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中感覺喬英子越來越討厭,多次欺騙家長,假如你是喬英子父母,你會怎麼辦?

大王的小家


因為 李庚希(即喬英子)+豆瓣8.2分 追的劇,目前看了7集,我覺得她母親宋倩才真的有病吧,離婚+隔音牆+各種高壓學習政策+沒收+…

在這7集中,我看到喬衛東的教育方式雖然過於寬鬆了點,但是卻體現滿滿的父愛,宋倩要讓她撤底遠離父愛,而維護這種“母權統治“,最終讓英子內心徹底崩潰……

如果我是英子父母,就以宋倩為例,會給她在維持現狀的情況下特殊關懷,至少會適當並且不干涉英子見父親的權利…而且會視其壓力給她不定期請晚自習的假…

呃,部分觀點源於本人高中經歷(下學期大二),會隨追劇過程適當更改…


醛哥915


喬英子很懂事的孩子,哪裡討厭了,我很心疼她。想考南大是她的夢想,也是她想逃開家庭的契機,但是父母不同意,幾次要求都不同意,她只好求著爸爸簽名。我認為家庭問題更嚴重,一個強勢的媽媽,單親家庭,英子想逃開沒有錯。她可以和劉靜阿姨無話不談,卻在自己媽媽這裡找不到一點共鳴。我孩子也看了,說特別討厭她媽媽。而作為家長我是很能理解英子媽媽的,只是並不贊同。


十里桃花桃之夭夭


現在的我既是父母也是子女,我是有發言權的,到現在我還記得當年我的父母什麼樣,即使我都四捨五入快四十歲了,我的父母還是在管我,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我對英子那種壓抑無助無力的感覺能夠深刻感同身受,孩子沒法說,因為我也深刻知道不管想幹什麼,父母都不會答應,說了有用嗎?從小到大沒有一件事是被認可被支持被鼓勵的,沒瘋沒得抑鬱,還積極生活夠慶幸的啦


嫘祖


關於喬英子,我還蠻有感觸的。因為我從小就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家長說什麼是什麼,老師說東我不會西,就連小學的時候上課45分鐘都能坐的筆直筆直一動不動。從上學以來年年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


因為高中戀愛,我從此不再是老師和家長眼裡的好學生

一直到高中,情竇初開的我,戀愛了。本來成績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是,在家長老師眼裡卻變了,不再是那個人人眼裡的好學生了。

在課堂上,因為一個問題沒答上,被老師說,優秀這麼多年,不要晚節不保了。回到家像犯人一樣被媽媽監控,被爸爸跟蹤。曾一度有些刻意叛逆。

為什麼在孩子稍微偏離了長輩們想象的規範的時候,大人們就不能好好對待,好好溝通,嘗試理解與解決呢?


喬英子為什麼從一個懂事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討厭",宋倩的命令式教育-缺乏雙向溝通是根源

在我看來,喬英子一點也不討厭,她只不過是隨著年齡的成長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只不過作為青春期的喬英子所用的方式有點過激。但是,一個原本近乎完美的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呢?

你的問題是,喬英子變得越來越討厭,家長怎麼辦。恕我冒昧,怎麼能覺得一個凡事言聽計從的孩子就是不討厭的。怎麼又能到覺得她變得討厭了才去考慮怎麼辦。

其實就喬英子而言,真正有問題的是她的母親宋倩,喬英子的變化是被她一步步導致的。而這個變化也是從心底一點點改變的,直到南京大學這件事情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宋倩對喬英子的教育一直都過於片面過於壓抑,溝通也都是當方面的命令,並沒有真正的雙向溝通和理解女兒。喬英子不管說什麼,宋倩都沒有真正當回事沒有真正去理解去感受。

喬英子曾經的懂事是完全按照媽媽的計劃嚴格執行,伴隨著喬英子的長大,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夢想。同時,喬英子也知道無論她說什麼母親都不會理解不會認同,這才是導致喬英子變得所謂的越來越討厭,甚至走向極端的原因。



要解決這個問題的本質就要從育兒說起,從孩子從小的教育與溝通說起。

1,尊重孩子

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有意識於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有義務教育他引導他,但是我們必須尊重他。尊重他的喜好他的意願他的想法。

