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教序臨帖怎麼才是"精臨"?此帖中的字都要"中鋒"用筆嗎?

流浪時尚


精臨來於準確和嫻熟,為什麼呢?

精有精緻精到的意思,致,雅緻:精到,精確到位,也就是準確。在書法中就是臨摹要做到惟妙惟肖形神俱似,在創作作品中就是風格雅緻,不散漫。無論是精緻或精到都必須用心,技法嫻熟後的用心。

關於精臨,顯然就是追求臨摹的如燈取影,得意見神。

其實要做到這一點,就是我們常規的臨摹練習即可。如果說有法的話,就是要求自己的臨摹 刻意最大程度接近原帖的法勢意或神采氣韻。要臨摹的精到,需要先得法,後得意。

得法是基礎,如果不熟,是很難說能夠的意的。因為那些經典書法作品可以說沒有靠法而成為經典,都是得神見意的。意是志,是無法的審美理想和情感。唯一技法嫻熟才能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的審美理想。

臨摹《聖教序》要做到精到,就必須到達這兩個層次。

具體來說要完成系統的描紅和完整作品的對臨,甚至通篇的背臨 並在此基礎上的法,掌握書法的技法規律和豐富的準確的字形,以及神勢原理,精神內涵。這樣的精到,不僅僅是形的精到還是神的精髓深入自己的審美之中。

精到,還有講究法度的意思。這個法度不是館閣體式的法度和呆板的匠氣,而是一種具有鮮活生動的靈氣的規矩。


翰墨書道


你提的問題我不能完整的回答。

一:我看了你的空間。

二:只見你臨的《聖教序》。

三:還看了你臨的視頻。

四:你臨的非常到位。

五:關於中鋒不中鋒的問題我不願意答,因為我的觀點和大多數老師的認識都不大一樣,怕打口水仗。

傳上四個字,看看你能不能隨手寫出來。

速度越快越好,看看能不能從中找出另外的感覺?



楊炳升66


一、怎麼才叫精臨?

精臨就是即要寫得對,又要寫得像,說明取法正確,只顧形似而書寫技法不對,貌似神奇離啥用沒有。這個問題取決於臨摹方法是否科學有效,只要是照著字帖寫,而且放大幾倍抄寫,這樣的作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很難做到筆法精準、字法無誤,肯定是工差相當大、訓練週期相當長,因為,照著寫的模式,等於把臨帖的事情弄的像學美術畫素描似的去做了,加之放大臨寫,必須要用大號的毛筆,同時還要加大筆法動作幅度,試想,原帖字體3釐米左右(屬於中楷),卻當作大楷練(至少6釐米以上),殊不知,用大毛筆寫不出來小毛筆的精緻的質感與神采,這實際上等於篡改了原作書寫技法,如果迷信中鋒,很多筆畫起止處是畫出來的,那就錯上加錯了!

科學的臨摹方法是,必須要按原帖原大對等練習,而且訓練用具必須匹配好,一定要採取先摹寫→後臨寫,互相校驗誤差。從技法訓練角度上講,這叫精臨。

▲圖為本人教學示範——臨摹

二、不要迷信中鋒

中鋒、側鋒是兩大筆法系列,此技法缺一不可,它是表現字體風格特點的重要元素,需要酌情考慮恰當運用,不可單一。就《聖教序》而言,以側鋒為主的字居多,中鋒為主的字很少。怎麼判斷呢? 凡是起止處呈現方筆的筆畫都是側鋒法寫出來的。要想驗證這個問題很簡單,只需分別用中鋒、側鋒畫寫各種各樣的線段就知道了。

之所以《聖教序》屬於行書,因為它是一件經典作品,並不是專門用於行書技法訓練的帖,基於此,行書字體佔的比例較多,而實際上,當中有一些字是行楷,有少部分字是行草,除了行法之外,還有楷法、草法在裡面。所以,在臨摹的時候,應採用分類選臨的辦法,將帖中的同類字體歸集在一起分別方萬逐一練習。比如,屬於行書的單獨挑出來,屬於行楷的放在一塊兒,屬於草書的擱在一起。這樣的話,能保持筆法動作前後一致,防止出現因楷、行、草字體混合導致筆性交替變換難的問題。

