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是一個讓人特別懷念的王朝?

婲瓣


明朝是最讓人懷念的王朝。明之前是元朝,可元朝統治階級把漢人和南方少數民族列為最底層受蒙古統治階級蹂躪的第四等人,是大明推翻了元朝,漢人和南方少數民族獲得瞭解放。明朝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中國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到了明朝中期中國資本主義萌芽,中國在世界至少在亞洲屬於領先,然而很不幸,明朝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推翻了,隨後李自成的政權又被滿清推翻了。滿清統治階級很殘酷,又是屠城又推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反人性的剃頭令,滿清統治階級沾滿了我中國人民的鮮血。更可恨的是滿清統治階級生怕漢人造反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致使中國遠遠落後於世界甚至落後於日本,最終受帝國主義侵略使中國成了半殖民地。


歷史科代表83674412


有明一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終明一世,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這就話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但是細想一下是不是那麼轟轟烈烈呢,要做到真的很不容易。


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在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對付滿清和造反的李自成,對關外的土地依然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計劃。從英宗到崇禎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廷更是堅定,兵臨城下寧死不遷都,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罕見的。


后皇帝方面,明朝部分皇帝雖昏庸,但少有變節的,如被俘的明英宗未曾屈膝諂媚,崇禎寧死不投降,南明隆武帝被清軍俘後絕食而亡。



最後說一點,不管是“天子守國門”,還是“君王死社稷”,說的都是一種氣節,一種擔當。但是,一個良性的政府,應該有良好的運轉,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恰當的任務,做該做的那些事情,不該做的事情卻偏要去做,往往使政府的工作陷於一片混亂,最後走向滅亡。



武威堂後裔


懷念明朝是缺乏歷史常識的表現,因為明朝是歷史上相當落後的朝代,可以說對中國歷史進程毫無貢獻。


首先是明朝的統治者們,也就是皇帝個個都很奇葩。明成祖搞野蠻的殉葬制度,自己下葬的時候勒死了幾十個宮女給自己陪葬,這麼野蠻的人現在還有人懷念他。天天不務正業的朱厚照,幾十年不上朝的萬曆,一門心思求仙的嘉靖,喜歡做木匠多過皇帝的天啟,腦子秀逗的崇禎,吃春藥吃死的泰昌帝朱常洛,被蒙古人俘虜的明英宗。試問哪個朝代能集齊這麼多奇葩當皇帝,明朝能。這麼一幫蠢蛋當政的朝代還要懷念嗎?

其次明朝的太監專權嚴重,太監都是古代的潑皮文盲才會去做的下賤職業,而中國歷史上出名的太監幾乎都是出自明朝。王振,劉瑾,魏忠賢都是這個行業翹楚。偶爾出現一個擅權太監是皇帝的問題,一直不斷出現各種擅權太監,說明這個王朝的制度有問題。皇帝不自信,所以各種太監特務橫行。用特無制度恐嚇民間,維護自己的統治,明朝也算是奇葩了。

還有明朝鉗制百姓思想,到了明朝以後,傳至唐宋那種帶有勃勃生機的文化就沒有了,朱元璋取消了宰相,造就了無上的皇權,用八股文培養皇權的奴隸,把明朝的讀書人都培養成毫無廉恥,只知道算計的奴才。閉關鎖國,搞小農經濟,切斷對外交流,閉門自大,知識分子只能埋首故紙堆,讓中國開始落後於世界。

一個皇帝奇葩,思想落後,只能靠太監和特務統治的朝代還有人懷念,真是缺乏歷史常識。


西山講歷史


我們通常將封建王朝中的民眾運動稱為農民起義,但實際上領導這種農民運動的核心都是地主階級,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卻有很大不同,從一個給地主放牛的牧童到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翻身。

其次,明朝歷代帝王雖然能力不同,卻都勤於政務,君王死社稷,在明朝的帝王中絕非空話。儘管有的帝王能力平平,卻並不昏庸。這一點在後事的文獻記錄中多有體現,在清朝的官方記錄裡也經常可以看到,清朝的皇帝對明朝統治階級的高度評價。

明朝末期,手工業高速發展,自然科學領域和人文思想上並不落後同時期的西方國家。民族工商業出現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

