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你努力學習的動力是什麼?

欣竹_木小木幸福麼麼噠


你好!關於這個問題,真的深有感觸。曾經我也這麼迷茫過:怎樣才能找到支持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以下是本人一些經驗的淺薄之談,希望對你有參考作用,謝謝!

1. 找到自己羨慕的生活、佩服的人,然後按這些標準去執行。

我的真實經驗:曾經一段時間,每天我都渾渾噩噩的,整體玩手機睡覺虛度光陰,這樣度過的時光會讓我覺得很空虛。有時候看到朋友圈,這個人又讀了哪本書,那個人又學會什麼新玩意,就覺得那些人都很厲害。於是我嘗試這麼做---想象自己這樣的一天:1.早睡早起,認真讀書學習,鍛鍊身體。 2. 熬夜晚起,整天無所事事玩手機。 如果我看到這樣兩個人,我會羨慕或看好哪個人? 我當然是覺得第一個人是更棒的!然後就按照第一種活法去做吧,當你真的這麼做了,晚上入睡前回顧一天,你會覺得很充實,反而會更有幹勁!簡單來說就是,按照自己羨慕的方式來生活吧。

2. 一定要堅信,遇到更好的自己,也會讓你遇到更好的他/她。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有道理的,當我們還不足夠優秀的時候,怎樣才能配得上那些更優秀的人呢? 優秀的人,身邊的朋友圈也不會太差。不知道提問者現在是什麼年齡階段,但無論什麼時候,你都會發現,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越優秀的人,會越清楚自己的能力還有很多不足,因此就會越努力去學習。人有三個階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當你想明白自己處於哪個階段的時候,可能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學習了。

3. 當完成一定的學習量後,給自己適當的獎勵。

貌似這是很多人都推薦過的方法,不過確實有用。比如,當你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就先要完成某個學習任務才能買;或者,當你完成某個學習任務的時候,可以讓自己看多久的劇之類的,這個關鍵看個人了。

對於我而言,努力學習,是知道自己的能力還不足以支撐自己心中的野心,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能力。

有能力守護愛我的和我愛的人;

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情;

有能力不做不想做的事情;

有能力去得了想去的遠方;

最重要的是: 有能力掙更多的錢。

哈哈哈哈








新標日語自學


以前在讀史鐵生寫的《我與地壇》這篇文章裡面,史鐵生寫他朋友為什麼要寫作,他朋友回答說,因為想讓母親覺得驕傲,隨之史鐵生回憶了自己為啥要寫作,他說他現在已經沒有這個資本了(他母親已經逝世了)

以前每次讀這篇文章,我都會非常感動。讓母親覺得驕傲是他們寫作的動力。

那我自己到底是為什麼想要好好學習呢?

回想一下我的已經成長經歷

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以前讀小學的時候在鄉里讀書,整個小學我都沒有拿過一次獎狀[笑哭][笑哭]

我堂弟,拿獎狀拿到手軟

那個時候除了期末發獎狀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有點尷尬外,平時真的覺得不知道要努力學習。

因為那個時候父母很少管我的學習,因為他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常說“只要你努力了就好,這次沒有下次再來”

以前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直到我上了初中,讀初中的位子離家裡很遠,我一個星期才能回一次家,在學校住宿舍的某個夜裡,突然很想家,越想越傷心。

突然在那個時候,明白了好好讀書的含義,就想抱個獎狀回家,真的很想讓爸媽高興一下。

那個時候我的數學成績特別特別差,120分的卷子只能考30-40分,真的沒誇張。

初一後面的半學期,我申請不住校,去我親戚家裡借宿(我有一親戚在我那個初中旁邊)。晚上下了晚自習,我回家洗漱完畢趕緊看書,當時買的一本書叫《教材完全解讀》,現在這本書一直還有售。一道題一道題的啃。當時冬天的時候真的特別冷,看書沒有書桌,要麼蜷縮在被子裡,腰特別酸脹,要麼坐在凳子上,聊特別冷。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初二的時候成績慢慢變得很好了,後來數學幾乎都在110分以上。

當然後來獎狀也如願拿到了,一直期待拿獎狀,到後來拿到獎狀後很平淡。

現在想來,那個時候想要好好努力讀書,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父母。我真的很想讓他們為他們的子女驕傲。

