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月收入一百元,真的能夠養活一家五口人嗎?

嶺南人士葉生


100元是高收入,剛入職30 多塊錢。那時候有錢你也花不出去,物資缺乏。買啥都要票。說100元能養活一家人還不如說能讓一家人最低限度的活著,餓不死。


流浪的心


我不是城裡人不瞭解城裡的情況,可我親身經歷過一件事告訴大家,70年代末我去北京治病,住在父親的鐵桿朋友家裡,他們家一共五口人,老兩口都有工作,男的50多元,女的30多元,女兒有工作掙20多元,(她的錢大部分給自己買了衣服)。大兒子參軍了,二兒子上技校,也就是他們全家工資百十多元,可他們的生活水平怎麼樣呢?早上是雞蛋炒大米,四個小菜。中午是麵條饃或者大米飯,四盤菜。晚上是饃饃有時是大米飯,6盤菜,其碼有一盤肉菜。我在他們家住了22天,可以說天天如此,而我在他們家也是白吃白住。你說當時一百元能不能養活五六口人?


吳剛折桂


確實!在這裡,我單說說農村。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時期,生產隊裡小孩多的家庭,反而不缺糧!糧食不夠吃的,往往是沒小孩的家庭!能拿工資的叫“四屬戶”,能拿100元的極少極少(甚至沒聽說過),在工廠、供銷社、機關上班的月工資一般只有30元左右,少的不足20元,“四屬戶”拿錢在生產隊稱人口糧,稻穀每斤只有一角多點的價格,幾十元的工資足足能養好七、八口人。另外,小孩上學免費;看病,有生產隊衛生員、大隊醫務室、公社衛生院全免費!再說,一家遇有困難的,生產隊社員都能無償幫助(比如:抬病人去看病,修房屋、照顧老人小孩的,從來沒有要付工資要吃要喝的話,相互幫助忿圍非常好)!那個年代,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農業生產技術不發達,沒化肥農藥,沒高產良種,有的地方還沒用上電,很少農機械,糧食產量不高,人口上升快,人民生活不如今天好,那是很正常的!總之,生長在那個年代的人,至今都有種時代的幸福感!


順林5688


四十年前一百的工資是高的,我師父好像是八級工108元(他的工資和梁山一百單八將一樣,都是108,好記),三個小子一家五口,生活水平是高的,我另一個師傅,比他低一級,一人工資養四口人,生活水平也非常好。在那個年代是上等生活水平了。

四十年前,農村我們家算中上等,一年開五十多元(有不少幹了一年,一結算,還欠生產隊的錢),開春了山野菜一下來就踩回來,水一抄蘸醬吃,或直接放到自己用石磨推的玉米麵裡蒸乾糧吃。那個年代,真是盼著過年,因為有肉吃,有新衣服穿,……

不怕你們笑話,現在在城裡,生活好了,但每年夏天榆樹葉一出來,我就開車到路邊擼榆樹葉,洗洗纏到玉米麵裡蒸乾糧吃,小孫女吃一口就吐了,但是我告訴她以前的年代,這是最好的,她不信,眼睛眨眨得說這咋吃啊。家裡人都不吃,只有我一人吃得非常香。做一次,吃好幾天,直到樹葉老了不弄了,年年如此。

每當吃這就想起我的奶奶說過的話,她說六零年,這都擼光了,後來人都把樹皮扒了,把裡面的白嫩皮曬乾,然後上磨上推成面,加野菜少加點玉米麵,蒸著吃,說實話,這個我真沒嘗試過。那個年代一去不復返了,不過每年吃幾次,懷舊也挺好。

現在人民生活提高了,想吃啥吃啥,天天過年一樣,我們家四五樣小鹹菜,肉、魚、雞都吃不動。

最後祝願人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祝願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祈禱][贊]


宇宙正神聖祖


四十年前,一百元是髙收入家庭,一般一家一個人工作收入為三、四十元,二人工作再加二、三十元。剛參加工作的學徒每月十八元工資。所以那時一家三、四十就要養活四口之家。剛發工資時就要買好米、油等生活必須品,每人每月二兩菜油供應,不夠則購買定量的豬肉熬油。那時的精肉沒人買,都搶著買肥肉熬豬油。布也是給票供應,家裡有幾個孩子的,只有最大的有新衣服穿,下面小的都是揀舊衣服穿,老大穿不了給老二,老二穿不了的給老三,破了就補,一直穿到無法穿為止。家裡自己砍柴做飯,或去揀煤渣燒,能不用錢的就不用,這樣緊緊巴巴的,一家家就是這樣過來的。


