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帶的什麼禮物?

凡眼看紅樓


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給榮國府帶來了“三大”禮物:

【前言】 劉姥姥是紅樓夢中的一條風景線, 同時也是一條人生線。



《紅樓夢》中的人物大多都是高大上,就連賈府的下人也都是普通人嚮往的生活(比如周瑞家的都有下人),唯獨劉姥姥,和其他人形成了很明顯的對比,這一切不光是文學藝術的精華,更是社會百態人生的鮮活形象。

劉姥姥在《紅樓夢》中份量很重,絕對不是一個小小的丑角身份,說他見證了賈府的衰敗,其實對於劉姥姥來說有點誇大其詞,那是後人對她的褒獎,劉姥姥只是在賈府不同的時期出現,也就是所謂的三進榮國府,這三個階段正好是賈府的三個轉折點,劉姥姥感悟了曾未見過的榮華富貴,也目睹了賈府部分人最後悲慘的下場,的確是看到了由盛轉衰的結果,但是並不瞭解其中的緣由,所以鑑證二字有些不妥,也可以這樣說:

劉姥姥是一條風景線,將美麗的時光和傷感的歲月鏈接在了一起,也將賈府貴族子弟的人生從輝煌的少爺小姐到落魄的市井難民鏈接在了一起,紅樓夢中的劉姥姥是一條靚麗的風景線,也是一條純樸的人情世故線……


一、劉姥姥帶給賈府的三件禮物就是“真善美”

整個《紅樓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就是假,假就是真,賈府上下都在榮華富貴中虛度年華,可以說碌碌無為,有幾成就者,且是苟延殘喘,不成氣候,小輩們不思進取,破壞門氛,整天無所事事,其行可悲,其心可憐,纏綿於兒女情長,三個女人一臺戲,這麼多的女人在一起,肯定是戲說人生,多少風流煙雨中,情煙愛雲飄滿賈府庭院,燻得門口石獅子難以呼吸……

劉姥姥本是一低層人物,平民百姓,靠一畝三分地勉強度日,可劉姥姥有普通老百姓所擁有的的“真善美”。

真――因為生計,生活所迫,眼看著家中日子漸漸不如往常,如此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劉姥姥真心想出點力氣填補家用,幫幫女兒女婿,且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心生一計,真真切切毫無掩蓋說出了內心的想法,這種真是在真實環境下的真實感受,正是這種真,讓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就顯得很真,沒有任何可以遮擋貧窮的地方,讓人一看實在是日子過不下去了,才出此下策,其實這就是一種乞討,也就是因為這種真讓頗有心計的王熙鳳內心深處也為之動容,沒有不施捨的道理。

善――百善孝為先,劉姥姥已上了年紀,身邊板兒也是童真可愛,且成了劉姥姥乞討的陪同,賈府王夫人一向吃齋唸佛,年齡大了越發慈悲,眼看著一老一小豈能不捨,俗話說人世間最讓人痛心的事不是生活的窮迫,而是貧窮的未能成年或者是老無終養,劉姥姥帶著小孩,最容易喚起人類的善心,而這種因為貧窮而帶來的善,是賈府找不到的,賈府裡的善良是對生活無盡地消磨,是對富裕盡情的享受,甚至是不擇手段,勾心鬥角,是一種惡,這種惡壓不住劉姥姥的善,這是劉姥姥的底氣,也是帶給賈府的禮物。

美――劉姥姥進賈府,給賈府帶來了一種美,就是對弱者的同情,對人情世故的絲絲牽掛,這是一種賈府榮華權貴之後所缺少的公益美,不同於和其它家族的階級聯合美,是不同層次和階級下的人情美,劉姥姥她善良的心,得到了這個社會善意的恩賜,這種美德不是施捨者的美,而是整個世態所需要的慈善,是整個社會所不可缺少的關愛和同情,超越了他們父輩們曾經的那點關係。

劉姥姥這樣一個目不識丁老太太,千里迢迢來到賈府(並且知道要想打通關係就要學會走後門,有人說作者也是告訴世人這種走後門的事也是封建社會留下的不良作風,會隨著《紅樓夢》的末世而進入末世,當然劉姥姥也不能改變當時這種走後門的事,或許想多了,因為前門進不去,只能走後門,扯遠了,不可造次),並第一次順利拿回二十兩銀子外加一吊錢的恩賜,這可是雪中送炭,這樣的施捨足矣讓劉姥姥全家度過難關,才有了後來的暢遊大觀園、醉臥怡紅院,營救賈巧兒?