如果他的想法或者行為有錯誤,我們要教育要引導。但是絕不代表我們要強迫將我們的想法根植於孩子,或者強迫改變孩子的想法。


2,學會與孩子有效溝通

兩代人之間的溝通是個很大的課題,要是放開講,大概能至少寫一篇文章。我在此作以簡述,溝通的本質在於瞭解彼此的真實想法,解除誤會,達成一致。既然是彼此,那麼,我們就要公平對待。

如果無論孩子說什麼家長都假裝聽聽,最後還是無論對錯都要求一切聽自己的話那就叫命令了,無所謂溝通。家長要了解到孩子的內心才能真正的幫助孩子,所以有效溝通對於建立親子關係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有了真正的溝通,我們也要為溝通的成果做一點事情。讓孩子去體驗體驗他想要的,前提是不觸犯道德和法律的事。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觀察孩子是否真的適合或者熱愛。


3,信任孩子

長期建立起來的信任,家長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情況變換角色。如果能讓孩子擁有良師益友的感覺最好不過了。

就算達不到,也至少讓孩子對你擁有絕對的信任,讓孩子知道在這個世界上至少有你有這麼一塊地方,是他能夠被理解被接納的地方。只有這樣,才會讓一個孩子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徹底放棄希望放棄世界放棄自己。

4,接納孩子的選擇

在此,也呼籲所有家長,人生那麼長,時代變化那麼快,他們所喜歡的不一定就是不對的,你認為最好的也未必就是最適合他的。

先不說個體的差異性,就看看這個時代,爺爺那代,工人是最好的;父母那代,事業單位國企是最好的;現在,BAT是最好的。時代在發展一切都在變。在我看來,孩子熱愛的對社會發展無害的就是最好的。

倡導健康,良好,有愛的親子關係。倡導給予孩子,健全的人格,獨立的思想和積極主動行動力。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孩子家長都變得可愛,讓有所討厭都能被化解。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需要的人,歡迎大家關注 專注產後,育兒,教育的乾貨輸出與經驗理念的分享交流。


一馨育兒


樓主應該是位家長吧,而且性格應該是宋倩那種類型吧。換位思考一下,站在英子的角度來看,或許你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了。

一、英子成績優秀,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有一次英子成績沒考好的情況下是620多,是考的特別差的情況下。試想如果是我家孩子,能考600分以上我睡覺能樂醒。



二、單親家庭的孩子,性格壓抑,強勢的媽媽。

大家都知道,宋倩為了女兒犧牲了很多,放棄了名校老師去輔導機構代課。為了女兒沒有再找的打算,一心放在了孩子身上,甚至有點神經質。但是呢,作為女兒,是不能理解媽媽這種行為的。女兒想去天文館講解,她反對;女兒想考南京大學,她反對。

宋倩口口聲聲說是對女兒好,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並沒有體會女兒的情緒。英子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很正常。但是,她又不敢違背自己的媽媽,只能找理由即不讓媽媽傷心,又能滿足女生的小心思,何樂而不為呢。


三、沉重的愛。

宋倩媽媽愛的太沉重,應該向一凡和洋洋媽媽學習,尊重孩子,靜下心來與孩子溝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事情。

作為媽媽,即不能放縱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站在孩子角度思考問題,然後找到解決的辦法,心平氣和的來化解矛盾,才是我們做父母最應該學習的吧。


豪氣闖天涯


看《小歡喜》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喬英子的父母雖然很早就離異,家庭自小就不完整,但喬英子在精神狀態上並沒有顯現出這類家庭出身的孩子一貫會有的沉重與自卑。相反,她能玩能學,愛笑愛鬧,自律又活潑,有遠大的理想,也有矢志不移的興趣愛好,是一個積極樂觀的陽光小女生。這是為什麼呢?隨著劇情的進一步發展,我突然覺得,喬衛東作為一個看似不著調,整天嘻嘻哈哈的父親,對女兒英子健康性格的塑造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對比前妻宋倩,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喬衛東呈現出兩點智慧:

1、直抵孩子內心深處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所謂共情能力就是指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對他人情緒情感具備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給予孩子共情,就是指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問題,從孩子的感受出發,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幫助孩子把想法表達出來。

