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一個月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擴散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關注,中國政府和全國民眾正全力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之中。

為推動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幫助政府、企業、社會妥善應對由此引發的各方面問題,盤古智庫迅速反應,組織包括學術委員、研究員等在內的智庫專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從1月23日(大年二十九)開始,盤古智庫陸續向有關機構提交內部建議10份,包括《盤古智庫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四十五條建議》等。同時,向社會公開發布疫情影響分析和建議30餘份,包括《關於疫情期間善於開會的建議》(1月28日)、《關於疫期物價合理監管的建議》(1月29日)、《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怎麼走和我們怎麼辦》(1月31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對日本經濟的影響》(2月3日)、《各地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措施觀察報告》(2月6日)、《關於疫情後經濟恢復的若干建議》(2月12日)等,得到了各方的積極反饋。

盤古智庫在陸續發佈疫情防控系列建議的同時,也分析了疫情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建議,供有關機構和社會參考。現將1月23日至2月13日盤古智庫和部分專家的公開建議彙編如下。


目錄


1. 盤古智庫《關於疫期物價合理監管的建議》

2. 盤古智庫《各地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措施觀察報告》

3. 盤古智庫《關於疫情後經濟恢復的若干建議》

4. 盤古智庫理事長 易鵬《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怎麼走和我們怎麼辦》

5. 盤古智庫理事長 易鵬《關於疫情期間善於開會的建議》

6. 盤古智庫常務理事 陳小華《打響“經濟保衛戰”!該企業家和主管部門上場了!》

7.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朱鋒《新冠病毒,人類共同的敵人》

8.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程實等《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9.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馬光遠《應對新冠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的十大政策建議》

10.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張明《應客觀評估本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11.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張明《解讀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資產價格與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12.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潘向東等《疫情對於股市和債市的影響會怎樣?》

13.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葉青《二級應急響應,我們應該怎麼做?》

14.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萬喆《一位經濟學家瞭解到的疫情實情及三個建議》

15.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張禮立《應對新冠疫情的四項數字化建議》

16.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張禮立《應對疫情困境的20條人事管理建議》

17.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王林《此次疫情對所有企業都是一場倒逼》

18.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靳飛《災難面前,我們的關切如此相同》

19.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梁啟東《根除新冠病毒,也要根除飲食文化陋習》

20. 盤古智庫學術委員 毛大慶《中小企業“扛”疫》

21.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安剛《從新冠狀病毒疫情看中美關係》

22.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靳毅《從“非典”到“新冠”,資本市場將如何演繹?》

23.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熊鵬《疫情的經濟後果》

24.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熊園《全面評估疫情對經濟、政策、資本市場的影響》

25.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熊園《疫情下通脹怎麼走?》

26.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許澤瑋《疫情之下旅遊業停擺,這些扶持政策助企業走出寒冬》

27.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李玲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28.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盤和林《餐飲巨頭難撐3個月,政府與企業應聯手共渡難關》

29.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 盤和林《理性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

30. 盤古智庫印度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欽《涉印度合同履行遇上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履行有困難怎麼辦?》”


盤古智庫專家觀點彙編


1


關於疫期物價合理監管的建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關於疫期物價監管,我們認為打擊亂漲價、發國難財的行為很有必要,但我們也應把握好度,合理監管疫期物價。我們建議:


1. 對戰略物資價格實行管制,要有明確的戰略物資負面清單。


2. 要給市場價格設定合理的上浮區間,為生產、分銷、經營者留出利潤空間。


3. 執法程序需要更加科學,不要簡單粗暴,“一棍子打死”。


4. 地方政府要快速發放政策性補貼。


2


各地扶持中小企業政策措施觀察報告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1. 減輕企業負擔:1)延期繳納稅款;2)減免中小企業稅費;3)引導降低房租成本;4)增設創業孵化基地、園區運營補貼。


2. 加大金融支持:1)確保中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2)緩解企業資金流動性困難;3)降低信貸融資成本;4)加大中小企業融資增信力度;5)提供差異化的金融優惠服務。


3. 優化提升服務:1)加快支持企業發展資金兌現進度;2)規範行政執法行為;3)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幫扶機制;4)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賬款長效機制;5)建立貿易糾紛專項法律援助機制;6)建立行業專項政策支持機制。


4. 穩定員工隊伍:1)援企穩崗;2)緩繳社會保險;3)支持鼓勵各類靈活用工信息平臺發揮作用。


5. 生產經營支持:1)給予補貼獎金;2)緩解企業用能成本壓力;3)降低企業物流成本;4)支持科技創新。


3


關於疫情後經濟恢復的若干建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截止目前(2月11日),湖北之外全國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7天下降,防疫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鑑於此次疫情的廣度和強度,疫情將會對中國未來經濟產生全方位的影響。因此,下階段是一手抓防疫、一手促產生的雙重目標,在保證控疫情、穩社會的同時穩經濟、穩民生。當務之急是科學評估、精準施策。盤古智庫於春節期間組建聯合研究團隊,匯聚國內頂尖專家開展深入研究首份經濟預測報告於1月31日發佈,截止目前各類疫情對策報告累及20餘份。現據相關成果就疫情後經濟恢復之建議形成專題報告,以供參考。


1. 疫情基本情況:目前全國除湖北省外疫情已呈現基本趨緩態勢。可以說,目前穩定疫情工作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疫情對經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服務業,在短期內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因此,對疫情所造成的的經濟影響進行科學評估從而精準施策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2. 疫情對經濟影響


1)對總體經濟影響預測


低影響值: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經濟的衝擊也主要侷限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中旬,此後逐步下降,3-4月結束,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為3.5%、6%、5.65%和6%,全年5.2%。


中影響值:由於春節復工人口流動、氣溫較低利於病毒傳播以及防控不得力,疫情可能延續至二季度,最終各方面努力下並在氣溫升高的幫助下於6月左右結束。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將影響整個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3%、5.5%、5%和6%,全年4.9%。


高影響值:考慮到病毒的前期潛伏期較長、傳染性較強以及未來變異的可能性、復工以後再次擴散和傳播、防控上可能的疏漏,疫情持續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要充分估計形勢的演化可能比第二種更嚴峻,堅持底線思維。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2%、5%、5%和6%,全年GDP增速為4.5%。


2)對經濟的幾個方面影響


影響一,需求方面,人員流動急劇減少,消費需求受到較大抑制;


影響二,供給方面,流通領域嚴重受阻,生產供給困難逐步加大;


影響三,投資方面,部分投資項目將推遲,短期內新增投資下降;


影響四,民生方面,就業壓力增大,居民增收可能放緩;


影響五,房地產方面,樓市成交慘淡,施工進度受影響。


3)政策建議:


第一,以科學研判減輕恐慌,促進社會秩序恢復。


第二、完善現代國家治理體系。


第三,實行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公共服務領域投資。


第四,大幅減免中小企業稅費負擔,避免企業倒閉潮。


第五,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


第六,適時大力開展職業培訓。


第七,鼓勵推行租金補貼與減免。


第八,鼓勵企業推行靈活用工政策。


第九,加大國際合作,進一步開放。


第十,提前籌劃年內重點產業復甦方案。


4


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怎麼走和我們怎麼辦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關於此次疫情對當前中國乃至未來的影響,我主要講三個方面:一是疫情的基本情況;二是疫情的影響;三是估計政府會出臺哪些政策,我們該怎麼辦?


