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同行是否有做教育培训的,面临生存压力很大,大家如何做?

慢慢走进心灵世界


我以前自己和姐妹干了个学前+托管,收入还可以吧,我们俩都上课,和音乐学校合作,房租是每月给学校人数乘以学费的一半。干了三年,可是我那姐妹不走心后来我就退出来了,她也干不下去了。不论是什么教学机构,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在于有好的老师才能留住孩子。


姣姣juice


我就是做教育培训行业的,有托管机构和小学至高中的K12教育。这次疫情确实给我们这种只有线下教育的机构带来了措手不及的打击。

资金链断裂是当前最担忧的问题,可能疫情还没有过,我们只是对少部分家长进行了退费,其他都要等疫情之后再处理,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应对。资金链的压力主要是两个方面。

首先是退费。因为疫情,我们的寒假班上到一半就不上了,但是无法用线上课程替代,于是只能是两种选择,一是课程与疫情后的学期班或者暑假班合并。这是最好的选择,可以避免大量退费造成资金链提前断裂,可以多撑一会。二是退费了,对于一些就只是想上假期班的家长多是选择这个,这个会造成一个困难局面,但为了维护好家长,保持良好口碑必须是有要求退费的一定要退费。

其次就是老师工资支出。虽然老师们都不能上岗,但毕竟都是平时的“战友”,这个时候即是再难,也不能打老师的主意,这关系到人品和以后你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

再就是各种成本支出。大头就是房租。这个只能是疫情过后跟房东谈了,如果实在谈不妥就只能作为损失了。

最后就是不营业的损失。本来是能赚多少钱的,现在赚不到了,这也是损失,也是资金链可能断裂的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都可以通过后期一些排课等减小,因为相对的,长时间的不上学也会让家长对补课的需求增加了。

家长维护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不能就放下一句,教育局不让开,道个歉就不管了,光等着开学再弄,这样势必会让有些家长逐渐的就忘记了我们,甚至不再选择我们,更甚着会被其他教育机构吸引。所以这个时候谁做好了服务动员,与家长沟通好了,才能实现疫情之后爆发期能多吸引学员,实现增长,弥补前面的损失。我们都是分年级建群,然后进行一些视频的录制推送给家长,并提供免费解疑答惑。

我们机构刚刚起步才两年多一点,资金储备本身就很困难,现金储备也就能支撑三个月。但是我相信不用三个月疫情一定会被控制,教育培训的春天可能会比想象的明媚。

线下教育培训行业的新手,有些不全面,有更好的办法一起讨论下,希望共同学习学习。


桥上的小河


我做教培行业8年了。其实每个行业都有人做得好,有人做不好。做机构的生存压力在于你课程产品的品质。和做流量和成交的能力。首先要先分析自己机构的现实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一点点改进。课程品质最为关键。要有自己的教研团队。结合营销团队。加上好的运营管理。其实培训机构是可以稳定发展。前提是你的课程产品是可以令家长满意的。


招生达人


我也是教育工作者,去年10月份自己单干,主要走的小区教学点,轻资产,重教学,两个教学点,房租5000,2个老师平均工资7000,学生80人,主要是初高中。由于有自己的教学秘籍,口碑和留存率都比较高,这次疫情严重,对我影响不大,线下转线上用了2天就全部完成,17号二轮续费和新生线上报名很火爆,预计3月底,整个寒假收益不低于50万。所以我认为机会就给有准备的人,轻资产,名师教学,重服务,不管市场如何变换都可以轻松应对。[大笑]


心灵数学


面临压力,当务之急就八个字,只看生存,不谈发展。如何去做?就四个字,减员增效!

教培行业一直是个很纠结的行业,从业者既要有教书育人之初心,又要有唯利是图之本质,保持初心是因为,这个行业毕竟能够影响人的一生,从业者应以学高德范为本,唯利是图是因为,挣钱是企业的使命,不挣钱的企业,浪费的不仅是员工的时间,还有宝贵的社会资源,同样是一种犯罪。

2020年,注定是个灾难性的年份。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已造成4万5千人感染,1100多人死亡。除了疾病本身,病毒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经济、伦理道德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影响显然更为长远。别的不说,最起码很长时间内,人与人之间要隔着口罩问好!

虽然经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疫情得到了很好的管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严重的甚至是企业的生命。大家一定看到过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通知:假期延长至2.2

        通知:假期延长至2.10

        通知:假期延长至2.17

        通知:公司没有了,不用回来了

显然,很多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尤其是教育培训行业。每年的这个时候应该是春季招生的黄金时间,一年的收成很大程度上依靠一到三月,有很多机构,熬过了2019年下半年,甚至不惜贷款,就为了在2020年初能够打个翻身仗,可是疫情的爆发,让这一切都成为泡影。教育部门下达严令,2月底前不允许开展线下教学,招生招生出不了门,教学教学不行,见不到人,病毒就像最后一片雪花,压垮了久久支持的中小机构。

我想题主应该也是这样。

不管怎么说,安全重于泰山,作为同样承担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培行业,还是应当严格遵守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员工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面临生死之际,当务之急,减免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必要的时候辞退部分员工,一是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让其他员工有危机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核心员工的安抚工作,避免出现人心动荡。不要心存顾虑或者不舍,活不下去一切都是白搭,只是让更多的员工受到牵连而已。其次,尽可能收缩规模,关闭一切不盈利或者亏损的校区,及时止损,一切的发展等活过这个春天再说。再次,通过减员和收缩规模,集中优秀员工,群策群力,调动大家干劲,做好线上招生和教学,做好准备,一旦禁令解除,第一时间抢占市场,获取生源。

