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來就經常抱的寶寶和不怎麼抱的寶寶長大了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嗎?

張鐔月


“孩子不能老抱著,否則就放不下來了!”

“能抱就抱吧,也就這幾年,長大了想抱也抱不動了!”

不同的人,會將抱抱給出不同的態度,那麼到底要不要經常抱著寶寶?總是抱著會不會給寶寶慣出不好的習慣?不抱的寶寶真的獨立性很強嗎?

各種疑問困擾著新手媽媽。

我曾經讀過一本書,是一位美國心理醫生寫的,他介紹了幾十年從業以來的典型案例,其中就寫到了一個長不大的女孩:
小女孩已經6歲了,但是身高體重卻和2-3歲小孩一樣,媽媽帶著她看遍了大小醫院,光各種檢查報告壘起來就超過一米高,比這個女孩還要高些。醫生已經沒有任何辦法,也找不到其中的原因。這時候有一位醫生將女孩介紹給了這位作者——一位心理醫生,試圖讓他能夠找到其中的奧秘。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以及詢問,心理醫生找到了女孩長不大的原因——缺少媽媽的愛撫和擁抱。這個女孩的媽媽是單親,不到20歲就生下了她。媽媽不知道如何養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她會用最好的食物給孩子。可是因為單親,媽媽很早就要出外工作,只能把孩子獨子放在家裡,即使帶在身邊,也只能忙於工作,而把孩子放在一旁。經常是媽媽工作完了,女孩也獨子睡著了。就這樣,在孩子3歲多的時候,媽媽發現孩子的生長停止了,開始她以為是營養問題,但無論增加什麼樣的食物,始終不能讓女孩長胖,也沒有長高。幾年來媽媽給女孩做了各種檢查,依然找不到原因。

心理諮詢師認為,女孩之所以停止生長,是與媽媽的不正確的帶養方式有關,孩子缺少媽媽的擁抱及愛撫。於是他找來一位有孩子的社區工作者,與女孩以及媽媽一起生活,讓女孩的媽媽學習如何帶孩子,如何與孩子親近。僅僅過了半年,奇蹟在女孩身上發生了,她的體重開始增長……

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不過從中我們能夠得出結論,如果孩子缺少了肌膚的愛撫以及擁抱,特別是媽媽的擁抱,那麼不僅會影響心理的健康,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無論是抱還是不抱,都應該遵循孩子的生長,矯枉過正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

擁抱不應該只是與孩子之間,和我們的父母,親人,朋友,擁抱是真誠和關愛。


泡泡育樂園


我懷孕的時候,進了一媽媽群,裡面的媽媽每天分享帶娃經驗,他們說:孩子哭了一定不要抱,讓孩子哭一會兒,孩子一哭就抱,孩子會很黏人的,大人會非常辛苦。這個經驗我還專門記在一個筆記本上面。



我坐月子的時候,有一次孩子哭了,我媽剛好在做飯,為了訓練孩子我就不去抱孩子,孩子哭的撕心裂肺。

我媽聽到了,慌里慌張的以為出什麼事情了,過來看是孩子哭了,趕緊從廚房跑過來,一邊罵一邊準備抱孩子,我叫我媽:停,不能抱,會慣壞孩子的。我媽根本不聽我的話,雙手抱著孩子一邊安撫孩子,一邊罵我道:你是孩子的親孃嗎?誰告訴你孩子哭了不抱的呀!早知道你這麼沒有良心,你小的時候哭,我就讓你哭死算了。我一臉尷尬的表情,啞口無言地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當時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感覺自己不配做一個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如此狠心,孩子才十來天,他什麼都不懂,他不哭不鬧,他還能以什麼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呢?

生下來就經常抱和不怎麼抱的寶寶長大了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嗎?

第一、寶寶哭了抱是正常的。

我經過那次教訓後,我媽告訴我:別人說的經常抱孩子和不怎麼抱孩子是孩子不哭的時候,我們要減少抱孩子,讓孩子自己玩耍,然而孩子哭的時候,不管什麼原因,你都應該抱抱他。

這讓我想起明星孫儷說過的一句話,孩子哭了,我們不需要說任何言語,給他一個擁抱,並且告訴孩子,我理解你的心情,這樣做就夠了。

另外孩子一睜眼就長大了,孩子是抱一次少一次,就像《囧媽》裡面說的一樣,你有多久沒有抱過你媽媽了,我相信孩子到了青春期,你再想抱抱孩子,已經基本不可能了。現在孩子小,需要大人抱抱,我們就多抱抱孩子吧!

