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很極端,是不是心理有問題?你怎麼看?

祝豔希


極端的人肯定是心理有問題,但不一定是疾病。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不是一個範疇。


古道西風瘦


我的父親,65歲了,非常極端的一個人。但是對家人還是很維護。

我父親這一輩子,與人吵架無數,家裡的親戚,周圍的鄰居,村裡的幹部都吵過架了,在他看來凡事都有對錯,而且他永遠是對的那邊,極少承認自己錯了,即便錯了也是梗著脖子不會認錯的。(腦補一下《鄉村愛情》裡的謝廣坤)。對於我的父親,在我讀了一些心理學書籍之後我分析的是他有嚴重的心理問題,但是形成的原因要追溯到小時候,我父親排行老三,上面有大伯,大姑,和一個小姑。小時候爺爺奶奶疲於生計根本無暇照顧,都是我大姑出門帶著的,哪怕去上學也是帶去藏在桌子底下。所以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導致他不自信,心腸比較硬,缺乏共情能力,沒辦法換位思考。然後因為小時候物資缺乏,營養不良,個頭比較矮,所以比較自卑,十分在意別人對他的評價,如果別人是負面評價他,那就算跟他結仇了,這輩子都不願意再講一句話了。我母親這邊的親戚基本就是這樣得罪光的,這一點讓我們有點難堪。但是他還是堅持己見,自己不跟親戚來往,讓我們做晚輩的也別聯繫他們。然後他不能被冒犯,一旦冒犯就恨不得跟你拼命,抖狠是他在行的,因為這一點很多人怕他,唯恐避之不及,畢竟人都怕死,就當他是個瘋子,惹不起還躲不起嗎?在這一點上,他的孫女是唯一例外的,可以騎在他頭上任意妄為他不會生氣。再就是什麼問題很難溝通到深度一點的位置,基本在表層就開始鬥嘴了,我母親一輩子忍受這樣的性格的人,生怕自己哪一句不對就會捱罵,(捱打不會,年輕時打過,現在不會了,但是還有語言攻擊,冷暴力)戰戰兢兢的,好在現在可以跟著兒子生活,不必朝夕相對。

我也問過周邊的人,這樣性格的人也有很多,估計跟那個時代有很大關係,那個年代很多家庭有六七八個孩子,父母根本沒有時間管的,這些孩子就這樣自己長大了。所以導致了這一批人的極端心裡,非黑即白,不按他的來就是錯的,就要被指責,甚至千刀萬剮都不為過。這種性格直接導致很多老人眾叛親離,老年孤獨,他們也不能理解為什麼大家都會迴避他。但是你若讓他們去看心理醫生估計會遇到非常強烈的抵抗,即便同意去看,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這樣的人需要重塑價值觀,不是幾個療程能搞定的。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極端的人,如果是你親近的人希望你多宣傳心理學的理論和心理書籍,興許會有些幫助。


劇聊灣


問題:"有些人很極端,是不是心理有問題?你怎麼看?

答:有些人很極端,並不一定心理有問題,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的的確確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有的是性格使然;有的根本就是人品有問題。

第一,第一心理有問題。這也分兩種,心理疾病和心理陰暗。

如果這個人極端得毫無節制,情緒自己都控制不了,很小很小的事也必須一定要怎樣,那可能真的是心理問題,比如強迫症、潔癖、無原由的歇斯底里,這個一般也都發生在強大的精神壓力和創傷後,而且情商和情緒上,周圍比較近的人家裡的人也一定會知道,一般也會同情和諒解。這就是心理疾病。

而心理陰暗的人,凡事都把人往壞處想,覺得世界上就沒有好人,到處是陷阱,到處是坑,不信任人,周圍人的好心他也會看成是對自己的嘲諷,一般這種人不自信自己成長也不順利;還有的人本來自己也是一普通人,卻看不得別人的好,看不得身邊的人比自己強,不懂得感恩和為別人喝彩也是為自己的人生助力,天然的嫉妒心使他們偏執極端。而別人一旦再無意中冒犯他一點,他可能就不計後果地打擊報復。

第二,性格使然。有人生性好強孤僻,不願意和人連接,很多事寧可自己費九牛二虎之力,也不求人,也不願意和大家在一起分享,所以就讓人覺得很極端。

還有人在自己在意的事和人上極端,比如自己喜歡的東西,別人碰一下甚至看一眼都捨不得都懷疑有不軌之心;自己的孩子,極端寵溺的父母那就是不允許別人說,甚至過分的連小孩子們的相互打鬧他都要伸手去幫;自己的男女朋友,本來是正常地和異性交往,但就是不放心就是要看著,其實是不自信和極端的表現。

