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蕾、湯敏:3月大範圍恢復經濟活動應該可以期待

左小蕾、湯敏:3月大範圍恢復經濟活動應該可以期待

外匯天眼APP訊 : 新年伊始,一個沒有預期的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的爆發,一道防控疫情的指令,讓交通本應最繁忙、走親訪友最頻繁、舉國上下最熱鬧的傳統的春節,幾乎在瞬間停止了除防疫需要的人群流動性和正常生活需求物質的交通運輸之外的所有活動,經濟和社會進入靜止狀態,比之科幻影片的場景切換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種完全靜止狀態已經從正常春節假期延長了至少一個星期。我們認為,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的三大驅動力,受到嚴格的疫情防控的影響,較過往同期有不同程度的更多的偏低態勢。

首先,對進出口的影響。我們原來判斷,因為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簽訂,雖然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短期內出口水平還是可以穩定在去年年底的水平。但是由於突發疫情的影響,節後開工時間延後,原來的訂單是否能按時完成顯然成為必須面對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國家和地區,由於擔心也不乏借疫情發揮的成分,頒發了一些跨境人員和貨物流動的不暢通的規定,必然會對出口貿易產生更多的困難。這種情況哪怕在國內疫情緩和以後,國際社會還可能延續一段時間。今年出口貿易形勢,要在去年年底的水平上再疊加疫情防範假期延長、經濟活動延長開工影響的部分,也需要在一般年份的第一季度出口偏低的同期增長數據上疊加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

其次,對投資的影響。疫情延遲恢復正常工作的時間,因此我們判斷,對投資的影響可能主要表現在相對時間上的滯後。去年年底已經有諸多政策安排。政府投資項目增加,並且在項目投資資金上出臺了若干創新的措施;國務院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政策,應該對製造業投資增長起到支持作用;PPP項目的一些政策調整也應該有利於拉動民間投資。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這些政策可能會比正常到位時間上有所滯後。只要這些政策安排得到實施,對今年投資增長會起到穩定的作用是可以預期的。另外,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所有防控物資的生產都會追加投資。因為全社會和各方面的需求將在一段時間大幅增長,追加的投資也應該是具有一定規模的,而且這部分投資會立即到位。所以全年投資增長應該可以達到正常水平。

第三,對消費的影響。對消費的影響應該最為明顯。通常情況下,第一季度,因為兩個節日的原因,正常的生產活動減少,進出口和投資數據都會有所放緩。但是節日期間的消費從來都是一枝獨秀地成為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的“當之無愧”的支柱。今年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疫情擴散,各地採取了特別措施,基本禁止了所有人群可能相對聚集的活動和事情,所以沒有走親訪友,沒有請客送禮,餐館基本沒有營業,旅遊度假取消,所有娛樂文化消費場所也關門謝客。雖然數據沒有出來,但是,消費增長的同期比較一定沒有昔日的輝煌。

不過一直以來的規律顯示,第一季度因為元旦和春節兩個節日,一般會出現經濟增長有偏低全年水平的情況。所以第一季度數據通常作為參考不能作為判斷全年經濟增長的依據。我們上述的分析顯示,今年因為疫情的不可抗因素,會不同程度加劇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偏低的因素。根據經驗,在疫情大規模爆發期過後,特別是在通過大數據分析,能相對準確判斷疫情發展現狀和態勢以後,在各方面的防控物資和防控措施基本到位,疫情爆發和擴散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各種活動會逐漸恢復。現在相關數據已經開始緩慢減少,按照一般傳染性疫情的變化規律,本次疫情爆發期可能要到二月中下旬減弱並得到有效控制。到時候只要交通防疫措施到位,社區和公共場所的必要防護機制完善,三月份大範圍恢復經濟活動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我們認為,今年經濟增長按照正常狀態做出的部署應該做一些調整。既定的政府投資和各項基礎設施項目,在經濟活動重啟後要加大執行力度,取消繁瑣的審批程序和過程,最大限度地體現放管服改革的成效,各項相關政策,資金投放和項目啟動要迅速到位,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確保投資增長穩定在潛在增長速度需要的水平上。

關於進出口貿易,我們傾向底線思維,爭取最好的結果。今年的國際貿易的環境,不要小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我國疫情出現後做出的一些過度反應,會給我們的進出口貿易帶來新的壓力,而且是我們完全不能控制的挑戰。所以我們要在鞏固歐洲和東南亞這兩個我國第一大和第二大的貿易市場的同時,要繼續開拓非洲、中東、東歐、中亞和南亞市場。更重要的當然是要“開發”國內的市場。

國內的消費已經在經濟增長結構中佔舉足輕重的地位。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人口總和不超過10億。而我國14億人口,隨著經濟發展老百姓收入不斷的增長,所謂中產階級的數量正在快速增加,2020年國內將實現人均收入超萬美元的全面小康社會,國內的消費和支付能力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當然,現在消費市場的開拓,不應該是傳統意義上的刺激一般消費,而應該聚焦消費新趨勢,新動向,不同年齡群體的不同的新的需求,特別是年輕人求新求變的消費心態,老齡化帶來的保健需求,還有疫情帶來的全民健康素質提升的啟示,都可以成為未來國內消費創新的新的增長點,而且都可以是萬億級別的機會。

今年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年,年初疫情爆發增加了困難,但是也是對中國經濟韌性的一次檢驗。不管是疫情防控的緊急應對還是恢復經濟活動的有條不紊,都證明了中國經濟整體的實力和調節能力,以及制度優勢帶來的整合資源的能力。只要相應的部署調整及時到位,達到今年的增長目標應該可以預期,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應該沒有懸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