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揚州舊俗:上燈圓子,落燈面

過年,就是把一年的委屈收起,只分享欣喜,就著嘮叨和瓜子一起下肚的日子。

——題記



我大概已經幾年沒有在家過過這麼完整的年了。

正月十三上燈,十五元宵節,十八落燈。過完了這些,年才算是真正結束了。

我小時候期待這種節日,因為可以買個燈。我能想象一個小屁孩,後面拉著燈,走地歪歪斜斜的模樣。

老揚州舊俗:上燈圓子,落燈面

我有執念,兔子燈太可愛了,我就買兔子燈。那個年代,都是真的一根蠟燭點起來。

記得有一年,我在前面瘋跑著拖著燈,後面的兔子燈早就燒的連架子都沒了。我一回頭,發現慘狀,哭得像真的死了兔子一樣,眼淚鼻涕橫流。

小時候的傷心特別簡單,當然,開心也特別簡單。不像現在,開心很難,就連傷心也變得很難。



我不愛甜食。很少吃甜的湯圓。揚州這裡流行自家包薺菜鮮肉的湯圓。還是大的那種。就是一個湯圓,用你吃飯的小碗裝正好。

薺菜純吃會有些粗糙,如果能接受純的加葷油,就是普通的薺菜湯圓了。

老揚州舊俗:上燈圓子,落燈面

自家包薺菜湯圓,可能會摻著青菜一起。這樣味道柔和更好吃,再加上你喜歡的各種配料,香菇冬筍和木耳白豆乾,你喜歡哪個哪個就是屬於你的味道。

你看,食物還需要互相融合,更何況人呢。

我那時候,總覺得吃不下,皮沒味道。啃一半,就開始掏餡吃。等我吃得剩下半邊皮我就大喊吃飽啦開始跑路。隨後就是我娘在我後頭喊怎麼不吃乾淨。我就在前頭嬉笑說皮太厚了,吃不下。

老揚州舊俗:上燈圓子,落燈面

現在,臉皮倒是真厚了。也不期待什麼燈籠了。猜個燈謎,也是手機搜索答案。

是我們自己讓自己過得不再期待。不過,也因為這樣,我倒越發的珍惜這種時光。畢竟,能陪你的人越來越少。


揚州這座歷史名城,誰不知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往年這時,東關街,皮市街等早就有了燈展。今年這樣特殊的情況,再也看不到街上一波一波的男女洋溢著笑臉走過。更加看不到小朋友流著鼻涕比著自己手裡燈籠的樣子。

老揚州舊俗:上燈圓子,落燈面

不然,耍龍燈,踩高蹺,看燈會,猜燈謎,總有讓你覺得節日氣氛在的活動。

但是,在這樣被困住的時刻,卻可能是你多年難以陪伴家人的好時候。

你學會了如何更愛自己,也學會了如何更愛家人。往年嘮叨的是你的父母,嫌棄你在家懶惰不做事還沒有對象。現在嘮叨的是你,總是一遍遍講述勤洗手戴口罩不出門的重要性。

想來,人也只有會對自己愛的人這麼嘮叨。不厭其煩,即便不被理解。

老揚州舊俗:上燈圓子,落燈面

過去有句話是“落燈面,苦唧唧”,正月十八一過完,就是返工操勞的開始。當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很少有人苦唧唧了。只是你所有的生活壓力又開始回來了。從物質的壓力變成了精神的。

上燈圓子,寓意團團圓圓。落燈面,寓意順順暢暢。無論你吃哪種面,把掛在外面的燈籠收回來。就像是給自己快樂的年一個圓滿的結局。

老揚州舊俗:上燈圓子,落燈面

然後你彷彿能看見哭唧唧的孩子帶著失望的表情問:“年沒有了嗎?”

是的,年過去了。

好的是,人還在。

無論今年,你有沒有回得來過年。至少,希望你和你身邊的人長安常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