今天,我從事教培工作,正在幫助更多的孩子提升成績。

我也希望我的學生們也可以成為他們媽媽的驕傲。

以上,是我最初學習的動力。也特別感謝那個時候努力的自己~[玫瑰][玫瑰][祈禱][祈禱]

我是方哥,如果喜歡我的回答,希望可以點贊、轉發和關注[祈禱][祈禱]


方哥物理


1.現在的我沒有一技之長,如果不好好學習,踏入社會了靠什麼養家餬口?現在不好好學習,畢業了只能去搬磚,成為一個打工仔,想想就害怕。所以,為了將來能有一個好工作,高工資,現在應當努力學習。

2.父母對我的殷切希望,他們希望我以後的生活能夠過得很好,在當今社會,只有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父母的期望是我學習的動力。

3.如果我現在不努力學習,我周圍的同學就會超過我,以後他們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了,而我卻生活不如他們,以後同學聚會都不敢去。為了將來也能夠跟同學們毫無芥蒂的在一起,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

4.等你以後找對象的時候你就會明白,你學歷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你能找什麼樣的老婆或老公。如果你是男生,只有專科學歷,以後找老婆基本上也是個專科生,因為本科生的女孩子會嫌你學歷低。如果你是女生,沒有上過大學,以後想找一個高學歷的老公,也是不太現實的,因為人家不一定能看得上你。能不能看得上對方只是一方面,即使兩個學歷懸殊大的人最後走到了一起,你們之間的共同語言也不多,高學歷的那個經常會談他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低學歷的只知道在外打工的事情。兩個人的思想境界也不一樣。所以,為了以後能找一個更好的老公或老婆,你也應當努力學習,提升自己,只有自己提升了,才有機會去接觸更好的。

5.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學習,長大了就再也沒有條件和機會再去努力學習了,你的人生現在就被你斷送了。十年之後,回想現在,你因為沒有努力學習而過得不如別人,你會後悔終生的。

6.學習的動力來自於內外兩方面因素,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但也必不可少。當內部動力不足時,就需要外部因素來干預。你現在覺得學習沒有動力,就找個人來監督你

。現在人人都在家裡,你的父母正好也在家裡,就讓你的父母來監督你。你每天制定學習計劃,父母來監督你執行,當日計劃沒有完成,就要受到一定懲罰,比如當天不能玩手機。堅持一段時間,你就覺得學習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以後就能自覺的去學習了。


曾老師的英語角


短期來說,為了充實自己,長期來說,為了使自己更有競爭力!

每個人身價多少,其實完全靠自己造化,本身學歷低沒關係但要有所長,如果什麼都不願意學就想賺大錢,可能嗎?

我在大學期間自學日語,並通過了一級,當時考這個只是興趣,覺得既然學就看看自己潛力,同時想著畢業後多一份技能好找工作點。

畢業後我理所當然找了個日語相關的銷售工作,近十年一直在外企工作,在外企工作同時我又學習管理和財務,為我後面找更好的工作或者自己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的原則就是做事一定要穩,不要浮躁,任何事情都是靠積累和努力,賺快錢的永遠不長久


南野拓実


因為本人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小的時候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裡,所以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夢想,世界那麼大,我一定要出去看看。那麼像我這種普通農村家庭只能屬於溫飽那一種,想出去旅遊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給自己卯足了勁去努力學習,考取到大的城市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不是月亮比較圓。上天總把機會留給那些有夢想的人,雖然本人學習天分不怎麼樣,但是運氣都還挺好,從小到大都很順利,順利的考上了大學,順利的考上了研究生,最後順利的當上了一名靈魂的傳播者。今天擁有的這一切都要感謝我小時候那個不甘平庸的心以及那個想出去看看的心。現在工作努力的動力就是結婚生子,順便把彩禮湊齊[呲牙][呲牙]。


celebration6688


時間點:1977年5月,地點:江蘇大豐縣(丹頂鶴麋麋故鄉)知青屋,人物:我(高中一年級學歷),場景:插隊9年。當地農業強勞力,每天12小時田間幹活可得大約0.4元,主人公民辦教師收入等同強勞力。物價參考,農產品雞蛋0.69元/斤,工業品自行車180元/輛。大學公開招生停止10年後恢復,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事後77級大學錄取率4%)。主人公白天給小學生上課,其餘所有時間在看書自習,數月未上床,睏了桌子上叭一會,渴了缸裡一勺河水,餓了啃一口乾饃。 故事結局:主人公的中學同學很多是弱勢群體僅夠溫飽,主人公有車有房每年海南過冬。小朋友,現在您知道學習動力和人生該拼博時為什麼要拼博了嗎?