明朝軍隊整體戰力也不容小覷,神機營,戚家軍火槍火炮的裝備數量遠超同時期的西方國家,明軍整體軍事技術水平居在當時也居世界前列。

但明朝也非鐵板一塊,儘管君王勤政,科技發達,但終難支撐一個國家向前發展。歷史看似偶然卻也帶著必然。明朝末年隨天災不斷,但更多的還是人禍。明朝末年官員腐敗,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廠衛特務,宦官橫行。也讓大量忠臣受害。眾叛親離,臣子異心。最後連李自成的農民起義都難以阻擋。

最後在說清朝的崛起,試想一下,如果明朝政府能在通商貿易中對後金提供的商品給予合理的價格,能給後金一點點的小恩小惠,那努爾哈赤還有起兵的必要嗎?一個北地小國,如果不是明朝那些自作聰明的官老爺們橫徵暴斂,努爾哈赤很可能一輩子領著他的部族,在長白山的老林子裡挖人參,打貂皮。年年樂呵呵的給大明朝進貢孝忠了。

每一個朝代的統治者都希望國泰民安,而老百姓要的不過是一口飽飯,客觀看待歷史,明朝確實有著讓人稱道之處,卻同時埋藏著滅亡的必然。


卡思sss


關於這個問題,我先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 有氣節

“不和親,不陪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檢(崇禎皇帝)每一位皇帝都以這段話為信條,誓死守護捍衛國家領土,維護民族統一。








明朝的皇帝都很硬氣。雖然有些皇帝很荒唐,但是對外戰爭中卻從來沒有妥協的。不管是外患困難時期,還是和平時期,都沒有派公主去和親。朱棣從南京遷都北平就是為了鎮守國門。明英宗朱祁鎮被俘虜明朝也沒有妥協。就算是最後國破之際,崇禎皇帝為了皇帝和皇家的顏面,毅然決然吊死在煤山。




第二 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大明王朝(1368-1644)從明太祖朱元璋至明思宗朱由檢,延續了276年,出了十六位皇帝。朱棣下令修注《永樂大典》成為了“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我國漢族人佔了絕大部分數額,喜歡汗文化的人很多。明朝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它的滅亡讓很多人惋惜。越是惋惜就越想去了解,瞭解的越多,對明朝的嚮往就越大。


第三 離我們近

明朝的滅亡離現在三百多年,一些歷史記載很清楚,只要想了解都能找到一些歷史文獻進行了解。說到這裡,有的人可能就要說了清朝離我們也近。為什麼嚮往他的人少呢?我就說一下個人觀點。我不喜歡清朝,那是因為他不是漢人建立的。他的穿著,文化跟我們有差異。他的官服和皇室的服飾,我受不了的,沒有我們漢服看上去順眼霸氣。特別受不了的就是大辮子頭,沒有漢人束髮好看。
因為離我們近文物盜取不太嚴重,出土的文物多。出土的文物多,就讓我們更能瞭解他當時的現狀。

我個人嚮往的原因啊,還是因為他是最後一個漢人王朝,為他的滅亡感到惋惜。嚮往錦衣衛。天子親軍,飛魚服,繡春刀。




官居一品大紅袍



莫傾晨


1.悲壯

大明是是最後一個漢人執政的古代王朝,整個大明一朝都很有氣節。就連亡國之君崇禎帝,寧可上吊自殺也不投降。在皇宮內亂時,皇后已經殉國,崇禎想要殺死自己的女兒長平公主,砍掉他一隻胳膊後,便再也下不了手,還悲情的說了一句。"為何你要生在帝王之家呢?"隨後在煤山樹上雙發掩面,上吊殉國,一個帝王臨死時只有有一個太監陪從,崇禎很努力,每天都想著改變強國,但社稷之病已入膏肓,已藥石無靈。淪落於此,雖心有不甘,仍不願苟且···每每讀到此處便泣不成聲😭😭😭

2.威武

朱元璋時期,徐達,常遇春,湯和,藍玉,征戰四方,赫赫戰功,建立了大明王朝。他的兒子朱棣下西洋創舉,直到現在還為世人所稱道。被稱為"永樂中興"。萬曆年間的,對日作戰,打的日本安分了200年有餘。這都是揚我國威的事情。可以講在清朝中期前,我們還可以欺負欺負別人。到後面,純粹是別人欺負我們了。

3.科技文化

科技

明朝初期繼承了宋元的科技優勢,造船科技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羅盤也是此時有中國傳入歐洲的。火藥應用的也及其廣泛。說白了已經具備了向外擴張的一切要素,輪船,羅盤,火統,火炮,以及充足的兵員。但地大物博的中原王朝在當時已沒有擴張的必要,試想如果歐洲國家也有像我們這麼大的疆域和人口,難保他們還會繼續擴張建立殖民地,其實當時歐洲反倒和我們戰國時代挺像,大家每天都在整軍備戰,誰也不甘落後。

