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地人和上海人是啥意思?上海地區最早的縣治是哪裡呢?

美麗的蘑菇總有毒


反正上海被開為通商口岸後,外地人就湧動而來了,上海一直在洗牌,上層最後留下的都是全國各地的精英匯聚成的,談論本不本地沒意思,我們是外地的博士,來這裡,那些當地的很多孩子讀書就讀箇中專,工作在最基層。。。。我們也從來都是說老家是哪的,從來沒覺得上海這倆字有多榮耀,只是一個可以提供工作生存的地方。這裡機會多,也是歷史的選擇和國家的政策造就,沒啥可遺世獨立的,離開祖國支撐,哈也不是。


潘小珊


上海人指的是爺爺輩是從全國各地而來,在上海紮根,生兒育女,有個上海戶口,父母這一輩人算半個上海人,到了孫子輩,老家話都不會說了,只會說上海話的人,這輩人經過了三代的本土化,成為了現在的上海人,上海本地人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上海周邊的土著原住民,他們被稱為上海本地人,不要太有錢哦~


風吹草動我就在那


上海人就是有上海戶口 生在上海 長在上海的人(包含上海本地人)

新上海人 不是生在上海 獲得上海戶口的人(我同事 內蒙人 來上海幾年 已經有戶口 他很快融入 聽得懂 也能說上海話 不過很多人來上海N年都不會說 不能聽 )

上海本地人 籍貫上海 戶口上海

我是籍貫山東 已經是移居上海第四代 我小孩是第五代


Meng47846142


上海人泛指有上海戶口的人,包括①上海本地人、②歷史時期移民到上海的外地人、③近代引進(人才)戶口、④結婚後落戶上海戶口的、⑤“藍印”戶口。

上海本地人一般就是上海農民,分佈在以前的“縣”、農村或郊區,就是現在的松江區、浦東新區、寶山區、青浦區……,據歷史記載,上海最初是隸屬江蘇的延伸區域。也有人稱呼上海本地人為“上海鄉下人”,即農民的意思。這“鄉下人”都是以前的稱呼,現在幾乎沒人這樣叫,為什麼?因為很多市區老城廂都動遷了,安置房都在郊區,城裡人都成了鄉下人。況且,郊區的上海人都有宅基地,遇到拆遷安置費和房子明顯比市區的多,令人羨慕不已,女孩子都鐘意拆遷大戶。

上海人(移民而來的),嚴格的說應該是分佈在上海市區的人口,靜安區、黃浦區、盧灣區、虹口區、普陀區、楊浦區等。上海人祖籍都不是上海,在實行“落戶”政策之前,到上海做生意的、打工的,甚至是解放前逃難到上海的,都擁有了上海戶口。上海人的祖父輩大多來自寧波、淮北、山東等。在市區有比較優越的學習和工作環境,直到今天,也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人才引進。高級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是有機會進上海戶口的。

與上海人結婚滿規定年限的配偶,經戶主(或產權人)同意,可以落戶上海。

藍印戶口是指對在本市投資、購買商品住宅或者被本市單位聘用的外省市來滬人員,具備規定的條件,經公安機關批准登記後加蓋藍色印章表示戶籍關係的戶口憑證。持藍印戶口者,在入托、入園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申領營業執照、安裝煤氣和電話等方面享受本市常住戶口的同等待遇。藍印戶口不是常住戶口,,每年須進行年檢,不符合年檢的,給予註銷。

要區別“正宗”上海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身份證,只要是310開頭的都是。前面說的①②以及在上海新生兒都是310開頭,而③④⑤是新上海人。


