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誌|“關鍵時期,不能退縮,只能前進!”

抗疫日誌|“關鍵時期,不能退縮,只能前進!”

抗疫日誌|“關鍵時期,不能退縮,只能前進!”

時間:2月12日

天氣:晴

講述人:岳陽市二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朱威

整理: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智慧

“我經歷過非典時期,當時也是在急診科,現在醫療水平發展很快,我們有能力打贏這場防疫戰。”這是我們祝主任這段時間在急診科經常說的一句話。

祝主任就是我們市二醫院急危重症醫學救治中心的主任祝立勇。自疫情爆發後,從醫25年,有著18年黨齡的祝主任,從每天早上7點開始,連續十幾個小時地工作。從年前的應急準備到年後的嚴防死守,從白天的崗位巡視到半夜的緊急處理,他事事想在前面,事事親力親為。每天他除了指導督查醫護人員的新冠肺炎防護培訓與實施,還要及時詢問物資儲備情況,瞭解同事們身心狀況……從一樓診室、搶救室、EICU到二樓留觀室,時時處處都有他的身影,“有了主任我們就心安,就像坐鎮中軍賬。”

作為院內專家組成員,祝主任還要參與全院不明原因發熱病人的排查和會診,溝通急診科、120、發熱門診、院感科等多個部門,負責我院所有特殊病人至定點醫院的轉運協調工作及防護消毒保障。在疫情高峰期間,他主動放棄和家人團聚,紮根科室,從早到晚堅守科室部署工作,天天以泡麵代餐。對於會診他隨叫隨到,熬得一雙眼圈烏黑。

記得2月1日晚上,他終於抽出空回家換洗。凌晨3點,又收到了會診的緊急通知,他毫不猶豫驅車趕到醫院,親臨現場查看病人情況,會診完畢後終於體力嚴重透支,突發眩暈症,累倒在了臨床一線。第二天一早,急診科的同事卻看見祝主任仍舊是第一個到達科室,準備早交班。只見他一邊聽取醫護人員彙報情況,一邊倚著椅子喝藥。許多同事都很心疼勸他休息,他卻堅定地說;“值此關鍵時期,不能退縮,只能前進!這是對我們急診科黨員下的衝鋒令!”

連續十多天,天天守在醫院,處於24小時備戰狀態,他沒有陪過家人一天。當兩歲的孩子問他:“爸爸,你每天什麼時候上班,什麼時候下班呀?”他逗著說:“爸爸是機器人,不休息的。”他就是這樣,自己不休息,卻時刻還要照顧我們,每天在各個崗位巡查幾遍,叮囑我們一定做好防護措施,戴好口罩,穿好防護服。前段時間,我們科一天要接診兩三百位發熱發燒等急診病人時,我問祝主任害怕不,他說:“現在很多人提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就會害怕,我們這裡可以說是一線的一線,我也有害怕的時候,但穿上白大褂後,我就不畏懼任何疾病。如果我都怕,市民怎麼辦?"他還跟我說,他經歷過非典時期,有經驗,他要把他的經驗交給醫院的年輕人,讓我們學會規範、科學地去執行,去治療,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去最大限度地保護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