……就這到這裡吧,別的就不多說了,今天是緊扣提問做了一番不成大體的閒言瑣語,望網友莫要見怪,不正之處敬請指教,多多海涵!


黑白文章澤淵詩



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是兩手空空的,什麼也沒帶,她只拉著她的外孫子板兒就去了。

我認為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不帶禮物,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劉姥姥第一次去榮國府是本著碰運氣的原則去的,因為她還不知道能不能見到正兒八經的榮國府主人,我們都知道她是先去找的周瑞家的,想通過周瑞家的給她報個信兒,能見到就見見不到就算了。

況且當時他們家確實也沒有錢去買禮物,就算借錢買到了禮物,萬一見不到王夫人,豈不是白糟蹋了。而且劉姥姥第一次去榮國府的時候是冬天,正是家裡連飯都吃不上的時候,到哪裡去弄禮物給王夫人呢?


第二,劉姥姥第一次去榮國府,可以說完全就是一個乞討者的身份。如果她花錢了禮物,那我估計王夫人既看不上他的禮物,又覺得她不是太貧窮,既然有錢買禮物,怎麼會吃不上飯呢?所以,王夫人對她的同情心就會降低很多。

以劉姥姥的智慧,她一定能想到這一點,試想一下,一個70多歲的農村老太太,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拉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在刺骨子裡的寒風中瑟瑟發抖地來到有錢人家,連早飯都沒吃,這種情景就是鐵石心腸的人,看到也會有惻隱之心。

可以,王熙鳳一見到劉姥姥就讓他們趕緊去吃飯,吃完飯以後,拿出了二十銀子和一吊錢,劉姥姥說給孩子買件冬衣穿吧!

我覺得劉姥姥第一次到榮國府兩手空空的去,才是合情合理的,我們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的高明之處。


凡眼看紅樓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沒有給賈府帶任何物質上的禮物。

這時她的女婿王狗兒境極其困難,飢寒交加,劉姥姥替王狗兒想辦法,去求王夫人接濟一、二,也就是打秋風和乞討。

劉姥姥帶著不懂事的板兒,一老一小走上乞討之路。帶著的東西是一個渺小的希望和兩張可能有用的牌。一個是王狗兒的爹曾經和王家聯宗,劉姥姥也見過王夫人。另一個是在昔年周瑞與人爭買田地時,王成幫過周瑞的忙。

劉姥姥到第一次到賈府時,正是賈府全盛時期,門口的僕役不計其數,對一個窮老婆子根本不理,還拿她開心,讓她站到牆角去等。還是一個好心的傭人指示她怎麼找到周瑞家。好在周瑞家的念舊情,指引他去找現在真能作主的王熙鳳,而鳳姐去請示王夫人,王夫人也證明確實聯過宗,讓看情況給予幫助。

於是王熙鳳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相當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費。

劉姥姥得到了急需的銀錢,見識了貴族人家的繁華,也出了一些笑話,比如把平兒當作王熙鳳,不會說話,見到賈蓉手腳都無處安放。但最終目的還是實現了。

如果說有禮物,是藏於草蛇灰線間的,巧姐和板兒在遊戲衝突間互換了佛手和柚子(香園),為賈府敗落,巧姐淪落煙花之地,為劉姥姥所救,配給板兒為妻埋下了隱線。

救巧姐是劉姥姥給賈府最大的禮物。


旁觀者嵐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兩手空空,攜外孫如同乞討。但手握"幾張王牌",一是劉姥姥之婿狗兒一家,曾與王夫人孃家連宗。狗兒一家之祖,原系京都之官,與王夫人父親相識,連了宗,認作侄兒。二是狗兒之父王成,曾為周瑞家丈夫因爭奪田產一事,出過力,有恩周瑞。三是當初劉姥姥同女兒曾去過一遭,與王夫人有面交。四是周瑞家尚記得板兒,周瑞家道,板兒長這麼大了麼?可見與板兒並不生疏。這就是劉姥姥攜板兒進榮國府之因。其實《紅樓夢》作者,寫劉姥姥一進榮國府還另有深意。劉姥姥女婿狗兒一家,祖為京官,且與四大家族之一,王夫人一家連宗認親,何等榮耀!後家業蕭條,搬出城外,直到家中冬事未辦,斷吃沒糧地步。這不就是活生生的賈府破落後的景象!劉姥姥對狗兒道:你皆因年小時候,託著老子孃的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了什麼男子漢大丈夫了!此話令人深省。


