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俩找马先生“断案”

京剧大师马连良有许多弟子,早年所收的有言少朋、王和霖、王金璐、迟金声等;晚年所收的有张学津、冯志孝、张克让等,还有虽未正式拜师,却情同师徒的,如李万春。

  马先生所收唯一女弟子却在天津。她就是天津原“前进京剧团”的团长李玉书。 约在上世纪50年代中,李玉书来到天津,初在小盛春的班社露演于共和戏院,颇获好评,后来河东区为她组建了前进京剧团,李玉书任团长。

李玉书原籍山东蓬莱,生于上海,其父乃冯玉祥将军同窗好友,后死于战场,自此家道中落。她自幼喜爱戏剧,于是投身此业。她天资聪颖,学戏极快,且文武兼擅,早年曾演过武生戏《挑滑车》,后来专工老生,以艺名翠婉茹桃班演出。

她私学马派,兼擅唐(韵笙)派。上个世纪50年代初,她担任牡丹江市京剧团团长。此时正值马先生在该市演出,抽暇看了她三场戏:《珠帘寨》、《斩韩信》和新编戏《屈原》。

马先生认为她唱做俱佳,且没有女老生容易出现的雌音,于是主动到后台看望了她。这使她既惊且喜,由此得拜马先生为师,马先生说:“拜师费用由我来出。”玉书为感激老师,送给老师四瓶法国白兰地和一根一尺余长全须全尾的吉林野参。

拜师后马先生说:“我给你改个名儿吧,我有个义女叫李玉茹(著名旦角,后来成为曹禺夫人),她叫玉茹,你叫玉书吧!”自此,她以李玉书之名贴报演出。

马连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俩找马先生“断案”

  拜师后,由于老师的精心指导,其演技得以进一步提高。马先生对她很喜欢,跟她说:“我的行头,你喜欢哪件就拿去用。”所以李玉书有几件行头是马先生的,不过这些行头现在已不复存在了。  

马连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俩找马先生“断案”

有一次,她在哈尔滨演出《群英会》“孔明借箭”一场,唱到“鲁子敬在舟中浑身战抖”那一句时,也许那天嗓音格外痛快,也许是激情难抑,比马派的唱法多拉了几板,把鲁肃的内心紧张表达得淋漓尽致,后台的人们却褒贬不一,特别是激怒了她的丈夫,对她的唱法横加指责,认为她擅自改变师父的唱法是大逆不道。

他担心马先生要是知道了会怎么想,怪妻子“难道比马先生还高明”?夫妻争吵得不可开交,两个人都是犟脾气,竟为此事特意进京,请马连良先生公判。

马连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俩找马先生“断案”

到了北京马先生家,没等坐下,马先生就问:“玉书,进京为何事而来?”玉书说:“打官司而来。”

马先生听后不禁愕然。其夫开口说:“不是为我俩的事打官司,而是为您的唱腔来打官司。您的弟子大胆把您的唱腔给改了,我说她,她还不服。”

接着,就讲了李玉书是怎样唱"浑身战抖"那句拖腔的。马连良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略作沉吟,便认真地说:“我看玉书这样唱没什么不好,我赞成。只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应该允许临场有自己的发挥。”又说:“玉书,你要记住,今后也不要死学我,死学我者‘死'呀!只有不断创造,流派才能有所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