1. 疫情基本情況


此次疫情的特點表現在六個方面:一是前期對疫情認知不足,或者說科學認知有一個時間段;二是由於初期防疫信息披露出現問題,疫情被大量延誤;三是病毒有新的不同特點,如傳染力很強,一次、二次傳播速度很快;四是全球化傳播;五是移動互聯網信息時代疫苗的相關各種信息在飛速傳播;六是黨中央的權威很高、執行力很強。


2.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目前總結出來的一個基本看法是,第一種可能,如果在元宵節左右進入平穩下降期,這對我們是最好的結果,估計中國經濟GDP的增長,今年整體會下降一個百分點;第二種可能,拖到三四月份,如果拖到三月份中旬,會導致兩個月的週期,會下降兩個百分點;第三種可能,最悲觀的局面是疫情會一直持續到五六月份,這種情況下可能會下降三個百分點以上。第一種情況下,一季度的經濟增長大約是4%左右。第二個情況下可能是2%。第三種情況下我們要防止出現零增長。

具體會影響到哪些方面呢?第一,就業可能是最大的一個挑戰。第二,中小企業面臨挑戰。第三,國際挑戰。


3. 政府出臺政策及如何應對


對於疫情的影響,政府、社會、企業應該如何回應呢?


第一,政府目前首先要直接控制好疫情;第二,政府應該要未雨綢繆,出臺一系列政策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尤其要避免出現大量失業的問題。


目前通過此次疫情,我們可以看到下面幾個情況:第一,頭部企業的壓力不大,反而通過這次疫情,幹掉了更多的小企業,以後頭部企業的優勢更明顯;第二,對掌握核心技術和核心品牌的企業影響不大,反而進一步的擴大了企業發展空間;第三,接受用線上來做服務、銷售、生產,更多的把信息化和工業化,比如電子商務、大數據等技術用的好的企業,這次反而對他們來說是天賜良機;第四,再次證明大健康產業是絕對的朝陽產業。大健康產業不單是此次疫情的出現,包括老齡化社會和老百姓健康生活的需求,大健康產業都依然有足夠的空間;第五,產業方面的趨勢是更多的國際化大企業生存的空間更大,不管是協調國際化的資源,還是協調自身的發展空間。


那麼在這個背景下,企業該怎麼辦?我提幾個觀點給大家參考:第一,要敢於斷手斷腿以保生存;第二,積極對接政府的各種支持政策;第三,回到根本上來。這次疫情期間的經濟狀況再次告訴我們,我們要麼做技術流,要麼做資源流,要不然我們一定是能夠整合資源流,共同來發展與對接,幫助自己成長;第四,此次疫情也產生了很多新的商業機會,比如大健康產業、線下的服務業等。


最後,我想講一個概念,尤其在形勢不太樂觀的情況下,一定要跟有專業知識、政策線索,社會資源等方面的各種智庫平臺有更多的互動,要把他們的資源轉換成你的大腦,轉換成你的平臺。大家可以共同地去溝通和交流,多聽信息,這會比你自己匆忙野蠻地去幹更有價值。因為在一個不確定因素很多的時代,要提高自己的生存率和成長率,需要更多的平臺和各種資源共同來推動成長。


5


關於疫情期間善於開會的建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黨和政府是戰勝疫情的主心骨,領導幹部是組織領導疫情防治工作的主力軍和棟樑。考慮到疫情嚴重,最近領導幹部會議較多,而開會本身可能造成病毒的傳播,因此提出三點建議。


1. 減少聚集,減少開會頻率、人數、時長。


2. 如果實在需要開會,在開會期間,須一律佩戴口罩。


3. 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採取視頻會議、微信工作群等方式進行工作安排,儘量減少面對面接觸。


6


打響“經濟保衛戰”!

該企業家和主管部門上戰場了!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新冠疫情給家政行業按下了“暫停”鍵,3000萬家政從業者沒飯吃。在服務業中,家政服務業受影響應該是最大的,因為家政服務業還有個特點,必須人去客戶家裡提供服務。在這次疫情裡大家也很關注整個家政行業,這是個1萬多億的市場,中國大概有3000萬的家政服務從業者。我們跟別的公司不一樣,不是員工上班早晚的問題,而是實際業務停了,業務背後的社會需求基本停擺了。我們也很難換商業模式,就算員工改成線上辦公也解決不了問題。服務業涉及到大量的以人對人的交易服務,這個的影響是巨大的。


努力活過三個月,但不寄希望政策、主要靠市場第一是資金的準備,正常的話對互聯網公司來講要影響半個月的業績,但我們至少要做好影響三個月的準備,我們都希望疫情能在2月份控制住,但是3月、4月也有會後續影響,所以我們要做好三個月沒有業績,公司還能活下去的準備。

第二方面,成本,我們也在做各種預案、各種測算。目前來講,政策更多是一種態度,這個態度對我們來說其實也很重要。


打響“經濟保衛戰”,需要企業家和主管部門一起上戰場。第一重要的工作還是防疫,疫情越早結束,對所有企業都是利好。但其實還需要打響第二場仗,經濟保衛戰。隨著疫情逐漸發展,時間延續也越來越長,我們要打疫情抗擊戰,但是有些部門也得打一個經濟保衛戰,這是兩場戰爭。


防疫是防流動性而不是陌生人,限制阿姨進小區搞反了。家政行業跟其他行業還有個本質的不一樣,家政行業的收入就是家政從業人員的收入,家政行業的衝擊會直接加碼到從業人員身上。如果國家比如說部委出臺一個政策,關於家政行業住家的防疫指南和要求,這對我們的幫助會遠遠大於稅收減免。


下一代全閉環產品加速上線,至暗時刻企業家應關注信心成本和未來。從我個人來講,文化是否強大得過了疫情再說,這個疫情確實是個磨刀石。但我相信我們的團隊是有戰鬥力的。等疫情結束的時候,我覺得整個家政行業就會發生改變,這是我們在這次疫情危機中的機遇,對我們的產品、運營、市場人員而言,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希望呼籲中國所有的企業家,這個時候應該上戰場了,開闢保障就業保障民生的第二戰場,包括做金融的、做企業的、做經濟管理的、行業部委研究政策的,不能只是外援,我們的主戰場就是在防疫的背後,把中國的民生就業給保住了。


7


新冠病毒,人類共同的敵人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仍在持續。我們整個國家已形成全社會動員,全力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在具體傳染機制和防治、特效藥物開發和救治方法仍未全面清晰到位的情況下,一方面,世界部分地區和國家對疫情產生擔憂,這可以理解。而另一方面,尤為可貴的是,不少國家都表態全力支持中國抗擊疫情的行動。比如疫情暴發以來,鄰國日本就從政府到民間都傳遞出支持的聲音,還及時援助了大量口罩、防護衣等醫療物資。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走出國門”,造成甚於17年前那場非典疫情的外溢影響,原因在於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員往來較之2003年已呈現歷史性跨越,各領域雙向互動的頻率和規模都非那時所能比。雖然當前這場疫情的國際傳播形勢較之非典顯然更趨複雜,但今天,中國傳染病科研、預防和控制能力也非2003年可比。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國際化”再次表明病毒性傳染病是人類從古至今的共同敵人,它也是對世界經濟與和平生活方式的重大威脅,更是需要各國加強合作、攜手應對的重大挑戰。新冠病毒疫情的管控和最終克服,不僅是中國的事,也是世界的事; 不僅是中國的責任,也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

目前的當務之急無疑是有效應對疫情,為此,中國社會各界需要高度團結、凝聚。這個過程要求我們不斷升級治理機制和能力,同時也需儘快為“後疫情時期”中國經濟的穩定和增長加以規劃和行動。


