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蒙古大军的“生化武器”

1347年,位于黑海之滨的商贸城市卡法迎来了一次莫名其妙的攻城。

围困卡法城三年之久的蒙古金帐汗国大军,用投石机向卡法城内投进了上千个黑乎乎的“东西”。

那是一些已经死去的蒙古人,尸体溃烂发黑,还流着黑色的脓血。

卡法城内的热那亚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英勇剽悍的蒙古人为什么要把同袍的尸体丢进敌人的城市。

他们小心翼翼地掩埋了这些看起来颇为怪异的尸体,猜测并等待着蒙古大军的下一步行动。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蒙古人通过投石机发射尸体

然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除了那些看不见的

短短三、四天之后,卡法城内出现了一种热那亚人从未见过的怪病。许多人开始发烧、咳嗽,皮肤出血溃烂。

又过了两天,第一批患病的人已经死去大半,而新出现的患者竟然比第一批还要多。

在如此猛烈的传染病面前,曾经抵抗蒙古大军三年之久的热那亚人退缩了。陆路已经被蒙古大军完全封锁,大量船只扬帆起航,舍弃了这座曾经繁华的贸易城邦,向他们的故乡意大利驶去。

熟悉这种疾病的蒙古人颇有耐心,他们静静等待着。很快,卡法城内的炊烟日益减少,直至消失。

蒙古军队终于踏入了这座将他们拒之门外三年的城市,但此时的卡法已然是一座遍布尸体的死城。

就这样,蒙古人用传染病人的尸体打赢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生化战”。

此时,作为胜利者的蒙古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释放了一个怎样的“恶魔”。

短短6年席卷整个欧洲

现在的蒙古国没有海军,当年的蒙古金帐汗国也没有。他们发现绝大多数敌人已经死去,只有少部分逃离之后,也撤离了那座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城市。

那些逃离了卡法的热那亚人自以为已经逃出升天,却不知死神的“使者”已经侵入他们的体内,迫不及待去开拓更大的疆土。

他们到达君士坦丁堡补充物资时,看起来尚且健康。当他们沿着地中海航线一路西行时,一个又一个船员相继病倒。

1347年9月,船队到达意大利西西里的墨西拿港时,健康的船员已经不足十分之一。随船而来的可怕疾病震惊了整个墨西拿,管理者立刻下令将船队驱离港口。

但还是晚了,墨西拿成为了欧洲第一个沦陷的城市。

随着城中布满青黑瘀斑的尸体越来越多,“黑死病”的名号逐渐传播开来。

1347年11月,往来西西里岛的海员们将黑死病带到了意大利北部的热那亚和法国的地中海港口马赛。

自此,黑死病“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北,开始席卷整个欧洲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黑死病传播扩散路线图

1348年1月,威尼斯和比萨相继沦陷于病魔爪下。同年3月,当时意大利地区的中心城市佛罗伦萨也开始爆发瘟疫。

随后,黑死病以枢纽城市佛罗伦萨为据点,呈辐射状向欧洲大陆蔓延,就连高耸的阿尔卑斯山也没能阻挡黑死病北上的脚步。

在欧洲西部,以马赛港为起点,黑死病横扫普罗旺斯,而后直抵西海岸诺曼底。1348年8月,巴黎成为又一个沦陷的“中心城市”。

同一时间,黑死病也在英国的港口城市多赛特找到了入侵英伦诸岛的突破口。同样是1348年8月,伦敦也笼罩于黑死病的阴云之下。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英国都成为了疫区。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记录伦敦黑死病爆发景象的画作

1349年5月,黑死病进入现今瑞士的巴塞尔地区;8月传到现今德国的法兰克福;11月入侵现今德国科隆。

1350年初,德国北部重镇汉堡港爆发黑死病,进而影响到整个东北欧。

1352年到1353年,俄罗斯多个城市也相继出现黑死病大爆发。这个广袤寒冷的国家,也成为了黑死病“血腥征程”的最后一站。

1347——1353,短短6年时间,欧洲彻底沦陷。

夺走至少25000000人的生命

黑死病的杀伤力丝毫不弱于它的传播速度。

受灾最严重的城市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约80%的人死于黑死病。原本繁华的艺术之都,几个月内就变成了如同地狱般的末日景象。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佛罗伦萨被誉为“世界艺术之都”,当年它是黑死病爆发最为严重的地方。

佛罗伦萨作家薄伽丘目睹了故乡的悲惨遭遇,而后写下了传世名作《十日谈》。

病倒的人每天数以千计,又因为他们缺乏适当的医治,无人看护,几乎全都死了。白天也好,黑夜也好,总是有许多人倒毙在路上。许多人死在家里,直到尸体腐烂,发出了臭味,邻居们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了……只好在周围掘一些又长又阔的深坑,把后来的尸体几百个几百个葬下去。就象堆积船舱里的货物一样,这些尸体,给层层叠叠地放在坑里。只盖着一层薄薄的泥土,直到整个坑都装满了,方才用土封起来。

可怜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家人),在冷落的村子里,荒僻的田野中,一旦病倒了,既没有医生、也没有谁来看顾,随时倒毙在路上,在田里,或者死在家门口。他们死了,不象是死了一个人,倒象是死了一头牲畜。

——以上内容摘自《十日谈》原文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十日谈》插图

6年时间里,黑死病到底杀死了多少人,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大多数研究结果都在2500万——5000万之间。

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相当于当时欧洲总人口的30%

要知道,后世同样席卷整个欧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口损失只有5%!

