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奏考回瓊譽瓊州

因為疫情無法出門,我在家研讀史書解悶的時候,讀到了在海南人文歷史上記載著一段“奏考回瓊”的傳奇故事。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據史書記載,由於海南孤懸海外,千百年來每當科舉大考,內陸的主考官懼怕兇險,極少願意前往瓊州府主持考試。這就苦了無數的瓊州府學子,不僅赴考路途遙遠,而且要冒著極大風險橫渡瓊州海峽。

明朝萬曆四年,一名來自瓊州府主持會試的官員向皇帝再次遞交《奏改海南兵備道兼提學疏》。奏疏中詳盡地道明瞭瓊州府學子渡海應試艱辛,同時請求皇帝在海南設立院試考場,讓學子們能就地考試。

奏疏寫的蕩氣迴腸,有理有據,因此說服了萬曆皇帝,於是皇帝恩准,下旨執行。從此,瓊州府學子們不必再冒著生命危險橫渡瓊州海峽參加院試,後人便把這件造福無數瓊州府學子們的善舉稱為“奏考回瓊”。

這件事,不由得讓我想到了前幾個月探尋的定安龍梅村,正好是這位名臣的故里。在翻閱一張一張之前拍攝的照片時,腦海裡閃爍著點點畫面,我追尋海南千載人文足跡的思緒也隨之一點點拓展開來。

龍梅王氏九子王

“奏考回瓊”故事主人翁,名叫王弘誨,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南京禮部尚書,其故鄉是一個距離海南省定安縣城往南約10公里的古老村落,名曰“龍梅村”。三個月前,我為了探尋海南文化蹤跡到訪了這座古村落。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去之前,我查過資料龍梅村先祖在宋南渡時自浙江來瓊,然後經由瓊山遷居定安龍梅村。一位王姓朋友跟我說,有資料顯示龍梅村的遷瓊始祖系南宋兵部侍郎王居正。

如此說來,龍梅村是一個具有數百年曆史的瓊州文化古村,也極有可能是一個王居正後代族裔九子王的落籍之地呢!

龍梅古韻競風流

剛到龍梅古村,我便被新建的村門坊吸引住了,那是為紀念王弘誨而立的“王弘誨故里坊”,起立於2019年11月。據說,當時海南各地王氏眾多宗親都來參加了揭牌儀式。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建門坊楹聯上書“龍登文苑尚書弘志懸日月,梅傲槐莊學士誨風沐春秋”,巧妙地把龍梅村與王弘誨的名字融貫在一起,同時也恰如其分地道明其事蹟。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門坊的左側是一個“尚書亭”和一塊刻有《奏改海南兵備道兼提學疏》和《龍梅五詠》的石壁。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沿著一條狹長的鄉道,我走進了龍梅村。村口不遠處,是一座起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王氏宗祠”,系王弘誨歸鄉後修建。不巧的是當時村子裡正在保護性修繕宗祠,地面上堆放著各種建築材料及施工工具,略顯零亂。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宗祠由三間大宅組成,前是門房,中是殿宅,後是大堂。中間建築頂端分為八角,類似八角攢尖,故亦稱“八角殿”。八個角的脊紋兩兩相對,各有不同,各有特色。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走進前院後,我發現了許多牌匾,不僅有古代的,而且還有現代的。最有名的當屬“明萬曆皇帝誥封王弘誨及其妻周氏之誥封文匾”,還有“東閣清風”匾、“忠義世家”匾等。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細細參詳一番,結合當地人講解後,我發現每一個牌匾蘊含著一個事跡,從側面顯示出歷朝歷代對龍梅王氏家族及王弘誨的尊崇與表彰。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宗祠的附近是一座始建於明萬曆二年(1574)孟冬,右副都御史殷正茂和巡撫廣東監察御史張守約為王弘誨立的“太史坊”。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同於清朝的牌坊,明朝起立的太史坊石雕瓦楞式頂蓋,鯉蛟鴟尾頂飾,底柱為蓮花瓣紋飾,整體造型古樸莊嚴,美觀大方。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牌坊前後左左右右,上上下下的石柱上均刻有歷代名人手書,可見人們對這位一生為官清廉賢良、關懷學子、熱衷家鄉教育事業的鄉賢是多麼敬仰啊!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一位熱心的老伯帶領下,我到訪了村子北邊的王弘誨故居舊址。聽老伯說原來的故居毀於明末兵亂,直到清朝康熙年間王弘誨的曾孫王懋才在原地重建。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海南民間有種說法,祖屋廳堂瓦片排數越多,說明家裡有人當過大官或極其富足。一般家庭為11排,富足之家為13-15排,細數之下王弘誨故居祖屋的屋頂有17排,可見當時王家家底非常殷實。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走進古屋後,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地上隨處可見眾多石磨、石條、石柱、石座等古建築構件,隱隱透露出一絲破敗的跡象。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這裡走出來的人也許輝煌過,也許沉淪過,但終究已是一段段逝去已久的往事。

瓊州文風傳千載

翻看完龍梅村的照片,已過去一個多小時。當我回味火山岩鋪就的古石板,錯落有致的火山古石屋,再聯想到王弘誨在村裡學堂讀書,以及從龍梅村走出,考中舉人,參加殿試,升任尚書,奏考回瓊,辭官故里,發展教育,造福鄉里……等等事蹟之時,頓時感慨萬千。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儘管身處孤懸海外的南溟奇甸,儘管與祖國大陸隔著兇險異常的海峽深淵,但是千百年來,海南人同樣重視教育,希望子孫後代走出海島,造福鄉里。

如果您想探尋海南千年人文,走進定安這座古村落,是個不錯的選擇

王弘誨無疑是千千萬萬瓊州府學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員,他們從一個個偏遠的村落走了出來,踏上了求學之路。艱苦的條件,科舉的艱辛及路途的遙遠,絲毫沒有阻止他們奮進的步伐。

另一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龍梅古村的太史坊、王氏宗祠及新修的村門坊等標誌性建築,不單是簡單意義的文物保護古蹟,更像是海南千年人文的一個縮影,象徵著一種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

以上,我相信這便是海南千年人文長盛不衰的最好論證。對此,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