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說的是啥意思?這幾天有啥講究?

農夫也瘋狂


我是“軒轅曰三農”,喜歡三農,愛好三農,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精彩!

農村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俗語文化,積累了古人的智慧結晶,更是一種知識的傳遞,雖然有些語句用的不是那麼文雅好聽,但是細細讀起來,別有一番道理。

過去的科技並不發達,但是種莊稼的都知道,天氣對莊稼的收成極為重要,古人就是通過經驗悟出道理,來預測天氣變化,提前安排莊稼事宜,提高產量。

有句俗語叫“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是什麼意思呢?

三月是穀雨節氣,很容易形成連陰雨天氣,尤其是在初七、十七、二十七的日子,這三農在農村被稱為旬頭,只要這天下了雨,後面幾天就會以陰雨天為主。對於農作物還說,只要下一場透雨保持土壤溼度,麥子需要足夠的陽光,保持光合作用,才能給小麥灌漿,增加產量,過多的雨水會導致小麥病害、倒伏和減產。

四月怕初一,這是古人留下的經驗,不僅僅是指四月,在其他月份都是一樣的道理,只要是月初下雨,那麼前半個月晴天很少,而十五下雨,則後半個月天氣以陰雨為主。但是四月主要麥子打滿,傳花授粉,正是豐收的重要時間,如果連陰雨天氣必然會影響小麥傳花授粉,所以初一下雨非常的不吉利。

這句“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後面還有一句俗語是“三七四一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溼了老鴰(烏鴉)毛,麥打水裡撈”

說了前面的“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後面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三七四一就算是降雨量嚴重,頂多是影響產量,但是不會絕產,而四月十二是個下雨旬頭,且主一月。是說連陰雨不停,田畝積水,收割難,拉車難,打場難而安秋更難,對農民來說損失慘重啊。

以上是我關於“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說的是啥意思?這幾天有啥講究?”的回答,不知道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感謝閱讀,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呀!

軒轅曰三農


我國自古以農業立國,歷代老農鄉賢,通過對雲、霧、雷、風、雨、旱、澇、豐、歉的長期觀察,總結出了很多的農耕經驗。“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個農諺,就是其中之一。

農曆三月,稱為“季春”,正值清明和穀雨節氣,此時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是農業耕作種植的最佳時間。三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二十天,貫穿了三月一個整月,我國從北到南,先後開始播種插秧。而春播是最需要雨水來滋潤大地的,如果這三個七天有雨,土地的墒情好,對農作物的生長最有利;如果無雨,土壤乾燥,則不利於春播春耕。除此之外,農諺也有“立春落雨至清明,清明南風好年景”的說法。可見農曆三月是不是下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四月初一”,我國已進入“孟夏”的農曆四月,時令大多處在“小滿”節氣前後,北方大部地區雨水增多,南方也多進入雨季。農作物的生長除了肥料和水份之外,陽光是必不可少的條件。而此時我國北方種植的冬小麥正在揚花時期,如果陰雨連綿,光照不足,不僅不利於小麥生長,還會造成小麥的灰黴病。所以,四月初一下雨,對農作物的生長是不利的。

“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陰”;“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二不散半月連”。這些農諺主要流傳在我國的北方地區,而我國的二十四個節氣所依據的氣象條件,是以中原(今日河南省)地區作為參考依據的。對南方地區來說可以影響不大,或不太準確,但卻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的歷史經驗總結,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中華文化傳播人


我想說,人吶,沒有那個歲數,他還真知道的不多。回答問題若一味的憑猜怎能讓觀眾學到知識?

此題講的全是避諱下雨日,怎可把三七說成是盼雨日呢?