喬衛東雖然平時不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生活,但他真切地知道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未來的理想,不遺餘力地藉助自己的經濟優勢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這個點抓住了,孩子的心也就自然能隨時向你靠攏,另外我有注意到,特別是在高三最緊張的這一年,喬衛東沒有堅持宋倩定下的“一個月見一次孩子”的歷史規矩,屢次以各種“藉口”頻繁探訪孩子:送玩具、送零食、生日小聚……這些在宋倩眼裡的“投其所好”恰恰是他與女兒最單純、最細膩的情感維繫方式,哪怕是被宋倩有意無意的阻隔,我相信英子也沉浸在這種“充滿禁忌表達”的父愛的世界裡,這一點,恰好能夠平衡她與母親相處時的過度緊張和理性。

在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喬衛東的共情能力很高。英子很懂事,心裡有再大的壓力也不敢直接向母親控訴,她愛母親,瞭解母親的個性,感激母親的付出,很多時候她讓心疼替代了直接表達。而當她把這種內心的情緒傳遞給父親時,她的表達即是一種傾訴,更是一種宣洩和爆發。那喬衛東是怎麼接盤的呢?我注意到,他每一次和英子溝通時,態度都極其認真,傾聽的姿態像是一個多年的好朋友,讓人很舒服;有些時候英子撇撇子沒說完的,喬衛東都能暗自揣摩出英子後面要表達的東西,他真正get到孩子的點了;然後是最厲害的地方,即聽完孩子的哭訴,他不是一味地同情她,而是想辦法將這種情緒經由他的口表達出來。劇集中喬衛東不止一次向宋倩說到“孩子壓力大”,雖然我們的宋女士每次都不過心,但父親表達的越多,對於宋倩後期的覺悟提升是大有裨益的。這也恰恰是能夠讓英子情緒一直較為平和、不過分叛逆乖戾的原因。

相比之下,宋倩每次和英子的溝通都是“媽媽知道你……,但是……媽媽不是說過了嗎……”,這種偽共情的表達是不利於母女關係的良性發展的,而喬衛東善於傾聽,能夠準確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方設法表達出這樣的情緒,對孩子是體貼而不是同情,這是給孩子最好的情緒保護。

2、不遺餘力地為女兒製造安全感。

破碎的家庭最難實現的是“一家人”在法律上被分開還能實現真正地融洽平和的相處。劇中喬衛東和宋倩的關係一直處於對峙緊張的狀態,心平氣和只是偶發現象。當喬衛東每次硬著頭皮往母女倆的生活縫隙裡擠的時候,英子作為旁觀者內心其實既期待又害怕——她期待自己的爸媽共處屋簷下的那份真實,哪怕在打鬧,在拌嘴,那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家的味道,她從心底裡貪戀這種短暫而虛幻的“家”的味道,同時她也害怕,自己嚐盡了的來自於母親專屬的專制蠻橫的氣質會將這個已經脫離他們共同生活圈子很久的父親逼到更遠的境地。

見識了宋倩那麼多次厲害的喬衛東他退卻了嗎?沒有。劇集中的喬父每次看女兒都是想盡各種小對策,詼諧皮實的表演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趣的靈魂,尤其是在奮戰過程中,還不忘給女兒各種小暗示,例如“OK”、“放心吧”、“爸爸會搞定的”、“加油”等等,我相信他感覺到女兒對完整家庭的期待,所以在周旋之中才會那麼自然,這樣一種努力給予了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讓她在成長的路途上有可以信守的溫暖和力量。

之前有看到一個話題說喬衛東一味縱容孩子,我認為這個說法站不住腳:如果他真得想依靠縱容去贏得女兒的心,那他大可不必在表達父愛時老是看宋倩的臉色,他可以不需要考慮女兒成績到底能不能穩住直接給她請假,他也可以在女兒面前站隊,說宋倩的壞話,還可以抹去陪伴、抹去精力,在經營好自己第二春的同時偶爾與女兒見見面。喬衛東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基於對女兒最真摯的關切,可能有些時候大的方向上會稍微站不住立場,畢竟與女兒長期分開,女兒撒撒嬌就會讓他失了原則,但整體上他是一個不錯的老爸。


小謝的生活vlog


個人覺得,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的,撒謊的確不是一個好的習慣,但是提問者討論喬英子撒謊這件事,卻不提喬英子撒謊的原因,只說喬英子總是撒謊令人討厭是不客觀的。作為一個經歷完高考六七年的人,我還是挺理解喬英子撒謊的行為的,但是我同樣也不認可喬英子撒謊的行為。同樣的,我理解宋倩對女兒的那份細心周到,同樣也不認可她的那份咄咄逼人的無微不至的照顧。

