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周岁的评上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已经20年的在编教师还有必要争高级职称吗?

手机用户68689815548


55周岁的老教师,如今依然是中学一级教师职称,而且教龄也达到20年,这样的情况有没有没必要去竞争高级职称?从当前的职称竞聘实践来看,并不是您想不想参与竞争的问题,而是您能不能成功竞聘高级职称。

众所周知,如今各地在高级职称的名额上控制的很严格,名额总量也比较少,在多地教师队伍中引起了广泛地讨论,甚至有些教师建议将高级职称取消,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讲,高级职称成了“奢望”而已,只能是望而却步。

虽然年近退休,如果有机会参与高级职称竞聘的话,笔者认为还是应该要参与到高级职称的竞争中。说实话,即使在高级职称的竞聘中获胜,待遇随之有所提高,但是待遇的增长俨然无法弥补之前的差距,对于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来讲,高级职称仅仅是个名誉而已,自己从事教学工作一辈子,最终连高级职称都没有获得,退休之后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难免会有所失望。而且在众人面前,往往也不会满足我们的“面子”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国是无法避免的。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高级职称的竞聘并不是单纯地以教龄长短来决定的,有时候连教学成绩、教学能力的影响力都会大大减弱,在当前的高级职称竞聘中,往往都是按照职务的高低来决定,即使在同样的职务下,也要根据竞聘老师的人际关系实力来决定,如果没有过硬的人际实力,可能很难在职称竞聘中获胜,这是当前高级职称竞聘的现实问题,似乎并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解决,这也是下一步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

以目前各地职称竞聘实践来看,真正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还是以职务作为决定因素的,在基层中小学一般都是学校管理者(校长等)成为高级职称的受益者,真正落到普通教师身上的名额很少。因此,在高级职称的竞聘中竞争激烈程度还是很高的,甚至出现了影响教师之间同事关系等问题。显然,高级职称俨然成为众多普通教师永远无法割舍的痛。

对于当前的高级职称竞聘来讲,很多地区已经开始进行职称制度改革,比如山东已经开始将农村任教经历作为自然晋升相应职称等级的职称竞聘试点工作,达到25年农村学校教龄的老师可以直接获聘高级职称,不受学校高级职称名额的限制,这种做法显然是对广大老师辛勤付出与工作的认可。

对于高级职称竞聘的现状,你有什么看法呢?

东爱雨小公


不要问五十五岁的老师还有没有必要晋升高级,而是能不能晋得上?

其实职称就是代表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

达不到这个高度的老师其实就是人生的失败者。

去年一位年龄五十九岁的老师问了我这个问题,我坚决支持他晋。据说已经成功啦。

这样高龄的老师临退休前能晋升了高级,工资待遇调到了五级后,明年退休,退休工资也相应多了一些。

更重要的是面子

高级职称之所以被很多老师看重,一是工资要比一级多拿六百多元,但更重要的是面子。

以后有人问起这事时,你可骄傲地说,我是高级教师。

我是从高级教师退下来的。心中必会有几分骄傲。

可以说,许许多多报怨职称的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老师大多是没当上官,只会埋头干活,而不抬头看路的老师。该晋升高级啦,看看手中各类证书无几,年龄大了,再与年轻教师去拼教学质量,拼优质课,拼课题,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眼看着年龄一年普调一岁,而职称还遥遥无期,万一拖到退休还晋不上高级的话,怎么有脸去面对他人?

干了一辈子教师,别人问起你时,你说你是一级教师,别人会怎么看你?

说不定被他人认为你就是个窝囊老师,笨蛋老师,教师队伍里的混混,要不咋当不上领导,也晋不上高级呢?

你总不能与他们理论说,我考过多少第一,所教学生多么牛X,自已培育了多少人材吧!

