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以死明志,堅貞不屈的精神,在現代人看來有什麼借鑑意義?

十三玄


古人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又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又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時代不同,因人而異,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善若水yangfabing


說到文天祥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們從小就是讀著他的那首“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來學習他的精神的。

文天祥為人正直不肯因公假私,這樣的性格遭到了一些文武官員的不認可,還多次被貶。而且不久之後國家還發生了戰爭,文天祥早已料到這一天的來臨,但是他卻身不由己,但是眼看著國家大難來臨,他不能束手無策,於是上奏起兵,解決了燃眉之急。他能經得起利益的誘惑,在關鍵時刻,寧願要志氣,也不要金錢,他不僅自己做到了,他還倡導國人愛國,不為任何黑暗勢力屈服,為當時的南宋朝廷掙了光。

文天祥這種堅貞不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人的一生都很漫長,總是要面對很多誘惑和困難,但是在面對現實的時候,能做到嚴明律己是很不容易的,所以那份堅貞才顯得很珍貴。儘管當時,給他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並不多,沒能為國家獻上自己的全部力量。

對於文天祥的精神我們一定要將其傳承下去。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事,不能為了利益而被矇蔽雙眼,要為國家、集體多做貢獻,創造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正如當下病毒肆虐的時期,白衣天使不畏生死,勇於犧牲,為國家為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個人也應學習文天祥的精神,奉獻出自己的力量,幫助國家抗擊疫情,度過危難時期。大家認為呢?





葫蘆文化


一、文天祥之死,在當時是忠君爰國的進步思想的具體體現。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任何事都要受到歷史環境的影響,文天祥也不例外。在他處於封建社會儒家思想的忠君愛國的具有統治地位的時期,其做法無疑是正確的,值得讚賞的,正義的。因為,他是為抵禦“外族”而獻身的,我們從南宋十萬軍民寧願跳海而死,也決不投降的事實得到佐證。

二、文天祥之死,從現在角度上來說,是欲阻止歷史巨輪向前發展,是螳臂當車之舉。

文天祥是讀書而入仕的, 也正因為如此,其頭腦中有利於統治階級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難以改變。使他未從歷史的前進和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問題,比如:岳飛為什麼“蒙冤”而死?南宋為何打不過元朝?為何不改革而圖強?等等。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元朝無論是從政治制度,民族習俗,內部凝聚力等,都遠勝南宋。因此,其打敗和統一前者是先進的制度代替代落後制度的歷史必然結果,是每次改朝換代的必然前題和結果,文天祥以悲壯的螳臂當車之舉,的確令人痛惜。

三、在今天有何借鑑意義。

順應社會發展和時代潮流,認清大局。不作無謂的抵抗和犧牲,同時,更能使自己名垂千古,不做歷史發展的絆腳石。比如:原始社會被奴隸社會取代,奴隸社會被封建社會取代,封建社會被資本主義社會所取代等,是歷史的必然結果,任何阻止這一進程的個人或國家註定是失敗的,悲壯的,令後人難以理解的。

古人云:“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正,子奔他鄉。”我們做事要有大局觀,歷史觀,責任觀,才能增加成功率,才能更加贏得後人的尊重和理解,也更能使自己建功立業和名垂千古。





大才21


自宋以還,深究孔孟心法,並得以很好應用的儒家學派人物,除了文天祥、王陽明、曾國藩等幾人,別的還真找不出來。

孔子曾列過四個人格典型,說智仁勇三達德的勇,文天祥能保持民族氣節,國家出現危局,至死不變,是大勇,是楷模。忽必烈對他很尊崇,給他宰相位置空了三年,談話必稱文先生,文天祥就是不答應。最後,忽必烈實在沒有辦法,就成全了文天祥。

我們不要拿現在的國家統一去評判前人的愛國行為。那個時候有那個時代的世界政治局勢,評論行為要結合時代環境。

現代人不同了,國家出現困難,這次肺炎疫情,仍然有個別人發國難財,甚至發表不當言論,趁火打劫,喪失人格。很難說沒有出現走向人民對立面的人,那就是人民的罪人。優秀的人格需要讓國人知道,傳播,借鑑,否則,漢奸當道,哪還有國家安全之說。

當然,人無完人,人格都是修養踐行出來的,不可抓住人家小辮子不放。


九諼草


弘揚正氣敬英賢,

華夏多少好兒男。

吾輩時時應牢記,

為國赴義談笑間。











費玉山905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無論是過去,現在,將來都是值得發揚的。文天祥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氣節將光照後人。在自已關在獄中時,敵人使盡計諜,高官厚祿都未曾打動他。這種無私的品質,是任何時代都必須具備的。孟子曰:生亦我所欲,義亦吾所欲,捨生而取義者也。文天祥就履約了民族大義。試想在抗疫這個民族大義面前,白衣戰士捨身逆行,廢寢忘食,多少仁人志士志願赴最危險的前沿,慷慨捐款,這就是捨身取義。跟那些發國難財的人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文天詳以死明志,堅貞不屈的精神將光照千秋。


用戶名閒逸先生


文天祥是一個有氣節的人,就是說他很好的踐行了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做人原則。一個人得有骨氣,脊樑挺直,自尊,自重,自愛不能為外物所奪,生死不會改移。他在獄中吃的都是黴變的飯菜,可依然身康無事,何以故,以其有正氣焉,這是一個令鬼神都為之敬重的人。


陸青青4


文天祥,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愛國主義詩人。

他最為大家熟知、廣為流傳的一首詩莫過於《過零丁洋》這首詩中最後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兵敗被俘,但卻拒絕高官利誘、不屈不撓、寧死不屈,體現出他對於國家的忠誠,體現出他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崇高民族氣節。

時至今天,他寧死不屈忠於自己祖國,不為利益和高官厚祿所動,捨身取義的大無畏精神,仍然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我們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中國夢的實現而努力奮鬥!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周鷹


文天祥死於忠義,死於氣節,他的正氣精神集中表現在正氣歌和指南錄後序裡。

文天祥的死重於泰山,他的精神就在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古人生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成了後人抵抗外族壓迫,拒絕奴役,堅貞不屈的楷模,一代一代激勵了許許多多的愛國志士,直到今天都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後世每每到了民族和國家存亡之際,仁人志士都以文天祥為楷模,力挽狂瀾,為國盡忠。比如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大批愛國文藝工作者以文天祥的事蹟為原型,創作了大量的戲曲、電影和文學作品,號召人們中華民族奮起反抗,抵禦外族入侵,凝聚了民族力量。





佛緣小王修禪定


從當時的歷史背景看,文天祥是抵禦外族的侵略,捍衛自己的國家而死。正如他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馬遷又言,人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中華民族正是靠著捨我其誰的精神,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