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道」山西焦煤集團轉型跨越發展巡禮

「本刊報道」山西焦煤集團轉型跨越發展巡禮

奔跑在能源革命大路上

——山西焦煤集團轉型跨越發展巡禮

□ 本刊特約記者 呂靈芝

龍城四望,雄渾蒼茫。三晉大地,寶藏琳琅。山西焦煤,雄踞晉陽,世界瑰寶,華夏脊樑,礦廠星羅棋佈, 譽享四面八方。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山西焦煤旗下勤勞睿智、勇敢堅毅的礦山兒女紅心向黨,砥礪奮進,默默奉獻,為奠定新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石,輸送源源不斷的工業食糧,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發展詩篇,奮力奔跑在能源革命的大路上。

彈指一揮70年。山西焦煤與新中國同頻共振快速發展,從建國初期幾個滿目瘡痍的小煤窯,發展成擁有25個子分公司、3個A股上市公司、96座煤礦,規劃能力1.836億噸/年,資產總額3384億元的全國最大的焦煤生產加工企業和全國最大的焦煤市場供應商,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實現了煤炭、電力、焦化、民爆、金融、物流等多業並舉,挺進世界“500強”。

砥礪奮進70年。焦煤人披荊斬棘,書寫宏篇。從18年前山西焦煤集團橫空出世,到“中國焦煤”品牌享譽瀛寰;從被確立為全省轉型綜改試點企業,到入選全國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雙百行動”名單;從榮獲中國工業大獎,到聯合國中國國際卓越煤礦瓦斯治理中心依託山西焦煤設立……焦煤人勇立時代潮頭,築夢逐夢,精彩頻現。

「本刊报道」山西焦煤集团转型跨越发展巡礼

拼搏進取70年。焦煤人篳路藍縷,前赴後繼,拓光掘熱,護航國計民生,捍衛國家安全。僅山西焦煤集團成立18年間,就累計生產原煤14.58億噸、上繳稅費1533.59億元,居山西省屬企業之首。

人工數控 70載滄桑鉅變

70年高歌猛進,70年鵬摶大業。山西焦煤與祖國共同成長,發生了翻天覆地變遷,總有一些難忘瞬間,定格在焦煤人心田——

2016年10月30日,開採80餘年的白家莊礦關閉轉型建造地質公園,一部分職工轉崗到西山煤電千萬噸級煤礦斜溝礦工作。他們乘坐防爆越野車入井,輕點按鈕就能讓地層深處的“烏金”源源不斷奔湧地面,自豪和欣喜寫滿笑臉。

70年滄海桑田,回望來路感慨萬千。

1949年春,被日寇佔領的西北煤礦第一廠(西山煤電白家莊礦)等煤礦回到人民手中。1956年,西山礦務局(西山煤電)、汾西礦務局(汾西礦業)成立,共同支撐現代工業體系建設。

“雖然當時是人工挖煤、大鍬攉煤,可大夥都崇尚英雄主義,多出煤、出好煤,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豪言壯語掛在嘴邊,連續兩月加班連點都毫無怨言。”與共和國同齡的白家莊礦採煤工史秀良說。

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山西焦煤發展。1957年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對西山煤礦邊整邊改、產量迅增給予關注和肯定;1958年按照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指示精神成立霍縣礦務局(霍州煤電);1994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西山,盛讚礦工無私付出奮筆提寫“團結、奉獻、求實、進取”企業精神;2016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官地礦考察,對煤企創業創新等作出指示,深情叫響“煤亮子”……肯定和期許,化作力量;關懷和鼓勵,倍感溫暖。

加快機械化、現代化、智慧礦山建設,實現安全高效。礦井擴能改造、裝備升級捷報頻傳——

從1956年白家莊礦試用首套進口頓巴斯—Ⅰ型康拜因採煤機,到2018年正利煤業智能採煤工作面開始生產;從1958年西山礦務局原煤產量首次實現日產萬噸、1981年原煤產量突破1000萬噸,到2010年山西焦煤原煤產量突破1億噸、銷售收入突破1千億元……一座座高矗的里程碑,凝結著一代代礦工的光榮與夢想,浸透著一代代焦煤人的血汗和奉獻。

改革開放,東風催徵。礦山人逐夢現代化,指揮金戈鐵馬建設礦山。20世紀90年代末,受國內外諸多因素影響,中國煤炭工業苦涉冰河,針對煤礦“弱、小、散、亂”抗風險能力低等痼疾,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毅然決策:組建煤炭大集團。2001年10月16日,堪比“焦煤航母”的山西焦煤集團由西山煤電、汾西礦業、霍州煤電抱團組建,優勢迅疾凸顯。

