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調,請您配合!”

“請您再仔細回憶,最近去過哪些場所?密切接觸過哪些人?您要是想起什麼就隨時聯繫我……”

連日來的流調工作,對於長春經開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金英玉來說,已數不清每日與確診病例患者以及密切接觸者的電話溝通次數,但是,問過多遍的問題,她還是要反覆地問。因為她知道,流行病學調查是阻斷病毒的“防火牆”,是為了讓可能的感染者儘快得到排查和及時的救治,是切斷疾病傳播途徑、防止更多人被傳染的關鍵措施。

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簡稱,是傳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長春市公佈的每一例確診患者行程軌跡,都是各級疾控部門近千名工作人員深入基層開展細緻、有序調查的結果,是研判防控形勢、調整防控策略的重要依據之一。

那麼,在嚴峻形勢下,長春市新冠肺炎流調工作是如何開展的?遇到了哪些困難?15日,記者走訪長春市疾控中心、經濟開發區疾控中心等地,瞭解疾控人如何從蛛絲馬跡中開展流調工作。

“不是所有確診病例患者,都能準確記得自己所有行程,每一個時間段他本人做過什麼,都要進行多次認真核對,以此排查與他有過密切接觸的人。”金英玉說。流調人員必須嚴謹認真,隨時補充排查每一個被患者憶起的細節。

“流行病學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收集病例的一般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現住址等人口學信息;就診情況,包括曾經去的醫院,醫療機構的診斷以及相關輔助檢查結果等;既往的病史、近期的外出史,接觸史等對於疾病防控有價值的信息。”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所所長陰媛表示,這是為了尋找和確定傳染源,分析和發現傳播途徑,排查和保護可能的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確保他們的健康。一方面追溯可能的感染來源,發現其他可能的感染者;另一方面登記管理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就是人群中接觸過病例,可能會發病的人。

然而,在調查中,工作人員也遇到了困難,許多市民不太瞭解流行病學調查,對流調工作不理解,甚至排斥,有怕隱私洩露、被隔離等各種擔憂。“面對未知的事物,害怕和恐懼可以理解,但配合流行病學調查,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希望廣大市民配合疾控部門的流調工作,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陰媛呼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