魔都魅影


上海本地人其實就是原松江府和太倉州的原住民。上海人是指開埠後來的移民加上老城廂本地人共同形成的一個新族群,和本地人的區別就是一個屬於海派文化,另一個屬於本幫文化,本地人是松江系的本幫文化和太倉系的蘇幫文化,說白了就是松江人和太倉人。上海人的歷史很短,沒有松江人歷史長,地盤也就內環內一帶,而且開埠前也是人家松江人的地盤,上海開埠後江浙粵移民加上老城廂的松江上海縣本地人在一起慢慢融合出了海派文化,形成了現在的上海人,解放前後又來了大量的蘇北人,進一步形成了上直角下只角之別的上海人,經過幾代人努力和建設,就像以色列人一樣,不但在別人地盤上紮根下來,而且還創造出了移民為族群的海派文化,一步步靠這個文化的凝聚力脫離了松江府管轄,成立了淞滬市和上海特別市,最後又併入了老東家松江府的所有土地和鄰居太倉州的嘉定縣,然後就奠定了現在的上海市,按理說郊區本地人其實都是松江人和太倉人,但畢竟已經被上海收購,不過文化上卻和海派文化的上海人格格不入,所以只能稱呼他們為上海本地人,為的就是和上海主流文化的海派文化做個區分。



刺身黑漢堡


看來很多所謂的上海人對上海本地人與上海人兩者的區別,普遍存在著誤區。所謂的上海本地人也就是居住在原10個郊縣的人,但也並不全是農民,屬農民身份的也就佔70%左右,還有30%左右都是居在縣城或其他城鎮中的居民。這些人倒是世居住在屬於上海的這塊行政區域土地上。而所謂的上海人也就是居住在上海市區的這些居民,但你如要追蹤他們的身世足跡,只要上朔到他們的爺爺輩,那90%都是從外省進入上海的外地人。他們的祖籍基本上都是蘇北籍、寧波地區籍(並不是專指寧波市,大部分是寧波市周圍的一些縣)、也有少量廣東籍、蘇南籍,當然還有零零散散來自全國各地的。至於上海哪個縣是最早設立的,根據歷史記載應該是松江縣,後被稱為松江府。現在上海市區城隍廟這一區域就是原屬於松江府管轄的上海縣。所以,現在的上海人根本沒有必要再為誰是正宗的上海人而爭論不休。無非就是居住在市區的人與居住在郊區的人區別。


風帆


上海縣治(清朝):松江府下轄松江縣、上海縣、青浦縣、奉賢縣、金山縣(金山衛)、南匯縣、川沙縣、嘉定縣、寶山縣;清末,成立上海道主管老城廂地區和各租界之間的地區。現在的行政劃分是解放後逐步形成的。所謂的上海本地人其實是指從清朝或更早前上海的居民後代。上海的黃浦江以東區域,除了奉賢和金山,絕大多數是宋朝以後形成的陸地。川沙縣是明朝時期上海的最東縣城,經常被倭寇入侵,至今還有抗倭英雄的牌坊。南匯縣是清朝中期陸地擴大後成立的,當時因土地鹽分高,南匯縣人不種糧食,收入以種植棉花和從事海鹽生產為主。


思令4


籍貫是上海的是上海本地人,不管郊區還是市區,籍貫非上海的,身份證號又是310開頭是後來國家開辦身份證制度之前就在上海的戶籍人,這部分人在上海至少有兩代人以上。非310開頭的,戶口又在上海的,是新上海人,一般不超過兩代人,或者不滿20歲的小孩父親是上海,母親是外地人嫁到上海的,小孩戶口先隨母親,再到讀書後再轉到上海的。


sgg70


本地人是指原先生活在郊區的人,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那裡,有他們的習俗和方言,著名的地方劇種滬劇就誕生在那裡。上海人是指江浙一帶以及其他省份遷移過來的移民,他們在市區一帶的小漁村另起爐灶,從事各種行業,加上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商埠的開發,就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所以上海本地人和上海人在生活習慣上是略有不同的,上海人有著五方雜陳的生活方式,融和著各自的地方特色別具一格。由於開發的晚,上海地區最早的縣治就應該在松江和蘇州一帶了,上海只是縣治下的一個小城廂。


牧野童


首先來說一下 按祖籍「籍貫」來分 上海戶籍有四大人口來源 上海本地人 寧波人 蘇州人 蘇北人 上海本地人就是上海的土著人 有宅基地的 祖祖輩輩都是住在那裡的 一般在現在的上海外環外 青浦 寶山 閔行 南匯 川沙 奉賢 金山都有本地人 而這些本地人的方言也各有不同 與接壤的地方口音相近 上海最多本地人應該是浦東 川沙 南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