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時評」節日“廉潔警鐘”要常敲長鳴

節日“廉潔警鐘”要常敲長鳴

□ 潘鐸印


「三晉時評」節日“廉潔警鐘”要常敲長鳴

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提出“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中央紀委也印發《關於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確保2020年元旦春節風清氣正的通知》,提出“強化監督執紀執法,從嚴精準查處‘四風’問題”“堅持糾‘四風’和樹新風並舉,增進黨員幹部自覺自律”。

元旦、春節期間的“節日腐敗”,始終是群眾反映的熱點、“四風”現象的焦點、腐敗問題的爆發點。必須以抓鐵有痕的韌勁、釘釘子的鑽勁,打好反對“節日腐敗”的攻堅戰。

“過節”是“過檢”,“年關”是“廉關”。各級紀檢監察部門通報過不少過節過年期間因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處分的典型案例,落馬貪官中更不乏過節過年“廉關”失守,越陷越深走上不歸路者。據統計,2019年1月至11月,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公款吃喝、發放津補貼或福利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11萬起,處理黨員幹部7.18萬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12萬人,形成了強力震懾。

節日“廉潔警鐘”要常敲長鳴。“兩節”期間能否做到風清氣正,不僅關乎人民群眾對我們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信心與信任,更關乎能否以優良作風建設確保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元旦春節期間,“節日病”易發多發,各級黨組織要多措並舉,敲敲警鐘、扯扯袖子、念念緊箍咒,讓黨員幹部時刻保持清醒頭腦,營造崇廉尚廉的節日氛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瞪大眼睛、拉長耳朵,嚴防細查公款旅遊、公車私用和違規公款吃喝、發放津補貼或福利、收送禮品禮金、操辦婚喪喜慶、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等高頻問題,及時發現和甄別收送電子紅包、私車公養等隱形變異問題。對頂風違紀違規問題一律嚴查重處並公開曝光,以“零容忍”態度遏制節日腐敗和不正之風。

“節日腐敗”非一日之寒,攻克“三尺之冰”也絕非一日之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糾正“四風”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及時部署、嚴明紀律、落實責任、強化監督,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實踐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做到言出紀隨、一寸不讓,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抓下去,持之以恆,久久為功,以紮紮實實的反腐敗成效取信於民,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風清氣正的節日氛圍。

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黨員幹部要始終牢記:遵守紀律沒有例外,規矩面前沒有特殊,把“四風”拒之門外,把廉潔迎進家來。每個黨員幹部都應是反“四風”的堅定支持者,都應是黨紀法規的堅定執行者,將黨紀國法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守住“廉關”過好“廉節”。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審計局)

(原載於2020年第2期《前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