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的老师,更会受人蔑视。

这就是为什么职称把老师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原因。

其实职称就对代表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

达不到这个高度的老师就是人生的失败者。



一袭轻岚


我认为没有必要了。

因为人到了这个年纪已力不从心;而且已过知天命之年,该看看淡名利、看开荣辱了。“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有些事情就不要再勉强自己了。

之前回答过“45岁教师,还有必要争取评高级职称吗”,我的建议是“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晋升到高级职称”。可是年纪到了50多岁,就完全不同了。

当然,在农村中小学,晋升为高级教师的年龄都偏大,一般都在40岁到50岁之间;我认识的也有一位是在58岁那年登上了车。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位在临将退休之年终于晋级成功的,不具备样板的意义。

如果从收入方面看,晋升为高级教师,工资待遇确实有一个幅度较大的提高。比如每个月大致能多拿到1000元,这笔钱大约占到工资总额的1/7到1/6,不算多也不算少;5年后退休,退休金比之同教龄的能多拿到几百元,职称的价值就缩水了。

说实话,为了退休前总共能多拿到的这几万元,且不说要不要上下疏通关节,靠不靠“功夫在诗外”的旁门左道,只论自己与同事们争各种荣誉,又是写论文又是搞科研成果还得过关斩将讲优质课,就足以让人脱几层皮。值当吗?

而且既然人到临退休之年,儿女早已成家立业,已经无需我们老辈予以物质援助了。甚至他们当儿女的已经开始反哺,老一辈何须再拼!在这退休前的几年里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至于被人讥讽为老不尊偷奸耍滑误人子弟,业余大可含饴弄孙安享初老时光了。

我有位前同事,今年也是55岁,也仍是一级教师。人家心态平和,气度豁如,业余研究《易经》,喜欢给人起名字看风水,节假日游山玩水。现在他头发乌黑、面色红润,恰如四十许人。那生活那状态真叫一个闲云野鹤!

当然,题主35岁左右即晋升为一级教师,可见能力颇强。如果想于临退休之年拼搏一把,晋升为高级教师也算是一劳永逸。而且从此不单单是薪酬的增加,也可以看作是自身能力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这个也应该支持。

想得开、放得下固然不错,不甘落后、壮心不已也挺好。



花眼看花


高龄教师参加职称评定会受到优先对待。

本人曾担任高评委,得到过指示。在评选中,对于50岁以上的女教师和55岁以上的男教师,会给予优先评定的待遇。

这么说吧,第一次参加评审,或者年龄在35岁以下的参评者,会审查很严格,一般说来,有四项指标,平时业绩,说课考测,论文水平,综合考试等,不同地区会有差异。,四项中,必须有A,不能有C。参评第三次以后,或者四十岁以上,一般要求不能有C。

上述的老教师,要求就比较松了,如果有两个B两个C,一般也能过。不过遗憾的是,我发现这些老师最多的是3个甚至4个C。

不过要说明一下,一般参评老师中,大概三分之一能够过关。至于喷子或者某些失败者说的,要花钱之类的话,至少我没见过。

还有,很多老师说校长沾光,我觉得有点疑惑,一般说来,农村中学的校长没有班主任分,平时业绩这项很难得A,弄不好就是C,我印象中,最慢评上的人中就包括不带主课的农村中学的校长!

总之,年龄大临近退休的老师,只要材料基本过关,评上的可能性很大!


程季子的教师江湖


我是良心老师,专注教育,欢迎大家关注。

说实话,作为55周岁的中学一级教师,已评一级教师20年,不是你想不想争高级职称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评上高级职称的问题。可以这样说,现在的老教师比三十多岁的年轻教师没有任何优势,估计很难再评上高级职称。

一、现在评高级职称的条件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任职年限占比很少了。过去在评职称时,会考虑老师任职年限,占的权重比较大,现在你有20年的任职年限跟10年的任职年限分数一样高,而且分数占比不高。原来比较看重的论文,现在也淡化了。反而现在对教师在各种级别的竞赛中获奖所得加分非常多,还有就是带学生竞赛获得名次的加分也非常重。而这些可以说跟老教师无缘,因为老教师不可能再去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也不会去带学生竞赛了。

二、老教师放平心态,坦然对待评职称。本来已经55周岁了,还有5年就退休,就算评上了,每年收入最多不超过12000元,5年也就是6万元。对退休金的影响非常少,从经济利益来说,也不算什么了。当然如果自己已经具有很好的基础了,去争取一下也可以,如果自己条件还差很多,那就完全没有必要折腾。因为等你把条件补齐,那些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早就跑到你前面去了,你竞争不过人家的。再说你补齐这些短板,也会要你脱一层皮,又何必呢?好好养好身体,辛苦一辈子了,休整一下也挺好的。

这是我的看法,也许有点不积极,但真的是事实。你觉得老教师在评职称上能竞争得过中轻年教师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这得看个人的想法了。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就不想评职称,因为各种现实表明——职称并不代表能力,只能代表工资。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一、某副高级教师,任教20余年,离开了教参教案都写不好,虽说写教案不一定体现教师的能力,但这是教师的基本功,基本都不扎实有何颜面担任这一职称?

