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末代影帝

多得易烊千璽,今年的香港金像獎終於有了一些新氣象。


19歲的易烊千璽,第一次出演電影,就同時入圍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演員,如果能夠中頭獎,那麼他也將成為金像獎史上最年輕,也是第一個內地影帝。


香港末代影帝


這是一個很罕見的現象。在過去的38屆金像獎上,誕生了好幾個內地影后,卻從沒有一個內地影帝(2008年李連杰拿了影帝,但很快被曝光加入了新加坡籍)。一方面是因為金像獎入圍電影的地域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礙於香港男演員的強勢。


現在,這種本土壟斷正在慢慢被打破。就算易烊千璽不拿獎,香港也再找不出一個年輕男演員可以救市。看看這一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入圍年紀,太保(張嘉年)70歲,郭富城55歲,古天樂50歲,朱栢康要年輕一些,但作品知名度都不高。


杜琪峰說,古天樂是香港最後一個明星,想來並不是一句玩笑。他大概也是香港最後一個有影響力的影帝,從此再無接班人。


1.


1984年,第3屆香港金像獎。26歲的梁家輝憑藉《垂簾聽政》拿到最佳男主角,從此成為金像獎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後來的30多年裡,也無人能打破這個記錄。


梁家輝很幸運,初初演電影就是跟著邵氏聲名最盛的四大導演之一李翰祥(其他三位為張徹、胡金銓和楚原)。李翰祥不僅風月片拍得好,也很會調教演員。那時的梁家輝完全是一張白紙,第一次跟著李翰祥來到北京拍戲,就是跟劉曉慶這樣的大腕女演員對戲。


香港末代影帝


那時候,梁家輝也不知道劉曉慶很火,畢竟作為新人的他能在劇組吃大魚大肉,家喻戶曉的劉曉慶還是隻能啃饅頭。他和劉曉慶對戲的時候,普通話也說不標準,只能念數字。劉曉慶被他氣哭了兩次,為此和李翰祥大鬧了一場


還是李翰祥手把手教著梁家輝怎麼走位,怎麼演戲,怎麼念臺詞,拍完《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後,梁家輝的普通話已經標準到被誤會是內地演員。


香港末代影帝


拿了金像獎之後,梁家輝接了一部吵吵鬧鬧的喜劇《鬼線人》,李翰祥問他為什麼要演,梁家輝說希望多去闖闖。李翰祥說:“我捧出來的都應該是明星,而不是演員。”那時候,梁家輝才意識到,做演員應該有一種格局,有範兒。


後來梁家輝又跟著徐克混,兩個水瓶座很容易搞到一起。梁家輝在徐克工作室,沒事就看片子剪接。還擔任了《倩女幽魂》(1987)的副導演。張國榮一度心裡很膈應,問徐克,梁家輝來幹嘛?徐克說,副導演啊。張國榮說,“怎麼找一個影帝來當副導演,是不是我的戲有問題?要找一個影帝來當副導演來指導。”徐克就說,“想太多了你,他是來學習的。”


香港末代影帝


想來也有點好笑,張國榮提名金像獎影帝,比梁家輝還早一年(1983),那時的他也就27歲不到。可惜時運不濟,他一直等到第10屆金像獎,才憑藉《阿飛正傳》拿到了影帝。1994年,張國榮又和梁家輝一起演了《東邪西毒》,兩個影帝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飆戲了。


香港末代影帝


梁家輝是真的很好學,也很勤勉。他演過的角色,幾乎貫穿了整個香港金像獎的歷史。他經歷過邵氏電影的尾聲,第二次拿到影帝的《92黑玫瑰VS黑玫瑰》,他演的小警察唱起《舊歡如夢》,也算是對楚原粵語殘片最好的致敬,他也經歷過徐克的武俠時代,王家衛的文藝時代,杜琪峰的江湖時代,起起伏伏的香江聲色裡,一直都有他的身影。


2013年,梁家輝第四次拿到金像獎影帝,他含著淚對著臺下端正地敬了一個禮,這是來自李文斌的感謝,也宣告了一個阿Sir職業生涯的落幕。緊接著《寒戰2》裡,李文斌就退休了。


香港末代影帝


2.


