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你能看懂英文原版小說嗎?

寫了十幾年的作文,你能寫好文章嗎?

上了二十幾年的學,你真的會學習嗎?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知名投資人、原新東方知名老師——李笑來先生有個公眾號,名字叫做:學習學習再學習。李老師並不是讓我們一直不停的學習,而是讓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側重學習如何學習,掌握關於學習的底層邏輯、思維、策略和方法,這會讓我們的學習活動事半功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何學會學習?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


001以終為始,拋棄低目標


求其上者得其中。相信很多人從上小學起,家長老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考上大學就好了!

不自覺的,很多人把自己的目標設定為:考上大學!


終於,高考結束了!還記得高考結束的那個夜晚嗎?是和同學聚會到天亮?還是繞著學校走了一圈?還是和三兩好友談心告別?還是把所有的習題、試卷扔到空中?還是心懷不捨、極度空虛?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進入大學以後,你每天在做些什麼呢?大多數人經過狂歡後,開始迷茫,用本能支配行動,用心情左右選擇,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直到快要畢業,還沒想清楚:該考研呢?還是工作呢?


這只是開始。一系列的選擇難題將會不斷呈現:

關於婚姻:選擇顏值高的?還是選擇多金的?選擇漂亮的?還是選擇持家的?

關於育兒:讓孩子快樂成長?還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關於工作:選擇錢少事少離家近?還是選擇錢多事多背井離鄉?

……

大家發現了沒有?選擇困難症成為我們擺脫不了的噩夢,讓我們陷入一個又一個焦慮和猶豫不決之中,而這猶豫不決,會讓我們錯失很多機會。

這一切的源頭就在於我們只把自己的目標設立在——考上一所大學


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意思是說:人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心懷仁慈和友愛,愛好廣泛、品味高雅。這是孔子對於自己學生的要求。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關於高目標,喬布斯是很好的例子。他立志讓科技、人文與人性結合,追求極致。把產品做成行業標準,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從未停歇。


試想,如果那些陷入選擇困難症的學生們,不是把目標設定為考上大學,而是把目標設定的更為高遠,比如成為一個終生學習者。終其一生都追求不完,都不會有那種達到一個小目標後的寂寥和空虛。


002進入心流,擺脫注意力渙散


學習最好的狀態是進入心流。

何謂心流?

心流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人們在專注進行某種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


還記得牛頓請吃飯的故事嗎?牛頓請朋友到家裡吃飯,他叫朋友在外面等他一下,他進去工作一會。誰知道牛頓為了工作,完全忘記了在外面等他吃飯的朋友!他的朋友等不及了,就一個人吃了飯,先回去。工作了大半天,牛頓覺得有些餓,就放下工作走進飯廳準備吃飯,可是他看到桌子上的殘羹,他自言自語:“哦,我已經吃過飯了!”說完,又繼續去工作了。至於請朋友吃飯的事,早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這就是心流,完全沉浸其中。

可能你會說,我不是牛頓,達不到這種狀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讓我們更加專注。幾點小建議送給你:

  • 把桌面收拾乾淨整潔

把與學習無關的零食、飲料、小玩具收起來,只留下與學習有關的用品。


  • 把手機放在另一個房間

手機在身邊,就會不自覺的點開,試著把手機調成靜音放在另一個房間。


  • 增加重複的次數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經典書籍反覆閱讀,每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英語單詞之所以沒記住,是因為重複的次數不夠。當重複的次數夠多,重複的單詞夠多,你會發現越背越簡單。


  • 增加學習的環節

學習如果只等於看書,只會流於形式。如果把學習拆分為:預習——學習——複習的環節,效果就會更好。預習時提出問題,帶著問題深入學習,有所側重,學完再系統複習。效果肯定比只看書要好得多。


  • 調動多感官參與其中

小朋友們都知道讀書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003全局性理解,拒絕打卡式學習


哈佛大學戴維·珀金斯教授在《為未來而教 為未來而學》一書中提到“全局性理解”的概念。


教授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全局性理解。

關於全局性理解,珀金斯教授舉了一個例子,讓我印象深刻。

歐姆定律,大家還記得嗎?電流方面知識,具體表述為:在同一電路中,電流跟電壓成正比,跟電阻成反比。珀金斯教授的學生學了這個知識點以後,推算出導熱管和氣流量的關係,用電力學的知識改造了自己家裡的供暖系統,節約耗能,提高效率。

這簡直太讚了!


記得我學歐姆定律的時候,當時只記了公式,因為公式可以應付考試,但是考完試呢?就不記得這個知識了,甚至在讀到這個概念的時候,還要去查百度。


我們為什麼學習?學習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相信這個用歐姆定律改造家裡供暖系統的學生,一定不會忘記歐姆定律。因為他已經達到了全局性理解的地步。


全局性理解的本質的是遷移和延伸,達到融匯貫通,做到學以致用。


疫情期間,很多學校停課不停學,學生們忙著應付語文、數學、英語,甚至“經常生病”的體育老師、“經常開會”的音樂老師、“經常請假”美術老師都來湊熱鬧,家長被逼成了全科私教,每天不停催促。直言自己的孩子太不自覺、太懶了!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想要讓孩子不懶惰,我們要做的是批評和吼叫嗎?顯然不是,因為很多家長嘴皮說破,孩子無動於衷。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可以邀請家庭成員,形成一個學習小組,客觀探討幾個問題:


1.人為什麼會懶惰?

2.懶惰會出現什麼問題?

3.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解決懶惰問題,你真的達成全局性理解。


004主動分享,“教會徒弟”會讓師傅更厲害


當我們獲得新知的時候,是自己留著慢慢咀嚼,還是分享給別人呢?


人們常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你是否在擔心分享給別人新知會讓別人更快超過自己呢,所以很多人為了防止徒弟搶了師傅的飯碗,便在分享自己的經驗時都留一手。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留一手真的有利於自己的成長嗎?教會徒弟真的會餓死師傅嗎?


其實答案不難找到,當我們立志做一個終身學習者、終身成長者時,越學習越發現知識是無邊界的,求知一直在路上,沒有終點。


那師傅們掌握的知識擁有的只是時間優勢而已。正如韓愈所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明白這一點,師傅們才會不斷學習,不斷精進。而主動分享自己的知識,不僅不會讓自己餓死,反而是最很好的學習方式。


費曼學習法被冠名為全球最高效的學習方法。這個學習方法的核心總共分為四個部分:

1.Concept(概念)

2.Teach(教給別人)

3.Review(評價/回顧)

4.Simplify(簡化)

為什麼費曼把Teach作為其中關鍵的步驟,因為這個步驟可以讓我們瞭解自己學習的偏差,檢驗學習成果,根據他人(徒弟們)的反饋,不斷調整,達成全局性理解的目標。


教就是最好的學。主動分享知識,尋求反饋,不斷調整,我們就會一直成長。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生命不息,掏空不止。希望每一個立志終身成長的人,都能夠積極分享,不斷向上生長。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做了十幾年學生,你學會學習了嗎?關於學習的幾點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