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護士口述防疫故事:既要做“流調”,也要克服語言障礙文明播報

3月14日,連南6名白衣天使集中出發,奔赴廣州白雲機場馳援,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守好祖國的“南大門”。

“馳援廣州白雲機場已經好幾天,大家都適應了這裡的工作模式,我們主要工作是負責對國際航班的旅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和鼻咽拭子採樣。” 寨崗中心衛生院副院長、副主任護師吳麗霞表示,雖然穿著防護服長時間都不能吃喝和上廁所,但是大家每天上班前都是精神滿滿,下班後也毫無怨言,為祖國獻一份微薄力量大家感到自豪。

连南护士口述防疫故事:既要做“流调”,也要克服语言障碍文明播报

連南人民醫院腦科護士長李琴介紹,在她們6位護士中,連南縣人民醫院4個護士同在一個小組,寨崗中心衛生院2個護士同在一個小組,3月14日當天下午到達機場,下午15:00時培訓後直接上崗,回到酒店休息已經是凌晨1點。

目前,國外疫情形勢嚴峻,為阻擊境外輸入疫情,新一輪的任務艱鉅,機場、港口等已成為主戰場。

據瞭解,她們上班前需要提前一個半小時準備,因為從酒店坐車去機場路程需要一小時,有時候擔心上一班的人辛苦,她們都急切地去接班。

在流調工作中,她們必須克服的是語言障礙。因為每個國際航班旅客下飛機進入入境大廳前,先進入等候區,完成健康申明卡的填寫,內容包括十四天內居住或旅行過的國家和地區,在此期間是否接觸過新冠肺炎患者等。

核對完旅客的健康申明卡後,她們會引導旅客逐一進入測溫通道,通過紅外測溫儀,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旅客會被直接帶到醫學排查室進行排查。

连南护士口述防疫故事:既要做“流调”,也要克服语言障碍文明播报

李琴說,第一次給國際航班做流調,因為語言溝通有困難剛好翻譯機去充電,這時剛好有會中文的外國遊客充當起臨時翻譯官,結束後他們互相給了彼此一個“比心”的動作。

吳麗霞說,在工作過程中,因為要接觸多個國家的旅客,但現場的翻譯機及翻譯人員有限,所以做旅客流行病學調查的時候,語言障礙是她們工作的攔路虎。為了克服這個困難,她下班後向女兒討教英語口語知識,並記住常用的口語,工作中口語加手語並用,儘可能減少與外籍旅客的溝通障礙。

【記者】劉秋宜

【通訊員】房麗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