等把每個字的筆法、字法熟練了,再試著進行通篇臨摹,重點研究行氣、章式。注意,通臨也不要光是照著寫,仍然是

先摹寫→後臨寫,開始先一個字一個字的練,逐漸的過渡到一連氣臨摹幾個字……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790008aaea8240ea56\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學習行書之我見

一、先大楷

建議先學唐楷,比如歐陽詢九成宮。把筆法、筆畫、結構的規律充分的瞭解和掌握。

二、再小楷

學好大楷以後,不要直接學行書,直接學行書會非常生硬、彆扭。

建議學小楷。然後大量抄經,抄經時,速度可以加快,用筆可以適當放鬆、放開、隨意些。然後,你會發現,許多字不經意的就連了起來,活躍了起來。

為什麼?

因為,古代沒有印刷、打印,全靠手寫,而小楷又是通行字體,公務繁忙了以後,人們就會在以前非常嚴謹的小楷基礎上,寫的快起來了。

然後,就自然的過渡到行書了。

三、學行書

當大小楷已經掌握了以後,可以從聖教序入手,以後再學其他的。

如果沒有前兩個的基礎,臨寫行書會非常吃力的。最好都用中鋒。


老跨鬥


用鼠須筆寫,適合出鋒,力道也足!

所謂“精臨”,就是要在臨的過程中與先賢悟性通達,穿越時空領會他在那個時刻的心境和思想深度,不僅僅做到形似,更要在神上做到如出一轍,做到文學和哲學境界上一致,才是精臨吧。大抵儒家把品德完備的人都稱為聖人,我想,這個就是同一的人格境界吧。




文君公旦評


你說的問題,對於聖教序如何精臨和使用中鋒用筆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一點感受不知能否讓你滿意,聖教序不是筆筆都是中鋒入筆。精臨,也就是一個熟習的問題。也有就是記憶,把所寫的能熟知於心,用筆才能筆到意到。


墨幹古


看你喜歡哪類,魏晉字講究稜側起伏,簡潔而精微,適合中小型行書,建議多關注筆勢和鋒面的變化。

如果你像借聖教序寫大幅書法,建議中鋒比重加大,多關注體勢。

再者,聖教序本是唐人乾的活,多少會有點有唐人的審美。總之,看你想幹啥吧。


鷹撃大司馬


臨《聖教序》精臨,主要體現在筆法精準到位,再者就星把《聖教序》的神韻美的和諧臨寫到情感上來,達到此標準,可謂精臨。


李行子


筆法,結體都不錯,但運筆實了一點,若能虛實結合則更好,章法上也要講究。


大千淘淘客


根據你的問題來看

1.怎麼才是精臨?

2.行書都要用中鋒用筆嗎?

3.初學《聖教序》臨摹要寫的根字帖一樣大還是小點?


  • 趙孟頫臨摹的《聖教序》

這三個問題確實都很實際,也是我們學習書法到一定程度之後,很容易要追問一下的問題。

我覺得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一邊學,一邊問,這是一個好習慣。

今天,我們自學書法的朋友,身處互聯網時代,又有像頭條悟空問答這樣的自媒體平臺,真的是學習書法很幸運的好時代。

我們很多喜歡書法的人,也感覺與大家能夠有交流的機會,也是一種快樂和幸運。


我看了你的《聖教序》臨摹,感覺從初學的角度來說,還是學的比較像的,筆法大體也是對的。但是,缺少什麼呢?缺少的就是“緊湊”感。

我們現在使用的《聖教序》字帖,是一個碑刻拓本,拓本本來就與原碑刻有一定距離,碑刻與墨跡又有一定的距離,這兩個天然距離,把王羲之的字已經損耗不少,也容易在深入臨摹的時候,遇到很多困惑,這是非常正常的。

當然,這些問題都不是初學要研究的,但是,有了一定的書法基礎之後,就應該有所瞭解《聖教序》字帖背後的文化。


比如碑刻中的一些細節,在拓本中就已經無法看到了,而我們要精學《聖教序》就必須要了解。

精學《聖教序》是要擴大書法知識層次的,包括對書法版本的瞭解,而不是隻盯著字帖。


除非是一個墨跡本,那我們學習書法”精學階段的任務,就是要從筆法準確,墨色有神上去找深入下去的理由和途徑。

面對這個拓本我們如何“精臨”

我想學習書法無論怎麼學,一個是筆法,一個是結構,這是我們自始至終都要緊緊圍繞的核心任務。

在任何時候,任何階段,都不能在筆法和結構上有絲毫鬆懈。

前面我提到的臨摹“鬆散”問題,既有筆法問題,也有結構問題。那麼,我們如何上一個臺階,更高一層地學會對筆法和結構的認識和掌握?

