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第一例危重症新冠患者的生死十六天:病發、瀕死、恢復、重生

在湖北省荊州市胸科醫院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隔離病房裡,37歲的李振東與一些“無聲的戰友”為伴。消毒機、心電監護儀、呼吸機全天候運作,支撐著他半個月以來的日與夜。

他是這座559萬人口的城市裡第一例確診的危重型患者。情況最糟糕的時候,一度陷入昏迷狀態,瀕臨死亡。那一刻,他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活下去。

強烈的求生欲最終助他挺過難關。2月14日的情人節,是他結束自我隔離的第一天,他終於可以走出房間,擁抱家人。

荊州第一例危重症新冠患者的生死十六天:病發、瀕死、恢復、重生

1月31日,李振東出院前與醫護人員合影。受訪者供圖

“欺軟怕硬“的病毒

這是李振東37年人生中居家時間最長的一次。

他被隔離在家裡的房間中。每天早上,會在六點鐘起床,做一些舒展運動,身體尚未恢復,他只能將四肢輕微的搖擺。

到了飯點,家人便把飯菜放在客廳,敲門提醒李振東來吃。午睡後醒來的時間裡,他便窩在房間看看電視、聽聽新聞廣播,有時候也會看書,學習一下跟業務相關的知識。晚上九點,便準時入睡。

作為一個初愈者,李振東清晰記得自己是如何從新型冠狀病毒手中撿回這條命。

荊州第一例危重症新冠患者的生死十六天:病發、瀕死、恢復、重生

李振東在家裡做舒展運動。受訪者供圖

1月16日,住進醫院的第二天,李振東的體溫不斷攀升,這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在與病毒交戰的信號。最開始體溫徘徊在38.5℃左右,到了凌晨三點,陡升到40℃。

李振東的新冠肺炎誘發先天性哮喘、合併真菌感染等基礎性疾病,身體疼痛伴隨意識減弱,甚至出現了呼吸衰竭的症狀。“難道就這樣結束生命了嗎?”那時他想。

醫生護士緊急趕來處理。抗病毒藥物、消炎藥、激素、免疫球蛋白,能用上的全用上了。他的主治醫生,荊州市胸科醫院的副主任醫師李繼華也一度束手無策:“沒有特效藥,能否挺過來主要靠病人的意志力。”

院方下達了病危通知,李振東命懸一線。

高燒不退的日子裡,他從早到晚都被只能躺在病床上,打針、輸液,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解決。每個深夜,都是他病發的高峰期,“燒得最難受的時候,眼淚會不自覺地流。”

病人能做的不多,保證休息和營養攝入,是提高免疫力、對抗病毒的唯一辦法。護士按照李振東的喜好打來飯菜,有時候是青椒肉絲,有時候是蒸魚,還有番茄蛋湯、冬瓜湯。沒有食慾也要硬吃,護士幫他把米飯用湯泡軟,一口一口嚥下去。

他還把手機放在枕邊,循環播放歌手阿杜的《堅持到底》,像是一種隱喻和鼓勵。仰睡會呼吸吃力,還可能因加劇咳嗽窒息昏迷,乾脆全程側臥,靠毅力去控制呼吸的節奏。

在長達8天的抗爭後,李振東終於退燒,完成自救。

截至2月14日,湖北省荊州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1447例,治癒158例,死亡23例。李振東是荊州第一例治癒出院的危重症患者。“人只要還能呼吸,就有一線希望活下去,要對自己有信心。”他說,這是個“欺軟怕硬”的病毒。

定時炸彈

事實上,李振東從病發到確診花費了6天。

拿到最終結果前的那些日子,他曾僥倖以為自己只是患上普通感冒,並未終止自己的日常行程。他形容自己就像一顆未爆的“定時炸彈”,至今想起來都後怕。

第一次發現身體不太對勁,是在1月10日。他從荊州去武漢出差,晚上和幾個同學在漢口小聚,和大家分開時已經9點,同學就邀請他留宿在自己家。當晚,他開始發燒乏力,因為擔心“感冒”傳染給同學已經懷孕的妻子,他自覺地戴上了口罩。

早在2019年12月的時候,李振東就從武漢朋友口中聽說“疑似華南海鮮市場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

雖然他一直頻繁出入武漢,但抵達之處都與華南海鮮市場相距甚遠。恰好那段時間又是流感高峰期,李振東並未將自己的病症和新冠肺炎聯繫在一起。

三天之後,李振東再次驅車前往武漢,受邀參加湖北商會的一個會議,一個細節讓他印象深刻:當時已經是1月中旬,但那天參會的八十餘人中,只有他一個人佩戴了口罩。

“現在想起來有些後怕,如果當時不是我的先見之明,很有可能變成‘超級傳播者’。”自發燒以來,和李振東有交集的人不計其數。

幸運的是,這層薄薄的口罩也許成為了隔絕病毒的一道屏障,意外地保護了他的身邊人。到目前為止,和他有過親密接觸的家人、同學、同事無一人感染。

“這輩子都不想再有的體驗”

