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时评」节日“廉洁警钟”要常敲长鸣

节日“廉洁警钟”要常敲长鸣

□ 潘铎印


「三晋时评」节日“廉洁警钟”要常敲长鸣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央纪委也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2020年元旦春节风清气正的通知》,提出“强化监督执纪执法,从严精准查处‘四风’问题”“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增进党员干部自觉自律”。

元旦、春节期间的“节日腐败”,始终是群众反映的热点、“四风”现象的焦点、腐败问题的爆发点。必须以抓铁有痕的韧劲、钉钉子的钻劲,打好反对“节日腐败”的攻坚战。

“过节”是“过检”,“年关”是“廉关”。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通报过不少过节过年期间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处分的典型案例,落马贪官中更不乏过节过年“廉关”失守,越陷越深走上不归路者。据统计,2019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11万起,处理党员干部7.18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12万人,形成了强力震慑。

节日“廉洁警钟”要常敲长鸣。“两节”期间能否做到风清气正,不仅关乎人民群众对我们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与信任,更关乎能否以优良作风建设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元旦春节期间,“节日病”易发多发,各级党组织要多措并举,敲敲警钟、扯扯袖子、念念紧箍咒,让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营造崇廉尚廉的节日氛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瞪大眼睛、拉长耳朵,严防细查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和违规公款吃喝、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收送礼品礼金、操办婚丧喜庆、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等高频问题,及时发现和甄别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对顶风违纪违规问题一律严查重处并公开曝光,以“零容忍”态度遏制节日腐败和不正之风。

“节日腐败”非一日之寒,攻克“三尺之冰”也绝非一日之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纠正“四风”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及时部署、严明纪律、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言出纪随、一寸不让,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下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扎扎实实的反腐败成效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遵守纪律没有例外,规矩面前没有特殊,把“四风”拒之门外,把廉洁迎进家来。每个党员干部都应是反“四风”的坚定支持者,都应是党纪法规的坚定执行者,将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守住“廉关”过好“廉节”。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审计局)

(原载于2020年第2期《前进》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