彻底改变欧洲的发展历程

1353年末,饱经摧残的欧洲人发现,黑死病不知何时已悄然离去。就如同它到来时一样,它的离去也让人毫无准备。

不再有人突然高烧、咳嗽,街上也不再出现泛着黑斑的尸体。但欧洲人却根本没有心情庆祝“死神”的离去,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他们面前。

城镇空空荡荡,田间更是荒草丛生。因为害怕疾病传染,贸易早已停滞。6年的时间,一切都改变了。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油画作品《死神之凯旋》

首先,饥荒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仅英国一地,在1348到1375年之间,就发生了大约95次饥荒。那时英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可怜的17.33岁。

其次,犹太人成了黑死病的“替罪羊”。

因为有着良好的卫生习惯,犹太民族在黑死病中损失较小,这一优点却在瘟疫过后带来了又一轮灾难。

关于犹太人四处流浪散播瘟疫的传言让人们找到了恐惧的宣泄口,教会也趁机将罪责扣到了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身上。

在德国美因茨,有1.2万犹太人被送上了火刑架;在德国的斯特拉斯堡,一共处死了1.6万名犹太人。

最后,教会的权威遭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在瘟疫初始,教会宣称黑死病是上帝降下的天谴,并且趁机向人们兜售臭名昭著的“赎罪券”。

但随着黑死病大爆发,人群聚集并且负责埋葬尸体的教会,成为了黑死病的高发区。

大批神职人员的死亡,让虔诚的民众产生了怀疑:就连高高在上的主教们都死了!神真的能保佑我吗?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意大利一处公墓中象征“黑死病”的雕像

等到黑死病彻底笼罩欧洲之后,怀疑发展成了否定,并且产生了关于“上帝”的互相矛盾的悖论。

如果黑死病是上帝的惩罚,那本应笼罩在神的光辉之下的教会,为什么同样死伤惨重?

如果黑死病不是上帝的惩罚,那么面对如此沉重的灾难,上帝为什么没能庇护自己的信徒?

教会当然给不出答案!

于是,教会的统治动摇了,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开始了!

黑死病重伤欧洲的同时,也将欧洲推向了更加光明的发展方向。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它是“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

500年后终于揭开黑死病的“面纱”

黑死病到底是什么?直到500多年后才有了科学的解释。

1894年,正在越南游历的法国医生耶尔森,听说中国香港爆发了黑死病。

耶尔森曾在微生物学先驱巴斯德的研究所学习,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揭开“黑死病之谜”的好机会。

1894年6月耶尔森来到香港,对黑死病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

这一次,导致黑死病的“罪魁祸首”终于大白于天下:一种来自老鼠的细菌,通过鼠蚤叮咬传播给人类——黑死病实际上就是鼠疫!

1895年,耶尔森又研究出了治疗鼠疫的血清,大大提高了人们面临鼠疫爆发时的存活率。

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将导致黑死病的鼠疫杆菌命名为“耶尔森氏菌属”。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电子显微镜下的鼠疫杆菌

一场跨越500多年的求证与探索,揭示黑死病之谜的同时,也见证着人类科学的进步。

而这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探索永远都不会停止。

2014年,研究人员从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的黑死病死者的集中埋葬地,取出了76具遗骨加以DNA检测。

在其中的10个样本中,直接发现了鼠疫杆菌所特有的基因。同时运用“免疫层分析法”,在其他样本中也找到了鼠疫杆菌的基因成分。

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把分析古代DNA和寻找特定蛋白质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明白无误地显示黑死病由鼠疫杆菌引起。”

1场瘟疫,6年时间,杀死25000000人!这就是恐怖的“黑死病”

在欧洲,有许多黑死病亡者的集中埋葬地

现在,人类社会对于鼠疫已经有了深入到基因层面的认识。现代良好的卫生环境与医学手段,也让鼠疫之类的传染病越来越少见。

但是,对于黑死病仍旧有许多问题没能解释清楚,例如:黑死病在欧洲的爆发为何如此猛烈?1353年,黑死病为什么突然消失?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或许也将在不久的将来揭开答案。


※关于黑死病如何传入欧洲,亦有商队传播的观点,敬请知悉。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