歲月如流水不負此生


高中時期,不上學的小學同學有相當一部分家裡給準備了房子,早早的出去打工了,家裡也給介紹了對象。放假回家後發現和他們玩不到一塊去了,昔日聊的很好的夥伴,發現沒有討論的話題,相差甚遠,這就讓我下定決心,要好好的學習,不可能再回到家鄉生活了。


渾然天成ysu


從14年到18年連續5年,二級市政建造師,二級建築建造師,一級建築建造師,一級市政建造師,一級消防工程師,每天計劃學習,沒有特殊事情從不間斷,我的動力就是,改變自己,不滿足現狀,給自己孩子一個學習的榜樣,現在生活在三線城市,在公司工程部任職,年薪18萬,160平的房子,10幾萬的車子,兒女雙全,夫妻和睦,了。每個人都要有一個奮鬥目標,玩也一天,學習也是一天,學習讓人充實,讓人進步。


吳量1013


動力是什麼呢?不少人覺得努力學習的動力就是一個責任,似乎沒有什麼目標。你們呢,動力是什麼?目標又是什麼?

每個人都是會有惰性的,我想我也一樣。但當我們在無形中被鼓勵被勉勵時,那麼就會有持續一小段時間的堅持。不要怕那時間太短,至少你是在努力!

每一個努力的故事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如果結局不美好,說明它還沒有結束。一起努力一起共勉,一起為夢想奮鬥!誰都不是天生的學霸,誰也都不是天生的學渣。別那麼快去否定自己,只是你還沒有付出努力罷了。 你要記住:你努力了,你也就是學霸了,你跟他們不差什麼了,不用覺得低人一等了。除了每天規定自己完成的任務之外也是要再額外做些的呢,對吧為了夢想奮鬥!你只聞到我的香水,

卻沒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規則,

我有我的選擇;

你否定我的現在,

我決定我的將來;

你嘲笑我一無所有,

我可憐你總是等待;

你可以輕視我的年輕,

我會證明這是誰的時代;

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

這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樣?

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的漂亮!

從未年輕過的人,

一定無法體會這個世界的偏見。

我們被世俗拆散,

也要為愛情勇往直前;

我們被房價羞辱,

也要讓簡陋的現實變的溫暖;

我們被權威漠視,

也要為自己的天分保持驕傲;

我們被平庸折磨, 

也要開始說走就走的冒險。

所謂的光輝歲月,

並不是後來閃耀的日子,

而是無人問津時,

你對夢想的偏執,

你是否有勇氣,

對自己忠誠到底。






工程華仔


請你先看完這篇文章!

央視《世界著名大學》製片人謝娟曾帶攝製組到哈佛大學採訪。她告訴本報記者:我們到哈佛大學時,是半夜2時,可讓我們驚訝的是,整個校園當時是燈火通明的,那是一個不夜城。餐廳裡,圖書館裡,教室裡還有很多學生在看書。那種強烈的學習氣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們。在哈佛,學生的學習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時,我才知道,在美國,在哈佛這樣的名校,學生的壓力是很大的。在哈佛,到處可以看到睡覺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長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邊來來往往就餐的人並不覺得稀奇。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倒頭就睡的人實在是太累了。在哈佛,我們見到最多的就是學生一邊啃著麵包一邊忘我地在看書。在哈佛採訪,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學生學的太苦了,但是他們明顯也是樂在其中。是什麼讓哈佛的學生能以苦為樂呢?我的體會是,他們對所學領域的強烈興趣。還有就是哈佛學生心中燃燒的要在未來承擔重要責任的使命感。從這些學生身上,你能感到他們生命的能量在這裡被激發了出來。