8


經濟戰“疫”:市場漸進築底,金融支持發力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參照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期的歷史經驗,出現於中國內地的疫情對於金融市場的衝擊呈現出典型的漣漪效應,而在疫情越過頂峰後,市場會顯著反彈。當前,內地金融市場由於休市期疫情演化所帶來的時序補跌或基本完成,海外相關市場企穩跡象初現。


經濟影響仍在發酵,市場回調開始顯現。當前,中國的經濟戰“疫”已經打響,從演化趨勢看,新冠疫情有望在2月末邁過高峰期,並於5月末基本平息。我們的估算表明,在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增速將在一季度將低於無疫情狀態超過1.5個百分點,並將從二季度開始逐季歷經修復、反彈與企穩,全年經濟增速約為5.6%。


利率下行緩釋衝擊,匯率存在階段壓力。隨著OMO下調奠定“降息”基調,我們預期MLF下調和LPR下調也將漸次進行。從幅度上看,本次OMO降息幅度在本輪降息週期中相對有力,但較以往降息週期處於中位水平。考慮到長期利率已接近階段低位,再度大幅下調利率的空間有限,定向降準或將成為央行相機抉擇的重要儲備方案。此外,近兩週來受疫情負面影響,市場避險氛圍濃厚,近一月以來的人民幣升值出現逆轉。2020年,隨著美聯儲寬鬆力度邊際減弱,美元指數下行壓力或弱於市場預期。在此背景下,儘管我們測算的人民幣相對均衡匯率存在低估,但在WHO將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市場情緒的驅動或延續人民幣貶值壓力,預計人民幣兌美元的年內波動區間為[6.7,7.2]。


金融應急與支持結合,謹防內外風險共振。隨著新冠疫情繼續演化,金融鄰域伴生風險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們認為,為防範潛在的金融和實體風險,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多種貨幣和金融政策工具的綜合運用也將避免疫情對實體經濟帶來持續負面拖累。


金融改革修煉內功,金融開放審慎推進。當前疫情的發生和演化不僅暴露出公共衛生、城市管理等領域所面臨的問題,也對金融體系如何靈活運用各類政策工具積極應對風險,做好市場監管和支持實體經濟提出了重要要求。在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金融改革的深化有助於發揮好金融本職,並提升金融系統韌性。2020年中國金融開放或將考慮到特殊時期的穩定因素,在遵循相應時間表的前提下審慎推進。


9


應對新冠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的十大政策建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在眾志成城抗議新冠疫情的同時,高度重視疫情對中國經濟短期、中期、長期的影響,未雨綢繆,重拳出擊,以強有力的政策組合拳應對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和中長期影響,以特殊之策挽救中國經濟,避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勢頭因為疫情而出現“大拐點”實屬極為必要。基於此基本判斷,我們呼籲高層高度重視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全面提升應對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的政策級別,特別時期,特別之策,重拳出擊,逆轉預期,提振信心。特提出十大政策建議:


1. 以科學的專業判斷減輕公眾恐慌,儘快恢復社會秩序。


2. 從戰略高度重視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


3. 大幅度減免中小企業稅費負擔,儘可能避免企業倒閉。


4. 貨幣政策要及時亮劍,避免流動性恐慌。


5. 發行新冠疫情專項債。


6. 中小企業緩交上半年社保費。


7. 鼓勵推行租金補貼與減免。


8. 鼓勵推行靈活用工和辦公政策。


9. 對農民工進行線上培訓。


10. 拿出一批見效快的儲備項目提前上馬。


10


應客觀評估本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要全面評估本次肺炎疫情對經濟增長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首先需要評估本輪肺炎疫情可能持續的時間。筆者認為,根據目前的信息,可以採用樂觀與悲觀兩種情景分析。在樂觀的情景下,本次肺炎疫情的高峰期將出現在2020年2月上旬與中旬,到2020年3月底,肺炎疫情將基本結束。在悲觀的情景下,本次肺炎疫情可能要持續到2020年上半年。而筆者的分析,將以樂觀情景作為基準情景。


1. 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1)肺炎疫情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筆者認為,如果不考慮宏觀經濟政策的進一步發力(即使發力,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也將主要體現在今年一季度之後),2020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要比之前預測的速度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2019年四個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別為6.4%、6.2%、6.0%與6.0%。換言之,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會在5.0%上下,甚至不排除低於5.0%的可能性。


(2)肺炎疫情對通貨膨脹與失業率的影響


一方面,肺炎疫情的爆發可能同時影響消費品的供給與需求,但其對消費品供給的影響則可能持續更長時間。這就意味著,在2020年春節之後,很多消費品的供給可能會較為滯後,這會導致CPI各分項的價格出現一定程度的上升。換言之,肺炎疫情可能導致本次CPI同比增速的上漲持續更長時間,或者回落速度更慢。另一方面,考慮到肺炎疫情對工業企業的不利衝擊,本次工業企業的補庫存行為可能會延遲,或者變得更加微弱,這就意味著PPI增速的回升可能推遲。


我們也不應忽視本次肺炎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在2019年2月與7月,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兩次到達5.3%的高點,該指標在2020年上半年可能會創出新高,甚至顯著高於5.3%。


2. 本次肺炎疫情與2003年非典疫情的比較


當前與2003年相比,中國經濟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很多結構性變化:一是作為驅動長期經濟增速最重要的變量,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二是外部需求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今非昔比;三是中國經濟面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顯著不一樣。換言之,當前中國經濟所處階段,決定了經濟增長與風險防控面臨的壓力要高於2003年非典時期。因此,不能簡單套用2003年非典經驗,而對本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不利衝擊過於樂觀。


3. 要對中國政府應對本次肺炎疫情不利衝擊的能力保持高度自信。


首先,本次中國政府應對肺炎疫情的反應速度與反應能力,要快於強於2003年非典時期。其次,不難預測,中國政府在2020年將會採用更加擴張的逆週期宏觀經濟政策進行應對。再次,考慮到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壓力,中國政府也不會對本次肺炎疫情的負面衝擊做出過度反應。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即使考慮到本次非典型肺炎的不利衝擊,在中國政府的及時應對與處置之下,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2020年各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呈現出前低後高的走勢,全年經濟增速可能在5.7%上下。


11


解讀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資產價格

與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1. 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短期衝擊


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經濟增長本身,第二是通貨膨脹,第三是失業。綜合考慮,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會低於5%,大致在4.5%~5.0%的範圍內。這次肺炎疫情可能會使得2020年上半年物價水平相對比較高,這就會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放鬆造成一些掣肘。2019年2月和7月城鎮調查失業率兩次到達5.3%的高點,這也是近幾年失業率最高的一個水平。我們認為,在今年上半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可能會創出新高,甚至不排除高於6%,這就意味著短期內的就業壓力還是挺大的。


2. 本次肺炎疫情與2003年非典對中國經濟衝擊的異同


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跟2003年非典爆發時候已經有很大的不一樣,發生了很多結構的變化。第一點,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速已經今非昔比。第二點,外需的拉動可以說是差別巨大。第三點,中國經濟面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是不一樣的。因此我想說,本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會顯著高於2003年。不能簡單地搬用2003年經驗,而對這一次疫情的不利衝擊過於樂觀。


3. 中國政府可能採取的應對措施


財政政策:今年財政政策會更加擴張。


貨幣政策:今年貨幣政策也會比之前預期的更加放鬆,但考慮到通脹的問題,貨幣政策放鬆可能主要會出現在下半年。


第三,市場在懷疑,今年經濟下行壓力這麼大,政府的金融調控、房地產調控會不會顯著放鬆?個人感覺,放鬆的概率不會特別高,當然收緊肯定是不會再收緊。


結構性改革: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肺炎負面衝擊放大的前提下,結構性改革的加速是有可能的,比如說地方國企的混改、農地的加快流轉,更加包容性的城市化,教育、醫療、養老這些服務業行業向民間資本加快開放。


4. 世衛組織將肺炎疫情定性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


總體而言,只要疫情結束,那麼這些限制措施就會取消,總體的負面影響不用過於高估。


5. 怎麼看2020年全年的中國經濟的增速?