文化

明一朝有很多名人,李時珍 張儀 徐霞客 徐光啟都是明朝人。明朝文人是信奉程朱理學,明中期陽明心學的誕生,對程朱理學造成了很大的衝擊,雖未完全影響其地位,但這一學說卻也已流傳了下來,對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清胡林翼 曾國藩 左宗棠 乃至蔣介石也都很推崇王陽明。特別東南亞國家,至今也還都深受影響。帶領日本海軍打敗俄羅斯艦隊的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曾寫下,"此生俯首拜陽明。"。清 左宗棠西征時,在陝西鳳翔發現300年前的明朝火器"開花炮彈",不禁仰天感嘆:“利器之入中國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於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 意思是說,這麼先進的武器流傳中國已經幾百年啦。若是當時有心人保留下來,就不至於被列強欺負了。可以說。宋明是漢人朝廷科技發展的一個巔峰。

4.神秘

漢朝的建立者,起碼也是一個體制內的官員。明朝的建立者是一個真正的農民,這激勵了太多的人。在這裡就不多敘述了。包括大明一朝,太監如何的專權,權臣如何的跋扈,在皇權面前不堪一擊。明朝手工業極其發達,已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萬曆皇帝20餘年,每天都不上朝不理朝政。國家級機器正常運轉。我們俗稱的萬曆三大徵。都是國家內閣決定的。甚至有點兒現在國家的味道了。

綜上所述以上幾點,就是我們為什麼懷念明朝的原因所在。以它為傲,以它為豪,即便倒下啦,依然保留著它的那份"貴族"顏面。又有誰不喜歡它那?





80後阿旭


因為明朝是對老百姓最好的朝代,可惜中國人太民主就會完全暴露自私,不為國家著想了,還有就是明朝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最後一個朝代,滿清異族入侵不把中國人當人,好在它們已經滅絕了


Wade沙文


明朝是一個讓人懷念的王朝?也不知道題主提問的立場在哪,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多麼虛偽的歷史問題。


你是生在明末清初咋滴,你要反清復明咋地,是不,一般懷念明朝的人,說這話的人,總讓人想起鹿鼎記和韋小寶打交道的好漢,又或是馮小剛的電影甲方乙方的臺詞,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他。你一沒經歷過明朝的人,和明朝隔著400多年曆史,說懷念明朝,說明朝是漢人王朝,現在國界都打破了,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你虛不虛啊,歷史代入感太強了。

又或是,看明朝那些事兒入迷了,我小時候看明朝那些事兒,也特別興奮,感覺特別有意思,特別想了解明朝那些事,但說懷念,毫無頭緒吶。

於是,我兢兢業業的躺著想著,明朝到底有啥特別的事,會讓人懷念嚮往一個400年前坍塌的活該型王朝。

明朝概括起來,真的就像明朝那些事兒的標題,先是洪武大帝,朱元璋朱棣建立明朝大業,鄭和下西洋,打開官方商貿,使得萬國來朝,為了顯示明朝作為大宗主國的地位,把自己整的夠窮,接下來就是妖孽宮廷了,誰作妖?皇帝和太監一起作,皇帝玩世不恭,太監崛起甘政,粉飾太平了唄,後果就是帝國飄搖,結果是日暮西山了。


如果要找點好,那就是明朝皇帝好玩,大大地豐富了中國歷史上皇帝這個職業的多種可能性。


曾有錢


大明王朝,確實是華夏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如果能夠擁有時空穿梭的能力,有人問我上下五千年,哪些時代是最值得穿越的,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三個時代。

1、大明王朝

2、春秋

3、神話時代

後兩個選擇很好理解,都是群星璀璨,傳奇輩出,甚至是華夏風骨的靈魂所在。明朝呢,我覺得和後兩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大明的主題稍微有點跑偏的感覺,但這並不太影響它成為我最懷念和神往的王朝。沒錯,它就是三個時代中唯一一個真正的堪稱王朝的時代。

首先,在經濟上,這是一個很特立獨行的時代——國窮民富!

