬餘,消費本身就是經濟的一大動力。

古代戶籍管理不像現在這麼精準和嚴格,人口流動似乎有不少自由,對官員而言選擇更隨意一些。

想像一下,如果現在退休官員都回原籍,會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又會產生哪些社會效應呢?


白鶴灣的歷史故事


1、問題有誤,官員退休後去哪養老,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沒有硬性規定的。是有很多官員在退休後返回老家養老,但也有很多官員留在都城,或去了其他地方養老。

2、為什麼會有很多官員在退休後選擇回老家養老?

(1)社會人文: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狐死首丘。所以很多人在年老後,回到家鄉,回到多家人和朋友的地方。也方便在故去後,埋葬入祖墳。

(2)官場也是名利場,是非很多。爭名奪利一輩子,老了,厭了,退休以後想過點簡單的生活,所以回到家鄉,回到兒時生活的地方,不講名利,只談感情,頤養天年。

(3)人走茶涼。沒毛的鳳凰不如雞,退休的官員,沒了權力,還留在曾經風光過的地方,只會體會人情冷暖,何必呢?去陌生的地方,沒人認識,被尊重的需求不能繼續得到滿足。回老家,都知道曾經是官員,多回心存敬畏,可以繼續被尊重。退休前後的心裡落差不會太大。

(4)安全考慮:爭名奪利一輩子,明爭暗鬥的,之前不敢動,是因為畏懼權力,但退休了之後,有人就會報復了,回老家,遠離是非圈,也表明一個態度,以後不爭了,以此來保全家人。

(5)其他考慮:如在外地為官,家人都在老家。

歡迎友友們在評論區補充。


師說歷史


先說明一點,古代官員和現代不一樣。古代官員一般沒有退休年齡限制。做到身體支撐不住,幹不了活了,跟皇帝通報一聲,皇帝同意了,你就可以退休了



古代官員一旦退休,除了那些超品的王公貴胄,其他官位都會散失權利,正所謂人走茶涼,很多手下都會投奔新的主子,甚至為避嫌,不敢明面相見。為了讓繼任官員好辦差,也讓原來的下屬好做事,避免相見尷尬,很多官員都會很自覺地離開就任地,這樣大家一拍兩散,皆大歡喜。


其次京城也是政治漩渦,容易捲入是非。多年朝堂的爾虞我詐,也有一些死對頭,早日離開是非之地的好,避免落的身敗名裂,客死他鄉。年輕的時候外出闖蕩,年老了也要落葉歸根。去世以後也要埋葬在祖墳裡,如果是在外地,加上古代交通不發達,怎麼把遺體運會家鄉呢?這顯然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再說了,在古人的觀念裡,一個人去世後,他的遺體是不能隨便動的。如果住在外地,去世後才被運回故鄉,顯然是不合適的。

古代為官實屬不易,要經得起繁華,又要忍得住寂寞,一生宦海沉浮,回首已是百年身,恐怕只有踏上了久違的故土,才能找回內心真正的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