如前所述,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會低於5%。那麼2020年全年的經濟增速如何呢?這就取決於對以下兩個問題的判斷:


第一,今年肺炎疫情究竟會持續多久?第二,中國政府的應對措施究竟強不強烈?


目前來看,疫情的演變有兩種情景:樂觀的情景是,疫情在2020年2月份達到高峰,2020年3月底疫情基本告一段落。悲觀的情景是,疫情可能會持續到整個2020年上半年。


那麼,疫情的兩種情景再結合政府應對的兩種情景,就可能產生以下4種結果:


疫情悲觀,政府應對激進,2020年GDP增速在5.2~5.3%;


疫情樂觀,政府應對激進,2020年GDP增速在5.6~5.7%;


疫情樂觀,政府應對保守,2020年GDP增速在5.4~5.5%;


疫情悲觀,政府應對保守,2020年GDP增速在5%上下。


最有可能發生的是情景3與情景2。


6. 如果看待最近股市的大落大起?


肺炎疫情的爆發在短期內的確顯著影響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但有以下幾點對股市是比較有利的:第一,從全球範圍的估值比較來看,中國A股市場的估值水平是偏低的,和歷史上中國A股的估值水平來看,目前的估值也是偏低的;第二,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宏觀政策肯定是偏擴張的,無論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是如此,這對股市來講也是利好消息;第三,從存量資金的流轉來看,目前中國政府放鬆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概率是偏低的,房住不炒、因城施策可能是一個堅持較長時間的政策。所以大家感覺,存量資金方面會有不少資金從房地產市場流向股市,這對股市也是一種提振。


此外,中國股市總的來說,機構投資者在其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外國機構投資者在中國股市的影響力已經不容低估,他們持有的市值已經和國內公募基金行業持有的股票市值非常接近。


對中國股市來講,自主技術創新這一塊未來也會有很多看點。這兩類風格的投資在未來有望持續火爆很長時間。


7. 2020年人民幣匯率的可能走勢


我目前的預期大致是,2020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限大概在6.8~6.9左右,下限大概在7.3~7.4左右,中值大概在7.1上下,這樣的貶值幅度是可控的。


12


疫情對股市和債市的影響會怎麼樣?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1. 從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來看,這次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比較大。從空間方面來看,這次疫情不僅僅是湖北受到影響,全國除了新疆、西藏、青海等西部省份受影響的程度低一些,其他省市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均處於嚴陣以待,經濟活動幾乎是處於半停止狀態。從這角度來看,未來的疫情會得到有效控制。從時間方面來看,從爆發到現在已經經歷了近兩個多月,目前還處於疫情公佈人數爆發的密集期,從已有的公開信息來看,個人預計還需要一段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


2. 假若疫情就此控制住,對供給端的影響相對有限。我們需要密切關注未來一週的數據變化,假若新增確診病例得到有效控制,出現趨勢下降,預計一些工廠和工地都會步入復產復工,那麼衝擊相對會小。


3. 疫情主要通過消費領域對經濟產生影響。從消費心理的角度看,只有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一些城市不再出現新增病例,這些活動才會逐步地恢復。這對旅遊業、電影業、物流業、餐飲業等行業影響預計會比較大,而且這些消費流失了就流失了,很難補回來。


4. 世衛組織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構成了“PHEIC”(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加劇了外需對經濟的衝擊。


5. 當前的經濟呈現脆弱性,受到外部衝擊的殺傷力更大。國經濟從2008年開始都一直處於經濟的出清週期,而且現在還處於出清最為艱難的時候,假若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他們雪上加霜,很有可能就此倒下。疫情持續的時間越長,破壞力將越大,對經濟的破壞力將呈現非線性的特徵。


6. 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由於未來經濟短期內承壓,投資者預計貨幣政策將會趨於寬鬆,而且由於需求的急劇收縮,未來物價的壓力將會緩解,這對債市會形成中短期的利好。為此,對投資者而言,假若屬於短期操作者,那麼短期走勢還是需要觀察,假若是中長期投資者,其實這種波動可以忽略不計,相反還給大家帶來看好標的加大投資的機會。


7. 此次疫情對A股各行業的影響。就短期而言,受影響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線下消費、餐飲、物流、影視、食品飲料等行業當然大家都不出去活動,對線上消費、軟件開發和線上娛樂等都將產生利好的衝擊,特別是網絡遊戲、熱播視頻(像抖音)等。生產、工程建設以及住房等耐用品消費,這些都是具有遞延性質,短期的疫情並不會對他們產生較大的影響。


8. 最後的政策建議,面對外部衝擊,我們覺得可以儘快降息、降準和發行特別國債。


13


二級應急響應:我們應該怎麼做?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恰逢我國傳統春節之際,“春運”南來北往、“訪友”走街串巷、“禮儀”約定成俗,對於防控人傳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言,無疑是巨大挑戰。春節期間以至於整個春季,我們要注意什麼呢?


保持個人衛生,加強體育鍛煉,自覺維護公共衛生。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南京醫科大學心肺復甦研究院院長王立祥撰文指出,

重構禮儀健康文化、推行新禮,對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具有時代意義。具體來說就是“九禮”,十分實用,即拱手復“禮”、口鼻戴“禮”、手護洗“禮”、清嗓有“禮”、肘臂習“禮”、鞋底託“禮”、一米見“禮”、降塵淨“禮”、遺像別“禮”。


除了講究衛生、加強鍛鍊之外,就是要不信謠、不傳謠。對武漢乃至於全國的醫護人員給予應有的尊重。一是不要輕信網絡上的一些說法,二是不要輕信一些無效的“民間療法”。


相信武漢人民會在這一次新的衝擊中,人人參與,眾志成城,一定能夠取得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的勝利。


14


一位經濟學家瞭解到的疫情實情及三個建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武漢疫情到今天,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全國防控舉措總體保持了穩定、及時、有力,大體情勢發展已經愈加明瞭。但具體操作層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矛盾也愈發突顯,根據我的觀察,主要在三個方面:物、人、錢。


現在第一緊急的問題仍然是醫療物資短缺。從醫護人員方面看醫療防護用品仍舊短缺。據不少一線醫生說,護目鏡尤其短缺。從社會捐助方面看,社會各界捐助不斷。當前情況是,小散捐助和運輸仍在繼續,但所遇的各種通關、運輸、醫療物資標準等困難不少。也有一些捐助確實不符合前線要求標準。但短缺並未緩解的情況下,一線的需求仍在不斷髮出。從相關分發機構看組織團體捐助都是通過紅十字會及慈善總會捐助。現在,各界紛紛發出質疑,而媒體報道,湖北、武漢兩級紅十字會人手極度不足,這大概是難以處理大量物資、分發不力的重要原因。無論如何,物資分配是一項極繁重的工程。


第二緊急問題可能是“人”,且其緊急程度或日益升高。“人”的問題,可能也存在三方面的困境:

從患病或可能患病人員方面看,由於當前形勢緊張、醫療資源相對嚴重不足,有些確診病人無法住進隔離病區,必須自己每天來回家中和醫院進行治療。從醫療人員情形看,毋庸置疑,已經體力、精力嚴重透支。從全國情況看,“武漢人”的安置引發了一些社會爭議。