这次疫情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考验,希望题主能够经受住,活下去。

 




中央搞笑局


说真的,每一个教培人都不容易,简单理了下,你面临的应该是至少五个方面的损失:

1、停课损失。消课减少或延期带来的课耗和续费损失;

2、退费损失。停久必退,2月份一方面家长面临疫情的恐慌,其次家长和学生处于理解期和观望期,但3月份开始必然是退费的高风险期;

3、春季不能招生带来的损失。春季不仅不能招生,还可能面临着大量线下学生流失的情况;

4、无营收情况下,高额的支出。房租、人员工资等支出;

5、转型线上可能面临的试错成本。

有了问题,再来想解决之道,我认为:

1.对于停课,转线上是必然之道,那么第一和第五个问题可以合并解决,为什么一定要转线上,主要有四个方面(如果贵机构流动资金十分充足,也没有很强烈的生存压力,这条请忽略):

(1)技多不压身,本身线上课程也是一个大趋势,起码在目前来看,确实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地域化差异的优势师资不足的问题;

(2)不敢尝试,又要生存,什么可以拉动可以消?还是上课才能让这盘棋活起来,那么在无法到校区的情况下,线上的直播课不管是大班课还是一对一,是唯一的办法;

(3)在目前的情况下,线上直播课的尝试成本已经很低了。直播平台,免费的付费的很多可以选择,主流互联网公司几乎都有免费的直播平台,技术层面的问题几乎不存在,剩下的就是熟练度和适合度的问题,老师的成本是一个定向支出,既然如此,不试试的理由何在?

(4)刚需问题。如同第一点的回答,在可以预见的以后,线上一定不会是主流,但一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一次给了全国的家长一次伟大的尝试,优劣利弊显露无余,我们线下机构无法否认线上课的优点,但是线上课的弊端(孩子无法互动,不好掌控,家长无法监督等等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也以巨大的倍数呈现在家长面前,所以如何更好的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会成为下一阶段培训行业的主流,趁着这次机会,有发展需求的机构尝试一次业务多元化,我相信也是给所有机构的一次巨大机会。

2.退费,先说结果,在复工以前,无论如何不接受任何退费,多少企业败在资金链断裂不用我多说,教培行业很明显,现金流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不接受任何退费,这是为了稳定大局,同时,也给自己的员工和家长足够的信心,但是作为补偿,必须要让教务老师或者负责客服的老师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能够进行的课后辅导,能够进行的一些课程的维护,必须要照常,当然我相信一定会有胡搅蛮缠的家长,各种什么理由去说不好听的话,甚至是举报等等这些问题,但这都不会决定最后的因素,在实在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破例,但是尽可能的还是稳定为主。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为了保证资金链不断,保证账上有充足的钱去抵御后面所面临的一些风险,例如员工工资,房屋租金等等这些不定的问题,保证现金流,避免挤兑式、恐慌式的退费发生,只要能够等到复工,一切都好谈,总之,复工前绝不退费。

3.上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其实整合到一起,无非就是一个问题,没有办法招生意味着没有收入,但是还要面临高额的成本支出。老师的工资需要支出的,但是却没有一个资金的来源能保障他们,那么先看看老师是否能够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线上课程的必要性就呈现出来了,如果线上课程能做得好,那么可能因此有了一个更好的业务线,同时也会拓宽整个机构的竞争力,如果做得不好,那么就简化成纯粹的线上维护与服务,这样的一项工作,即不会产生过多的开支,也能够让家长有一定的接受,机构不会跑,老师还在管着学员,给家长一定的信心,也能避免一些退费的情况发生。

无论如何这一次的疫情对整个教培行业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可能很多机构撑不到两个月、三个月,但是无论如何,希望每一位同行都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到时候市场一定会有一个增量的爆发,也希望我们共同的教培事业越来越好。


益小凡


做的k12,刚半年,10个老师,房租3万/月,预计这段时间纯亏25万左右。没办法,账上没多少现金,家里拿出来撑住。希望快点好吧……


石头老师1989


做教育培训10年,K12,艺考培训,目前艺考招生的黄金时间都给耽搁了,疫情之前已经报名上课的学生现在线上教学,招生工作招生老师在家办公,效果差,再加上各种免费直播课我们很难收费,场地成本一个月8万,人员陆续裁员,留下核心员工,缩减团队,刚发完上个月工资,现在想办法赚下个月的,能活一个月是一个月,2020年的目标活下去,考虑做其他教育类产品代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老城古巷4


我们是集团教育板块,我们有九个板块,都是各种素质教育,我们压力更大1500名老师,16000个孩子,每个月的工资输出超过1000万,现阶段我们采用的措施就是稳定现有学员,然后通过线上课程免费分享平台继续收集新客户,为开学储备资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这个时候只能这样,我们也是从来不用线上的,但是现在必须这样做,危机,有危有机,所以这个时候不要盲目转行或者全力投资网上。


yeser


我是一名在校就创业的大学生,做的时间还不够长久,但是更加贴近一线!

比如学生的心态、家长的顾虑!面对产品的选择以及各种都去进行市场研究和咨询!

当目前情况来看,我觉得教育更多更好的方式为转化为轻资产运营或者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模式去开发一个产品,在家即可学习!而且线上比重要比线下更重要!

更多的我觉得教育培训不能简简单单只能培训某一个课程,更多的可以开发教育咨询、学历提升、军事化企业培训、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学会形成一个生态链、自我消化某一个个体从小学到老年设计的所有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