第二、抱與不抱的區別?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如果我們錯誤的理解了抱的含義,那麼這樣長大的孩子一定是沒有安全感,他的一生都是不幸的,他需要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所以我要正確的理解抱的含義,孩子哭了就給他抱抱,孩子不哭鬧的時候,就要減少抱,讓孩子自由快樂的成長。這樣長大的孩子更加自信,有安全感,他的童年是快樂的,他在快樂的襁褓中長大,他的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他是幸運的人。



所以請各位家長正確的理解並對待抱與不抱的含義。


一月愛八月


我記得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很多媽媽都和我傳授經驗說孩子不能經常抱,不然抱著抱著他們習慣了就會老要你抱,特別寶寶哭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抱。

我信以為真,真的就不太抱兒子,哪怕寶寶哭得厲害,我都讓他哭著睡著了,可我才這麼做了一天,就覺得這個方法不妥,為什麼孩子哭著想要你抱,你卻不抱呢,覺得挺殘忍的,所以我開始選擇經常抱著寶寶。

後來無意中看到了華生的“哭聲免疫法”,我才知道朋友所謂的寶寶哭的時候,你千萬不要抱就是“哭聲免疫法”,哭聲免疫法的宗旨就是孩子哭得時候不要抱,等孩子不哭了媽媽才抱,讓孩子知道只有不哭的時候,才能得到媽媽的懷抱。


而這個“哭聲免疫法”竟然曾經風靡全美國,華生那個年代,許多美國父母用過這個方法治好真的變得不粘人,不總要大人抱著,但是長大之後弊端卻顯示出來了,很多孩子睡眠和心理上都有些問題,而提倡哭聲免疫法的華生,他自己的孩子人格上都有問題。

我這才意識到,當時我選擇放棄“哭聲免疫法”是多麼明智的選擇,我覺得生下來就經常抱的寶寶和不怎麼抱的寶寶有以下這些區別。


經常被抱的寶寶親子感情發育更好,更聰明

擁抱寶寶與父母建立感情的重要方式,如果父母經常擁抱寶寶,和寶寶互動,可以促進父母和寶寶之間的親子關係。

並且當寶寶在父母懷中的時候,他們會感覺很放鬆,這是寶寶最佳的學習時間。

<strong>

經常被抱的寶寶更有安全感

寶寶經常被抱著,他們是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每當他們哭泣的時候,都能從父母那裡得到及時的回饋,所以他們內心安全感十足,不用擔心父母不擁抱和愛惜自己。


經常被抱的寶寶的不多

一般來說寶寶被父母抱著就很少哭泣了,寶寶不經常哭泣對身體其實有些好處的,比如說很多寶寶哭多了會容易有臍疝之類的,不哭的寶寶不容易有臍疝。


喬治麻咪


有差別的,經常抱的寶寶,他形成了一種依賴性!我做月子期間,是我親身經歷的!那是寶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因為是新手媽媽,所以有些事情不太懂,寶寶一鬧人,我就有點不知所措立馬就把他抱起來,但是這個舉動也讓我以後的日子都過得很累!那時,婆婆不跟我們住一起,,老公上班,所以晚上,就我一個照顧寶寶!小傢伙被抱的愣是睡覺放不到床上了,一放床上就哭鬧不止。就這樣,我幾乎抱著他睡了整整一個多月!慢慢的大了,我也就沒怎麼慣著他了,有時候不管他,有時候就帶他在戶外活動的時間比較長,這樣他就會累一些,入睡也快點,也漸漸的可以自己睡覺了。

因為媽媽的懷抱是溫暖的,也是最有安全感,所以寶寶當然喜歡!對於,經常抱的寶寶與不經常抱的寶寶在長大以後沒有太大的差別!主要還是看大人的教育方法。當然,當寶寶可以稍微放手的時候,家長,還是不可以肆意妄為的慣著他,這樣以後大了,那壞習慣可是難改了!與那些不經常被"抱著"的孩子你會發現有很大的區別!雖然我的寶寶在月子期間,我抱了整整一個月,但是他現在快兩週歲了,一點也沒有,嬌氣的毛病,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他都可以做!