從明朝開國起,貌似就沒有過富足的時候,當然這個富足指的是朝廷。沒辦法,老祖宗朱元璋定下了很多規矩,一、種田的稅負低,有學者統計過稅負範圍大致在4%-10%,算是種田農民最幸福的王朝之一。當然這裡說的是朝廷只要1/10,前提是自己有田才行,租戶還是蠻慘的,幾千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有地很重要,有地才能有幸福。二、商業稅負更低,洪武初年朝廷規定“凡商稅,三十而取一,過者以違令論”,這稅率,直接就和目前的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畫等號了!還不帶地稅!還沒有所得稅!!連五險一金都沒有!!!而且還有很多的免稅品類,比如婚喪嫁娶禮物、自織布帛、農器、食品等等,都是免稅的。做生意的生活在這個時代,簡直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另外,在明朝生活福利確實不錯,尤其兩類人不錯!

第一類是王室,多子多福多收入!明朝鼓勵宗室多多生育,而且生得多就拿的多。不少皇親國戚為了收入咬緊牙根使勁生,完全停不下來,更過分的還有假裝生的!比如朱元璋時代開始,晉王系慶成王這一脈。第一代慶成王朱濟炫就有兒子70多人,導致每次家庭聚會,兄弟竟然互相不認識。第三代慶成王朱鍾鎰更強,到1492年,他迎來了自己第94個子女。而在這一年,慶成王朱濟炫的直系子孫就已經超過了760人。一直到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數量已經超過100萬。這壓力,真的山大哇,直接個後果就是朝廷不看重負,有做學問的人研究過,明初(1480年)皇室消費佔朝廷費用支出不到24%,而到明末(1602年)這個費用支付佔比居然到了接近53%!難怪連網絡小說都說要穿越到明朝去做王爺!

第二類是老人,明朝的養老制度堪稱封建王朝歷史之最,有專門機構來負責——養濟院,這個機構一直持續運轉到明朝滅亡,崇禎皇帝的小金庫都沒錢了,但這個機構仍然在運轉。明朝是真的敬老愛老,從物質層面,七十八十九十享受的福利待遇各有不同,比如:“民年七十之上者,許一丁侍養,與免雜泛差役;若貧無產業年八十以上者,月給米五斗、肉五斤、酒三鬥;九十以上者,歲加賜帛一匹、絮一斤。”這個是物質層面的!還有精神層面的:“對八十歲以上老人賜爵社士,九十歲以上老人賜爵鄉士”,到九十歲的時候,如果你去縣衙,不用下跪了,必須賜座,縣太爺也必須客客氣氣的噓寒問暖。果然,人活得越久,得到的就越多!

那麼問題來了!明朝稅率低、稅基少,但皇室宗親和老人過得相當好,銀子咋辦?結果就是沒得辦——明朝朝廷從頭到尾都在窮,連打仗都沒錢。如果有看過《大明王朝1566》的人就知道,就連打倭寇的錢都是胡宗憲一點一點摳出來的,萬分艱辛。

其實生活在明朝的老百姓就政府負擔來講真不重,算是幸福的一朝,可惜天公不作美,明末自然災害連連不斷,加上封建王朝固有的土地兼併頑疾,才導致農民起義併發,加上滿清的急速成長,在內憂外患之下終於支撐不住。

其次,在文化上,這也是一個非常極端的王朝。

前面說的太多,累,這裡簡單一點說。

從朝廷架構上來說,開國皇帝朱元璋廢丞相位意圖強化皇權,結果後來弄出來了個內閣,成為了華夏曆史上文人治國的巔峰!對皇權形成了極大的牽制。這個時代的名臣輩出,三楊、夏言、徐階、高拱、張居正,各個都是排的上號的名臣,這些人有能力、有手段、有氣節還有一點點鑽牛角尖,比空談的魏晉、名利的盛唐、犬儒的南北宋和口口奴才的大清要風流許多。這個內閣牛到什麼程度?嘉靖皇帝要認自己的親孃並進行追封,這些文臣死活不肯,往來拉鋸,即使皇帝罷工幾十年不上朝,群臣死活不讓認!這個內閣過分到什麼程度?皇帝領兵去打仗被抓了,北京城被圍,蒙古人拿皇帝做人質談判獅子大開口,結果群臣一合計,馬上立了個新的!新皇帝!!!舊的那個?新職位——太上皇!您自己慢慢供著!弄得人家殺也不是,怕真把大明弄毛了,全民拼命,供著也不是,畢竟是皇帝,至少是前皇帝,待遇不能太差,否則有失體面。然後,然後供了幾年就恭恭敬敬的還回來了!