第三,人品有問題。本來自己一身毛病,懶惰、不上進愛投機取巧甚至撒謊,卻要求別人事事對得起自己,別人本來已經很照顧他了,有一處沒照顧過來,就翻臉不認人,極端的面目就出來了,到處說人壞話,搬弄是非。

所以,極端不僅僅是心理問題。





小丫愛生活


如果一個人做什麼事都很極端,那一定是心理有問題的。心理有問題,並不代表有了心理疾病,準確地說是思維方式不符合客觀事物的需要。

心理學揭示了人們認識問題的三大過程: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做事很極端的人,往往在這三個過程上都存在問題。

首先,在認知過程上,極端的人,由於受個人經歷磨難或創傷的心理影響,往往用非白即黑的片面習慣去認知事物,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拒絕觀察和領悟事物的全面。

其次,在情緒情感過程上,極端的人往往心比較硬,以為什麼事都要由自己來從頭做到底,不接受別人的幫助,也會不感恩於他人。

第三,在意志過程上,極端的人比常人施加了更大的強度,一如既往地向一個方向用力,不考慮周邊因素。

比如,大家戶外活動,爬山至第二高峰,大家看遠處還有第一高峰,準備繼續攀登。因為都比較累了,有人提出走盤山道繞著到第一高峰。極端的人不同意,提出直接攀登。什麼問題?極端的人在認知上,只看到更快地上到第一高峰,沒考慮大家的體力和安全等因素。在情緒情感上,只認死理兒,不考慮大家的感受,出去玩高興為主,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上到第一高峰不重要。在意志過程上,都已經很累了,一個大家遊玩的活動,用不著拚命。這是極端之人在思維上存在的問題,問題的癥結,是思維方式方法不符合當時大家狀況的需要。

當然,極端不極端也是相對的。如果是個登山比賽,必須以最快的方式登到第一高峰,那個直接攀登的人不是極端,相反,慢慢繞著上的可能走向反面極端了。


2019東子


第一:如果一貫這樣,那麼就是性格極端。若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或者他人帶來痛苦,並且願意去改變,那麼就是心理極端,並不能統一歸納於心理有問題。

第二:極端的性格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對於容易走極端的人性格主要是表現出做事極端以及性格極端的情況。

第三:從某一個層面來理解的話,性格極端是專橫和暴力的體現,是成長環境形成的,怨天尤人的情形多,心理極端體現是偏持,槓精類的群體,是後天工作環境中呈現的較多,由於心理壓力造成,過於較真或是鑽牛角尖是其典型特徵

第四:與性格極端的人交往,不要輕易說異議,不要講忌諱的話,儘量保持距離,與心理極端的人交往,先贊後異,以保留己見為好,避免爭執。

第五:和他們相處的時候,一定不要搬出自己的原則,否則,他們不會給你好臉色看的,不要裝作很偉大,除非你想被他們鄙視。也不要裝作你的原則很厲害,除非你想和那個人絕交。


濟工vlog


極端的人也就是偏執的人,通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傲慢固執,行為偏激,敏感多疑,心胸狹隘,自卑,自以為是,對他人苛刻,暴力傾向等等各種扭曲的性格。偏執做為一種性格特質只要不傷害到自己和他人,也沒什麼不好。但是一旦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那就是嚴重的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童年到成人的成長曆程中,處在惡劣的家庭環境和不健康的社會環境中,比如缺愛家庭,單親家庭,父母經常爭吵不休,生活中各種不幸遭遇,總之就是受了太多精神創傷,與是保護自己而自我封閉。其次:個人先天弱勢,生理缺陷和疾病也會讓其無法合群而自我封閉。有的人可能一生都走不出童年的陰影。這種人格障礙會讓人處處碰壁,難以有所成就。在傳統文化中有一句話:"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命由心造,福自吾求”,充分詮釋了心念的重要性,一個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境遇,必須從自己的心念上下功夫,起心動念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願意打開心胸與人交流,願意奉獻自己去幫助別人,從而引發他人對自己的幫助,他才能切實感受到"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美妙,人格障礙才會被打破。