1988年以前,香港電影需要審查,成立製作公司有一定門檻,1988年以後,香港電影分級制開始實施,黑社會涉足影業,出現了大量三級片,演員被槍逼著拍電影。


1991年,周星馳在《無敵幸運星》的預告片裡,就演過一個黑社會大哥,抽著煙對著鏡頭頤指氣使,“周星馳你不要以為你自己了不起,我要你拍,你就要拍。”畫外音問,“大佬,又要我拍些無厘頭的電影啊?”大佬菸頭一丟,“我沒錢給你呀?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說話間就掏了一把槍出來。


香港末代影帝


第二年,周星馳和李修賢向華強分道揚鑣,自己成立了影視公司,開始自導自演拍電影,為此也開罪了不少人。王晶和周星馳拍《鹿鼎記》的時候每天都擔心周星馳被暗殺,“片子剛拍了一半,打死他是最大的新聞。”


還好,周星馳命大,不僅活了下來,還活得很好。他幾度憑藉喜劇片入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終於在2002年靠著救市之作《少林足球》拿到了金像獎影帝,也是人生唯一一個。


香港末代影帝


也是因為香港電影與黑社會的交織,江湖故事有了另一種可能性。


一個吳宇森,一個林嶺東,開啟了香港暴力美學的巔峰時代。吳宇森揣著一股熱烈奔放的英雄情懷,總是能把槍戰拍得極度浪漫與詩意。導演昆汀是邵氏電影和吳宇森的狂熱粉絲。吳宇森喜歡放鴿子,賦予殺戮以儀式感。在昆汀的片子裡,也常常出現極具儀式莊嚴感的殺戮。


香港末代影帝


關注社會現實的林嶺東,要更加冷峻陰沉。他最著名的就是風雲三部曲:《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學校風雲》。他電影裡的主角,總是有著複雜晦暗的人性,在殘酷的現實逼迫下苟且營生,但在某一個瞬間就會突然失控,擦槍走火,萬劫不復。


香港末代影帝


巧的是,這兩個風格迥異的導演,都很鍾愛周潤發。第6屆金像獎,周潤發憑藉吳宇森的《英雄本色》,第一次拿到金像獎影帝。


那一年,《英雄本色》在影院上映,韓國人看了這部電影簡直驚為天人,據說周潤發的同款風衣和墨鏡都在當地賣脫銷了,1989年張國榮韓國演唱會唱《無心睡眠》,臺下的喊聲只能用撕心裂肺來形容。


香港末代影帝


韓劇《請回答1988》開篇情節,就是雙門洞的好朋友們聚在電視前,看周潤發和張國榮主演的電影《英雄本色》,衡量一個男生帥不帥,就是看他長得像不像張國榮。


香港末代影帝


《英雄本色》也深深影響了韓國電影。韓國在2008年、2009年、2015年和2016年四度上映《英雄本色》。韓國人一直想要翻拍《英雄本色》,吳宇森一開始並不同意,是韓國製片方20餘次赴港的誠意打動了他,2010年,翻拍電影《無籍者》終於在韓國上映,主演是宋承憲和朱鎮模。


香港末代影帝


而林嶺東鏡頭下的周潤發,要更狠戾,也更憂鬱。


第7屆香港金像獎,周潤發又憑藉三部作品入圍,分別是《秋天的童話》、《龍虎風雲》和《監獄風雲》,有兩部都是林嶺東的電影。最後拿獎的是《龍虎風雲》,也是由此,周潤發成了史上第一個蟬聯的金像獎影帝。


香港末代影帝


3.