另外,還有一點必須說,明朝出了封建王朝唯一一個聖人——王陽明,上一次出聖人的時候是在春秋,而且這個聖人還是一個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聖人的事情很複雜很高深,這裡幾句話說不清楚,不展開。

最後,明朝還有一些特質,都是非同尋常的:

明朝是華夏曆史上唯一一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農民皇帝”,朱重八有多窮,大家可以自行找度娘問問。

明朝是第一個由南而北推進建立的皇朝,打架這個事情,以前一直都是北方比較猛,從朱元璋開始,南方人也可以號稱行家裡手了,對北方人完全不虛了。從鄱陽湖到大草原,朱元璋走過幾遍,後來從台州到長城,戚家軍也走過幾遍。

明朝是跑的最遠的朝廷,鄭和下西洋,遠眺非洲東海岸,硬是建立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雖然動機不純(尋找建文帝),雖然耗費本就很窮的大明不少銀子(但打開了海上絲綢之路之後,老百姓的絲綢茶業還是為自己賺了不少錢的),但大明天威所致皆是華夏風骨,對於傳播華夏文明,構建今天的東南亞華人影響力,著實功勳卓著。

明朝是經典紛呈的時代,中國四大名著,三本半出自明朝,還有半本就是《金X梅》,還有永樂大典等等,而且是各類大家輩出,琴棋書畫、金石玉瓷,各行各業都有不世出的集大成者。

明朝的歷代皇帝更是個個有個性。開國祖宗勤勉無比,喜歡針對當官的,動不動就成片的殺!也算是歷代皇帝中比較偏嗜殺的(但在皇帝中也算正常的了)。明三世明成組是打仗愛好者,從準備開始當皇帝一直到駕崩,都在打仗,從南京打仗到北京,再打到大草原,還都是父子兵上陣,御駕親征。不論戰績,就說時間和地理範圍就無與倫比了,真的一輩子都在打仗,絕對是頂級的軍事愛好者(而且是實幹家,絕不是在家寫寫字的那種!)。可是後續的皇帝畫風就明顯跑偏了,有動物愛好者——蛐蛐之王(明宣宗)、文藝愛好者——COSER控(明武宗)、一代木匠大師(明熹宗)、修仙愛好者——萬壽帝君(明世宗)等等,各個都有絕技傍身,而且大多都是驚才絕豔之輩,修身治國還兩不誤,也算是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斜槓青年精英中的精英了!

當然這裡還有很多值得懷念,值得神往的事情沒有說到,歡迎大家補充!


繡刀


中國從上古至今已有5000多年曆史,每個人都多多少少都找尋過一些朝代的歷史印記,相信很多人對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但在中國歷史上有3個很特別的時期及400年漢朝,289年的唐朝,276年的明朝。但是說到大家最喜歡的朝代,肯定出人意料,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其中國人最喜歡的竟然是明朝,不知道是離我們近,還是遺留於世的文物比較多導致,今天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為什麼喜歡明朝的人多一些。

首先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朱元璋憑藉自己過人的膽識,將蒙古族統治的逐漸腐朽的元朝君主驅離中原,自此開明朝276年基業,使常年被蒙古人貴族凌辱壓迫的漢人英雄氣節得以重現,就算是明朝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他也許有這樣那樣的詬病,但到死也不屈不撓的的氣節還是值得我輩追思。

在當時明朝國強而威名遠揚,重新開啟了至盛唐滅亡以來,中原王朝新的盛世。解決領土糾紛的方式也與歷朝歷代大不一樣,萬國朝貢也突出了明朝的強大與繁榮。與之前的唐代相比,雖然具有貞觀和開元的繁榮歷史。但是,邊界的領土問題尚未得到解決。

隨後的清朝雖有康乾盛世,可是越往後是越不行,導致被國外勢力侵入,使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導致國人遭受近百年的苦難。因此與唐代和清朝相比,明朝的強大民族力量值得後人欽佩。

最後明代文人的發展達到歷朝鼎盛時期。農家子弟用自己的一腔抱負和努力打破自己的枷鎖,從而走到執掌大權的上流社會,雖然有一些文人在事業上經歷了艱難困苦,但也正是這種狀態下的人生感悟,給我們留下了永恆的財富。

在明代文人發展空前絕後,他們不僅繼承了中國此前各朝的精華,而且還以此發展出多種文化體系,為其提供了更為珍貴的歷史精髓。因此,總結一下,為什麼喜歡明朝的人多於唐,歸根結底也就著幾個因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