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陟負冰,大自然萬物復甦。春爭日,一年大事不宜遲。乍暖還寒時,我們在飲食和生活作息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呢?快來看看吧!

立春養生,飲食“宜淡”1

立春後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中醫理論認為,酸性收斂,入肝經,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建議少酸加辛,助陽養肝,多吃辛甘發散之品。

蘿蔔

消積滯、防感冒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冬春交替時節,吃蘿蔔再合適不過了。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特別是到了傍晚,氣溫明顯降低,體質虛弱之人,此時容易感受寒邪而引發感冒。再加上過節期間腸胃負擔重,多少有些積滯,也是容易誘發感冒發熱的原因。蘿蔔中含有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消除體內的廢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菠菜

解毒、防春燥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菠菜是一年四季都有的蔬菜,但以春季為佳。“春菠”根紅葉綠,鮮嫩異常,最為可口。春季上市的菠菜,對解毒、防春燥頗有益處。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

韭菜

健胃、提神、強腎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春天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宜人體陽氣。

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

春芽

消脂通便、抗氧化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春日食春芽。孔子說“不時,不食”,意思是,不是這個季節的(東西)就不吃。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也說要“食歲谷”,就是要吃時令食物

。春天裡所有的植物都生髮出鮮綠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萵苣等等。

立春養生,堅持“春捂”2

“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養生,百病不生

立春後,陽氣上升,人體的五臟六腑蓄積的內熱之毒也開始出現春燥,導致肝火旺盛、身體炎症,出現口腔潰瘍、咽喉腫痛、便秘、色斑等症狀。立春過後要注意保暖防病,一定要春捂秋凍,春天裡的衣物一定要保暖、擋風。

注意:對於“春捂”,主要是“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即“捂”頭頸與雙腳;捂腹部,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婦科病等疾病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