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倆找馬先生“斷案”

京劇大師馬連良有許多弟子,早年所收的有言少朋、王和霖、王金璐、遲金聲等;晚年所收的有張學津、馮志孝、張克讓等,還有雖未正式拜師,卻情同師徒的,如李萬春。

  馬先生所收唯一女弟子卻在天津。她就是天津原“前進京劇團”的團長李玉書。 約在上世紀50年代中,李玉書來到天津,初在小盛春的班社露演於共和戲院,頗獲好評,後來河東區為她組建了前進京劇團,李玉書任團長。

李玉書原籍山東蓬萊,生於上海,其父乃馮玉祥將軍同窗好友,後死於戰場,自此家道中落。她自幼喜愛戲劇,於是投身此業。她天資聰穎,學戲極快,且文武兼擅,早年曾演過武生戲《挑滑車》,後來專工老生,以藝名翠婉茹桃班演出。

她私學馬派,兼擅唐(韻笙)派。上個世紀50年代初,她擔任牡丹江市京劇團團長。此時正值馬先生在該市演出,抽暇看了她三場戲:《珠簾寨》、《斬韓信》和新編戲《屈原》。

馬先生認為她唱做俱佳,且沒有女老生容易出現的雌音,於是主動到後臺看望了她。這使她既驚且喜,由此得拜馬先生為師,馬先生說:“拜師費用由我來出。”玉書為感激老師,送給老師四瓶法國白蘭地和一根一尺餘長全須全尾的吉林野參。

拜師後馬先生說:“我給你改個名兒吧,我有個義女叫李玉茹(著名旦角,後來成為曹禺夫人),她叫玉茹,你叫玉書吧!”自此,她以李玉書之名貼報演出。

馬連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倆找馬先生“斷案”

  拜師後,由於老師的精心指導,其演技得以進一步提高。馬先生對她很喜歡,跟她說:“我的行頭,你喜歡哪件就拿去用。”所以李玉書有幾件行頭是馬先生的,不過這些行頭現在已不復存在了。  

馬連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倆找馬先生“斷案”

有一次,她在哈爾濱演出《群英會》“孔明借箭”一場,唱到“魯子敬在舟中渾身戰抖”那一句時,也許那天嗓音格外痛快,也許是激情難抑,比馬派的唱法多拉了幾板,把魯肅的內心緊張表達得淋漓盡致,後臺的人們卻褒貶不一,特別是激怒了她的丈夫,對她的唱法橫加指責,認為她擅自改變師父的唱法是大逆不道。

他擔心馬先生要是知道了會怎麼想,怪妻子“難道比馬先生還高明”?夫妻爭吵得不可開交,兩個人都是犟脾氣,竟為此事特意進京,請馬連良先生公判。

馬連良唯一的女弟子:夫妻倆找馬先生“斷案”

到了北京馬先生家,沒等坐下,馬先生就問:“玉書,進京為何事而來?”玉書說:“打官司而來。”

馬先生聽後不禁愕然。其夫開口說:“不是為我倆的事打官司,而是為您的唱腔來打官司。您的弟子大膽把您的唱腔給改了,我說她,她還不服。”

接著,就講了李玉書是怎樣唱"渾身戰抖"那句拖腔的。馬連良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略作沉吟,便認真地說:“我看玉書這樣唱沒什麼不好,我贊成。只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應該允許臨場有自己的發揮。”又說:“玉書,你要記住,今後也不要死學我,死學我者‘死'呀!只有不斷創造,流派才能有所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