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绪刚说事#【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春回大地,麦苗儿绿油油地茁壮成长,陕西大荔沙苑一派葱茏景象。3月5日,记者来到官池镇帖家村一大片麦田采风,蓦然发现,一些水泥浇铸的涵管均匀地摆布着露出地面,并有出水口,写有“牧原支农管网”字样。


“哎,老乡,看你忙活得很呐!你是哪个村哪个组的?”记者问一位背着药管子正在麦地打药的农民。


“不太忙,现在正是打药施肥的好时机。我是帖家村二组的,我叫帖龙社。”帖龙社憨厚地说,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分外明朗。

记者又问:“这些白色水泥罩子是啥你知道吗?”


他蹲下来,点了根烟,猛吸了一口,缓缓地说:“这是咱大荔牧原公司给村上办的福利。”

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在一旁的村民帖建良也围拢过来,他笑着说:“我就是负责这些支农管网的,我村上就有170多个这种沼液出水口,分布在农户的庄稼地头。牧原公司在我们村建了一个规模化养猪场,他们做循环农业,养猪产生的粪便经过固液分离,再进行黑膜发酵,就产生了沼液,这些沼液可以作为底肥用来浇地,是一种非常好的‘液态肥’。只要是用沼液浇过的地,长的庄稼格外地好,不光能提高品质,更能增产百分之二三十!”

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中午时分,暖阳铺撒。记者在大荔牧原有机物处置中心,见到了大荔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环保后勤部负责人王莹和她的同事吴涛,他们俩非常热情。


王莹微微笑着介绍说:“我们公司在大荔县官池镇建了两个规模化养猪场,配套有无害化处理中心和有机物处置中心。目前在官池镇帖家、东里、秦家庄三个村铺设了34000米支农管网,覆盖农田7000多亩,给群众无偿提供沼液肥54万方。公司一直秉承‘创造价值,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全心全意为农户做好农技服务。在管网辐射内的农户地块选择性建档立卡:一区一议,一场一策,定期沟通,共计完成建档立卡64户,以掌握当地种植习惯及作物生长习性,为后续开展高效农业提供数据支撑,为农户增产增收,带动周边农业经济发展,这是一项很好的惠民工程。今年追踪32户红萝卜产量测产,亩均增产300斤,增加收入90元”。

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我们每个月还给场区所在村的群众开展两次农业技术培训,解决群众在生产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农技服务已经常态化。”吴涛很认真地说,“我们从县上聘请了几位高级农艺师,和公司内部的农技人员组成了我们的技术服务团队,目前共开展农技讲座16场次,惠及2个村庄,培训农户838人。建立农业服务交流群2个,群众可以通过手机在群里与各位农技专家进行交流,答疑解惑。同时,我们还注重示范田建设,已经建成沼液资源化利用示范田32个,有机肥推广示范田30个,覆盖了胡萝卜、小麦、冬枣、葡萄、杏、桃、樱桃、高石脆瓜等作物。”

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大荔:绿色循环农业看牧原

据了解,大荔牧原坚持“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循环”的原则,大搞绿色循环农业,大力推广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利用率100%。该模式将养殖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实现了环境的保护,还带动周边农民节约化肥,发展生态农业,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来源:记者 武德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