此語的概況是和九月九至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幹。或是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是一樣的對應道理,且都存在時間對應觀念。

三月裡,農人最怕三七日下大雨,三七為當月三旬下雨旬頭,三月裡哪一天下雨都不怕,就怕下到下雨旬頭上。

三月是要雨,但不可過多。有一場透墒雨麥子即可豐收了。俗語說麥喜八,十,三場雨,從種上到收不需雨多,只要有三場透墒雨便可解決問題。三月下一場雨,一是可供麥子打飽灌漿,二是可供農人造場打麥。至於春種,菜已種完了,而穀子,棉花等只要清明與穀雨之間下一場雨即可解決問題。所以三月裡是不需要雨水多的。

三月裡,一場雨足矣。晴天越多越好,麥子最需要此月的光照時間:拔節快,灌漿需日溫而有利於四月初的小滿。三月裡無論雨下到哪個七上,都是下雨旬頭,容易產生連陰雨天,不利於麥子的灌漿,授粉與飽滿,甚至會連陰到四月裡,對小麥會產生一定的病害,倒伏和減產。

四月怕初一。民間俗說:大月怕初一,小月怕初二。每月的初一或小進的初二若下雨,前半月必無好天。而每月的十五若下雨,後半月必無好天,這是千年驗證之俗。但其它月的初一十五下雨並不可怕,因為不太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而四月則不同。因四月麥子不需要雨水了。若初一下雨,前半月無好天,麥子小滿打飽和坐麵粉實受影響。所以初一下雨最不吉利。但初一隻主前半月,不會產生絕收,尚不可怕。怕就怕在四月八與四月十二上。因為四月八多為小滿節前後,但民間視四月八和十二為小滿下雨旬頭日,此二日最可怕。但初八尚可。主一旬連陰雨。但十二則主一月連陰雨。民間俗語叫初八下不可怕,就怕四月十二下。俗說十二雨溼老鴰毛,麥從水裡撈,即是十二是個下雨旬頭,且主一月。是說連陰雨不亭,麥也收不成,田塊易積水,收割難,拉著難,打場難而安秋更難。是以農人最盼三月三七和四月初一初八十二天晴啊!


福自福地來wjf


三月、四月、指的是陰曆,也稱農曆或月曆。

三月開始農忙,種地時節,最怕沒有雨水。三月初三和三月初七,這兩天如果不下雨,三月份就可能出現旱情;相反,三月份播種完畢,四月份是禾苗需要陽光的季節,如果四月初一下雨,整個四月很容易發生洪澇。

所以就有了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的俗語。

貌似是這樣。


高銘川的銘


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原來這是古人總結的一句天氣方面的農諺,其完整的句子是:“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初一初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溼了老鴰毛,麥子水裡撈”,估計大家聽了完整的句子,對其意思也猜到了五六分了。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在農曆的三月份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初七、十七和二十七這三天不下雨,而到了農曆四月份的時候,就擔心在四月初一的時候下雨。而在三月初七不下雨和四月初一下雨,這些還不算是最糟糕的天氣,如果在農曆四月十二的時候下雨了,那就表示這個四月份的雨水非常充足,在後期都會以陰雨天氣為主,一直將要持續到小麥收割時,這樣顯然對於小麥收割是不利的。對於種植過小麥的農民來說,在後期的時候是最怕雨水的。在農曆的四月份,冬小麥的生長也處於關鍵時候了,正是需要陽光的時候,如果雨水太多了,那小麥的授粉、成熟都會受到影響,而麥子長得不好,那麼百姓自然就不容易吃飽飯了。

在農曆的三月份為什麼怕不下雨呢?這個時候是很多的農作物播種的關鍵時期,而初七、十七和二十七,這三天正好貫穿了整個三月份,春播農作物正是需要水分的,這樣才能發芽、生長。如果這三天不下雨,那就表示整個三月份的雨水很少,而這對於春播農作物的生長不利,尤其是對麥子返青也不利。老話常說,春雨貴如油,就凸顯了農曆三月份降雨對於農作物生長的重要性。

到了農曆四月份的時候,該播種的農作物都播種了,農民也不用擔心出現乾旱了,反而最害怕的就是出現連續的降雨天氣。因為在農曆四月份的時候,正好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了。立夏節氣一到,溫度升高了,雷雨天氣也增多了。而這個時候如果降雨過多,那很容易就發生洪災害。而這樣不僅夏收農作物會受到影響,春播的農作物也最怕水淹了。畢竟在過去農民都是靠天吃飯的,天氣好收成就好,而天氣不好,那收成就會受到影響。古人在長期的觀察中發現了,如果農曆四月初一降雨了,那後面的雨水比較充足。尤其是在農曆四月十二日下大雨了,就表示後期的天氣雨水多,這樣對於夏收的麥子來說,確實是很不利的。

