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创业板再融资松绑,或助推一板块再上风口

2月14日,证监会发布了修改创业板再融资的相关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很多个人投资者对于这类政策不太敏感,但这些政策对市场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先来说说什么叫再融资

大家都知道,拟上市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叫IPO,上市之后再通过发行股份融资就常说的再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正常情况下分为两种。一种向原股东进一步发行新股融资,就是我们常说的配股。另一种就想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融资,就是我们常说的定向增发。此次新规调整的主要是非公开发行,也就是定增的规则。

重磅!创业板再融资松绑,或助推一板块再上风口

再来说此次调整定增定增的主要条款

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

将发行价格由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改为8折;

将锁定期由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

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数量由分别不超过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不超过35名;

将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

第一条、取消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两年盈利的条件。其实这一条是可以理解的,创业板的创业企业,创业阶段难免会存在经营状况不稳定的情况。反过来说经营状况稳定的,连续盈利的还用融资吗!所以取消这一条对上市公司或者投资者再说理论上都是正向的。

第二条、发行价格由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改为8折。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人,多半是机构投资者,并且投资金额巨大。一次买上市公司这么多的股票,所以上市公司都会给个优惠价,2006年的《再融资管理办法》是定增价格不得低于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折。本次新规调整为不得低于8折。这一条就必要有意思了,如果现在的股市真的是卖方市场的话,理论上不可能打折在促销,所有由9折将8折可以看出目前多数机构投资者对参与定增的热情也不怎么高。将最低9折改为8折从事主营投行的相关上市公司必然大为受益。

重磅!创业板再融资松绑,或助推一板块再上风口

第三条、将锁定期由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我记得原来的规定是,发行股份12个月内(认购后变成控股股东或拥有实际控制权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众所周知,锁定期越长风险的不确定性就越高,这次新规将定增股份的限售期缩短了一倍。缩短限售期这也说明当前参与定增的资本对于定增的热度不高,所以这一条本质上是让机构资本感受到定增风险的降低,所以意图也是是激发机构资本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热度。但是锁定期的缩短难免一些机构资本

第四条、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对象数量由分别不超过10名和5名,统一调整为不超过35名。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发行对象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募集资金的难度就越低。对机构资本来说,在总资本数量固定的情况下,投入单一上市公司的资本数量越少,可投的上市公司家数就越多,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可以降低风险的概率。这一规则的调整一方面降低了上市公司募资的难度,同时降低了机构资本的投资者风险。其目的还是激发机构资本积极参与上市公的定增。

第五条、将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上市公司只要是通过发行股份再融资都得拿到证监会核准的批文。如果上市公司都能在6个月内完成募资的话,理论上就没必要延长批文有效期,所以此次延长批文有效期也表明目前上市公司定增募资的难度。

此次松绑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管理办法,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当前上市公司增发募资难,同时机构资本对于参与定增越来越谨慎。而再融资管理办法的修订,无疑会降低上市公司的融资难度,和激发机构资本参与定增的热情,从而增加创业板的整体流动性。

重磅!创业板再融资松绑,或助推一板块再上风口

创业板再融资松绑或助推券商再上风口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都必须由券商进行承销。而承销业务收入占券商的所有业务收入的比例很高。随着近几年定增市场的低迷,券商的承销业务收入也因此受到拖累。此次管理层为创业板再融资打的这套组合拳理论上会推动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而上市公司融资规模的增加也必然带动券商承销业务收入的增长。最后再提一下,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承销工作多半是由原承销商承办,也就是说,承销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越多的券商理论上受益就会越大。

重磅!创业板再融资松绑,或助推一板块再上风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