謝娟說,在哈佛學習的一個北大女孩跟我說,哈佛的本科生,每學期至少要選修4門課,一年是8門課,4年之內修滿32門課並通過考試才可以畢業。一般而言,學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後的頭兩年內完成核心課程的學習,第三年開始進入主修專業課程的學習。只有最聰明的天才學生可以在兩三年內讀完這32門課,一般的學生光應付4門課就已經忙得頭暈腦漲了,因為在課堂上教授們講的飛快,不管你聽得懂聽不懂,課下又留下一大堆閱讀材料,讀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業。

那個北大女孩說,我在這裡一個星期的閱讀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閱讀量,而且,在哈佛的作業量要求很大,她說,我們課後要花很多時間看書,預習案例。每堂課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準備,課前準備充分了,上課時才能在課堂上和別人交流,貢獻您的個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學習,否則,你是無法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的,當每個學生都投入了時間認真準備了,才可以快速推進課堂討論的進程,而之前如果不讀那麼多的書,你就無法參加到課堂討論之中。

謝娟說,哈佛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來自學校的淘汰機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約20%的學生會因為考試不及格或者修不滿學分而休學或退學,而且淘汰的20%的學生的考評並不是學期末才完成,每堂課都要記錄發言成績,平均佔到總成績的50%,這就要求學生均勻用力、不能放鬆。

在哈佛不僅學生有壓力,老師一樣有壓力。在哈佛的課堂,要求老師講的東西都是新的。老師每年講課的內容都要跟住前沿科學的發展變化。因此,哈佛的老師必須處在最前沿科學的研究陣地。哈佛認為,教授首先應當是個學者,能夠享受挑戰和創新的樂趣,而且能與他人進行有說服力的交流。

我們採訪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教授時,他說:中國大學生的大學生活相比之下太輕鬆了,我們總是說,中國的孩子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實,在美國一些著名的中學裡,高中的學習同樣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學的時候,也經常學到半夜。在美國,隨著年齡的增長,一點點加大學習的任務。到了大學時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須是吃苦的。而中國的孩子到了大學,卻一下子放鬆下來了。他們放鬆的4年,恰好是美國大學生最勤奮的4年,積蓄人生能量的黃金4年。所以,美國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謝娟說,我也有同感,我們也對國內的一些重點大學進行了採訪,但卻很難感受到哈佛那樣的學習氣氛和探究氛圍。謝娟非常感慨地說,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並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說到中美大學生的比較,謝娟說,我有兩點感觸,一是,我們的學生缺少吃苦的精神。我們的家長和學生認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們講的寒窗苦讀,很多時候是被動的苦,帶著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過濃厚的興趣。不少大學生經過高考的“獨木橋”後,開始在大學校園裡舒舒服服地等著畢業:上課想逃就逃;考試臨時抱佛腳。甚至有些家長也是從小灌輸給孩子這種思想,讓孩子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高考。於是,高考結束,學習變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國大學,尤其是精英雲集的大學所要付出的苦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學習是每個人的口號。要想變得強大就需要學習得更多,為此哈佛的課程安排多而且緊張。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和想象力,學會發現和鑑別事實真相,堅持對事物進行嚴謹的分析,能夠理性、歷史地認識現實問題和道德問題。另外,練就長時間超負荷學習的毅力。

當美國大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積聚能量的時候,步入社會工作做準備的時候。身為中國的大學生卻長長地舒了口氣,覺得我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國式的教育讓學生在高考前“用力”過猛,在該儲備能力的階段不僅沒有積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這種能量。旅美教師呂老師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學生在大學階段被美國學生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其根源還在於我們的基礎教育。美國小學是知識的吝嗇鬼,嚴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識的數量,一個月只允許孩子得到一個知識,孩子每得到一個知識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這個過程中,動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孩子對知識總是有渴望的感覺。而中國的小學教育是一個貪婪鬼,把知識當成了免費的黃金珠寶。中國教育者不知道知識與智慧的關係,總是讓孩子直接得到越來越多的知識。

