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大棚里的春天来的早

大荔:大棚里的春天来的早

(通讯员:党宇杰 张杰)一年之计在于春,在防疫工作进入最关键时期的时候,大荔县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松紧的同时,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田地里随处可见忙活的身影,广大农民群众都在紧抓农时,保产保收。

大荔:大棚里的春天来的早

2月13日,走进位于大荔县冯村镇的陕西现代农业园区,成排的设施大棚十分壮观,大棚内外一派忙碌的场景,而棚里早就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村民杨智正在给培育的西瓜苗浇水,几位中年妇女正在娴熟的嫁接新苗。棚里面整整齐齐摆满了培育的西瓜苗,听杨智说,他这一个棚一茬有18万株西瓜苗,按照一亩地600株计算,可以栽种300亩地,主要供应华州区、蒲城县等地,最近虽然运输不方便,但都能保证如期完成瓜苗订单。

大荔:大棚里的春天来的早

而在不远处的大荔文岭科技育苗有限公司,这里的育苗规模更大,专业化、科技化程度更高,来自冯村镇雷寨村的李敏月大姐与几位工人一起在掐苗。她告诉我们,最近气温升高,苗子长的太快,不及时掐除就会影响栽种。“往年的这个时候,棚里至少都有十来个熟练的工人在工作,今年因为疫情,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减少了上工人员,要求全员佩戴口罩上班,进出温室大棚都要消毒。”育苗主管毕四勇说:“我们这块有600个大棚,育苗棚就有30个,这段时间培育的是西瓜苗和脆瓜苗,要供华阴、澄县、合阳、蒲城等周边地区,远的还有甘肃等地,算下来怎么也有一万亩地。”

大荔:大棚里的春天来的早

同样,在杨家庄村塬上的冬枣扶贫产业园,才上午十点多,棚里的温度已经有30℃,枣树已是枝叶繁茂,村民记雷建龙正在衣着单薄的给枣树掐芽。雷建龙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承包这个扶贫产业园里已经长成的冬枣大棚,当年3个棚买了4万多元实现了脱贫,从那个时候起,靠着自己的勤劳付出和村里的技术支持,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看着长势不错的枣树,他对今年的收入满怀信心。

村主任雷宇田介绍说,杨家庄村最初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今年只剩余低保户、五保户等6户,这片扶贫产业园总体规划160亩,目前60亩的温室冬枣大棚已经建成,有6户贫困户在这里脱了贫。随后村里还将把杏、桃种到大棚里,让产业结构更丰富,村民的收益更高,生活更好。

据了解,大荔县冯村镇党委政府从疫情阻击战、总体战打响以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产。在严把人员车辆关的同时,做好出入务农村民的测温、消毒、登记,开辟农用机械绿色通道,成立农耕技术组,地头线上开展农技指导,积极搭建运输销售桥梁,夯实了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场战役的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