其實,路就在腳下。學習書法,我們千千萬萬不能忽視的,就是我們用筆的過程。


我們用筆有兩個過程,一個是筆畫的用筆過程。這個過程用起筆、行筆、收筆來概括,已經非常清楚了。

不清楚的是,我們以為“不就是起筆、行筆、收筆”嗎?

事實上是,我們真的很難過“起筆、行筆、收筆”這一關。

我要說的是,在王羲之的書法體系裡,沒有一個同樣的筆畫,在起筆、行筆、收筆上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就不要把一個筆畫的書寫過程,看得“不過如此”了。

我們真的很難“過此”而不是“不過如此”。所以,筆法都在具體的筆畫上。我們忽視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變化差異,就等於是對筆法的輕視。

結構問題,古代有歐陽詢的“三十六法”,後來黃自元有在歐陽詢的基礎上發展了“九十二法”這些古代的結構原理都可以看看。千里馬認為,

最簡單的結構,就是寫好“接筆”

我們要有“接筆”這個概念。“接筆”就是每一個字的第一個筆畫之後,所有的筆畫都處於“接筆”的狀態。


那麼我們怎麼寫“接筆”呢?這是過去學習書法中,沒有從理論上重視的一個問題。“接筆”就是要求我們要學會“下一個筆畫”的起筆在什麼位置,與上一個筆畫是什麼關係。

所以,“接筆”是比較麻煩的需要我們在臨摹字帖的時候,非常仔細地去研究。

根據大量的書法教學實踐看,我們大量的書法教師,目前都沒有重視過“下一個在什麼位置”的問題,所以,非常影響我們精學書法的結構問題。

我們打個比方,如果一個板凳裝配到最後,或者中間出現歪七扭八的問題,那麼,肯定是哪一個尺寸不對。

我們寫字也是這樣,如果有一個筆畫的“位置”(也叫筆勢)不對,那麼,這個字的結構肯定會出問題的。

最近,我閱讀一篇文章,好像是說任政先生也是這樣打過比方的。


因為我沒有找到具體的出處,所以,暫時還懷疑是不是任政真的這樣說過,或者別人偽託任政先生這樣說。

但是,這個比方與千里馬經常說的高度相似,如果真是任政先生也說過這樣的話,那就不是千里馬一人孤掌難鳴了。

實踐上我們本來就是用中鋒寫字的

關於書法中鋒問題,是書法用筆的一個大問題,問題大家對什麼是中鋒,也是各有各的說法,莫衷一是。


千里馬對此的看法是。書法用筆無論何時,基本上都是用中鋒的。

書法不用中鋒寫字,這書法也就沒法寫了。

我們需要指出的是,書法用筆只有調鋒時,才會出現“非中鋒”問題。比如用筆要改變方向,那麼,就必須要調鋒。在調鋒時不是中鋒,而調鋒是為了回到“中鋒”狀態。所以,對中鋒用筆,不要再多追究了。在實踐上,我們本來就是用中鋒寫字的。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體系,都是中鋒用筆。

建議臨摹字帖比字帖的字大一;點

最後,你的一個次要問題是,臨摹字帖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的問題。

我認為,現在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我們使用的字帖,只有字帖選本的區別,已經沒有字帖本身決定大小的問題了。


例如,同樣是《聖教序》,有人買的是放大字本的《聖教序》,有的使用的字帖是中楷的字帖。

《聖教序》碑刻高350釐米,每行平均約80個字,出去上下字距空白,實際字徑還不到2平方釐米。

我們今天出版的《聖教序》字帖上的字,隨便那一個字帖的字徑都超過原碑刻的大小了。

我們主張初學書法,最好寫大字,也不要管字帖的字是大還是小。

寫大字有什麼好處?就是容易糾正筆法和結構問題。一般寫大楷那樣基本就可以了。如果大字寫熟練了,在練習小字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