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店裡的煙火氣

□ 侯利旺

擁擠的書架,泛黃的書頁,舊書店是喧鬧都市裡特有的書香。生活是一半煙火,一半清歡。走進一家舊書店,往往能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當找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好書,頓時心曠神怡。推門走出舊書店,煙火人間、芸芸眾生、生活百態呈在眼前。

我從小酷愛讀書,家裡的存書很少,父親小賣部收來的連環畫和四大名著還有教科書,都被我小心保存著,讀書一上癮,就會千方百計去弄書來讀。真正雅好淘書是在上了大學以後,週末三兩好友出門到街上,常常去的就是舊書店,南大、南師大旁的舊書店、古籍書店都成了常去的地方,還有倉巷舊書一條街以及後來的秦淮河邊舊書市場,每次天不亮就跑過去,回來就提著一袋子的書,這一時期競購得上千本了。舊書店偏居城市一偶,屋裡屋外都靜極了,散發出的寧靜而慵懶的氣息令我常常流連忘返。

書店在古代又稱為“書坊”、“書林”、“書鋪”、“書堂”、“書棚”、“經籍鋪”等,最早起源於西漢時期。西漢文學家揚雄在《法言·吾子》中說:“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隨著古代雕版印刷技術的發明,古代書肆業應運而生。浙江圖書館館長褚樹青在《民國杭州舊書業》中提到:“書肆業,古已有之。據文獻記載,漢時就已萌芽,至宋元而備盛。”清代,舊書攤、舊書店在上海、北京十分興盛。有人以賣舊書為職業,也有以逛舊書市場為樂趣。郭子升在《琉璃廠的古舊書店》一文中寫道:“古書店的主人多是學徒出身,儘管讀書不多,但由於經常與書打交道,用心鑽研,大都精於版本目錄學。有的還博學多才,著書立說。”一位山東老鄉在北京,以販賣舊書為生,20年時間裡堅持寫《販書日記》。北京潘家園的舊書市場至今還十分活躍,網上有描述淘書盛況:全國各地書商、舊書愛好者、藏書家都會湧向這裡,用塑料袋提、用雙肩背書包背、用行李箱拉、用麻袋裝,淘書人徜徉舊書樂此不疲。鄭振鐸、巴金、施蟄存、黃裳等都是舊書店的常客,醉心於淘舊書的讀書人。

書影如畫,人影如戲,舊書店沉積在時光裡,那些故事,那些人,在歲月的腳步聲中漸行漸遠。秋天的南京,滿城的法國梧桐,還有橙黃的烏桕、紫紅的櫸樹、金黃的銀杏、常青的圓柏,紅橙黃綠相間融合。大大小小的舊書店在南京城也隨處可見,有的矗立於鬧市一隅,有的靜謐於尋常巷陌,與秋天的南京共同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油畫。南京舊書店多數分佈在南京大學和夫子廟附近,我常常去的是南京的古籍書店,原是“中華書局”舊址所在,因為剛好在楊公井和太平南路的三岔路口,習慣性稱為楊公井古籍書店。書店一樓是售賣新書,主要為文史、美術、收藏、鑑賞類書籍以及碑帖、印譜,旁邊還有一排排硃紅書櫃,堆滿了各式文史書籍和書畫。買書的人不多,大多是戴老花眼鏡,穿白色襯衫、灰色褲子的老讀者。書店的二樓售賣的是舊書、畫冊以及拍賣會的圖冊,還辟有一書房,滿屋子是線裝古籍、民國舊藏和碑帖拓本之類。上世紀30年代,楊公井一帶學校眾多,催生了書店的興起,短短一條街散落有中華書局南京分局、商務印書館南京分館、世界書局、開明書店、良友書店、正中書局等。徐悲鴻就是中華書局的老顧客,國學大師胡小石亦時常光顧,“古籍書店”幾個字就是他的手筆,“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當年就住在楊公井,走出家門不遠,就是書店。如今古籍書店還記錄著小街逝去的繁華。

舊書店是城市記憶的縮影,一直以一種安靜的姿態注視著城市,見證著城市的發展和知識的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