美國教育的聰明就在於:先讓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後得到知識,這個時候知識就變成了智慧;由於開始的時候,知識都特別簡單,比較容易得到感悟,知識也就容易變成智慧。智慧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創造力。學習有三個階段:感性認識——感悟——知識,知識是學習的最高階段。美國教育讓孩子走完三個階段,才能得到知識;中國教育是讓孩子通過感性認識得到知識,或者直接得到知識。美國教育一個月的知識量只相當於中國教育一天的知識量。相差29天,這29天就是感悟的時間。美國教育通過讓孩子感悟比中國教育多產生了一個東西:智慧。美國學生比中國學生多產生了一個東西:創新能力。在高中時期,美國學校培養的是自主學習的習慣。而比較中國,中國的高中是老師填鴨式學習,讓學生習慣了依賴。能力、習慣上的差距,讓中國學生與美國學生在大學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哈佛的學生說,在哈佛學習強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煉獄的感覺,對意志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挺過去,以後再大的困難也就能夠克服了。而中國大學生認為,終於擺脫束縛,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於是,把大多時間用在了學習以外的事情上。我們在最該學習的時候斷檔了。這就註定了,我們的大學生被甩得越來越遠。

哈佛老師經常給學生這樣的告誡:如果你想在進入社會後,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下都能得心應手並且得到應有的評價,那麼你在哈佛的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在哈佛廣為流傳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

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利用時間抓緊學習,而不是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打瞌睡。

有的人會這樣說:“我只是在業餘時間打盹而已,業餘時間幹嗎把自己弄得那麼緊張?”愛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訴我說,只要知道一個青年怎樣度過他的業餘時間,就能預言出這個青年的前程怎樣。

20世紀初,在數學界有這樣一道難題,那就是2的76次方減去1的結果是不是人們所猜想的質數。很多科學家都在努力地攻克這一數學難關,但結果並不如願。1903年,在紐約的數學學會上,一位叫做科爾的科學家通過令人信服的運算論證,成功地證明了這道難題。

人們在驚詫和讚許之餘,向科爾問道:“您論證這個課題一共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內的全部星期天。”

同樣,加拿大醫學教育家奧斯勒也是利用業餘時間作出成就的典範。奧斯勒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他為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規定自己在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堅持這一習慣不改變。這個習慣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共讀了1000多本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天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聞名於世的約翰霍普金斯學院的創始人、牛津大學醫學院的講座教授、被英國國王冊封為爵士的威廉。奧斯勒在年輕時,也曾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一次,他在讀書時看到了一句話,給了他很大的啟發。這句話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事,而是做手邊清楚的事。”

對此,哈佛提醒學生說“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天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明天再美好,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點實事。

獲得哈佛大學榮譽學位的發明家、科學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有一次接到一個年輕人的求教電話,並與他約好了見面的時間和地點。當年輕人如約而至時,本傑明的房門大敞著,而眼前的房子裡卻亂七八糟、一片狼藉,年輕人很是意外。

沒等他開口,本傑明就招呼道:“你看我這房間,太不整潔了,請你在門外等候一分鐘,我收拾一下,你再進來吧。”然後本傑明就輕輕地關上了房門。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本傑明就又打開了房門,熱情地把年輕人讓進客廳。這時,年輕人的眼前展現出另一番景象―――房間內的一切已變得井然有序,而且有兩杯倒好的紅酒,在淡淡的香氣裡漾著微波。

年輕人在詫異中,還沒有把滿腹的有關人生和事業的疑難問題向本傑明講出來,本傑明就非常客氣地說道:“乾杯!你可以走了。”

手持酒杯的年輕人一下子愣住了,帶著一絲尷尬和遺憾說:“我還沒向您請教呢……”

“這些……難道還不夠嗎?”本傑明一邊微笑一邊掃視著自己的房間說,“你進來又有一分鐘了。”

“一分鐘……”年輕人若有所思地說,“我懂了,您讓我明白用一分鐘的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可以改變許多事情的深刻道理。”

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就珍惜了所擁有的今天。哈佛的這句話實際上揭示了一種人生哲學,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態度把握時間,從今天開始,從現在做起。

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

如何增加學習動力

一.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自己的未來要有一定的計劃或是規劃,比如要想好自己想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然後努力向目標前進吧!目標明確,學習自然就會有動力了。

二.父母和長輩的期望也是學習的動力.

三.對上層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學習的動力 所以有了學習動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一切希望才能有望實現.

當你雖然無所事事真的不想進行自己的目標時,請給自己1分鐘,即使靜不下心來,但是請按照自己的目標進行,萬事開頭難。

Dream is the goal with a deadline.為自己的目標設立一個期限,一分鐘,一小時,一天,一年,十年,甚至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