古人所總結的這句農諺,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這也是古人在過去長期農耕經驗的總結,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聽村裡的一些老人常說,在沒有天氣預報的時代,就是依靠這些來預測天氣的,準確性還是蠻高的。農夫認為,雖然今天的氣候已經發生了變化,並且農民也不再完全靠天吃飯了,但是古人傳下來的這些農諺,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至少在過去曾發揮過作用。今天是農曆四月初一,明天就是立夏節氣了,你家鄉的天氣如何呢?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贊、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


乾坤書書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

是古代先民對於天氣方面的一句俗語。將此句補充完整就是“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初一初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溼了老鴰毛,麥子水裡撈”,很顯然,該俗語主要說的就是天氣對於農業的影響。

解釋

"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這句俗語中的“三七”是指農曆三月的初七、十七和二十七,泛指三月的月初、月中和月末。另有俗語“春雨貴如油”,如果三月的這三個階段沒有雨水,農作物灌溉就會收到影響。

而一進入四月,麥子即將進入授粉、成熟期,如果月初(初一)還好,到了月中(十二日)如果還是陰雨綿綿,則勢必對後續麥子的收割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此時冬小麥正處於顆粒豐滿的關鍵時間,如果得不到陽光照射,麥子就會癟掉;不能及時收回,就會腐爛在地裡,農作物產量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有了"四月怕初一,初一初七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溼了老鴰毛,麥子水裡撈"諺語。

延伸

中國古代是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古人隨沒有今天的天氣預報,衛星遙感,但是通過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農業獲得良好的發展,這些諺語是古人農耕智慧的集成,對於中華文明的薪火相傳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剪初


在以前農業種植技術很落後時,農民幾乎是靠天吃飯,所以農作物產量的高低,決定了一家人的命運。人們為了更好的預測未來的天氣,老農們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了很多關於天氣的俗語,比如今天咱們要說到的俗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幾天有什麼講究呢?

三月怕三七的意思是,如果在農曆三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不下雨的話,那麼就會影響到莊稼的生長。雖然已經過了立春節氣有一段時間了,由於我們這裡是北方,現在我們這裡的氣溫依然很低,距離栽種農作物還有一段時間,一般到了農曆的三月左右人們才可以新一年的耕作。俗話說得好,春雨貴如油,對於農民來說,在耕作時期來幾場透雨最為關鍵,尤其是以前農民靠天吃飯,如果春天不下雨的話,耕作就會受到影響,剛種植的作物少了雨水的滋潤,不僅會影響成活率,還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如果在農曆三月的初七、十七和二十七都有降雨的話,農作物有了雨水的滋潤,便可以茁壯生長,收成也有了保證。

再來看一下四月怕初一,這句話的意思是農民害怕從四月初一後開始下雨。農曆的四月就已經到了立夏節氣,這個時候農作物正處於快速生長階段,雖然農作物生長離不開水,但是卻害怕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從農曆四月開始,農作物已經到了生長中後期,此時遇到長期的陰雨天氣,便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如果在農作物到了收穫時期時,長期的降雨天氣還會影響農作物的收穫,所以才會有四月怕初一的說法。

農村中流傳的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對農業生產有很大的影響。不過很多關於天氣的俗語有很強的地域性,並不是所有的俗語都適合全國所有地區。你們那裡有“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的說法嗎?歡迎大家回覆討論。


悠悠鄉村路


農諺: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三七四一都不怕,就怕四月十二下,四月十二溼了老鴰(烏鴉)毛,麥打水裡撈。


豫章4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許多老百姓都是靠著農耕為生。在古時那種科技不發達的時代,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飯,所以對天氣的好壞,降水的多少都非常的重視。經過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的摸索,總結出來許多很實用的諺語,一直流傳至今。



這其中有一句與農耕天氣有關的諺語:“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它是什麼意思呢?