風33122704


五十年前我父親每月工資52元,我一個姐,三個妹,全家七口人,母親一人在生產隊幹活,我們五個全上學,雖說生活過的緊,但還算好的,吃用也沒發什麼愁,我80年結婚一分錢也沒花,妻子跟我到部隊住了半個月就完事了,那個年代真的沒壓力,幾十塊錢工資真能養活一家人,如今父親己90歲,每月4000元的退休金不夠自己花,因為年齡大了,身體不好,錢都給了醫院,雖說有醫療,但醫院知道是老幹部,看病前光是檢查費就幾千元,狠勁開藥,唉,沒辦法,現在幾千塊也不如四十年前的幾十元。


半工又半農


1980年左右月收入一百元屬高收入家庭,當時中專畢業定級36元/月、專科42元/月、本科53元/月,工廠學徒工18元/月、工廠工人三年後大致30至40元/月;當時大米0.13元/斤、豬精肉0.63元/斤,青菜及素菜大約在0.03至0.10元/斤,赤豆棒冰0.04元/支、油條0.03元/根,海帶魚0.35元/斤、大黃魚0.60元/斤;學生學費2元/學期,上中專、大學讀書有津貼、師範類高一點,大致在12元至20元/月,基本生活費足夠,畢業作為國家幹部包分配……


紫苔菜


不能比!那時住房基本不花錢(我家八十多平方的木結構房子,月租不過五六元錢),看病基本不花錢,小孩上學也用不了多少學雜費,這三項開支現在得多少?算起來得壓死人!不過,有些東西反而是現在便宜了,例如那吋的早稻米得一角四分一斤;雞蛋、豬肉都要七、八角一斤,現在呢?大米不過二、三元一斤(不算進口大米),只漲了二三十倍,雞蛋也不過三四元一斤,漲了三十倍吧(貴的雞蛋也不過十來元一斤),而工資比那吋普遍上漲了一百倍左右,這樣一算不還是便宜了?

四十年前我的工資不到五十元,老婆只有三十幾元,養一個孩子,雙方父母不用我們贍養,可是三個人的日子也過得並不寬裕,所以在八十年代,月薪一百元要養五個人,是很吃力的事,並不輕鬆!畢竟,除了吃飯(若只論吃飯,百元五人,倒是很可以了),還有許多其他開銷,例如買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得一百多元,得攢上一年多!

所以,百元養五人,在八十年代不輕鬆;一在五十年代倒是沒問題的!


大華273557151


四十年前,我們學校有個老師,家是江蘇省的,在山東省一個農村當教師,一月工資三十元,每一個月必須往家裡寄二十元,這個老師一月生活費就十元,吃的也挺好,比農村的農村吃的好多了,一般的說,農民一個月有五元錢生活那生活是挺好的。那個時候的東西全是綠色食品,真好吃,好吃極了。


用戶469946642999


我是一個寶媽,感覺現在如果沒有一個副業就好像過不下去是的,

自從懷了孩子到生下孩子一直到現在,做過的副業實在太多了,當然被騙過的時候也很多,但是就是不長記性,還是一直嘗試,我感覺作為一個女人,尤其是結過婚的更要有經濟獨立的能力,這樣才有安全感,

雖然被騙過很多次,但是總算是找到了一份對我來說還算不錯的,聊天員,聊天嗎只能女孩做,就是去跟別人聊天,別人只要回覆你 跟你聊,你就可以賺到錢,一句一算,當時我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做,因為畢竟這個工作非常簡單,非常自由 ,自己在家有手機就可以,所以就去嘗試一下,然後就去入職,學習,想象都是美好的,做兩天就不想做了,感覺賺不到錢,因為我不太會聊天,本來想退出,但是看別的小姐姐每天收入都是幾百 上千的,心裡受不了,為什麼別人可以,我不可以?這樣我就每天堅持,每天都到凌晨才睡,事實證明,努力的人都不會白費,現在每個月輕鬆也有六千的收入,雖然還是跟很多小姐姐不能比,但是最起碼我自己滿足了。所以不管你無論做什麼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