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郑州市流行病调查组专家提醒:配合“流调”人人有责

中原网讯(记者 汪辉 成燕 通讯员 刘战伟)每天有多少人确诊?他们去过哪些地方?又有多少密切接触者?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家每天关注的焦点。而这些信息都是来自流行病学调查。昨日,郑州市流行病调查组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流行病学调查对防控疫情至关重要,大家要积极配合疾控部门的流调工作,提供真实信息,瞒报谎报将承担法律责任。

流调报告让聚集性疫情浮出水面

2月1日,郑州市流行病调查组(简称流调组)收到来自金水区的第1例病例流调报告,显示该疑似病人曾在1月15日到湖北某市参加亲戚家葬礼活动。

2月3日,流调组收到二七区第2例流调报告,显示该疑似病人1月19日曾到湖北同一市,其家人曾参加过同一类似活动。同日,收到郑东新区第3例流调报告,疑似病人为第2例病例的家人,1月15日曾在湖北同一市参加同类活动,其密切接触者名单和第1例的密切接触者名单里有同一人。经过流调队员缜密核实,第1例和第3例参加的为同一葬礼活动。

这样,通过流调报告的相互比对和印证,这一起涉及两个不同家庭的聚集性疫情线索终于浮出水面。

流调人员抽丝剥茧查找蛛丝马迹

那么什么是流调呢?据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主管医师王小丽介绍,流调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简称,是传染病防控工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等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从而提出合理的预防保健对策和健康服务措施。

据王小丽介绍,流调工作好比是疫情防控中的“侦察兵”“尖刀班”,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流调环节实现“福尔摩斯”侦破案件一样还原病人的轨迹,掌握病人在什么时间,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过什么地方,在哪里吃过饭,与什么人聊过天。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抽丝剥茧,掌握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条分缕析防风险,以翔实的数据和信息,摸清疫情发展的脉络,查找可能感染的蛛丝马迹,摸排所有的密切接触者,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这些可能的传染源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防范疾病的蔓延。

瞒报谎报将承担法律责任

王小丽说,在工作中她们曾遇到过好多困难。比如,被调查者不配合,故意隐瞒实情;有的疑似病人需要反复核实、打电话追踪,查看监控录像,才能找到所有的密切接触者等情况,甚至有时有的老人年龄大了,回忆不清,还需要靠亲人从侧面了解其活动轨迹。

王小丽提醒说,流调是为了让真相浮出水面,若有病人不配合或提供不实信息,一方面耽误寻找密切接触者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可能会漏掉一些密切接触者,这都会给传染病防控带来极大隐患,若有瞒报、谎报旅行史、接触史,为疫情防控工作造成被动,产生恶劣后果的,将被处以相应的行政、刑事处罚。近日,我市金水区一男子刻意隐瞒接触史被立案调查,中牟县母女两人隐瞒致家人感染被立案调查,二七区一社区职工隐瞒武汉经历被开除。

防控新冠肺炎,人人有责。王小丽呼吁,为实现新冠肺炎“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让人们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大家要积极配合疾控部门的流调工作,提供真实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