三月怕三七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每年農曆的三月裡,農民最怕碰到三月初七、十七、二十七日這三天,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我國,農曆三月是農耕播種的季節。俗話說:“春雨貴如油”,這個時候,種田之人都非常渴望三月裡的雨水。因為在三月下雨,對農民的意義非常重大,假若整個農曆三月沒有降雨的話,勢必會影響耕種。種子播種之後,如果得不到雨水的灌溉,對種子的正常生長肯定是十分不利的,並且對農民當年的收成與生計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很有可能就會是顆粒無收。

因此,在整個農曆三月中,下不下雨便成了他們最為擔心的事,這就是“三月怕三七”的由來。



四月怕初一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農曆四月怕洪澇,如果初一下雨的話,那麼在四月的一整個月裡,連續陰雨天氣的可能性極大,有可能產生澇災,這對農作物的生長是十分不利的。

因為到了農曆四月份的時候,該播種的作物基本已經播種完了,這個時候的氣溫開始回升了,並且也最容易出現持續的降雨天氣。古人通過觀察發現,如果在四月初一這天下雨了,那表示後面的雨水就很多。而這個時候雨水偏多,就很有可能會出現持續的降雨天氣,這樣不僅會導致春播的作物被淹,甚至還會發生山洪災害。

在我國,小麥的種植還是比較多的,如果四月份雨水太多太大,那小麥的生長就將受到影響,因此會大量減產,所以在民間就有了“四月怕初一”,這一說法。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所總結出來的這些農諺,是人們在長期農耕勞作中,實踐經驗的總結,在過去沒有天氣預報的時代,主要就是依靠這些來農諺來預測天氣的。雖然到了現代,農民已經不再都是靠天吃飯了,但是古人流傳下來的這些實踐經驗的總結,還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就此問題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留言,感謝您順手關注點贊。


李易陽風水命理


更多農業養殖知識和種植技術,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三農知識。

由於今年的疫情來的比較突然,導致了很多的農民在家裡沒能及時的返城,現在的農村裡也是進行了封鎖,很多的農村要道也是有很多的檢查點進行測體溫和控制進入村莊的人,可以說現在除了在村裡以外,哪也不能去,從15日的大雪到來,今天也是個大晴天,這不,村裡的幾個老人在村裡正在曬太陽,當然了,現在的曬太陽也是有了防護措施,那麼就是戴著口罩曬太陽了,畢竟是安全第一嘛,對於老人在聊天,時不時的還說出幾句俗語,就比如這句“三月怕初七,四月怕初一”,這句話也是在農村裡經常說的一句俗語,那麼你知道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是2月16日,正月的二十三,距離到3月也是不遠了,現在也是距離立春過了有一段時間了。立春了也是農民農耕的時候,那麼對於在農村裡耕種的時候,最怕的就是天氣不好,那麼對於在農民看來,天氣過於乾旱不利於耕種,那麼雨水多了,也是影響耕種,就比如這句,三月怕初七,那麼這句話就是說,在進入三月以後,就怕沒有下雨,就像三月初七,三月十七,三月二十七這樣的天氣不下雨,一旦這幾天要是不下雨的話,那麼對於農民播種和地裡的作物也是不好的,畢竟進入到了三月以後,雨水就少,這樣就容易造成土壤乾旱,所以農民怕三月不下雨。

那麼四月怕初一是什麼意思呢?四月對於農民來說, 也是雨水比較多的時候,那麼農民對於在四月初一這天是不希望有雨水的,因為在四月的時候,很多的作物也是已經比重完了,那麼三月的雨水就是足夠作物生長的,那麼一旦在四月初一這天要是下雨了,那麼整個四月的雨水就會增多,雨水多的時候對於作物來說是不利的,這個時候播種的作物也是最怕雨水的澆灌,一旦雨水增多了,那麼作物甚至都會被淹死,甚至發生洪澇災害。

總的來說,農民對於三月和四月都是有一定的需求的,畢竟在農村裡以前農民種地都是靠天吃飯的,如果天氣不好的話,就可能影響豐收,要是天氣好了,農民也會有個好的收成,對於在以前的時候,農民都是依靠一年中的某一段時間作為天氣的參考,不過從現在看來,科技發達了,對於灌溉的條件也好了,有的時候農村的俗語也而僅僅是一個參考的話語,有的時候也只是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