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调,请您配合!”

“请您再仔细回忆,最近去过哪些场所?密切接触过哪些人?您要是想起什么就随时联系我……”

连日来的流调工作,对于长春经开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金英玉来说,已数不清每日与确诊病例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的电话沟通次数,但是,问过多遍的问题,她还是要反复地问。因为她知道,流行病学调查是阻断病毒的“防火墙”,是为了让可能的感染者尽快得到排查和及时的救治,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防止更多人被传染的关键措施。

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是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长春市公布的每一例确诊患者行程轨迹,都是各级疾控部门近千名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细致、有序调查的结果,是研判防控形势、调整防控策略的重要依据之一。

那么,在严峻形势下,长春市新冠肺炎流调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遇到了哪些困难?15日,记者走访长春市疾控中心、经济开发区疾控中心等地,了解疾控人如何从蛛丝马迹中开展流调工作。

“不是所有确诊病例患者,都能准确记得自己所有行程,每一个时间段他本人做过什么,都要进行多次认真核对,以此排查与他有过密切接触的人。”金英玉说。流调人员必须严谨认真,随时补充排查每一个被患者忆起的细节。

“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病例的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现住址等人口学信息;就诊情况,包括曾经去的医院,医疗机构的诊断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等;既往的病史、近期的外出史,接触史等对于疾病防控有价值的信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阴媛表示,这是为了寻找和确定传染源,分析和发现传播途径,排查和保护可能的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确保他们的健康。一方面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发现其他可能的感染者;另一方面登记管理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就是人群中接触过病例,可能会发病的人。

然而,在调查中,工作人员也遇到了困难,许多市民不太了解流行病学调查,对流调工作不理解,甚至排斥,有怕隐私泄露、被隔离等各种担忧。“面对未知的事物,害怕和恐惧可以理解,但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希望广大市民配合疾控部门的流调工作,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阴媛呼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