病情逆轉發生在1月14日。

李振東在社區醫院輸液不適感增強。先是出現咳嗽、胸悶,晚間耳邊開始瀰漫哮鳴音,呼吸增速也不正常。妻子連夜帶他前往醫院,先去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拍胸部CT,被告知可能是肺結核,後又讓他轉去荊州市胸科醫院。

荊州市胸科醫院是當地著名的結核病防治所,也是荊州市區唯一的傳染病定點收治單位。在李振東前來就診的一週之前,院方剛剛收治了一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搬運工,也是荊州市第一例確診的新冠患者。

據當天值班醫生回憶,李振東的CT顯示雙肺全白,呈毛玻璃樣影,和醫院收治的第一例患者情況高度相似。沒有核酸檢測,光憑CT難以判斷,醫生又在流行病學範疇,仔細詢問了李振東一週內的行程、接觸到的人和病發經過,並詳細記錄。

所有醫護人員都警覺起來,連原本沒做防護的護士也立即戴上口罩。即便如此,李振東也沒往新冠肺炎上想,覺得自己應該患的只是肺結核。14日晚,醫生安排他住進普通病房,妻子回家拿來一週的換洗衣物,陪著他住下來。

為了準確篩查,血常規、CT、彩超、咳痰檢測的檢測頻率每天同步。李振東一天得抽5管血,針管留下的淤青從手背一直蔓延向上,直至出院兩週後也沒能褪去。

為了保存體力讓身體去造血,每次抽完血他就逼自己喝掉半瓶牛奶,“有時候邊咳邊喝,強忍著把牛奶喝下去。”

更難以忍受的是咳痰檢測。想要把痰咳出來難度太大,有時候咳得撕心裂肺也只見血不見痰,每用力一下,五臟六腑都被牽引著往外拉,這是李振東“這輩子都不想再有的體驗”。

院裡組織省市專家進行了兩天的會診,針對李振東的病情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後續的檢查報告中顯示,患者肺部五葉病變,呼吸頻率增快每分鐘大於30次,血氧飽和度不到40%,病灶進展快,符合不明原因肺炎特徵。

1月16日下午,李振東被確診為荊州市第一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李振東從手機新聞上看到湖北省病患數字激增,醫院原本的隔離病房床位也變得緊張。新冠肺炎病人越來越多,最開始是集中在住院部一樓的一小塊區域,後來從二樓到五樓的病房都被騰出來,直到整幢樓都變成收治隔離區。醫護人員的防護裝備從剛開始的普通口罩替換成後來的N95、防護服、護目鏡,全副武裝。

重生

1月23日下午,李振東退燒,身體也逐漸轉好。他能緩緩下床活動,挪動數十步往返廁所。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後,他的食慾也逐漸被喚醒,進食恢復正常,一天能喝1500毫升水,雙手可以舉起手機。他和朋友相約,康復後要去吃一頓海鮮大餐。

1月27日,荊州市首例確診的新冠患者康復出院。有了參照樣本,李振東心裡也有了底氣。他想著,“如果這次我能重獲新生,我一定要用自己的二次生命去幫助更多感染者,鼓勵他們堅持到底,讓他們都能夠在涅槃中重生。”

四天之後,李振東兩次核酸檢測轉陰,病癒出院。醫生囑咐他要在家自我隔離14天,避免二次感染,再觀察三個月才算完全康復。

荊州第一例危重症新冠患者的生死十六天:病發、瀕死、恢復、重生

1月31日,被治癒後,李振東走出荊州市胸科醫院住院部大樓。受訪者供圖

隔離期並非一帆風順,他一度以為病毒捲土重來。

回家後先是發燒,燒到38.2℃,又過了兩天,他身上開始泛出大片的紅疹,從胸部一直蔓延到全身,瘙癢難忍,抓一下就會往外暈一圈。

“不會是復發了吧,”光想就讓李振東膽戰心驚。主治醫師告訴他,出現的症狀是因為處於適應期,突然停藥後身體的反抗,等到隔離期滿,症狀大多會自動消除。

與死亡交手了一次,李振東不敢掉以輕心,他在家制定作息表嚴格執行:早上6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一天至少保證12個小時的睡眠,他每天堅持來回走動,靠簡單的舒展運動讓身體復甦。

這位過去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工作的男人開始反思,自己陪伴家庭的時光太少。李振東從事旅遊行業,隔兩天便要出一次差,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從業16年,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節奏。

過去,他一直覺得生死由命,對身體的損耗並不在意,奮鬥後給家人更好的物質生活才更重要。上一次帶女兒出去是什麼時候,他已經記不清了。大病初癒後,他說這撿回來的第二次生命,想從陪伴開始。

他給醫院捐獻了物資,並分享自己的經歷,希望這座城市能跟自己一樣,慢慢好起來。

新京報記者 沈彤 杜雯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