總之抱於不抱的差別在於,什麼時候不抱,什麼時候抱!


火樂火樂的媽媽


那差別太大了!經常抱著的輕者每天都得要抱著 ,不管做什麼都要抱著做,好一點的只要抱著不管誰都可以。嚴重的就只要那麼一個人抱 ,姿勢都還得有講究。我有個堂姐的女兒就是每天睡覺得在推車裡,輕輕的推動是沒用的,必須用摔得咚咚咚大力才行 ,這哪是睡覺啊分明是被摔暈的。

我家小孩從在月子裡,家裡人就不讓抱,餵奶都是自己睡床上吃的 。吃飽了又接著睡就是了 。抱著睡的小孩就是睡著之後你都得抱著 。挨著床就醒。抱著睡對小孩的脊椎也不好。所以有些時候有些習慣都是大人給慣的。你不能按著孩子的習性來 ,大人得有自己的原則。

特別是新手爸媽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心怕掉。這樣往往就會失去原則,給孩子也養成壞習慣


川妹子琉璃


從我媽媽那裡我知道我是生下來不怎麼獲得抱抱的寶寶,並不是家人不愛我,而是那個大環境就是那樣,那個年代家人都很忙,我媽生完我之後要做農活和料理家務,根本沒有多少心思和精力花在育兒上。我媽經常說以前把我帶到地理放在一邊,她就去幹活了。


從我的經歷分析,生下來不怎麼獲得抱的寶寶,長大後會有這些缺點:

1.沒有安全感

我是個很沒安全感的人,且不敢表露出來,表面上很堅強,從來不敢在父母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情感。成年之後,一直認為一定要自己掙錢才有安全感,所以即使在家全職帶孩子也要想辦法做兼職。

2.缺乏自信

無論是在學生時代,還是參加工作之後,做什麼都不想太出頭,那時候認為這是低調,但其實是缺乏自信,做事情總是很被動,在職場上很吃虧。

3.容易上當受騙

生下來不經常得到抱抱,沒有獲得充足的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往往比較缺愛,尤其是女孩子內心會比較渴望被愛,所以長大後別人給一點愛,就容易被感動,這樣很容易上當受騙。

生下來經常獲得抱抱的寶寶長大後會有哪些優勢?

我大學的室友,她是家中的獨生女,爸爸做點小生意,從她的口中得知,她媽媽在生下她後不用出去工作,可以給她充足的陪伴,是一個經常得到抱抱的孩子,在她的身上可以看到這些優勢:

1.有充足的安全感

2.自信心更強

3.會冷靜思考問題

4.懂得自己想要什麼,並會努力去爭取

生下來就經常抱的寶寶和不怎麼抱的寶寶會不會有區別,以上分析的只是個例,並不是絕對的,孩子的成長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但現在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六個月前經常得到抱的寶寶會更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家長在六個月前,不要吝嗇自己的抱抱。

感謝看到最後,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用,麻煩點一個贊再走哦!我是不斷學習、熱衷分享孕育知識的恩媽,期待您的關注,在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恩媽學堂


有人回答了那麼多的研究成果,有人講了那麼多道理,但應用在實際育兒過程當中,遇到孩子哭,不抱的,又有幾個媽媽。或許真的有,但我不是其中的一個。

對,我就是經常抱著寶寶,從出了月子就經常抱了,因為不抱她哭啊,抱起來就不哭了,也許這就是媽媽給寶寶帶來的安全感吧。

01

安全型母子依戀關係

我家寶寶從月嫂走了以後,就是我自己帶,因為不會不懂寶寶為什麼哭,所以只能抱著,白天抱著,晚上抱著,只有等到寶寶進入深睡眠,才能放在小床上。

現在寶寶4個半月,有一個現象特別明顯,就是白天,無論她有多困,也要強睜著眼睛找我,看到我就會笑,到我懷裡就會睡。

到了晚上,我更是無可替代的媽媽,只有我能哄睡,是吃完奶後,抱睡,然後再放下的節奏。

話說回白天,在寶寶不睡的時候,由公公婆婆照看,哄玩,如果我在旁邊,小傢伙玩一會就會看看我。看我還在,就繼續的玩,像有了底氣似的。

從她的表情裡,我做母親的,能感覺到那種無條件的信任與依賴。而這種信任與依賴,就是建立在母親對寶寶各種需求的積極回應基礎上的。

寶寶哭,就是寶寶有需求,而抱起寶寶,則是告訴寶寶,有媽媽在,什麼都不是問題。

這樣寶寶的需求可以被隨時的看到,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很不錯,長大後,人格健全,情緒穩定,有什麼想法,更樂意積極表達,更樂意與外界建立關係。

