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的烩羊肉不错,为什么在郑州流行不起来,而新密美食在郑州却大行其道?

存在而没有人


首先你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你不是一个美食老餮,登封烩羊肉你还想让怎么流行?回李家的烩羊肉,虽然加以改进,但靠烩羊肉已经形成连锁。还有好多烩面店也顺带做烩羊肉,可以说市场占比应该比新密虾尾还要高,新密虾尾也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按食客忠诚度来讲远没有烩羊肉高。所以下次再问类似问题,先调查好再讲,否则容易闹笑话。


马先生81500283


我去过新密,也去过登封。

相对于新密的每家大小饭店,老板们都会想尽办法去迎合顾客口味,比如重庆麻辣小面到了这里改成了本地面条,顾客吃的热火朝天。重庆来的朋友一脸懵逼,却也愿意尝试,吃得满面红光。

登封也吃过几次,由于是旅游城市,相对于价格和服务不如新密,少林景区附近尤甚。


龙一少01


经常到卢店吃烩羊肉,前年卢店有家店在郑州西郊开分店,坚持了一年多关门大吉。

十多年前跟车送货走107经过许昌丈地,那有几家烩羊肉店,也吃过多次,后来修了京港澳高速,就去的少了。

登封卢店和丈地的羊肉做法不一样,口味各有特点,都可以说是地方名吃,可到了郑州就开不起来。郑州市区跑过去吃一次成本不低。


行于心


烩羊肉是登封的传统小吃

到登封一定要尝尝这里的烩羊肉,二两羊肉加上葱、粉条、木耳等进行炝锅,口感非常鲜美。登封位于郑州西南方向,地形较为封闭,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众所周时,养羊的地方一般山地居多,而郑州主城区也没有山地。烩羊肉在登封很常见,但在郑州主城区众多的小吃中,也就显得不常见了。

新密的牛肉远近闻名

新密的牛肉堪称一绝,大隗牛肉、大隗虎家牛肉都是当地的名吃,我在郑州这几年吃过牛肉也吃过羊肉,没怎么注意新密的美食在郑州大行其道,不过胡辣汤店还是很多的,还有开封灌汤包和博爱丸子汤很常见。

在豫西地区,尤其是洛阳、三门峡等地吃羊肉是普遍的现象,洛阳也被称为“汤城”,豫西地区山地众多,自古以来就是吃羊肉。去年在焦作修武吃的牛肉片味道也是非常棒的。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河南这些事儿


能在新密开下去饭店的都不简单,新密人嘴刁,饭菜口味真的不错!不过登封烩羊肉的却也好吃,还有芝麻盖火烧!


心似莲花开48792206


因为郑州有很多人不喜欢吃羊肉,受不了羊肉的味道。所以每个地方的特色小吃,都有自己的地域习惯。


木屋阿木古郎950


郑州好多都是豫东,豫南的移民,不是太喜欢吃羊肉!登封烩羊肉加焦盖烧饼是一绝!


用户87165926452


郑州发展太晚,比开封有点差,从古到今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用户13623802867


不中吃


ABC慢慢


其实,这种带有地域问题的问题一哥真不愿意回答,不是帮了这个,就是黑了那个,好在这个问题是美食,凭各人之舌尖品味,也好在较之新密、登封,一哥都是外人,登封的羊肉、芝麻盖、小仓娃也好的很,今天不作比校,但听一哥说说“新密美食印象”之——

新密美食的“经”

