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遵化市应急管理局书记刘东征在应急抗疫一线的22个日夜

中国公益记录者在线河北讯(记录者:晁瑜 通讯员:张艳平 刘俊民)2月13日早上8点,刚刚从办公室出来的甄光华在楼道里迎面遇到了局党组书记刘东征,布满血丝的双眼、沙哑的嗓音.....共事快4年了,甄光华还是头一次见到这样不修边幅的刘书记。遵化市应急局承担着全市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的重任,作为全局的带头人,事关全市抗疫大局,刘东征的22个日夜里,始终紧绷着一根全力抗疫的弦,用全力以赴的工作为箭,向着战胜疫情的目标,弹无虚发!

记遵化市应急管理局书记刘东征在应急抗疫一线的22个日夜

兄弟们,咱们一起干!

凭借着多年工作经验的敏锐判断,刘东征将迎战疫情的准备工作做到了前面,大年初一,刘东征就从局里选出了5名能兵强将组成物资保障组,并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将库内现有物资再清点清楚,将物资库整理以备使用。从大年初三开始,刘东征就住到了办公室,几乎没有回过家,从此,他位于局2楼的办公室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研究如何更好地保障物资供应、解决各环节遇到的困难,任务最急、最忙的时候,甚至一忙就是大半宿。

“不管多晚,也要把当天的物资出入库和库存情况核实清楚报给我。需要我的时候,我随时都在!”这是刘东征给物资保障组下达的死命令,也是对在一线辛苦奔波的兄弟们最认真的承诺。特殊时期,物资保障组的同志们每天装卸、发放物资的辛苦无法想象,等忙完再登记、清点物资就得忙到后半夜。同样在一线奔波,这样的劳顿刘东征感同身受,但物资的及时发放是对一线抗击疫情人员的最大保障和支持,容不得一点马虎和拖延,刘东征唯一的选择就是带着大伙儿坚持往前冲。22天来,刘东征的办公室始终是24小时开放的,不管多晚,刘东征都要亲自检查当天的物资登记和发放情况,再根据全市情况制定出第二天的物资调配计划。作为全市抗疫物资的“把关人”,在刘东征和物资保障组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所有的物资发放精准、拨付及时,每一份物资都用在了刀刃上。

作为市应急保障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东征将一颗心扑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又将时间细分出无数个部分用来协调、办理各个环节的事儿,虽然平均每天也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刘东征仍始终挂念着全局打拼的同事们。2月2日,遵化市下了春节后的第一场雪,等编制完调拨计划已将近凌晨1点。看着窗外风雪交加,不顾办公室值班员的劝阻,刘东征又驱车赶到了华姿胡同值守岗,作为遵化市应急局负责值守的社区,值守小组的同事们每天24小时都要轮班坚守在值守岗,零下十几度的风雪夜,看着值守的同志们唯一保暖的方法就是轮流到检查站旁的帐篷里去避避风,刘东征心疼不已,第二天一大早,就亲自联系了电工,给帐篷接通了电源。值守员唐高松说:“我们各守一摊,刘书记却要全面负责,比我们更操心、更累,还能想着我们每一个人,我真的觉得在这样一个有爱的集体里,再辛苦也值了。”

正如唐高松所说,在刘东征的带领下,遵化市应急局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面前不讲条件、不辞辛苦,争着抢着的去最苦最累甚至是最危险的地方。人事和培训中心主任刘布虽然是女同志,也主动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到最一线去;负责社区监控的刘洋偷偷瞒下了父亲脑血栓住院的消息,依然坚守在值守点;负责物资保障的刘惠卓每天早起都要先吃一包感冒药,只因为想提前预防,怕万一感冒了耽误手头的工作......也正因为全局齐心拧成一股绳,遵化市应急局在这场抗疫保卫战中,始终冲在了最前面。

记遵化市应急管理局书记刘东征在应急抗疫一线的22个日夜

有困难,就一定有能解决的办法!

有困难,就一定有能解决的办法!工作中,刘东征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也是如此。

自从遵化市应急局承担了流调、隔离点生活保障的任务后,各隔离点垃圾的收集包装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因为这些生活垃圾需要进行专门处理,收集的纸箱本来就少,再加上当前市内和周边的纸箱厂都没有生产,怎么能够找到更多的纸箱成了摆在负责隔离点生活保障组的一大难题。刘东征了解情况后,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忽然想到现在全市还有永辉、唐百、天奕等八家大型超市一直在营业,超市进货时的大量商品都有纸箱包装,何不收集过来二次利用?想到这,刘东征说干就干,立刻安排人到所有营业的大型超市进行调查摸底、协调收集纸箱,有效解决了隔离点垃圾箱短缺问题。

对刘东征来说,无论是一个隔离点的垃圾箱短缺这样的小细节,还是全城消杀这样的大工程,不怕有困难,只要用心,就一定能顺利解决问题。

春节以来,为了强化疫情防控,遵化市应急管理局已经先后组织了2次全城消杀。将消杀工作做好直接关系着全城340个小区居民近20万居民的生命安全,第一次做这么重要的事,消杀组的同事们因为没有经验而紧张不已。作为2次消杀工作的总指挥,刘东征亲自上手,筹划部署消杀方案,从发布公告到确定范围,从消毒液保障到消杀器械车辆,他都一一参与,也给消杀组的同事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消杀工作开始前,刘东征仍再三嘱咐消杀人员:“既要保证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还要注意人员车辆安全”。最终,16吨消毒液全部喷洒到计划区域实现了消毒功能,2次消杀工作不仅杀掉了病毒,还给全城区的居民送上了满满的安全感。

记遵化市应急管理局书记刘东征在应急抗疫一线的22个日夜

为了物资求人,我不丢人!

“这一阵刘书记每天都四处打听找物资,真是能想到的都联系到了,物资这么紧张,有时候能多争取到一点儿物资,刘书记都高兴的不行。”遵化市应急局张艳平说,作为全局抗疫“战况”的收集人,张艳平在和同事们了解情况时,听的最多的就是刘书记费尽心思找物资的不容易。省应急厅、青海应急厅、唐山市应急局、金卓商贸公司……凡是能联系到的单位、企业都接到过刘东征的求援电话,力争实现能划拨的就划拨,能采购的就采购。一次,刘东征听朋友说古冶区有家企业能够生产N95防护口罩,立马联系古冶区应急局,根据古冶应急局提供的线索,迅速找到了这家企业,通过与企业积极争取,刘东征终于与企业签订了每天不少于1000个N95防护口罩供应的订单,全市需求量最高的口罩供应更加有了保障。

刘东征跟同事说:“多一份物资,抗疫就多一份保障,除了各级各部门的物资支持,这个时候咱们还要积极想办法,多联系厂家,寻找更多购买物资的渠道。”也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市应急局调拨的30吨次氯酸钠、为市医院医护人员救急的1000套医用防护服......物资库里的物资越来越多、越来越全,全市物资供应越来越有保障!

作为全局带头人,刘东征看起来不用亲自去做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但是所有工作的正常运行却都离不开他,对所有遵化应急人来说,他是大家的主心骨、领头人,他给这支队伍带来了热血、激情和担当,在抗击疫情中,大家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