第三緊急問題或是“錢”。總體而言,短期影響應會比較大,尤其對於服務業。目前看,餐飲業、娛樂業等都會受很大影響,有些行業幾乎處於“關閉”狀態。長期而言,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從2003年“非典”經驗看,疫情過後,服務業產生反彈,後續增長仍然看好,不宜太過悲觀。但也需要注意,當前的疫情影響與2003年“非典”期間有所不同。一是當前疫情防控級別或遠高於2003年“非典”期間。二是2003年,中國經濟處於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又一輪上升區間裡。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換擋期”,經濟增速雖然在全球屬於亮眼,但總體趨勢是“從高速到中高速”轉換。加之全球外部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國際秩序的重整已經箭在弦上。這兩年,企業都承受了不少壓力。因此,亦不宜樂觀,需要謹慎對待。


基於此,我提出一些建議:第一,把“應急”的“急”是什麼先釐清。第二,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平臺來讓大家急應所“急”。第三,避免瞎“急”,著眼未來。


15


應對新冠疫情的四項數字化建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元宵節即將到來,如何積極、有效應對以及讓生活秩序儘快良性可持續化是社會各界所關心的一個管理科學問題。 就此,我特提出幾點舉措建議:


建議一:生命是第一重要資產。在新冠疫情發展中,都可通過互聯網等數字化工具有效的學習和實踐相關的防疫知識和方法。 並且通過互聯網讓團隊/員工一起參與對工具的認知學習和使用。


建議二:強化建設企業生存及業務持續性能力。企業/組織/團體在業務恢復實施中,需要團隊各部門全體配合,做好全面資源政策的變更管理,儘快建立業務恢復與連續性策略。在疫情發展中,我們管理上要特別重視對法案/條例的理解,在家庭支持、帶薪(休假、出勤)、浮動工作與假日安排,對於短期失能和隱私的管理要強化。 核心需要包括人力資源、設施管理、法務、技術部、關鍵業務運營部以及財務部。特別是對外以及對內的溝通部門,公關部的工作非常重要。


建議三:數字科技要針對不同產業類型因地制宜構建策略。將數字化管理提升到國家公共安全的戰略高度,除了形成新的價值生態,這些企業還以造福社會為己任,探索解決各種經濟發展挑戰,為社會發展和進步創造條件,開啟更廣闊的空間,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


建議四:強化數據基礎建設與數據溯源的工作。如果希望從數據驅動出發,通過數據與技術的洞察中有所收穫,就必須在數據錄入上下工夫,即便是最先進的分析和預測系統,也只有當實用優質的數據在手的時候,方能充分發揮出數字化的效應。


無論春天還有多遠,在疫情管理實踐中,我們要減少因文化差異而帶來的管理習慣阻力,通過有效的數字化手段,構建合理的預期,規劃有效的發展手段。


16


應對疫情困境的20條人事管理建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1.根據企業工作地點和職能,明確誰是關鍵的員工,以及明確哪些是這些員工開展業務所需要的關鍵資源。


2.評估及明確允許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企業員工自己生病,家庭成員生病,社區採取封閉隔離措施、以及公共交通關閉等因素引起的缺勤的數量。


3.估員工在新冠疫情期間所獲得醫療服務的途徑和可能性,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服務,明確企業在救助中的職責與途徑。


4.實時評估和明確關於何時以及如何調整員工之間、員工和客戶之間、員工與供應商之間,在面對面聯繫的頻率和方式的指導規範。


5.評估與確認高風險員工裡,類似孕婦、年長、有長期慢性健康問題的員工的特殊情況,在企業應急預案中充分考慮這些員工的特殊救助與法律要求。


6.評估並針對新冠疫情建立特殊員工補償和缺勤政策。例如,不受處罰的自由請假,包括有關生病的員工核實,完全康復並且可以回來工作的政策。


7.評估新冠疫情對企業核心業務和物資供應商,並部署儲備所需的關鍵資源。


8.評估新冠疫情對公司業務運營的財務的影響,明確有哪些潛在的影響。


9.評估及確定新冠疫情對商務旅行產生的影響,例如隔離邊境關閉、簽證等。


10.評估並且制定彈性工作地點。如遠程辦公和彈性工作時間,如交錯輪班的政策以及啟用這些政策的條件。


11.制定在工作場所中出現的疑似生病或者病症者的應急處理手段與流程,包括疾病響應控制,強制休假、病假等措施。


12.在所有工作場所部署並提供充足而便利的疾病控制用品。例如手清潔產品、紙巾、消毒藥水等,以及處理這些物品的垃圾分類容器。


13.加強新冠疫情期間所需要的通訊和信息技術設備,以便支持員工根據業務需求進行遠程辦公。


14.確保所有員工在需要緊急響應時可以獲得醫療方面的諮詢和建議。


15.制定企業適用的新冠疫情相關宣傳材料。內容應涵蓋新冠疫情的基礎知識、個人和家庭的保護以及相應策略。


16.評估企業員工的恐慌焦慮,聽信謠言或錯誤信息的對企業業務影響的嚴重程度,並制定相應的溝通與應對計劃。


17.向員工宣傳企業自身對新冠疫情所做的準備和相應計劃,包括人員、業務、財務等。


18.為生病在家修養恢復健康的員工及其家人提供相關家庭保護護理手段。


19.建立並開發相關服務性平臺,例如應急溝通專線等以統一而及時的方法,向工作場所內部和外部的員工、供應商和客戶通報關於新冠疫情狀態所需要採取的必要措施。


20.與企業所在當地公共衛生機構和或應急響應人員合作,參與國家與區域城市/鎮/街道的公共衛生疫情防治計劃和流程,並且透明共享企業新冠疫情防控計劃。


17


此次疫情,對所有企業都是一場倒逼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1. 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今天與2003年完全不同。當下,逆全球化已成為世界的主流,而且,中美貿易摩擦仍在不斷進行中。相比非典期間,中國現階段的對外經濟是比較被動的。所以,新型冠狀病毒對消費和製造業都形成了巨大的障礙。 但是我還是非常同意陳薇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的判斷:

我們要做最好的努力,但是做最壞的打算。從最壞的角度看,考慮到病毒的潛伏期較長、傳染性較強,一旦復工後,再次出現了擴散和傳播,或者是一些地方的防控不到位,疫情的延長時間超出了預期,蔓延到第3季度,那麼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會降至5%左右。


2. 企業家一定要學習中央文件。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首先就是餐飲,除此之外,還有旅遊行業,旅遊行業的食、宿、行、遊、購、娛6個增長點全部受打擊。除了行業之外,民營企業現在正經受很大的衝擊。這些問題,中央都已經清楚地知道,如果我們再不採取果斷的措施,企業遇到困難,接下來就很可能出現失業潮。因為企業保不住,就業就保不住,就業保不住,社會就很難穩定。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主張企業家每天都要看新聞聯播。目前,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我們企業家一定要學習中央文件,一定要學習!並且,央行破天荒地提出,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2020年1月下旬存款準備金考核的容忍度。換句話說,現在央行已經允許銀行更多地向企業放款。


3. 大難面前,企業家有3重境界。如果你的企業原來就在艱難維持,但因為你的不忍放棄,那麼現在你就按照勞動法給予員工補償,然後關停生產線,看準新的方向,重新開始;如果你的企業是處於“原本想轉型、但又不太敢轉”的情況,那麼現在,到了壯士斷腕的時候了;大疫面前,往往有著大機會。