大展宏圖3329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的情況是:當年狗兒死了父親,葬了父親後,家裡更困難了。秋盡冬初,天氣冷將上來,一家人沒米、沒材、沒棉衣,眼看著是過不去冬天。一家人在一起商量了一個法子,就是去榮國府打秋風。

劉姥姥家裡幾乎斷炊,大冬天的她沒有禮物可帶,劉姥姥就是為了家人的冬事,舍老臉乞討去了。當週瑞家的問劉姥姥:“今還是路過,還是特來的?”劉姥姥便說:“原是特來瞧瞧嫂子,二則也請請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領我見一見更好,若不能,就借重嫂子轉致意罷了。”從這裡清楚的寫明,沒有任何物質方面的禮物。

劉姥姥雖沒物質性的禮物可帶,卻有三張牌可試:一、她帶了六歲的小外孫子板兒,小孩子受飢餓,總能引人同情的;二、狗兒的父親幫過周瑞一家,替人辦過好事,是有親情的;第三條,也是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二十年前和金陵王家連過宗,共過事,劉姥姥和女兒還去過一遭,大家都臉熟。

劉姥姥雖然乞討的滋味很辛酸,但還是收到了成效。鳳姐給她二十兩銀子,並一串搭車錢。一家人平安度過了冬天。


樂觀ww



   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時應該是空手而去,沒帶什麼禮物的。文中並沒寫帶了什麼東西,如果帶了,像第二次去恰逢螃蟹宴的時候,作家詳細描寫了所帶之物。劉姥姥第一次來賈府,本是女兒家窮的眼看過不了冬了,連冬衣都置不起了,才想起去這門親戚,厚起臉皮前來求支援,想來也不是不想帶禮物,而是她根本窮的沒什麼東西可帶。

第一次來賈府節選:

第六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次日天未明劉姥姥便起來梳洗了,又將板兒教訓了幾句.那板兒才五六歲的孩子,一無所知,聽見劉姥姥帶他進城逛去,便喜的無不應承.於是劉姥姥帶他進城,找至寧榮街.來至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轎馬,劉姥姥便不敢過去,且撣了撣衣服,又教了板兒幾句話,然後蹭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說東談西呢.劉姥姥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眾人打量了他一會,便問"那裡來的?"劉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爺的,煩那位太爺替我請他老出來。”那些人聽了,都不瞅睬,半日方說道:“你遠遠的在那牆角下等著,一會子他們家有人就出來的。”內中有一老年人說道:“不要誤他的事,何苦耍他。”因向劉姥姥道:“那周大爺已往南邊去了.他在後一帶住著,他娘子卻在家.你要找時,從這邊繞到后街上後門上去問就是了。”

第二次來賈府節選: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合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忽見上回來打怞豐的那劉姥姥和板兒又來了,坐在那邊屋裡,還有張材家的周瑞家的陪著,又有兩三個丫頭在地下倒口袋裡的棗子倭瓜並些野菜.眾人見他進來,都忙站起來了.劉姥姥因上次來過,知道平兒的身分,忙跳下地來問"姑娘好",又說:“家裡都問好.早要來請姑奶奶的安看姑娘來的,因為莊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  起摘下來的,並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嚐嚐.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

挺瘋的二姐


當鄉下人劉姥姥,第一次踏進富麗堂皇的榮國府大門時,內心一定是惶恐不安的。——本來她和榮國府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這第一次上門又是為了求借貸,身份的懸殊有那麼大,人家會認這門親嗎?就算勉強認了,人家能借給我錢嗎?

雖然劉姥姥的表現拘謹扭捏,但是好在王夫人還算念舊情,雖然她沒有露面,也交代了侄女王熙鳳好生裁奪著,別空了他們。於是,王熙鳳出手就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加一吊錢,劉姥姥千恩萬謝的回去了。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劉姥姥在這次成功的公關活動中,其實犯了個大錯誤。

劉姥姥和王夫人本來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因為她的女兒嫁給了王狗兒,而王狗兒的祖父曾經在做京官期間,和王熙鳳的祖父連了宗,認作侄子。所以,劉姥姥進榮國府的時候,必須帶上勉強能和王夫人掛上關係的王狗兒之子板兒,打著王狗兒的名義,來扯關係。所以,她是這樣和王熙鳳說的:今日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為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只得帶了你侄兒來奔了你老來。

可是,板兒真的是王熙鳳的侄子嗎?我們不妨來捋一捋。

王某人(就是做京官的那位)是王熙鳳之祖的侄子;王某人的兒子王成就應該是王熙鳳之祖的孫子,王狗兒是曾孫,王板兒是玄孫。也就是說,王板兒應該叫王熙鳳姑奶奶,他是王熙鳳的孫子輩,而非侄子。