9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最後的噴薄而出的黃金時期。人在風中,起落都不由自己。


香港四大天王紛紛入圍金像獎。早期張學友就有《喋血街頭》,劉德華有《五億探長雷洛》。黎明要辛苦一些,1997年演了陳可辛的《甜蜜蜜》才有被提名。剩下郭富城是大器晚成。雖然1991年他就和劉德華一起演了《九一神鵰俠侶》,還被提名最佳男配角。但中間的20多年裡,都被忽視了。


一直到2006年,他才憑藉《三岔口》,被提名最佳男主角,結果又輸給了梁家輝,一錯過就又等了10年。2016年,郭富城終於憑著《踏血尋梅》,正式成為影帝。


香港末代影帝


這充分說明了影帝的競爭有多麼激烈,僅僅名頭響亮是拿不到獎的。那時候,光是梁朝偉黃秋生劉青雲吳鎮宇這一班電視臺培訓班出來的演員,就佔據了金像獎最佳男演員提名的大半名額。


1996年,杜琪峰創辦的銀河映像誕生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代表作,該是韋家輝的《一個字頭的誕生》。主演正是吳鎮宇與劉青雲。一個故事兩種結尾,阿貓阿狗在大時代裡起起又落落,說穿了還是無根的野草。


香港末代影帝


也多得杜琪峰的慧眼,從此劉青雲不必老演傻子,吳鎮宇不必老演變態,黃秋生也不必老演殺人狂魔。黑夜裡劍走偏鋒擦出來的“暗花”與“槍火”,炫目又溫存。


第18屆香港金像獎,劉青雲和梁朝偉憑藉銀河映像的《暗花》,齊齊入圍影帝。電影裡,是兩個人在命運的漩渦裡身不由己地角逐,猶如困獸之鬥。監獄中的那場戲絕佳,有那麼幾分鐘,劉青雲與梁朝偉都不說話,只是盯著對方,用眼神對峙。一束光從黑暗中打下來,塵埃四處浮動,生死殺機就在屏息那一瞬間。


兩個人都演得很好,最後拿獎的,卻是演了《野獸刑警》的黃秋生。


香港末代影帝

香港末代影帝


第二年的金像獎,吳鎮宇、黃秋生、劉青雲三個好朋友一起入圍了最佳男主角。黃秋生演了許鞍華的《千言萬語》,劉青雲演了林嶺東的《目露兇光》,吳鎮宇演了葉偉信的《爆裂刑警》,都是好導演也都是好作品,結果得獎的卻是《暗戰》裡的劉德華。


後來,吳鎮宇在脫口秀節目“鬚根show”裡,就這件事狠狠調侃了一番黃秋生,“要說我們四個人裡演技最好的,就是黃秋生啦。當宣佈到德華二字,我已看到他雙臂攤開,向劉德華擁抱過去,跟著說了句英文:congratulation,Andy!秋生,影帝就是影帝,當時的樣子是好真摯,好真心,好熱誠。”


香港末代影帝


第20屆香港金像獎的影帝爭奪也很激烈。吳鎮宇有《朱麗葉與梁山伯》,梁家輝有《江湖告急》,周潤發有《臥虎藏龍》,梁朝偉有《花樣年華》,劉德華有《阿虎》。毫無疑問,得獎的是梁朝偉,一個背影就勾出了舊上海的輪廓。


拍《花樣年華》的時候,梁朝偉吃了26碗雲吞麵,到最後,他跟王家衛說,“導演我真的沒辦法,我很想吐。”王家衛的回答,很溫柔也很無情。“好,拍完再說。因為對白很長,每一場戲很長,然後你肯定會吃完的,總不能去假裝,(觀眾)一定能看得出來,一定要吃。”


這26碗雲吞麵吃得很值得,《花樣年華》是截止去年最後一部留在IMDB top250的華語電影。


香港末代影帝


劉青雲和吳鎮宇,都是生錯了時代,生在了天才輩出的時代,光輝交映之下,總留下了一些被疏忽的遺憾。七次提名,七次落空。2006年,劉青雲演了《我要成名》,電影本身就像是一部自傳,片中劉青雲冷嘲熱諷地喊:“七次啦,她不會來真的啦!”最後黎耀祥端著飯碗對電視裡等著頒獎的劉青雲說,“別緊張,輪也輪到你。”還好,最後他真的等到了。


香港末代影帝


吳鎮宇至今也沒拿到金像獎影帝,他自己倒是無所謂。去年他也拿到了最佳男演員的提名,但沒有去現場,在故宮玩自拍。但對影迷來說,這種遺憾大概就像是倪永孝臨死前發現弟弟陳永仁臥底的耳麥,永遠閉不上眼睛,咽不下那口氣。


香港末代影帝


4.