02

不安全型母子依戀關係

而不被經常抱起的寶寶,即使是在哭鬧時,都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孩子也會很憤怒。別看孩子小,她也會對外界產生敵意與攻擊。

這點我體味最深刻。記得有兩次,我家小寶一個勁的哭鬧,沒有眼淚的那種,而且四處找張望,意思是:那個女人為什麼不來抱我。

我也就是晚抱了幾分鐘,她到我懷裡後,含著乳頭還哼哼唧唧的,還咬過我兩次乳頭,從那以後我就意識到,有必要及時回應寶寶的需求,何況她才幾個月大。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告訴我們,經常抱寶寶,能給寶寶帶來十足的安全感。而約翰·華生的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育兒理論,有心理學認為,長期使用,不但會破壞母子之間的感情,還會讓孩子受到難以彌補的精神創傷,極度缺乏安全感。


所以及時的回應寶寶的需求,是孩子獲得終身的安全感和幸福的基礎。而最好的回應,就是抱一抱我們的寶寶,告訴他們:有媽媽在,你只負責健康快樂的成長就行了。

楊楊爸親子驛站,說說育兒、孕產那些故事。原創碼字,認可我的回答,請加個關注吧。

楊楊爸親子驛站


說孩子哭不能報的父母不配為父母,首先他們不合格。我生完孩子的時候,他們也是這樣告訴我說讓孩子適當哭一下,可以增加他的肺活量量。可是我沒有聽他們的,不但他哭的時候我抱她不哭的時候我野炮,尤其是在月子裡面的時候,現在我孩子很有安全感。


黃蓉249423325


你好,我是空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寶寶生下來後,經常抱與不怎麼抱的,在長大了之後有沒有明顯的差別呢?這應該是很多重視育兒教育的家長,會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

差別肯定是會有的

空媽覺得其實這兩種孩子的差別,更明顯地是表現在心理跟性格上的差別。

出生後經常被哄抱的孩子,一般來說性格都更加願意與人親近,而且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他們的安全感,也非常容易得到滿足,性格基本會比較穩定。

而小時候不怎麼被抱的孩子,成長後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比較難以跟人親近。

因為在嬰幼兒時期,就缺乏與人接觸的肌體感,會讓他們在張大之後也很難恰如其分地與他人相處,甚至是表達情感。所以這類孩子,往往都會存在內向孤僻,有時候嚴重的還會出現殘暴的極端特性。

因為從小就缺乏安全感,以及感受不到家人的關愛,會讓他們的性格變得特別容易暴躁,喜歡大吼大叫。

而且這種情況,一旦形成了,就很難去改變。

所以空媽在這裡建議各位家長,一定要在孩子早年間的撫養過程中,給予及時的關愛與安撫,不要一直放任孩子哭鬧,而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空媽是個處女座


生下來經常抱的寶寶和不怎麼抱的寶寶長大後有哪些區別?

觀察某一種行為對孩子發育長期的影響是項科學且嚴謹的工作,所以不敢盲目的說那種行為更好,但是從短期對於孩子的發育來說,經常被抱起的孩子和經常不被抱的孩子區別還是挺大的。

抱與不抱我們只討論小月齡寶寶,也就是半歲前的寶寶,因為有早就證明,孩子半歲後的會用哭聲“威脅”父母,而且半歲後孩子活動的範圍增加,更喜歡獨立活動。

經常被抱和不抱的孩子有哪些區別

在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和同事做了一個有關恆河猴的實驗。他們把剛出生的猴寶寶和母親分離,並且人為的給猴寶寶製造了兩個媽媽,一個奶瓶媽媽,一個絨布媽媽。其實兩個媽媽都是鐵絲製成,一個身上掛著買瓶,一個身上掛著絨布,過了一段時間,心理學家發現,小猴只有在喝奶的時候會去找奶瓶媽媽,其它時間都會呆在絨布媽媽身上。尤其是在受到驚嚇的時候會第一時間找到絨布媽媽而不是奶瓶媽媽。

通過這個實驗,心理學家得出結論,靈長類動物的成長需要親密的撫觸和接觸,這一結論推翻了美國社會當時主流的育兒觀念:孩子哭鬧不要回應,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那麼媽媽的懷抱能給寶寶帶來什麼呢?