不知道周瑞家的是否對他們的關係捋的很清楚,總之,當劉姥姥告辭的時候,周瑞家的道:我的娘!你見了她怎麼倒不會說話了,開口就是你侄兒……那蓉大爺才是她正經侄兒呢,她怎麼又跑出這麼個侄兒來了。

也或許,作者是有意的混淆了這層關係。寫王某人認了鳳姐之祖為侄子,是為了點出王某人的趨炎附勢;在這裡為板兒提了一輩兒,是為了後文的巧姐和板兒的姻緣做鋪墊。

無論如何,以一副猥瑣的形象露面,卻以一副閃光的形象結尾的劉姥姥,值得我們每一位讀者的尊重。


大臉怪談




有人說劉姥姥是個出色的演員,而板兒是她進出榮國府的一個道具,因為每次,她都帶著寶玉。

說實話,如果說第二次進大觀園,劉姥姥有表演的成分,我表示贊同,因為那時,她進賈府的一言一行,在鳳姐鴛鴦等的安排下,多少有些配合表演的用心用力,只為討賈母的歡心!

但是,第一次進賈府的劉姥姥,除了帶著孫子板兒,還真的沒帶什麼禮物!

一進榮國府,劉姥姥不過是去認認門,試試風頭,所以輕裝上陣。

女兒家裡艱難,年貨沒著落。女婿借酒消愁撒氣,劉姥姥堅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提出到賈府走動的建議,希望能收穫些驚喜,一開始她建議與王家有世交的女婿狗兒去:

如今王府雖升了邊任,只怕這二姑太太還認得咱們。你何不去走動走動,或者她念舊,有些好處,也未可知。要是她發一點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粗呢。

可是狗兒卻趁機讓劉姥姥先去探探路,還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帶五歲的板兒,容易喚起同情;二是找周瑞家的引見,方便見到管事人。

一進榮國府,劉姥姥是幻想得到救濟,自身在鬧饑荒,根本就沒有想拿禮物的打算。

在劉姥姥心裡,王家賈府乃富貴之地,家裡什麼沒有?!農村不過有些作物莊稼,他們不希罕;本來家裡缺糧少錢的,更沒有錢買什麼禮物之類了。所以第一次進榮國府,劉姥姥根本就沒有想到拿禮物之事。



我是《每天讀名著》,原創首發,歡迎光臨分享!敬請關注留言!謝謝您的轉發!


每天讀名著


沒帶什麼,只帶了外孫子板兒。

聽了女婿王狗兒說的話,劉姥姥,原本就有一半主意的,現在更心裡有底了,於是第二天一早趕路,好像是僱了一輛趕腳的驢車還是什麼車,還沒到晌午,劉姥姥和板兒就到了賈府門外的大街上。

按照王狗兒的話,劉姥姥先找周瑞家的,然後由她帶著去見了鳳姐。

注意,書中寫,劉姥姥原本是打算求見王夫人的,是周瑞家的告訴她,現在已經是新媳婦鳳姐,或者也可以稱鳳哥兒,當家了,而王夫人退居二線了,劉姥姥與其求見王夫人不如求見鳳姐,道理簡單,縣官不如現管嘛。周瑞家的早猜到了劉姥姥此番前來所為何故。

劉姥姥土包子一個,沒見過賈府這等大戶富貴人家裡的各種新鮮事物,好一陣子眼裡心裡各種驚奇和應接不暇,這一回的描寫很是生動有趣。

劉姥姥見了平兒,以為她就是鳳姐,可見平兒也是很有氣度的一等人物。劉姥姥還遇到了賈蓉來向鳳姐借炕屏,羞臊得想鑽個地縫躲起來。反而是鳳姐本人落落大方的,對賈蓉打趣說話,非但不避諱劉姥姥在屋裡,而且主動告訴劉姥姥這是她侄兒。

很有趣的情節描寫,很有意味。

等有空了再去翻看原文。

除了外孫子板兒,劉姥姥還帶了什麼呢?也許可以說,她還帶了一種乞討的姿態。


TeaC


我是一葉七珠讀雜書,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劉姥姥第一次去榮國府,沒帶什麼禮物。

劉姥姥去榮國府的原因:

劉姥姥何許人也?