4. 此次疫情,對所有企業都是一場倒逼。我們此時要警惕民粹主義,全社會要保護好企業。企業家、員工、社會一起努力,這才叫“共克時艱”。千萬不要把企業家逼得無路可走,千萬不要把企業逼得倒閉。


5. 世界一定會支持中國,中國社會將深刻轉型。我相信,國際社會都會和中國攜手對抗疫情。因為到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佔全球份額的17%,而2003年時這一數據僅為4%。這就意味著,如果中國經濟下滑坡度太大,對全球的溢出效應也將會更大。


18


災難面前,我們的關切如此相同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這些年來,我先後經歷過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國“非典”、汶川大地震、東日本大地震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等多場災難。

聽說在海外的日本人知道阪神大地震消息後,立即紛紛匯鉅款回國救災,作為中國人,我真是羨慕不已。後來我去神戶,專門去看重建的神戶大橋,向那些為之捐款的日本人表示敬意。


其後,便是中國“非典”。當時我正在東京。沒有一個日本人嫌棄我,相反,一些不富裕的日本人開始找我商量,怎樣幫助支援北京。我們買了一批現在叫N95的口罩,還湊出不到四萬元人民幣,作為心意。


玉三郎第一次中國公演,就遇到汶川地震。我與玉三郎只商量了一分鐘,就決定捐出我們北京公演的一部分收入。既是援助災區,也是向離我們還不遠的梅蘭芳致敬我通知了文化部,文化部當即派員來接受,次日中央電視臺播出新聞,這是汶川大地震發生後所收到的第一份海外的捐贈。


到了東日本大地震,中日關係也在“地震”,氣氛尤為壓抑。我的女兒和同學在放學後,一家一戶地拜訪,請大家幫助日本。女兒和同學募集到兩萬元人民幣,全部來自中國人家庭。我與工作以“北京夢花庭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名義捐款十萬元人民幣。我們是通過日本TBS電視臺捐贈的,電視臺副臺長八木康夫專程到北京接受我們的捐贈,還為我們頒發了感謝狀。北京市紅十字會也與我們合作,為日本災區捐款。


這樣就說到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日本的中國人更是行動起來,如同當日阪神大地震時的日本人一樣支援故鄉。我不禁陷入一種深深的感動之中。每逢災難,中日兩國就會距離如此之近,關切如此相同。凡二十餘年來,我所經歷,莫不如此。


19


根除新冠病毒,也要根除飲食文化陋習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進行一場防控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戰役,關鍵是要找到靶子,就是找到傳染源。17年前,非典病毒最初被認為來源於果子狸。後來,科學家在雲南一個洞穴中的蝙蝠身上,找到了非典病毒的全部基因組成分。

這次疫情的禍首是誰呢?


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宣佈,通過專家們聯合攻關,在新型冠狀病毒潛在中間宿主的溯源上取得突破: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通過對病毒的基因組分析,發現分離的病毒株與目前感染人的毒株序列相似度高達99%。現在雖然還不能說就是穿山甲將新冠肺炎病毒直接傳染給了人類,但不可否認的是,SARS病毒和新冠肺炎病毒最大的可能存在於部分野生動物體內。這次感染人類的新冠病毒與野生動物的內在關係不可否認。人類捕殺甚至烹食這些野生動物,是感染病毒特別是迄今還不為人所知的病毒的重要甚至直接原因。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人民的健康安全、給中國經濟和國際聲譽都造成了損失。但同時,也給我們上了難忘的一課。疫情災難絕不僅僅是是單純的、孤立的瘟疫災害,也是與我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密切相關的社會災難。疫情的禍首與其說是穿山甲、是蝙蝠,倒不如說是人類自己;我們在消除新型冠狀病毒的同時,也要消除體內這種頑固的飲食文化病毒。

痛定思痛,現實逼著我們深刻、認真地反思我們傳統的飲食文化,反思我們與包括野生動物在內的動物界的關係,反思我們與大自然的關係。


在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提倡來一場飲食文化革命。今天我們要深刻吸取教訓,在分餐制、綠色烹飪、節儉用餐上做些深入探索。特別是每個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徹底根除貪吃野味的陋習,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汙染物的排放。讓我們更多地更深地去反思與野生動物的關係,作為經營者,堅決拒絕野生動物的買賣交易;作為消費者,堅決拒絕食用野生動物。讓我們更多地更深地去反思與大自然的關係,從更廣闊、更高遠的文化視野重構人類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新境界。根除病毒重要,根除飲食文化陋習更重要。


20


中小企業“扛”疫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中小企業在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時候,不僅需要抗“疫”,也需要“扛”疫。中小企業如何在這個階段“扛”疫,可以從三個方面自我審視:

一是成本節省,最大極限夠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人力或職能部門是否過於臃腫,可以再瘦身;三是再提高運營效率,即在生意相對清淡的過程裡,做好練兵的工作等。


1. 期待政策落實:這次紓困政策扶持力度之大、出臺速度之快,確實也是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過的,但現在感覺這些政策還是存在著一些實操和落地的問題。真正執行落實到企業身上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2. 再思行業發展:企業的房租成本減免,目前給到的政策是減免一個月或者幾周。但從上游對於下游的影響,在疫情過後,實際上產業恢復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現在如果說是減免一個月或者幾周,實際上是難以解決企業真實的困難。此外,無抵押物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的企業獲得新增貸款額度的能力還是比較弱,這些在執行落地上,恐怕還不像在文件上看見那樣的快。


3. 直麵人力困局:裁員這件事要有一定的邏輯和考量。裁員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在經濟退縮時,可能大家都要在人力成本上去做一些節省,但是切記不可裁員把自己裁殘。不過,有專業能力的人,在崗位上能幹實事的,一專多能的人,無論是在創業公司、上市公司還是大公司,這三類人永遠都是被大家所需要的。


4. 危機轉化機遇:不復工或者局部復工的期間,大家不能停止思考,要做好復工以後快速恢復的準備。這次疫情以後,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都會發生一些比較大的變化,包括人們更在意公共安全、社會公共衛生,消費習慣變得更加自我等。每個企業都值得去思考一下,我覺得即便已經叫新經濟的這些公司,可能需要再一次革新和再一次去琢磨。


21


從新冠狀病毒疫情看中美關係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2020年伊始,兩件大事把中美關係急速下墜的曲線拉得稍微平緩了一些。一件自然是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簽署。另一件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議程的同時,也改變了中美關係至少在今年內的議程。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向世人展現中國政府和人民團結一心應對危機能力的同時,也揭示了一個事實:儘管中美關係不斷惡化,兩國在衛生健康領域的合作和在新發再發傳染病防控領域的機制性安排仍在運行。


這次疫情再次提醒世人,提升基於各國良治能力和跨國跨域機制性協調、公開透明整體響應的全球治理水平,積極協力應對關乎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挑戰,是何等迫切和重要。


在這次對抗疫情的行動中,中國顯示出巨大的動員力和可觀的技術進步以及在基礎數據方面的優勢,美國則一如既往保持著在疾控體制、數據分析、基因排序等方面的傳統強項。兩國長長結合,完全可以為維護全球衛生安全、促進人類健康辦成一些大事。而這並非全部——中美在全球層面的廣泛領域仍然有共同利益,包括處理熱點問題、防擴散和確保核安全、打擊跨國犯罪、應對氣候變化等。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中美兩國有必要珍惜在經貿談判和抗疫過程中好不容易表現出來的協調合作,鞏固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促成的雙邊關係穩定勢頭。


中國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沿著既定的改革發展和開放道路走下去。但願中美關係也能繼續進行調整,雙方在更多事實觸動下能繼續以理性、客觀的態度看待自己和對方,找回對彼此關係的合理預期。