煤炭十年黃金期,山西焦煤響應省委省政府指示領跑全省煤炭資源整合重組工作,新建一批礦井,確保資源無虞、持續發展。

70年間,山西焦煤人不僅注重企業規模擴張,更注重產品質量提升、品牌塑建。實施“精煤戰略”,建成選煤廠28座,入洗能力1.18億噸/年,確保企業效益提升、煤炭潔淨生產。

2018年,山西焦煤正利煤業等智能採煤工作面相繼建成運轉,煤礦逐步實現“少人則安、無人則安”。智能化開採、智慧礦山建設,推進煤炭主業快速發展。焦煤人用實踐檢驗了走大集團發展道路的必要性、正確性。決心篤定,勇往直前。

底線紅線 呵護礦工平安

安全,是企業發展的前提,是職工幸福的源泉。

回望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亟需能源引擎發展,而保證生產安全的技術缺乏,煤礦安全保障堪憂。

隨著時代發展,國家日益重視安全,安全監管工作逐步從淹沒於生產職能中分離出來,獨立運行。1961年,西山礦務局、汾西礦務局先後成立安全監察局。以人為本,不安全不生產。安全逐步上升至法治層面。制度約束,文化浸潤,“管理、裝備、培訓”並重,群防群治齊抓共管……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逐步形成;採煤機、裝煤機、皮帶輸送機等綜採設備、智能裝備的應用,有效保障了安全生產。

“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山西焦煤集團認真落實國家對安全工作的要求,成立伊始就確立“珍惜生命,珍愛健康”理念,持之以恆、如履薄冰抓安全、促發展。牢樹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明確責任嚴厲追究,以先進技術、設備、工藝做引擎,鐵般手腕抓安全。從狠反“三違”,到築牢“三基”;從“三員兩長”循環制約,到“五人小組”現場把關;從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到打造標杆礦井……科學的管理理念,剛性的制度約束,詮釋著焦煤人捍衛安全的決心堅定如磐。

為此,一屆屆領導班子一上任,就一個礦接一個礦摸底調研,下礦井、察實情、找短板、定舉措、保安全。去年年初,新一屆班子一上任,就確立“16516”安全工作思路,強化源頭“雙預控”,靠前防範風險隱患,堅持以鐵的擔當打造安全工作升級版。快推“四化”建設、“一優三減”,對標對錶打造裝備優、用人少、效率高、效益好、安全有保障的標杆礦井,8個智能化工作面正加緊建設。

無畏探索70年。焦煤人與水火瓦斯為伍,與嶙峋岩石為伴,一路赴湯蹈火、砥礪向前,歷盡滄桑和磨難,有沉痛教訓、亦有成功實踐。瓦斯事故的重創,警醒焦煤人鐵下心腸根治瓦斯,“近距離突出煤層群稀缺資源安全開發與利用”項目,摘得中國工業大獎桂冠。並將瓦斯治理利用“焦煤模式”與全球分享,共沐安全藍天。井下惡劣的環境,揪著礦工親人的心絃。礦工妻子黨素珍,井口送茶補衣囑安全,一干就是50年,開啟煤炭行業家屬協管先河,被評為“首屆全國道德模範”。如今,女工家屬安全協管服務站等群眾性安全宣傳組織遍佈礦區,寄託著礦山人對安全的殷殷期盼。

70年,焦煤人上下同欲,矢志不渝抓安全,企業安全態勢日趨向好,職工安全感、幸福感大幅增加,礦工生活得更有尊嚴。

改革轉型 答卷足夠驚豔

2019年7月24日,由山西焦煤集團發起的6家企業共同新設山焦銷售日照公司暨全國最大的千萬噸級配煤基地掛牌營業。昭示著山西焦煤集團由此從高山走向大海、從產煤走向配煤、從國內走向海外。轉身之華麗,堪稱“驚豔”。

煤企因煤而興。礦山人常以“溫暖人間,點靚華夏”為榮。然而,由於金山銀山和綠水青山皆不可或缺,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減優綠”改革轉型之路,成為焦煤人不二選擇。2016年至2018年關閉煤礦13座,退出落後產能874萬噸/年。不當“煤老大”,爭做能源革命排頭兵。

山西焦煤集團因改革而生。

焦煤人勇於擔當先行先試使命,始終將國家大計、行業大局、市場穩定放在首要位置,相繼肩負起全省轉型綜改試點企業、全國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雙百行動”單位歷史重任,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自我完善,在浴火鍛造中實現一次次涅槃。