二、前些日子一个小学同学联系我,请我帮她做一份用于工作总结汇报的ppt,我花了6个小时不仅完成了ppt,而且还帮她把汇报稿修改了一下。我这位同学可是地区级的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

三、我比较敬佩的一位教师,他在一级教师职称的时候获得了国家特级教师证,这让那些副高级、高级教师脸往哪儿放?

四、某学校的副校长(副高级教师)进京参加学习,在京时急火火地打电话要我帮他做一份关于他们学校情况的汇报稿和配套ppt,第二天就要用。可我对他们学校情况不是很了解,连夜找资料,终于在天亮前发给了他。

五、近几年参加几次地区大型国培学习(参训教师近千人),参训教师里里面不乏副高级教师,然而我直接参与或指导的教学设计、说课、公开课、终结汇报无一不是大比分胜出,这些拥有职称的教师们能力也不过如此。

本人虽然不才(二级教师,最低级职称,直接套评),却羞与那些为钱而教,为钱而评职称的人为伍。的确,我工作是为了赚钱生活,而教学是关乎孩子未来的大事,得讲良心。我一开始不是教师,我的专业更不是教育,“半路出家”进入教育行业,至今已有十五年,光书就看了几大摞,进修小学教育专科和本科,我的目标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孩子们的未来打基础,其它的都是浮云,我不会参评职称。


Wind972561


这个问题的答案男女有别,性别不同答案不同。女老师达到55周岁必须退休,而退休的人是没有资格申报高一级职称的。女同胞就不要强调男女平等了,这个时候,男女没办法平等。

55周岁的男老师,中学一级教师职称任职已经20年了,任职年限是足够了,因为按照职称评审规定,任职年限在5年以上就可以了。

是否有必要争高级职称,这就要看自己的条件怎么样。任职一级教师20年了,也就是说,有15年评高级的机会,这15年,是每年都评没有评上,或者评了几次没有评上,还是一直就没有申报过呢?

如果从来都没有参加评审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自己某个条件存在硬伤没信心申报,还是什么其他原因?

如果一直都有申报,那自己就更清楚哪些方面条件还比较弱或者缺项在哪里,自己应该对照职称评审条件,看看这些弱项是否已经变强了,缺项是否已经补上了。

不管是先前申报过参评过,还是从来没有申报参评过,都应该对照评审条件,进行自我评估一下。然后,注意了解一下自己能了解到的其他拟申报老师的条件,做到知己知彼,这样才能真正有自知之明。

这些工作做了,相信是否应该争一争高级教师的答案已经出来了。如果经过自我评估,自己的竞争力很弱,没有一点优势,那还竞争什么呢,根本没有任何评上的可能,白忙乎一点意义都没有。

如果经过自我评估,感觉竞争力比较强,评审通过的概率达到80%以上,那就毫不犹豫地申报参加评审。作为男老师,55岁离退休还有5年,评上了,表面上看,可以享受高级教师待遇4年,而实际上,是享受一辈子。既然条件这么好,干嘛不竞争?


当代师说


我的看法是:洗洗睡吧,一级教师职称到退休又何妨?