劉姥姥是王成的岳母。劉姥姥的閨女嫁給王成後,生下一男一女。女人叫青兒,兒子叫板兒。一家四口以務農為業。劉姥姥是個久經世代的老寡婦,在家只有兩畝薄田。在王成把劉姥姥接過來看兒女時,劉姥姥索性一心一意的幫襯閨女、女婿過日子。

去榮國府的起因:

因這年王成家裡過的比較緊巴,王成心裡不高興,在家免不得發脾氣,發牢騷,妻子劉氏也不敢言語,更不敢頂撞。劉姥姥有點看不過,說王成

姑爺,你別嗔著我多嘴。咱們莊稼人哪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你皆因年小時託著你那老的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

然後劉姥姥就奚落、列舉王成今天日子過得緊巴的原因。

  • 一是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

  • 二是沒有錢,就在家唉聲嘆氣,瞎生氣。

然後劉姥姥就給王成出主意:咱們雖然不在城裡住著,終究天子腳下,這城中遍地是錢,只可惜媒人會拿去。

狗兒聽岳母這麼說,就有點生氣,發急道,你老真會說話,難道讓去打劫?劉姥姥說,誰讓你去偷?總會有辦法的。狗兒不屑一顧,要是有辦法,還等到這個時候?這是劉姥姥去榮國府的起因。

去榮國府的藉口

然後劉姥姥提醒狗兒,你家不是和王家連過宗嗎?他家的二姑娘(王夫人)倒不拿大,聽說現在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如今他們家又升了官,去走動走動,興許他們會念舊。只怕他拔一根汗毛,比咱們的腰還粗。

可見,這時候的王成和劉姥姥雖然多年沒喝賈府聯繫走動親戚之間,也是不斷提起和打聽的。

狗兒聽到岳母這話,有點動心。可是他自己覺得是個男子漢,不好去賈府門前。見岳母曾經見過王夫人,何不去一趟?

劉姥姥開始當人不同意,因為自家與王夫人和賈家沒有關係,聽王成帶著板兒,覺得這個藉口還行,便答應了。從劉姥姥的智慧和處事上看,也是個敢作敢為,有能力的老人家。

去榮國府的過程

劉姥姥一早,帶著板兒就出發了。先來到榮國府大門前,看到一些華服的下人在門口守著,打聽了才直到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在後門,然後就去後門找周瑞家的。這也是王成給劉姥姥出的主意。一是王成和周瑞打過交道;二是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找她最合適。

經過別人的介紹,劉姥姥找到了周瑞家的。見到周瑞家的,見王夫人和王熙鳳就有了希望,在周瑞家的安排下,劉姥姥順利的見了王熙鳳。

去榮國府的收穫

劉姥姥見了王熙鳳後,看到衣著華麗,面容威嚴的王熙鳳,有點膽怯,更是喜歡。劉姥姥說,看到王熙鳳愛都愛不過來。可見,劉姥姥與王熙鳳是有緣分的。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王熙鳳拿她當幫閒哄賈母開心,劉姥姥沒有一點彆扭和不愉快,感到很開心,也很厚道。

這一次,王熙鳳給劉姥姥二十兩銀子。

第二次王夫人給劉姥姥一百兩銀子,王熙鳳只給八兩銀子,劉姥姥一樣對王熙鳳感恩不盡。最後,因果報應,在偶然的機會,劉姥姥救了王熙鳳的女兒 巧姐兒。

總之,作者在文中安插劉姥姥這個角色,是大有深意的。

第一,在社會地位上,說明農民雖然社會地位低,卻善良,知恩必報。不像李紈,見死不救。

第二,劉姥姥也是《紅樓夢》故事發展的一個線索,是目擊賈府從繁榮到敗落的目擊者。

第三、作者寫出大社會真實背景,從王爺貴族到貧民小家小戶。每個層次的人,在當時社會生存的狀態。

第四,為了呼應巧姐兒命運和結局。

總之,第一次劉姥姥去榮國府,沒帶什麼禮物。當時的心情,是帶著碰碰運氣的心理,去試試運氣。固然賈府的人好,給一點贊助,即便賈府人不好,什麼也給不了,自己也算開開眼界,也算沒有白活一場。劉姥姥的人生觀點很樂觀也很有智慧。

(題外話:自從來到“今日頭條“學到很多東西。不說別的,之說關於《紅樓夢》的觀點和爭議,讓我打開眼界。比如關於王成、青兒和夠兒,在“今日頭條“看到有人說,作者起他們的名字,大有深意,意思就是“清狗成王“,若讓我自己用盡力氣想,也可能想不到這些。不管是不是有依據,都打開我的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