新密美食的成就绝非偶然,到底得益于何种理念,念了什么“经”,是值得深思一番的。

其一,自然。新密地处中原,嵩山绵延已渐失雄奇之势,丘陵起伏也少有水润之色,河流蜿蜒更无了清幽之态,农耕劳作早缺了诗画之境,然而密人的美食传奇真的就起于这并不奇特的自然。嵩山余脉尖山五指岭是新密境内的至高点,红石林立、杂木茂密,山野人家散养的土鸡与这里的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的是林下青草飞虫,喝的是露水山泉,主人家一把玉米颗当属不错的赏赐,养至肥美,自是农家不二的美食,清炖的漂浮着薄薄一层香浓的油花,熬炒的麻辣鲜香,大盘柴鸡也与众不同,如今沿着上山路分散布局的农家院做法大致一样,当然地道的还是山野人家的灶台。至于密南春晚,艳阳渐炽,青翠欲滴的九里山的槐花开了,满坡洁白,串串簇簇,清香十里,蝶舞蜂逐,引来蒙童老妪,趋之若鹜,架梯爬树,镰刀飞舞,或撸或摘,或割或折,笑声里已是收获满满,炊烟中早有清香淡淡。在密人眼中,槐花味甘,菜路极广,尤以苞蕾为最。生食佐以白糖甜味似蜜,蘸食海鲜汁有南北混搭之感,也可红椒清油做一回川人,粉蒸是家常做法,多以新蒜汁沾食,抱蛋浓香爽口,饺子包子馅料荤素搭配皆可,或有以皮冻拌馅的,类如开封小笼包,流油的汁水更是让人口舌唏嘘。煎饼薄饼全凭一双巧手,虾仁槐花滑锅清淡可口,花肉槐花爆炒满嘴流油,槐花蒸鲈鱼可谓仙味。如今密人推出槐花美食宴席,菜品极度丰盛,令人痴醉。美食不二的法则是取于自然,密人坚守着。

其二、坚守。又至新密老城,法海寺门前的老头面招牌依旧,报上一碗肉丝面,师傅把肉丝、面条上称,滋滋啦啦一片响,热油肉丝,哗哗咝咝,葱姜蒜爆锅,底菜下锅翻炒,高汤热炝,面条下锅,青菜豆芽提味,明油提鲜,一碗出锅,满屋鲜香,芫荽、香醋随意,一口下去,痛快淋漓。说是店家的坚守,更有顾客坐在这里品味的那怀旧的味道了。超化的凉粉子承父业,不变的是做法,老城的丸子也有了新面孔,因循的是不变,白石坡的烩面停了又起,味道如一,美食的坚守中是一颗怀旧的心,也更有面对改良的无奈。

其三、改良。“许昌焖子、封丘卷煎”是中原叫得响的美食,焖子起初的做法就是蒸芡糊,回族美食把牛羊肉馅拌入,着实增色不少,已成一方美食。传入封丘、永城等地,美食者又以蛋皮裹蒸,长条细圆、颜色亮黄,以改其乌黑扁平之外形,悦目增色。新密卷煎是后起之秀,用料大致相同、工艺亦差别不大,密人喜接纳、知包容、善改进,于馅料中加入焯熟的粉条段、抓碎的老豆腐,煮熟的肉粒肉块,间或红辣椒丝增色,以改纯芡之生硬,食之筋中带酥、软中带劲,热乎吃出霸气、凉拌吃出酥爽、热炒吃出绵软。其实各地美食舶来品不少,随心意而改进自是一番创新。

其四,创新。新密美食的创新巨作不得不说炒虾尾,虾尾这个东西原先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看外地人来的多了,也就去品尝了一回,味道不错,其实很多本地人和我的感觉一样,好象是外来人把我们拉进了吃虾尾的行列,后来也到江浙一带吃过类似的东西,感觉没有新密的有味,大火大油大料,迅猛之中生成的味道,麻辣鲜香勾人食欲,虽说已不是自身的鲜腥之香,一口新密人自身的浓烈还是很享受的。如今这小东西一下子占领了客人的舌尖,从五星级大酒店到路边排档,都已是菜谱中的重头戏了。把江南人津津乐道的清蒸、清煮赋予川菜的麻辣和中原人的任性醇厚率真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正如如今这互联网的时代,地域、时空的概念没有了隔离,舌尖上的融合早已司空见惯了,不过,能碰撞出可爱的火花也不能不说新密人是有想法的。

其五、引领。把美食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名片,当然不能忘掉了政府的功劳,从“游玩在登封、吃喝在新密”调侃式的引导,到鲁班张在大都市的入驻,从网红了的喜旺小红,到五星级承誉德开起了亲民夜市,从总体格局的规划引导,到食安新密的打造,舌尖上的新密不仅仅是美食的天堂,更是安全卫生科学膳食的家宴,归家的感觉是新密美食最终的追求。

美食之“经”于密人多有密不外传的,做为美食“屌丝”,品味的是美食,也在品着美食之后的故事与道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