如果这位是女老师,那已经到退休的年龄,完全没必要再去为职称而折腾,早点退休享受生活吧。

如果这位是男老师,那更没有必要去争取高级职称了。


简单想一想啊,评上中学一级教师职称已经20年,55岁往前推20年,也就是35岁的时候评上了中级职称,然后原地踏步20年,这里面恐怕有很多的因素造成这种局面的出现。

其一,职称限额。这是最为广大教师群体所诟病的问题,我能不能评上高级职称,看的不是我的教学水平有没有达到高级,而是限制于名额,只要前面高级的人不退休、不调走,永远没有空出的名额,即使我的水平早已和高级教师相差无几。

其二,职称条件。评审高级职称通常有多方面的条件要求:教学比赛获奖的、课题的、发表论文的、班主任任职要求的,等等,条件达不到,即使有高级的名额,也只能望而兴叹。

其三,自身原因。不想跑关系,不想要名额,不想凑条件,更不想评职称,好啦,我就做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就好。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没法评上高级,那不妨想开点,真正强大的自我是不畏惧风吹雨打的,既然已经在一级教师岗位上待了20年,那就再坚持5年,一级教师到退休又何妨?


我校有两名教师就属于这种类型,曾经为高级教师疲于奔命多年,年年参评,年年花心思,最后仍旧没有结果,随后便不再理会,认认真真上好课,没有谁会对他说三道四,闲的时候下下棋、写写字,生活安然适意,上课潇洒,下课恬静,心态之良好,令人敬佩。

所以,好好过好剩余的教师生涯,让自己舒服点,不好吗?


小树师语


其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评上,还是评不上,都值得一争!!

假如你非常幸运地评上副高级职称,那其中的好处自不必说了。

评上副高,最起码要有以下诸多利好:

  • 今年参评顺利晋级之后,你的职称就是副高级教师了。专技地位提高了,技术水平和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最迟明年就会有一个月333元的岗位工资增长。这是由8岗升到7岗所自己的岗位工资差。
  • 基础性绩效工资在调整时,会随着职称的高低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就是说,你个人的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量会有很大的不同。
  • 虽然只有五年的时间是副高级职称,但是,工资总数对养老金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 各种待遇都会有所增加。包括养老金、公积金、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医疗保险和每年的年终奖等等都会有不同的增长。

如若出现意外情况,没有成功晋级,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 今年的职评经验必然会提高下一年自己晋级的成功率。
  • 今年评不上,明年评上也是不错的。别人一年咱两年,只要最终能成功晋级,就是目的。
  • 人人都说,参加职评可以让人的能力水平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档次,到底是不是,只有参加了,才能有体会。我当年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 如果真的有机会参评而没有参评,那么,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希望。现在,有机会,你就要抓住机会。不是吗?

无论是有机会还是没有机会,或者是机会非常小,你都有必要争一争。

有一首歌唱得好:“爱拼才会赢”。也就是说,不能怕困难,在困难面前要做强者。试一试的勇气和底气都没有,那么,副高级职称不会主动送给你的!拼了,就会有就会,不拼,那是一点儿机会都没有的。

总之,55岁、20年的一级教师,无论怎么说,晋级都比不晋好!其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中小学教育者


现在虽说养老金已经并轨,在退休前晋升高级职称对退休后所得养老金影响不大。退休时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职工在职期间缴费基数的高低,二是缴费年头的长短。也就是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退休后养老金拿的就多。


但是职称的高低也并不能完全用钱去衡量,它还代表着教师生崖的一种荣誉,一种肯定。就像前两年教育部为在农村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一样,虽然只是精神层面的奖励,但很多老教师在得到证书的那一刻,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如果是女老师的话,55岁前能不能晋升为高级教师,关乎着是55周岁退休还是60岁退休。现在来说,55岁的年龄并不是特别大,很多有经验、有热情的老师完全可以为教育事业再奉献5年(当然工资上也会比退休多赚一些)。但如果没有在55周岁前晋升为高级教师,就只能退休回家了,所以能在退休前争取一下,也是有必要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高级教师的职称不应该用“争”字,在同等条件下,凭实力、凭荣誉、凭教龄等去排呗,排在前面自然而然的就晋上了。

中国式的教师晋级都快把教师折磨疯了,除了上面我说的几样要拼外,还要拼关系、拼后台,好像老师在晋职称时会把荣誉藏的严严实实,生怕竞争对手看见,有的甚至会留些总量型的加分项,等到排名的最后一刻才拿出,做为杀手锏使用。


现在公务员施行职级并行,按工作的年头晋升级别和工资。多么希望教师也能够按年头给予级别的晋升啊,让老师不再为一个副高职称就争得头破血流,争得面红耳赤,让老师把心思多多放在教书育人上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