山西焦煤成立之初就鎖定營銷牛鼻子,迅疾對營銷體制機制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確立“六統一”銷售運行管理模式,集團規模優勢、品牌優勢立時躍升。推行大客戶戰略、“長協”模式等,彰顯大國企責任擔當,贏得上下游企業信任依賴。“只要焦煤(集團)不離不棄,我們便生死相依。”這是下游企業從心底發出的聲音。依託“焦煤在線”發佈的“中價·新華”山西焦煤價格指數,成為煤炭市場的晴雨表;發起成立的中國焦煤品牌集群,成為穩定焦煤價格的壓艙石……

2016年底,針對老煤企積存的體量大、冗員多、效率低、發展動力不足等頑疾,山西焦煤慎選試點單位“一企一策”推行契約化管理,探索可複製的改革經驗。2018年全面推開,當年盈利水平同比增加20.48億元,增幅74.03%;在2019年入圍世界“500強”的5個省屬煤企中淨利潤居首位。

“下一步將三項制度改革與契約化管理配套跟進,倒逼內部管理變革,推動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同時更加合理充分授權放權,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臺。”山西焦煤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茂盛推進深改的決心篤定。

成立山西焦煤“雙創”中心,成功孵化企業百餘戶;開展組織化外出創收,員工觀念發生了由“要我出去”到“我要出去”的轉變。近3年,成功輸出4247人外出創收。

「本刊报道」山西焦煤集团转型跨越发展巡礼

時下,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升能降,在山西焦煤已成常態。4年來,累計轉崗分流人員約9萬名,實現了職工總數、在崗人數、幹部職數持續下降。

以改革促轉型升級。山西焦煤正鎖定“聚焦主業、循環發展、創新驅動、開放融合”發展路徑,闊步向前。

一條巨形管道,如蒼龍橫臥、蜿蜒山間,將遠在古交礦區的坑口發電廠的熱源輸送到省城太原。這條管道所輸熱量可供太原市1/3的住戶採暖,是我國熱電聯產利用率最高的典範。1978年西山煤電開始建設古交礦區,其中坑口燃中煤發電項目已成長為全國最大的坑口發電廠。目前,山西焦煤正以煤炭就地轉化、清潔利用為突破口,以煤—電—材(鋁)、煤—焦—化(鋼)等一體化為方向,加快循環經濟園區建設,推動循環發展。如今共有6座燃煤電廠,裝機容量4670MW;五座焦化廠,焦炭產能1180萬噸/年;60萬噸/年烯烴及配套甲醇一體化項目正抓緊推進。

以創新推動能源革命。與40多所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建成技術聯盟,開展技術研發和應用。煤與瓦斯共採、切頂卸壓無煤柱開採等一批綠色開採技術領跑行業。

按照“1+3+N”產業佈局,山西焦煤加快引資引技引智發展,企業內控體系、十大信息化平臺正抓緊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推進,轉型項目次第落地——

去年7月19日,山西焦煤焦化焦炭整合拉開序幕,民爆集團完成了專業化整合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邁出關鍵性步伐……與格魯吉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達成了合作共贏協議,山西焦煤對外合作的朋友圈日益擴大。藉助互聯網發展現代物流業,已有在線註冊車隊430家,節約運費254.3萬元。

踐行低碳理念,建成18座瓦斯及餘熱電廠,裝機容量239MW;向市場投放“鑫鉅出行”新能源共享汽車700餘輛。

明確71項牽引性轉型項目和100項新興產業培育項目。35個新興產業項目已開工建設,計劃投資22.13億元。

把舵引航 航母行穩致遠

旗幟引領方向,旗幟凝聚力量。山西焦煤集團的改革發展,得益於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

1949年,西山礦區最早的黨組織——中共西山煤礦第一廠支部委員會成立。由此,一個黨支部、8名黨員如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傳播黨的方針,帶頭自力更生搞建設,成長為擁有3168個黨支部、62400名黨員的大型國企黨組織。從“區、站、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模式得到省委、中央肯定,到黨建“1234”工作機制受到中組部表彰;從黨建質量標準化,到創建黨員示範崗……無論是初創艱苦時期還是深化改革破冰階段,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始終是山西焦煤集團找準歷史方位、劈波斬浪、急流勇進的堅強保證。