22


從“非典”到“新冠”,資本市場將如何演繹?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1. 當前我國經濟所處的週期較“非典”時期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我國中小企業獨立面對疫情衝擊的抗壓能力有所下降,經濟系統的脆弱性有所上升。具體來看:


我國所處的科技週期同“非典”時期不同,經濟增長方式切換、動力有所下降。


我國居民、企業所處的債務週期同“非典”時期不同,經濟脆弱性有所上升。


我國的資本市場結構同“非典”時期不同,不同市場受到的衝擊存在差異


2. 參考“非典”時期的經驗,同時結合當下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們認為“新冠”疫情對經濟的潛在衝擊如下:


1)在產業層面,疫情對第一、第二產業供給端形成衝擊,疫情將主要對第三產業的需求側形成擠壓。


2)在就業市場上,疫情可能顯著的惡化就業形勢,導致失業率大幅抬升。


3)在金融市場上,個人與中小企業違約壓力加大,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抬升。


3. 新冠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1)在貨幣政策上,目前央行有意呵護整體貨幣環境,貨幣政策以寬鬆和維穩為主。


2)在財政政策上,未來財政政策也會更加的積極,但是操作空間有限。


3)利率債方面,短期來看長端利率仍有空間。


4)信用債方面,調整中存在建倉機會。


5)可轉債方面,我們認為整體危中有機。


6)股票市場方面,短期擾動不改中長期邏輯。


7)具體來看,把握科技+龍頭兩條主線。


4. 風險提示:疫情變化超預期。


23


疫情的經濟後果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隨著資本市場的恐慌暫時告一段落,我們開始分析疫情的短期和長期經濟後果。


1、短期看一季度甚至二季度的經濟會受到嚴重衝擊。尤其是與居民消費相關部分。電商雖然有部分免疫能力,但是由於物流的極大受阻(我個人的經驗是順豐隔日到的服務延長到4天),導致了電商也處於困境。製造業則因為開工延遲帶來損失,唯一不受損的目前看來是經濟租金提供者,地租,房租,利息,稅收等。對經濟的衝擊程度主要取決於復工時間,包括居民服務業的重新開張,工廠和工地的返工日期。就短期的衝擊而言,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用去年日均GDP來計算衝擊有多大,感興趣的圈友可以自行計算;


2、但是比經濟數據更重要的是系統的穩定性,即:這個衝擊是否會在短期產生大量失業和企業倒閉。


餐飲是一個現金流行業,很多企業主利用現金流投資了一些長期項目,一旦現金流斷流,同樣會影響諸如房地產、水電站等長期項目的建設和運營。


如果引發上述行業大量的破產從而導致失業問題,這會給經濟穩定性帶來巨大挑戰,這個打擊面不亞於過去幾年供給側、環保、金融去槓桿對中小企業的打擊,而不同的是,供給側和環保還至少有大企業及其員工獲益,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社會資源和財富的再分配,就社會需求總量而言,降低有限,但這次是全社會無一收益,對經濟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這是當下最重要的觀察點,即經濟體的脆弱性到底如何。


3、疫情的中期及長期經濟後果。在凱恩斯框架裡面,長期投資主要取決於動物精神和不確定性。


就長期看,全球產業鏈重構並不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產業升級是正常而自然的,但是產業鏈重構過程可能是很脆弱的,即一些衝擊可能讓產業加快轉移,而新產業和新就業機會並未創造出來,這樣就會給經濟帶來短期衝擊。


另外要理解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包括很多方面,尤其是政策方面的不確定性以及行政管理當局應對危機的能力。如果地方官員無法表現出以商業利益和居民利益為優先的取向,企業家和投資者會重新評估投資的可行性。


4、上面分析的短期和中期效應,既是我們觀察金融市場下一步發展的關鍵節點,也是制定應對政策的出發點,如果能有針對性的出臺各種應對政策,那麼,疫情的經濟衝擊是可以度過的,如果出臺應對政策不及時,方向錯誤,那麼,就會帶來金融市場的二次探底和長期實體投資的信心衰敗。


24


全面評估疫情對經濟、政策、資本市場的影響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核心結論:疫情短期內將全面拖累經濟和風險資產,後續緊盯高頻數據和政策組合拳。


1、疫情將打斷經濟企穩節奏,消費、就業衝擊大,財政壓力再凸顯,預計Q1GDP增速可能降至5%左右。


1)宏觀經濟:短期GDP受明顯拖累,武漢湖北對全國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2)產業端:交運、旅遊等第三產業受衝擊最嚴重,需注意電子通信、汽車、醫藥行業影響。就本次疫情而言,武漢、湖北在電子通信、汽車、醫藥產業具有一定優勢,相關企業停產及延期復工可能衝擊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不過,鑑於非典時期藥品消費明顯上漲,疊加近日國務院發文提出要組織疫情相關品企業復工生產,預計對醫藥衝擊有限。


3)需求端:消費受影響最大,本次投資出口支撐可能有限。考慮到本次疫情的發生時機和防控措施強度,消費面臨的衝擊可能仍然較大,同時投資、出口的支持力度可能相對有限,短期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


4)就業端:本輪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可能呈現兩個特點:短期影響程度更大,主因第三產業佔比提升、消費衝擊較大、投資出口支撐有限;整體持續時間可能更短,主因防疫力度更強,參考非典,最快2月可看到疫情拐點。


2、疫情將短期推高CPI、拖累PPI。本次疫情,CPI中預計豬價、水產品、菜價可能在近1-2個月走高,隨後回落,非食品項預計較為穩定;Q1的PPI在延遲復工和企業減產等拖累下難明顯反彈(1月PPI可能反彈至0%附近,之後回落),Q2受翹尾拖累也難走高,下半年PPI有望回升。展望全年,維持CPI整體前高後低、PPI前低後高的判斷。


3、疫情下政策將更寬鬆、逆週期調節將進一步加碼。就本次疫情,政策大概率會更加寬鬆,繼續提示“寬財政+松貨幣+擴消費+促產業+改制度+穩就業”的組合拳,並預計2月就有望看到“降息”,後續地產鬆動幅度可能更大。


4、疫情將顯著拖累風險資產。春節期間全球股市悉數下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韓國和香港股指更是均跌超5%,預期本次疫情短期內利空股市、利好債市。


5、如何理解世衛組織定義新冠肺炎為“PHEIC”?當前看,本次疫情列為“PHEIC”之後預計對武漢、湖北經濟產生明顯拖累,我國外貿、旅遊等行業可能受較大沖擊,衝擊時長預計為一個季度。


風險提示:疫情發展超預期,政策力度超預期。


25


疫情下通貨膨脹怎麼走?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1月CPI如期“破5”且大概率為全年高點,主因春節錯月、超級豬週期和疫情衝擊;1月PPI如期轉正、且大概率為上半年高點,尚未體現疫情影響;往後看,疫情短期內可能推高CPI、拖累PPI,但不改全年節奏,即:今年全年CPI前高後低、PPI前低後高。

具體看,我們預計:CPI同比1月為全年高點,二三月趨降,Q2仍在4%以上,下半年總體回落但難跌破3%;PPI同比1月為上半年高點,二三月再轉負並可能延續至二季度,下半年再回升並有望回到0上方。需要指出的是,後續疫情演化仍是重要擾動。疫情下貨幣政策更需寬鬆,通脹制約進一步下降,維持此前判斷,再降準“降息”可期,Q1信貸社融有望延續高增。