縱觀全劇,喬英子是一個很厲害的學霸,但是大部分學霸通常都有一個嚴厲甚至包辦一切的父母。可能受幾千年來儒家思想的影響,很多父母非常認可那句父為子綱以及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吧,所以潛意識裡覺得,我給你的都是你需要的,我不讓你做的事情都是為你好。於是乎,孩子從生下來就被決定好了一切的路,幼兒園上哪個,小學上哪個,考試必須考到第幾名……殊不知,孩子是個人,他有自己的三觀,有自己的選擇,如果一味地要求他按照父母設定好的劇本來走,無外乎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孩子起來反抗,親子關係惡化,更有甚者以死相逼,最後兩敗俱傷,劇中的喬英子就是這個例子,她最後得了抑鬱症,但是現實中,往往很多人不知道抑鬱症也是一種病,不加重視,最後釀成慘劇;第二種則是孩子一味聽從父母的指派,最後毫無主見,甚至發展成啃老的一代,例如那些媽寶男,什麼都是我媽說怎樣怎樣,一點自己的思想都沒有,在社會上也是最容易被騙的一個群體。這種教育方式出來的孩子,大多都太過於單純且性格會很執拗,要麼容易被騙,要麼自理能力不夠,要麼過剛易折。再說回劇中的喬英子,宋倩對她的確很好,但這種好令人窒息,伴隨宋倩對喬英子無微不至的照顧的同時,是宋倩對喬英子的控制,連臥室裡面都裝上透明玻璃,方便其監控喬英子的一舉一動,足可以看出這個媽媽的控制慾是有多強。也正因為宋倩對控制慾以及每次溝通的不歡而散,導致了喬英子放棄了跟媽媽溝通,導致了喬英子內心越來越孤寂,最後得了抑鬱症。

因此,父母對孩子嚴格教育管教的同時,也不能迷失了自我、完全以孩子為中心,不能忽視孩子的訴求。孩子有需求要及時跟父母溝通,把自己的需求跟父母說明白,不能因為溝通不好,就以撒謊,欺騙的方式來應對父母。

如果我是喬英子的父母,我會及時擺正心態,如果孩子想大學考到省外,我會支持,但是要求孩子立下軍令狀,大學在外上學,學業完成,工作要在北京尋找。另外跟喬英子探討撒謊的問題,讓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有想法面對面溝通清楚,不能所有事情都悶在心裡,憋出疾病。




辟芷悠蘭


那是她唯一能反抗的方式。媽媽宋倩太強勢了,什麼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凡事自己說了算,從未問過英子是怎麼想的,英子是被逼迫的沒有辦法,不自覺地撒了謊,就比如她想去南大,媽媽死活不同意,她只好偷偷地找爸爸簽字。

“欺騙”家長的英子,還有救

我不覺得英子越來越討厭,如果她不知道反抗,唯命是從,那才是最可怕的,因為這樣的孩子會把情緒想法全部堆積在內心,等到日後統一爆發,到那時,爆發出來的東西,才是有殺傷力的,不可挽回的。

還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北大驕子拉黑父母的事件嗎?從小生活在父母嚴苛控制下的他,就連去國外讀書,都沒能逃脫父母的控制,父母找了自家親戚,開啟了另一輪監管和控制,終於這個孩子工作了,脫離了家庭,他12年不回家過年,6年前拉黑了父母,更是寫下了萬字長文,控訴父母對他的極端控制,造成的傷害。

所以,不要等到事情無法挽回的那一天,再幡然醒悟,給孩子平等和自由,不如從現在就開始。如果我是喬英子的媽媽,我會及時收回自己控制的雙手,試著放手,試著看見孩子,試著還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否則,令人窒息的母愛,真的會毀了英子。

還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平等對待孩子

我要是宋倩,我估計做夢都要樂醒,我女兒這麼優秀,還熱愛天文學,我會無條件支持她上南大,追求她自己喜歡的天文事業。


大部分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特別容易嘴上說著平等,實際行動卻彰顯著“我是你媽,我都是為你好!”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要看見孩子的真正需求。

不要給孩子一車的蘋果,孩子不樂意,你到頭來還把自己感動了,大聲責問孩子:“給了你一車蘋果,你還不知道感恩,真是個小白眼狼!”,可是你別忘記,孩子只是想要一根香蕉啊,但是你從來都沒有問過孩子想要什麼,所以,你給的不是孩子想要的,你付出再多,又有何意義!


