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什么?

用户驭手


治,就是我们称之为“术”的一种手段,具体的体现在“政”上,就叫政治,说文上解释“政,正也”,其它的解释更多了,简言之就是有“策略”的内涵,如果和后缀的词连起来,就有了具体的指向,比如政府,政务,政策。但就政治而言,也可以直白的理解为,为正而治的策略或主张。因为它是社会学的属性,所以更直白的的理解就是,政治就是平衡社会各种关系和诉求的一种主张 ,主张得到施行的权力时就是政权。但是政治不能等同于宪法,因为宪法是在多种政治主张下形成的一种共识,任何的不同政治主张都必须在宪法许可的条件下运作。政治正确,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一种是政治和宪法是互等于的,所以这样的政治,就是政治正确的。一种是为了自己的主张是正确就不断的宣传的政治正确。当然还有一种宽泛的政治正确的现象,就是把一些公序良俗也称之为政治正确。


少卫真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分蛋糕,民主国家就是政府切蛋糕让老百姓先拿,独裁国家就是政府切蛋糕官员自己先拿。


鸣共谁有



好大的题目。

政治是什么?这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政治学;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所以,世界上众多的学者在研究它;这种社会现象历史久远——公元前的几百年前,中国和西方就都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了。

中国,应该是最早提出“政治”这个词,并专注于这方面问题的了。

1,在中国,政治的第一个含义,是“政事得到治理”。

“政”,是政权。《论语.季氏》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国家如果在正常的轨道上,权力就不能由大夫这种级别的贵族掌控。

“政事”,是涉及政权的事物。还是《论语》:“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孔子没到一个诸侯邦国,一定先了解它的政事状况。

“政治”,指政事得到治理。《尚书.毕命》说:“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传》释曰:“道至普洽,政化治理,其德泽惠施,乃浸润生民。”

《毕命》,据说是周康王姬钊下旨所作。他是武王之孙、成王之子,约公元前1000年前后在位。够早的了。

2,政治的第二个含义,是指治理国家所施行的一切措施。

《周礼.地官.遂人》载:“掌其政治禁令”——这恰好与《毕命》形成互证。

《汉书.京房传》说:“(石)显告房与张博通谋,诽谤政治,归恶天子,詿误诸侯王。”

中国在汉代以前,与政治相关的很多词汇已经有了。比如,政令、政要、政务、政纲、政绩、政论,等等。政府,是唐代出现的词汇。

西方,英语的“政治”是politics,其和德语、法语等等“政治”一词,都来源古希腊语。

据说,古希腊的荷马史诗里已经有了发音为“波里”的一个词,是指“城堡”、“卫城”,后来转义为城邦,也就是国家。

最早按照这个含义使用的,应该是柏拉图,他写了《国家篇》,用的就是这个词,现在翻译成《理想国》,多少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写了《政治学》一书,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用的这个词。他不赞成老师的观点,而是对当时既存的政治制度,包括家庭和私有财产,做了研究并发表了意见。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影响到了古罗马的西塞罗和波利比奥斯。这两个人,又深深影响了圣奥古斯丁,他写了一本《上帝之城》,请注意,“城”还是用的“波里”这个词。这本书,把“政治”和基督教结合了起来——政教合一的理论及后来的传统,最早源于此书。

古希腊,关于“政治”的提出和研究,大约晚于西周500年。但可以看到,东西方尽管语言和文字不同,在“政治”的基本含义上,是一致的——这就是指国家政权、政权的治理目标和采用何种方式。

公元前500年前后,不论中国和古希腊,都开始对政治的深入研究,且各自都有精彩的理论出现。这个研究传统,也各自延续了两千多年。

1,就中国来说,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了两种类型的“政治”——“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即所谓霸道和王道的两种政治治理哲学。 其实,这是孟子对当时的诸子百家理论的一种概括,以儒家和法家为代表。农家、道家、墨家等等,也是有自己主张的,只是影响力不那么大而已。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占据优势的,是法家的政治理论。

及至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似乎是儒家的王道思想占了上风,而且一下子沿袭两千年。

严格来说,自汉至清,真正实行的,是外儒内法,兼采道学。董仲舒,是把“大一统”、“阴阳学说”都装进了儒学这个篮子里的。

2,西方,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纳,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弗利和圭恰尔迪尼,均在“政治”研究上有所贡献。

霍布斯,是西方近代第一个深入研究“政治”的人,他写了《利维坦》。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继承霍布斯的传统,着重研究社会契约理论。休谟和黑格尔反对他们的学说,特别是黑格尔,提出政治秩序的核心,是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问题。

亚当.斯密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概念,认为必须从“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角度,解决政治问题。穆勒和边沁,则从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功利理论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以上所说,都是理论上的。

在现实中,没有理论家,也会有实践。国家的产生,一定是在学问家们琢磨应该怎么管理国家之前。所以,所有学者关于“政治”的研究和各种各样的理论,严格来说,都是“马后炮”。 这样说,不是说理论家和理论没有用和不重要,而是说,实践必定在前,理论必定在后。有意义的理论,会对下一步的实践起到好的指导作用;不符合实际的理论,谁照着去做了,可能实践中就要走弯路。

以往的政治理论中,基本不靠谱的,大概非柏拉图的莫属。圣奥古斯丁是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者。其他的,总体来说,都有积极意义,同时又有不足。

19世纪,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治理论。这个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推进的。社会矛盾,集中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两对矛盾。政治是经济的体现,主要形式,是政治的上层建筑。其体现的,是各种社会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恩格斯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对马克思政治理论的“前史”的重要补充。

