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專項貸款套利空間大,小米、美團澄清:未完成相關申請,央行: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疫情防控專項貸款套利空間大,小米、美團澄清:未完成相關申請,央行: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近日,央行宣佈發放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領域的重點企業,專項貸款利率不超過3.15%,還可享受財政貼息,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不超過1.6%。有報道稱,小米和美團也分別申請50億和40億。今日(2月16日),小米和美團先後發出澄清聲明稱,傳言多處不實,既沒有完成相關申請,也沒有獲得貸款。

小米美團澄清傳言 未獲得相關專項貸款

今日有報道稱,北京地區申請專項貸款的企業超300家,小米、美團等公司也提出了申請,分別申請50億元和40億元,但未被列入重點企業名單。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央行有關部門已經關注到這一傳言,正在調查和核實。業內人士認為,重點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政府有關部門確定名單時會有嚴格的標準,只有達到標準的企業才能進入名單獲得專項貸款支持,確保資金精準用於疫情防控。

據報道,有關人士表示,如果小米、美團的確因為參與疫情防控而需要貸款,銀行會給予貸款支持;如果符合五部門規定,也一定會給予利率優惠。“比如,有些汽車企業,最近也利用自身優勢,加工醫用防護服等疫情防控所需要的產品,如果因此需要貸款,也可以納入名單予以支持。”

疫情防控專項貸款套利空間大,小米、美團澄清:未完成相關申請,央行: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今日下午,就網傳“小米獲得50億央行抗擊疫情專項再貸款”的不實消息,小米公司官方微博發佈澄清聲明稱,小米並未獲得網傳的貸款,也未完成相關申請,更無確定的申請金額數字。此批央行專項再貸款的用途是用於抗擊疫情的研發、生產、物資採購等,而非誤解的“受災企業扶持貸款”,更非專項面向受災中小企業的扶持貸款。

小米表示,抗擊疫情相關貸款為專款專用,不能用於跟疫情無關的業務、事項,無論是央行的管理要求還是上市公司的財務規則對此都有嚴格管制,也是一項常識。所謂“獲得低息政策貸款再通過個人貸款業務放貸獲得利差”,這種既無常識、也無可能的揣測沒有任何成立的可能。

同時,小米稱“正在認真準備相關抗擊疫情專項貸款申請工作”。

針對網傳的申請抗疫專項再貸款一事,美團方面也表示,此前傳言多處不實,公司並未獲得網傳貸款,也未完成相關申請。美團同時聲明,會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家政策的相關規定。

疫情防控專項貸款套利空間大,小米、美團澄清:未完成相關申請,央行: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重點企業 貸款利率目前不超過3.15%

據瞭解,央行1月31日下發《關於發放專項再貸款 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事項的通知》,專門安排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根據安排,專項再貸款主要向全國性銀行和湖北等重點省份的部分地方法人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重點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由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和重點省份省級政府確定名單。金融機構負責審貸和貸後管理,運用專項再貸款資金髮放貸款的利率不能超過最近一次公佈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100個基點,目前為3.15%,鼓勵金融機構以低於貸款利率上限的利率發放貸款。中央財政按企業實際獲得的貸款利率貼息50%,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降至1.6%以下。

套利機會很大 央行強調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2月9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考慮到疫情防控任務緊急,銀行先向重點企業發放符合要求的貸款,再向人民銀行請領再貸款資金。2月份,央行按周向銀行發放專項再貸款。有9家全國性銀行和10個重點省市的地方法人銀行已向央行申請首批專項再貸款,央行於2月10日發放首批專項再貸款。

劉國強強調“各方面要防範利益博弈和道德風險”。由於貸款既享受再貸款支持的優惠利率,又有財政貼息,存在很大套利機會。各方面要把好關,管好用好專項再貸款這一救急、救命的錢。國務院已明確審計署後續將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金融機構要做好貸後管理,配合審計部門做好專項再貸款的專項跟蹤審計,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據悉,央行要求人民銀行分支行加強監督管理。督促金融機構要從嚴審批、從快發放貸款,建立貸款日報制度。人民銀行各分支行會對地方法人銀行發放的貸款進行合理性評估和事後審核,建立臺賬,跟蹤監督專項再貸款資金使用情況,重點審核企業範圍、貸款額度的合理性,確保資金用於救急。如發現地方法人銀行或企業違規行為的,人民銀行將終止相關地方法人銀行和地方重點企業使用專項再貸款資金的資格,並可提前收回專項再貸款,配合審計署對資金使用加強審計,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北京首批獲貸企業均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

據瞭解,專項再貸款政策發佈後,央行營管部和北京市發改委聯合行動,發動各區政府、相關委辦局迅速摸底企業情況,同時按照與疫情防控和民生物資保障直接相關原則確定了首批重點企業名單向上級單位報備。

2月10日,央行營管部向3家地方法人銀行發放專項再貸款40億元,用於支持向參與防疫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信貸支持。

根據營管部披露的信息,首批獲得優惠貸款的企業的生產經營內容均與疫情防控直接相關,有的生產消毒產品、防護服,有的生產檢測儀器、試劑盒,還有的進行醫院疫情防控設施改造。

據瞭解,工行北京市分行在專項再貸款政策發佈當天即向國家重點支持企業名單內的長江脈醫藥公司12小時內快速發放200萬元貸款,利率3.15%,用於疫情防控用消毒產品生產。交通銀行北京分行向際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放貸款5195萬元,利率1.65%,用於防護服等醫用物品生產。地方法人銀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9筆,金額共計7.8億元。北京銀行向卡尤迪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發放貸款500萬元,利率3.15%,用於檢測儀器、試劑盒等醫用物品生產。北京農村商業銀行向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放貸款2108萬元,利率2.65%。用於醫院疫情防控設施改造。

央行已收到上千家重點企業名單

2月14日下午,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上介紹稱,按照目前的工作機制,全國性重點企業名單由發改委、工信部提供,重點省份的企業名單地方報兩部門備案後提供人民銀行,收到名單後,央行立即轉發銀行,要求銀行去找企業,快速與名單內企業對接。同時,也將名單發給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求分支機構務必與每一家企業直接建立聯繫,沒有對接上銀行的企業,央行要協助它與銀行建立聯繫,實現名單內企業全覆蓋。在此基礎上,要求金融機構簡化流程,提高效率,符合貸款條件的,要“應貸盡貸、應貸快貸”。對政策把握不準的,要及時反饋,央行會立即研究回覆,做好全流程的跟蹤服務指導工作。到目前為止,央行已經收到上千家重點企業名單,優惠利率貸款正在快速發放,貸款利率基本在2%—3.15%之間,企業平均負擔成本低於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