~歡迎您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我是格格鬥,2歲男孩的媽媽,喜歡讀書,熱衷兒童心理學研究,育兒路上與寶寶共成長。歡迎你關注我的頭條號@格格鬥愛baby)

格格鬥愛baby


《小歡喜》中,喬英子欺騙父母,假如我是英子的父母怎麼辦?如果我是英子的媽媽,我對這個女兒是十二分的滿意。

首先,英子學習努力,成績優秀,考得最差也是620分,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啊!又有自己的目標和主見。英子想上南大,有想離開宋倩的想法,也是因為她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想想現在的孩子有幾個是主動為了夢想而努力的?就憑這一點這孩子就很好。

其次,英子為什麼欺騙媽媽?還不是宋倩的控制慾太強。宋倩是把英子當作了自己的私有物品一樣的管理,大到上大學,將來職業生涯的規劃,小到生活的吃喝拉撒睡,宋倩是樣樣的都想管,還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說的做。孩子是自己生的不假,可是她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並且,以後的人生路還是要孩子自己走。如果什麼都按照自己的來,孩子的鬱悶人生誰負責?孩子將來的幸福感又從何而來?

再者,英子如果是個不求上進,品行不端的孩子,做父母的就是得負起責任來嚴厲管教,可英子不是啊!英子完全可以說得上是品學兼優的孩子。英子的夢想是做宇航員,可是卻不選擇更適合的北航而去南大,是為什麼?能讓孩子想到逃離自己,作為母親的宋倩,難道不該反思自己嗎?

最後我想說,如果英子是我的孩子,我做夢都會笑醒的!


柴老師練字


電視劇《小歡喜》最近的劇情真的一點都不歡喜,先是劇中最喜歡的角色劉靜查出了癌症,緊接著又是英子在媽媽的控制下患了抑鬱症。這段劇情真的挺虐的。說好的小歡喜呢。不過這樣的劇情反而沒有讓我感到狗血,因為劇裡面的人物設定和親子關係 都太真實了,完全沒有以往國產劇的灌水和明顯的邏輯漏洞,讓人追起劇來欲罷不能。


其實,最近的劇情我反而越來越同情英子了。反而宋倩固執的控制慾有點讓人著急。最近英子從小到大的理想大學南京大學,因為遠離北京遭到了媽媽宋倩的反對。儘管英子想盡了辦法和媽媽周旋,並說謊騙了媽媽,偷偷地報名了南大的冬令營,但是最後還是因為媽媽宋倩的強烈反對而被迫取消了報名。也因為這個爭執,讓英子開始變得抑鬱了。但是懂事的英子根本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情況告訴媽媽宋倩,不敢和宋倩去爭取離開北京去南大上學的自由,儘管她知道在宋倩極強的控制慾下她也爭取不過來。


英子之所以總是說謊,也是因為她太懂事。知道媽媽一個人把她帶大很不容易。媽媽把全部的愛和經歷都給了英子。這份沉重的愛控制了英子的自由,限制了英子的選擇。她不能太多的和爸爸親密接觸,因為這樣宋倩會完全沒有安全感。她不能離開北京去南京,因為媽媽宋倩離不開她。可是這種愛也讓英子感到窒息和壓抑,讓英子更想逃離。因為她是一個獨立的人,她想要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她有自己的理想,而宋倩因為早年離異,把她全部的感情都投給了英子,對於女兒的愛,對於丈夫的無處寄放的愛都通通給了英子。而這種沉重的愛是英子越來越抑鬱了。所以英子才會撒謊,才會逃離。


我認為英子的媽媽宋倩應該首先要轉變教育方式,不要在以愛的名義強硬的干涉英子自己的生活,扼殺英子的理想。給她更多自由的空間。其實英子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很理解宋倩也懂得為宋倩著想。她知道宋倩的辛苦和心酸,也心疼宋倩。但英子她不是一個工具,她是一個有靈魂、有思想、渴望自由獨立的人,她希望掙脫目前從小到大對她的控制,有自己的生活。這一點作為父母也要理解,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不能用愛鎖孩子一輩子。要學會適當的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