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和以往的政治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其吸收了前人众多的合理政治思想,包括亚里士多德、洛克、欧文、黑格尔等等,并且,不排斥所有理论中包含的合理成分。区别在于,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不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不限于只是提出操作策略,而是以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眼光,揭示了政治这种延续了数千年的人类社会现象的本质。

所以,即便是西方非常权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亦认为,到目前为止,只有两类政治学说,一类研究的是权利和自由;一类是马克思的观点,研究的是历史和发展。

因此,所谓“政治”,从狭义来说,是国家的主权、治理、结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等等;从广义来说,则是各种社会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一老沈一


政治就是处理社会关系(往小里说就是人际关系)。

中国是人治社会,从本质上来看,社会本身就是人的社会,人是最根本的,而人的生存与发展则是最为根本的。

一个重要的现象是,衣食住行各方面可以不断生产,但生产出来以后怎样分配却十分重要地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时甚至还超越了物质生产的重要性。

小到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工作更多的不是做事而是做人。不会做人,一个人单打独斗谈不上做好事情,不会做人,一个人干出了一点事情也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不会做人,一个人干成了一点事情也不能判断它是否有意义。

大到社会生活,利益蛋糕可以越做越大,但一旦分配不好,就会有蛋糕被毁的危险,所以在这个角度来看,物质生产倒成了次位,人际关系的处理则成了成败的关键。

做人不会察言观色,不会讲政治,那么无疑他的事业是不会成功的,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只会做一些小事的基层人员,干不了大事。而要会做人,会讲政治,就要明己明人。

首先明白自己是第一位的,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局限于什么,才能有的放矢,把握分寸。然后要明白他人,知道他人在想什么,在意什么,才能有所把握,进退自如。

在中国,政治是最大的实际,超过了经济,在经济发达起来以后尤其如此,所以要牢牢树立起政治意识,在时代中建功立业。


龙溪论人文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什么意思?经济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政治是确定如何支配生产资料。讲政治,其实质是为谁谋利益。从本质上来说,政治是人心。政治,首先是政权,人心就是政权,失去人心,就意味着失去政权。《大明风华》有个情节,朱高煦造反,两军对垒,结果将士都不愿意打了,朱高煦结果被活捉了。政治,其次是治理国家,治国举措是否有效,关键是百姓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



朵朵佬爷


政治是什么?是人们和平争取自身利益的理论和实践。

政治理论发明家,能够创造新的政治理论,为人们和平争取自身利益提供理论支持,因此完全可以算作政治家,比如孟德斯鸠。

领导人们和平争取自身权益、并且得到社会认可的人物,可以算作政治家,比如马丁路德金。

为什么强调和平争取?这是为了区别于黑帮、草寇、政变等武装夺取利益的行为。在人民主权被论证清楚的情况下,依然不尊重人民意志,武枪弄棒强取豪夺,是无法接受的。如果他们被认为是政治家,就是支持历史周期律反复上演。

各国领导人是不是就天然的是政治家?这个问题值得讨论。需要提醒的是,其中大部分是政客。如果有政治理论创新、有政治程序进步、有实事求是学习人类一切政治文明成果排斥教条主义、有更充分落实人民主人翁地位……这样的领导人可以算作政治家。

任何时候,捍卫人民主人翁地位,是一个公民的政治责任。人民不起来监督公权力,就可能让独裁者得逞。

政治的文明程度,以参与度、和平机制、制度刚性、法律保障、安全保护、政治信用、有效性来衡量。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74324185185932255"} --}

云端美


政治从字面、字意上看,就是一个国家统治集团治理国家的策略和既定的大治方针。所以,每个国家管理国家的形形式式的机构统称政府。

政治有愚民政治、透明政治,每个政府都会不厌其烦地向民众宣传自已正确好,最符众意。让民众无条件信服自已,跟政府统一思想,无形中多少都渗合了“愚民”方略。只是有的是自然而然,事实说话,有的多少带点压性。

“愚民”政治针对的是民众思想,透明政治则公开告知民众,国家方向,比如政府正准备带领国家向那前进,以及国家发展动向~适时公开各方面进展数据。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我们国家政治思想指导方针,建设政、经、军强大的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国家当下的奋斗目标。

正因为世界上有多种不同政治理念共存,又都想影响别个,也怕别个影响拖累自已。于是,相互间争斗不息。


鲁阳挥弋


毛主席说过最经典的,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

政治本质上就是人的较量,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三剑说是


毛泽东曾精辟指出,政治就是“要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而在今天来说,在国际上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与我们志同道合的朋友搞得多多的,与邻为善,因为我们无法选择,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搞好邻里关系,这就是今天最大的政治。

对国内来说,通过韩国的萨德事件,我们民族的心拧成了一股绳,通过孟晚舟事件,我们民族的心拧成了一股绳。所以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昨天的中国。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国内仍有个别人总要与大潮流作对,欣喜的是头条已经把他们的头条号封号了,他们再也不能胡说了,他们没有发负能量的机会了。同样对于香港的个别人,与香港和平稳定唱反调的人,香港的市民也已经通过支持警察行为在强烈表示对这些个别人的强烈不支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有目共睹。


中医哲学与真理探索


也许是才识学浅,也许是孤陋寡闻,至今我也不知道那些科技比我们高、生活比我们好的国家,他们的政治是什么.....总觉得,我们好像人为的要背上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说,真有政治的存在,或曰权力、或曰信仰、或曰是美好的蓝图,但若是脱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脱离了为人民服务,单纯的为政治而政治,就失去了实实在在的意义。如果也是为经济的、为人民服务的,直白或者通俗易懂更好......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能掉以轻心,更要珍惜时间,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今天最大的政治,还是实事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