經常被抱的孩子安全感更好

《善解童貞》這本書中,作者胡萍提到:父母對孩子生理需求的及時滿足,有利於培養寶寶的安全感。這屬於孩子的第一層安全感。

第一層安全感怎麼來得?

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他好比一個火星文,心理更充滿了恐怖和害怕,這個時候孩子會通過哭聲來傳遞自己的需求,比如餓了,尿了,困了,當父母第一時間可以滿足孩子的這些基本生理需求,孩子開始明白,我的需求可以被滿足,我是安全的,這個世界是可靠的。



當這種物質需求被滿足之後,孩子精神世界的第一級安全感才能夠逐漸建立,孩子從母親及時的回應中獲得了接納和被愛,這種交流主要是眼神和肢體的交流。

所以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媽媽的懷抱有著意義非凡的作用,孩子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都需要懷抱。

經常被抱的孩子大腦發育的速度更快

有的人說嬰兒怎樣才能變得更聰明,更確切的說孩子生下來的大腦細胞容量是幾乎相同的,後天的發育其實是快慢的問題,想要孩子更聰明,其實是讓寶寶的大腦生長速度越快。

嬰兒大腦發育有兩個階段,嬰兒出生時大腦細胞約有100-180億個,出生之後,寶寶的大腦發展進入了長質量的階段,神經細胞連接的突觸開始形成,這些突觸在寶寶三個月大的時候到達頂峰。

這些突觸在嬰兒期有著快速的發展,在3個月的時候突觸是3歲孩子的十倍。想要孩子大腦快速發展就要不停地激活這些突觸。如何來激活,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味覺等不斷的刺激。尤其是小月齡寶寶,躺在床上只能看到天花板,被抱起來可以接收到更多的風景,接受到更多信息,這種外部不斷刺激,可以讓寶寶大腦發育更快。

被抱起滿足新生兒寶寶發育需求

在《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者做了一個實驗,讓出生只有一週的新生兒寶寶看了兩種圖案,而監測的儀器隨時可以觀測寶寶大腦的動態變化。

當看到機械玩具時,嬰兒的大腦沒有任何變化,看人臉圖案的時候,很明顯孩子大腦的氧氣含量快速增加,證明大腦中湧入了大量血液,寶寶很活躍。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雖然寶寶出生只有一週,但是孩子明顯更喜歡看人臉,這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建立起的第一個關係,喜歡隨時受到成人的關注。因為人類是具有社會性的,這種關係的建立是被寫在基因裡的,那就是孩子出生就喜歡受到關注,喜歡和成人互動,這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


所以對於小月齡寶寶,當然需要更多的關注,多抱抱孩子,讓寶寶多看成人立體的面孔。

關於抱孩子應該遵循的原則

  1. 抱孩子的頻率和孩子的大運動成反比。也就是孩子大運動發育的越好,抱孩子的數量就要慢慢減少。大運動的發育代表著孩子的獨立性,當孩子可以爬行的時候,應該給孩子更多自主探索。
  2. 抱孩子的前提是滿足孩子的需求。有的寶寶天生是天使寶寶,不哭不鬧,可以和孩子糊互動,可以適當抱起孩子,但是不要盲目有事沒事就抱起孩子。
  3. 0-3個月的寶寶儘量多去抱孩子,不管是為了孩子安全普感還是寶寶大腦發育,3個月前的寶寶應該多去抱抱,參考第二天,不要過渡抱,就不存在抱著影響骨骼發育。
  4. 多抱孩子不等於抱睡。多抱孩子指的是用懷抱隨時回應孩子,而不是讓孩子抱睡,孩子睡眠問題有很多原因,但是小月齡寶寶只要沒有養成抱睡的習慣不會因為多抱了幾次就睡覺放不下。
孩子究竟能不能抱,別盲目拒絕,瞭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再考慮怎麼做才是明智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