謝霆鋒是香港最後一個80後影帝。


90年代末的兩部《特警新人類》,不算是太精彩的動作片,卻是最有眼力勁兒的,從一堆新人裡挑出了兩個最帥的。第一部裡的謝霆鋒,跟第二部裡的陳冠希,都帥得不像地球人(第一部裡其實還有吳彥祖,鑑於他是70年代人,按下不表)


香港末代影帝


還是第18屆香港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裡,有兩個名字也很搶眼,一個是謝霆鋒,一個是吳彥祖。說來也好笑,謝霆鋒入圍的作品《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被定級為三級電影,拍攝的時候他只有16歲。根據法例,電影完成後他亦不能觀看這套電影,直至一年多後,他年滿18歲才可以觀看。

香港末代影帝

2002年的《無間道2》,找來了陳冠希演年輕劉建明,余文樂演年輕陳永仁。余文樂非常努力,拍戲間隙都一直在向前輩演員討教交流,揣摩梁朝偉的表演,導演跟編劇提起他都是一頓誇獎。陳冠希就比較任性,老喜歡按自己的直覺去演,導演怎麼說也不在意。


有一場在警校訓練的戲,劉偉強覺得陳冠希演得不對,打了他幾下。陳冠希怒了,“你再打我一次我就還手啦!”《無間道》後,陳冠希跟余文樂就成了雙子星,兩個人走到哪亮到哪。《江湖》裡,一個是年輕版的劉德華,一個是年輕版的張學友。


香港末代影帝


圈內都對這三個人寄予厚望,那時陳冠希是劉德華接班人,謝霆鋒是成龍接班人,余文樂是梁朝偉接班人。


謝霆鋒是最拼的。拍《男兒本色》的時候,有一幕是謝霆峰要被吳京從十層樓上踢飛,再跌落到一個大貨車櫃車角上,最後趴地上,那是一條過拍的。


房祖名在旁邊看了,佩服得不得了,“我覺得謝霆鋒才是成龍動作片的接班人!你知道,香港的保險公司的黑名單中有兩個名字:一個是成龍,另一個就是謝霆鋒。”畢竟除了成龍之外,他是第二個敢從香港國際會展中心跳下來的人。


香港末代影帝


也是多得林超賢,謝霆鋒憑藉《線人》,30歲的時候就拿了金像獎影帝。拿獎的時候,全場爆發出最熱烈掌聲,張柏芝在臺下淚流滿面,許多電影人也眼眶溼溼。大家都太盼著一位後生能接過老戲骨的衣缽,撐起頹靡的港片。


沒想到的是,後來的霆鋒迷上了做菜,電影越接越少,好不容易拍部電影,也還是跟做菜有關的,演技弱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香港末代影帝


最後的希望是余文樂。2017年金像獎頒獎典禮,曾志偉拿了男配後在臺上感謝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余文樂。六叔在臺下熱淚盈眶,曾志偉對他說:“接下來就看你了”。雖然最後是50歲的林家棟拿了男主角。余文樂也沒什麼野心,他現在可能還是做潮牌生意更賺錢。


香港末代影帝


無間一別,也快二十年,三個臭小子,原來只願意做自己,各行各路,也再不會重疊。至此,香港電影是真的後繼無人了,最佳新演員不是頒給歌手,就是頒給運動員。誰能想到,MC陳奐仁和蕭敬騰都拿過金像獎的最佳新演員。


唯一有點指望的,就是第37屆金像獎同時提名最佳男演員和最佳新演員的凌文龍。他在《黃金花》裡演一個幾乎沒有臺詞,說不出完整句子,有自閉症和中度智障的大男孩黃曉光。


香港末代影帝


不過那一年的影帝給了古天樂,陪著那些老戲骨長跑那麼久,古仔也是時候拿個獎了。


凌文龍拿到了最佳新演員,但32歲的他,已經演了10年話劇,也不算年輕了。2018年,凌文龍簽了古天樂公司,也有出演《犯罪現場》。不過始終沒什麼聲響,還不如古天樂旗下天加一簽約的小鮮肉姚明明更有人氣。