26


疫情之下旅遊業停擺,這些扶持政策助企業走出寒冬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認為,“隨著旅遊業停擺,旅行社、住宿業出現經營壓力,對很多中小旅行社可以說是毀滅性打擊。”他建議,各地對於遭受疫情重創的第三產業和中小企業聚集的眾創空間應及時出臺臨時性保障措施,在第一季度內直接給予租金補貼、稅收減免的優惠和扶持措施,減少出租行業、物流行業的收費,通過為企業“降成本”的方式去引導中小企業延期開工復工政策,提供專項資金,降低或緩交社保繳費,積極降低進出口企業稅負以及成本壓力,而不是簡單的“停工不停薪”。


除旅遊行業外,此前許澤瑋還針對扶持中小企業順利度過難關,提出一些建議。當前,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中堅力量,保障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千千萬萬箇中小企業就是中國經濟的強大支柱,因此他認為,必須充分重視起他們的生存處境。


第一、保證戰略物資的價格,要給市場價格設定合理的上浮區間。


第二、出臺針對第三產業的扶持政策,通過“降成本”的方式去引導中小企業延期開工,直接對中小企業聚集的眾創空間進行租金補貼、稅收減免。


第三、肺炎的疫情可以隔離,但是中小企業的資金鍊絕不能隔斷。


第四、互聯網企業要傳播“防控好聲音”,在疫情結束後儘快出臺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繁榮“假日經濟”和“夜經濟”,恢復第三產業的活力。


27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人數的繼續增加,以及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將疫 情提升為“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日本政府31日連續召開兩次會議,將政令生效期由2月7日提前至2月1日,並將中國全境(除湖北省外)的傳染病危險指數調升至2級(呼籲停止非緊急、必要的往來),湖北省的指數繼續維持3級(勸告停止往來)。此外,在出入境管理上,將拒絕入境前14天內曾在湖北省停留的外國人進入日本,拒絕護照發照機關為湖北省(出入境管理局)的中國人進入日本。


全球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展開的應對措施,包括區域性的進出限制、工廠及店鋪等停工休業,以及對疫情擴散前景的疑問,勢必影響到日本海外及國內的經濟與社會活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 日本在華企業、無論製造業、商業與服務業,均面臨節後復工和開業困難,在武漢等湖北地區的日本企業,則是全面停工、停業。


2. 肺炎疫情導致訪日中國遊客減少,迅速而直接衝擊日本旅遊業,如果此次疫情不能迅速控制並消滅,對7月末舉行的東京奧運會將帶來極其嚴重的健康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的1月末,中國政府暫停了全國旅行社團隊遊,大量自由行中國遊客也主動取消了之前的預定。隨著日本政府對中國全境(除湖北省外)的傳染病危險指數升級,未來幾個月內以觀光休閒為目的的日本遊基本停止。


這一影響將是長期的。2003年“非典”疫情造成的日本旅遊行業不景氣,在疫情終結後仍持續了有超過半年之久,這次新冠肺炎帶來的低迷行情,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考慮到7月末東京將舉辦奧運會,如果此次疫情不能迅速控制並消滅,勢必帶來極其嚴重的健康風險。


疫情讓人真實感受到“一衣帶水”的相近,體會出“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那種同呼吸、共命運的深刻意義所在,中日之間的溝通與合作的重要性,在疫情面前得以凸顯。


28


餐飲巨頭難撐3個月,政府與企業應聯手共渡難關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突如其來的“黑天鵝”,讓眾多企業措手不及。餐飲行業吸納了我國大量的勞動力,而且也為我國服務業發展和經濟增長曾立下汗馬功勞,我們不能棄它們於不顧,此時需要政府站出來,幫助企業渡過這個生死攸關的時間點。竊以為可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在公共性政策方面,各種稅費能減的減,能降的降,社保、醫保的繳費能夠拖延的,就給予一定延期,比如延遲到下半年來繳。


其次,除了降低支出以外,政府還可以給予企業定向的補貼和補助,比如租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減免優惠。其次,除了降低支出以外,政府還可以給予企業定向的補貼和補助,比如租金方面給予一定的減免優惠。


第三,金融政策要跟上,銀行系統也應對企業伸出援手。


第四,要積極鼓勵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幫助中小微企業的行動之中,例如由平臺型企業為平臺內的生態企業提供相關幫助。


當然了,餐飲業終究是一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業,政府的過多幹預反而不利於行業的長遠發展,因此,各家企業也要積極自救,合理調整業務佈局,靈活應對疫情帶來的風險。


總體來看,我國宏觀經濟韌性較強,毫無疑問可以抵禦病毒的衝擊,但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尤其是中小餐飲企業,這是生死攸關緊要關頭,而我國經濟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也都是無數的企業和群眾共同努力造就的。所以,在這種危急關頭,國家和企業都要行動起來,互相配合,努力自救,祝願所有企業都能安全度過這個並不好過的寒冬。


29


理性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活動會出現反彈,迴歸正常運行軌道。面對週期性波動和下行壓力之下的經濟現狀,當下中國應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及時制定並採取一籃子宏觀經濟政策調節工具,熨平經濟週期,穩定國民經濟發展。


對中國宏觀經濟而言,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特別是世衛組織的決定是典型的負向外生衝擊,短期內會重創國民經濟活動,但筆者相信,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活動會出現反彈,迴歸正常運行軌道。筆者呼籲,面對週期性波動和下行壓力之下的經濟現狀,當下中國應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及時制定並採取一籃子宏觀經濟政策調節工具,熨平經濟週期,穩定國民經濟發展。


1. SARS對當年全年GDP增速影響有限。


2. 調節總需求管理,避免經濟出現進一步下行危機。


3. 政策建議:合理預期引導。防止市場情緒進入悲觀通道。未來政策或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應用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二是擴大中央財政支出,編制針對疫情的特定財政預算。


三是重點關注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在特定時間窗口提供扶持政策。


四是培育新經濟主體的發展,鼓勵互聯網創新。與


五是注重合理的預期引導,防止市場情緒進入悲觀通道。


30


涉印度合同履行遇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履行有困難怎麼辦?


「特輯」盤古智庫學者的疫情防控公開建議觀點精編


因此次疫情和疫情導致的各類防控措施,勢必會導致大量在印度有投資、貿易或者工程總包業務的中國企業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將通過本文就這類企業可能受到的衝擊以及法律解決方案進行探討。大體上而言,以下幾類中國企業和中資印度企業會受到中國及印度政府相關政策、航空航海國際運輸以及人員往來禁令的影響:


一是在印度進行投資併購的企業。


二是對印度有貿易往來的企業。


三是在印度承包工程的企業和駐印度工作的中國員工。


因新冠疫情和疫情導致的防控措施導致合同義務無法履行的,應該積極和對方協商,向對方闡明本次疫情的嚴重性,和疫情對履行合同造成的影響。


如果合同是適用印度法律(Governing law is Indian law)的,可以查看合同是否約定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如果沒有明確約定只是模糊約定的,根據一般國際慣例,交易各方一般會接受“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為不可抗力事件。即使合同沒有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仍然可以適用印度《合同法》56條乃至公平原則來獲得救濟。


如果是導致合同義務遲延履行的,應該及時和對方協商,向對方闡明本次疫情的嚴重性,對履行合同義務造成的負面影響,出示相關公告、通知等證據,和對方協商新的方案。如果是工程類合同,疫情會導致工期延誤的,建議提前讓律師等專業人士介入。


此外,還請注意收集、留存相關證據,如官方發佈的通知、公告,於合同履行有關的單位的通知,與對方溝通的證據等。另外,還可以提前諮詢相關人士,及時做好應對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