一屆屆黨委班子繩繩相繼,殫精竭慮謀發展,從“全國百強、行業領先、‘四跨’集團、做強做大”,到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焦煤企業”,恢宏戰略,盡顯胸襟和卓見。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焦煤集團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創新黨建工作,不斷提升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從嚴治黨馳而不息。建制度、立規矩,將日常行為裝進制度的籠子,作風不嚴不實受處分、瀆職失職嚴問責……清風掃積弊,違紀嚴處理,剎住了以往認為“不可能剎住”的不正之風,使各級黨組織、全體黨員在規矩和紀律約束保護下,不斷自省、自警中修正自我,永葆本色。狠抓“三基”強根基。加強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對照初心找差距,強“根”鑄“魂”站正腳跟。線上線下培訓比武,以考促學砥礪初心;面對鏡頭公開述職,群眾評議督促奮進。一點一滴滲透,一舉一動示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築牢根基,永葆活力。依規治黨礪作風。出臺禁令,約束行為、狠剎“四風”,只要損害企業和群眾利益,決不姑息。建設廉政文化,弘揚清風正氣;開展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以案為鑑、以案明紀。成立紀檢巡察組,對所屬單位專項巡視巡察,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一步邁出去,永遠在路上,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通過成立傳媒公司、尋找接替煤礦、組建井下搬家隊伍、創辦超市……2018年底礦井關閉時,全礦2421名職工全部轉崗安置,又幫助兄弟單位安置轉崗分流職工271名。”霍州煤電豐峪煤業黨委書記鄭旭峰說,這些得益於他們黨委一班人前瞻性謀劃企業未來轉型方向和路徑。

共創共建 發展紅利均沾

“真沒想到,現在挖煤不用人,出坑熱飯隨便吃,上下班開自己的汽車……”西山老礦工徐樹興發出感慨,“真沒想到,咱礦區也成了遊覽區!” “退休職工能在異地就醫了!”

70載春華秋實,70載地覆天翻。

從荒涼黑色煤窯,到蔥翠綠色礦山;從棚戶溼冷,到雅居摩天;從凹凸不平羊腸小路,到周道如砥、康莊之衢……焦煤人櫛風沐雨,書寫傳奇,奮力託舉起大美礦山,用心經營出幸福家園。山西焦煤黨政秉承“奉獻社會,造福員工”宗旨,依靠職工辦企業,恪守企業效益與職工生活質量同步提升,始終把民生工作體現在點滴行動中——

舉辦職工技能運動會等提升員工素質,十屆職工技能運動會角逐出350名“狀元”,均得以重用;啟動“藍點計劃”、選拔領軍人才等,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證;繳足職工“五險一金”等,僅企業年金已累計為職工發放近18億元;全方位、長週期幫扶困難職工,形成“3110”幫扶工作機制,得到全國總工會肯定……18年來,在冊職工收入提高了7.79倍;近5年,約40000戶棚戶職工搬進新居。

雄關漫道70年,閃光精神耀征程。關德印、亢龍田、黨素珍……山西焦煤湧現出的40餘名全國勞動模範和不同時期的時代楷模、道德模範等,用自己的行動在山西焦煤史冊上深深鐫刻下礦山精神,匯聚生生不息的焦煤力量,鑄就不朽精神豐碑。

以德潤身,以文化人。注重文化融合、建設特色文化,涵養了焦煤人胸懷大局、勇於奉獻等優良品質,凝聚起大集團勠力同心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焦煤企業的強大力量。

牢記使命初心,鼎力擔當責任。山西焦煤集團秉持抓環保就是抓發展,汙水淨化循環利用,原煤入倉清潔生產,治理矸石山生成綠地和農田,豆黍飄香,草綠花妍。居民小區綠蔭如蓋,休閒公園秀色可餐;幽廊閒閣縈嵐蘊詩,大美礦山似流香清卷。六條快速路將西山礦區職工生活與省城太原無縫鏈接,石千峰、狼坡、桃花溝、萬畝生態園……林海浩浩,蓊鬱如煙。多座煤礦被評為“全國最美礦山”、入選國家級“綠色礦山”。

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熱心參與慈善、捐助等社會公益事業。2008年南方遭遇雪災,山西焦煤向災區突擊搶運煤炭98萬噸;2011年起,為山西省低收入農戶無償供應採暖“愛心煤”400多萬噸;出動多支救援隊遠赴汶川抗震救災,黨員捐助特殊黨費725萬元,職工捐款捐物2488.42萬元……新時代,山西焦煤響應國家脫貧攻堅政策,成立駐村工作隊、選派“第一書記”進駐興縣、保德貧困縣開展扶貧工作,累計完成扶貧投資40多億元;發展現代農業,實施產業扶貧,已累計投入近17億元開發產業扶貧項目,帶動3500戶貧困戶就業,贏得地方政府、老區群眾盛讚。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啟航。

山西焦煤集團一定不負前所未有的新時代,不負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偉大夢想,不負國家和政府賦予能源革命排頭兵的神聖使命,勇立潮頭,再續華章。

(原載於2020年第2期《前進》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