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之下,是時候正視“死亡教育”了

我小時候喜歡看《故事會》,記得有一個故事寫一個人去掃墓,在一個墓碑上看見一句讓他難忘的墓誌銘:假如一切可以重來該多好!

這個橋段讓年少的我難忘,因為它道盡了無數人對生命的無奈,也引起了我對“死亡”的思考。在日記裡,我曾經寫到“秦始皇不甘心,唐太宗不情願,但最後都逃不開。活著的人不敢面對,病了的人不敢談論,但都不自覺的去想它來了怎麼辦!”。

大“疫”之下,是時候正視“死亡教育”了

我向老師請教這個問題,卻被勸告專心學習,我向父母問及此事,卻被嚴禁談起這不吉利的話題,面對腦海裡思緒的折磨,我在書裡找尋過緣由,也曾訴諸於宗教典籍,但時至今日,面對突發而來的疫情,這個禁忌,這個不吉利,在每天冠狀病毒確診率、死亡率的刺激下,讓我有了深深的擔憂。

這源於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想讓我教過的學生有我一樣內心的經歷,我也希望學校的老師們可以幫助學生們建立正確的生死觀,從而使學生們珍惜生命,並感悟生命的價值,縱使“死亡”是生命繞不開的一部分,人生下來也不是為了“去死”,而是用倒計時的方式審視生命,在生和死之間把握更珍貴的東西,正如16世紀法國作家蒙田所說:誰教會人死亡,就是教會人生活。老師們傳遞死亡的內涵,就是在幫助學生們做生命的規劃!從而讓年輕的生命更加厚重、完整。

大“疫”之下,是時候正視“死亡教育”了

美國學者查爾斯·科爾博士的死亡教育理論從認知、情感、行為和價值四個層面出發,為我們提供了開展“死亡”教育方向,簡單介紹如下:

第一,認知層面,為學生提供各種有關死亡的信息,並幫助學生體驗這些信息,通過提供實例以及案例討論,幫助學生了解並能整合這些信息。

第二,情感層面,使學生學會如何面對生離死別的哀傷情緒,並交給學生如何正確處理這些哀傷情緒,並讓學生用同理心去幫助那些有哀傷情緒的人。

第三,行為層面,讓學生知道什麼樣的反應是正常的,自己應該如何或幫助別人正確表現哀傷的情緒。

第四、價值層面,幫助學生澄清、培養、肯定生命中的基本目標與價值,通過死亡的必然性來反思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大“疫”之下,是時候正視“死亡教育”了

從這層層遞進的四個層面上看,死亡教育的目的正是生命教育,在“向死而生”的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學會獨立評價生命的意義和過程,而不是由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具體的價值觀理論。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學生在紛亂的價值觀體系裡,通過自己的理解、分析和判斷,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追求,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