香港末代影帝


5.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影帝是張家輝。做演員他不是最有性格的,也不是有天賦的,但一直是最努力的。早年張家輝實在不起眼。身高不到一米七,長相也路人,所以他經常演諧星跟賭場老千。後來演了杜琪峰的《放逐》,也還是在幾個大佬身後鼻青臉腫的小弟。


香港末代影帝


香港電影逐漸式微,張家輝不知何去何從。2007年,他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在博客寫過一篇文章,《我還在海里》,只有兩行話:“你試過在黑夜裡的大海游泳嗎?接著你慢慢從遠處看到一點光。”


那一點光,大概就是林超賢光頭的反光。2008年,張家輝接演了林超賢的《證人》。一個窮兇極惡但又殘存良知的悍匪,菜刀一刀砍在店員肩膀上的毫不猶豫,對癱瘓在床的妻子溫情脈脈。這種複雜灰色的人性,被張家輝演得太到位。


香港末代影帝


也是憑著這部電影,張家輝被提名第28屆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同時入圍的,梁朝偉拿了太多次獎,無所謂。任達華也是老大哥,很淡定。古天樂是頭一次入圍影帝,重在參與。剩下最強勁的競爭對手就是《葉問》的甄子丹。


臺上頒獎嘉賓是吳君如和曾志偉。吳君如說,“張家輝我覺得肯定是你,但我很看好甄子丹。甄子丹常常請我飲茶,我都覺得是你啦。”曾志偉也在誇甄子丹,甄子丹真的不容易,這部戲做得好好,全城佳話。


最後一開獎,得獎的是張家輝。嘉賓念出‘張家輝’三個字時,張家輝的大腦一片空白,甚至有點懷疑,自己聽到的是不是‘張家輝’三個字。 ”


張家輝走到臺上,滿眼都是淚光,緊張得說話都要大喘氣。吳君如在旁邊安慰他,慢慢講啊。張家輝激動地說,“這兩個月裡面我想了很多事,有人拿了這個獎就很厲害,有人拿了這個獎就只有做小販(說的就是拿了影帝被封殺只好擺攤的梁家輝),如果我很不幸運到了做小販的那一班呢,希望大家記得第(二)十八屆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是張家輝的。”


香港末代影帝


當時代的大潮退去,仍然還在灘塗摸爬滾打的人,就像最後的淘金者,終於得到了回報。誰能想到當初那個瘦瘦小小以捱打替身聞名的傻小子,現在能成為氣場全開的影帝,傳說中的一條褶子都有演技。還好啊,他沒有去做小販。第33屆金像獎,張家輝又拿了一次影帝。


當然,和張家輝一起努力的還有導演林超賢。林超賢是“紅褲子”出身,從片場雜工做起,一路做到陳嘉上的副導演,再到票房過50億的大導演。林超賢遇過香港盜版猖獗和金融危機,電影市場蕭條,最糟的時候全年只出產一部電影,很多同行撐不住轉行。但他覺得不甘心,“我才剛開始當導演,還沒開始就這樣走了,那不行,我要繼續留下來面對。”


林超賢拍電影也沒什麼初心,就是為了搵飯吃。但當魯豫問他,這一輩子做過最浪漫的事是什麼,他答,拍電影。這大概也是絕大多數香港電影人的寫照,不知不覺就拍了大半輩子戲,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理想,該變通的時候就變通,該妥協的時候就妥協。


香港末代影帝


2018年,導演楚原在金像獎上拿到終身成就獎,髮鬚皆白拄著柺棍的他說,“人生這兩個字,就是‘歡聲’同‘淚影’四個字砌的,沒什麼奇怪的,任何人,無論你昨天多風光,無論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時候,你一定要做個人,生活下去,明天總比昨天好,這就是人生。”


香港末代影帝


1986年,黃霑寫的《獅子山下》如此唱,“人生總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2019年,香港人在《逆流之歌》裡唱,“試過失勢,誰人沒有,聽到心中鼓聲穿透,航向那出口。”


人生大概就是這樣,有相遇,就有分離。但對愛過香港電影的人來說,始終是一種幸運,“寧願愛過再失去,也好過永遠未曾愛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