樹壯有根


人的思想是由理智和感情組成的,有的人理性思維多一點,有的人感性思維多一點,都無可厚非。但是,遇事感性思維完全起了作用,就是說純粹的感情用事,喪失理智,就表現出極端思想。

極端思想產生的原因:一是文化因素。如有的宗教派別漠視生命,講究自殺以報效自己的神。臭名昭著的日本武士道也是這樣一種文化。二是性格因素。有的人在性格形成的時期遭受傷害,形成性格缺陷,在處理所有的事情上呈現出極端思維。三是經歷因素。思想極端的問題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要注意情緒的調整。情緒的自我管理有兩個關鍵點:1、自我覺察:有些人很難覺察自己內在的情緒狀態,導致無法及時進行調整,以至於脾氣發過後才後悔不已;2、合理釋放:當負面情緒來時,尋找合適的宣洩途徑非常重要,比如溝通協調,或把負面情緒寄託在運動、興趣活動中宣洩出來等。




第三經濟


一、極端的外在表現一是在對待事物的認識上固執己見,聽不得不同意見,二是在處理事情時情緒容易偏激失控 ,容易造成不良後果。

二、極端的內在因素一是個人間的性格差異,二是個人學養的差異。

三、個性的差異一是遺傳因素,二是後天環境影響。

四、極端的人遇事不善於通融,不容易溝通。

五、極端的人別人不容易接近,缺乏真正的朋友,因此會常常感到孤獨無助,極易發生心理方面的問題。

六、不論哪種原因造成的極端性格,只要個人有正確的認識,不斷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自身素養,那麼這種性格就會得到改善甚至徹底改變。

七、在與極端性格的人交往時,要注意忍讓迂迴疏導,以柔克剛。


不知古焉如今


只想自己極端,不許別人極端,是心理有問題。如果他的極端沒有侵犯,傷害別人,你管不著,關你屁事,管好你自己。加拿大放開大麻,只要是自己意願,沒有強迫,引誘,成年人自己擔責,正當合法。你不給他吸,他要欺負,侵犯,侵佔,傷害他人,拿他人當替罪羊,出氣筒,替死鬼👻,人肉沙包,對其他人公平嗎?你能達到嗎?🐸🐸🐸🚶🚶🚶🎥🎥🎥


向日葵8853161210914


謝謝,諮詢師唐郎來回答。

觀點:有些人極端,要弄清具體指什麼極端?是思想極端還是行為極端?並不能一概而論,心理學創立者弗洛伊德說過,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從某種意義講,任何人都是精神病,主要看怎麼認識罷了。我們應該淡化心理問題的判斷,這對於培養正能量很有益處。

處方:行為往往是思想的映像,但也不是絕對,思想和行為長期因為個人的特徵而表現出一種相對穩定的習慣,我們稱之為性格,而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不要輕言心理問題,而應該淡化問題,轉化問題。


一,極端的定義很複雜,表現形態也各不一樣,缺乏量化標準。

心理學在研究人類的思想與性格時,只是將研究對象的行為表徵進行過歸類統計,比如說較之於普通人(行為統計數多的類型)比較暴躁,比較孤僻,比較自私等,但究竟到如何程度才能稱之為極端,即使在學術界恐怕也沒有一個具體能量化的標準。

二,極端與否還要因人而異,判定標準就更不是千篇一律。


另外,性格能否夠上極端還有一個重要一點就是要因人而異,通俗的講,同一件事的處理方式,對同一件事情的反應,對有些人來講,極端與否還跟人所處的時代,地點,文化,歷史傳統多方面有關。比如有人極端刻苦的學習,茶飯不思叫極端嗎?有的人嫉惡如仇,對於醜惡現象就暴跳如雷不能自己,這叫極端嗎?

三,極端是一種心理學的統計分佈,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貶義。



其實,綜合以上兩點,唐郎覺得所謂的極端就是一種人群中性格特徵的統計學分佈,是一種數學統計的參考意義更甚於對其心理學上的判斷,其本身是一種中性的定義,加之提問人並沒具體化怎樣的極端表現,唐郎一向不贊同一些心理諮詢師或者專家認為的心理問題前設性設置,因為,很多人心理本沒有問題,反而被治療出了問題。

綜上所述,所謂的極端很可能是一種前面的認識,如果所謂的極端能激發出你有些人身上的奮進因子,能激發出有些人身上蘊含能量,那麼極端一點,又有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