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究竟有多“恨”曹操!

曹丕作為三國曆史上魏國政權的真正建立者,其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和小說演義中膽小懦弱的曹丕形象完全不同的是,真實歷史上的曹丕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全才。歷史上的曹丕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其在詩、詞、文學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曹丕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為“建安三曹”。在武略方面,曹丕徹底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帶的割據勢力,最終完成了北方的統一。對外戰爭擊敗了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重修舊好,恢復了中原政權在西域的統領地位。但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曹丕和其父親曹操的關係並不和睦,不僅如此,曹丕還做了很多對不起曹操的事情。

曹丕究竟有多“恨”曹操!

一、搶奪其父妻妾

歷史上曹操最喜歡的兒子是他的庶出長子曹昂。而且曹操一直培養的繼承人也同樣是曹昂。但曹昂在征討張繡的過程中身死之後,曹操在心痛之餘又不免要開始考慮重新確立繼承人的問題了。之後曹丕和曹植經過激烈的爭鬥之後,最終勝出成為了曹操的繼承者。雖然曹丕是一個天生的政客,但曹操事實上並不怎麼喜歡曹丕,或許是因為曹丕太過於無情了吧。這使得曹操對於曹丕的冷酷無情頗為不喜,但沒辦法,曹魏總是需要執掌者的。而曹丕卻又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曹操才不得不選擇了曹丕。

曹丕究竟有多“恨”曹操!

曹丕自然也知道曹操並不那麼喜歡自己。但曹丕懂得做人,更懂得兒子必須要尊敬父親,更何況他這個父親可以決定他以後的命運。所以曹丕在曹操活著的時候依舊是一副乖兒子的模樣。但曹操死後,曹丕徹底翻身農奴把歌唱,徹底張狂了起來。歷史上曹操剛剛去世還沒有入殮,曹丕就從曹操的府邸搶出來一個曹操侍妾,曹操屍骨未寒,曹丕就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也難怪卞夫人稱曹丕乃禽獸之屬。從這件事來看,曹丕對自己的父親曹操並沒有表面那麼尊敬。

曹丕究竟有多“恨”曹操!

二、徹底把曹操釘在篡漢的恥辱柱上

眾所周知,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曹操一直也並未稱帝自立。一方面因為當時曹魏陣營中漢室的忠實擁躉還依舊不少,比如荀彧這樣的漢室鐵粉。所以曹操為了穩定曹魏陣營的安穩,決定暫時不稱帝。另一方面,曹操不願意背上篡漢之名。這種千古惡名曹操並不願揹負,所以歷史上曹操曾經面對文武群臣說道“若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意思就是,如果曹魏是天命所歸,那他願意成為周文王,這就說明曹操不願意篡漢,他把篡漢的重任交給了自己的繼承人曹丕。

曹丕究竟有多“恨”曹操!

但曹丕是怎麼做的?曹丕篡漢自立之後,立刻遵奉曹操為“魏武帝”。要知道武帝這個諡號一般都是開國皇帝的稱謂,曹操本來不願意背上篡漢之名,所以他說想成為“文王”。但曹丕篡漢之後,立刻將篡漢的惡名扣在了曹操的頭上,給了他一個武皇帝的諡號。這種做法明擺著就是針對曹操,給曹操頭上扣屎盆子,可見曹丕有多麼恨曹操。

三、推翻曹操用人之法

三國時期,在所有諸侯當中用人最不拘一格的諸侯就是曹操。曹操由於是閹宦曹騰之後,所以世家大族對於曹操多有看不起的意思,也不願為曹操效力,歷史上司馬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且在和袁紹爭鋒時期,袁紹憑藉家族四世三公的影響,導致天下人才多為袁氏所用。所以曹操為了發展壯大,收攏人才,只能重用寒門。所以歷史上曹操非常務實,他不像其他諸侯一樣看重出身,相對於出身來看,曹操更加看重能力。所以說,曹操時期的用人法則就是“唯才是舉”。所以,歷史上曹操帳下文武大臣多有寒門之士。

曹丕究竟有多“恨”曹操!

在古代,按照常理來說,皇子登基後不應該立即更改父皇的治國政策,即使要改變也會在進行一系列的鋪墊,或者曲線救國的更改政策。畢竟推翻父親的政策,在某種層面來看是對於父皇的不尊重,對先皇的否定。但曹丕繼位之後,他立刻就命令陳群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所謂九品中正制就是漢朝察舉制的另一種形式的延續。九品中正制只看出身選才,而把能力放在了家世出身之後。這種做法和曹操的“唯才是舉”簡直是背道而馳。雖然曹丕此舉緩和了曹操時期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但不得不說,曹丕這也是全方面的否定了曹操的用人政策。這種做法在古代也是明顯的不孝之舉。其不滿曹操的態度也昭然若揭。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關注轉發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