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棣大口河溯源

無棣大口河溯源

無棣大口河,古名大沽河,是今漳衛新河的入海口。漳衛新河,古名鬲津河,為“禹疏九河”之一,鬲津河故道即古無棣溝(又名無棣河、無棣渠、無棣水),所以大沽河也是古無棣溝的入海口。因為這裡有獨特的景緻和諸多的名勝,所以成為“無棣八大景”之一的“北海漁歌”,其景配詩云:

時清大海不楊波,唱晚漁舟欸欸過。

東國魚鹽天下利,大風譜入太平歌。

《無棣縣誌》(民國十四年版)“鬲津河在縣北八十里,《山東通志》.....至崔家口入海豐境,經馬谷山騮山之間北至大沽河海口入海。《唐書》春秋齊桓公塞九河以廣民田。高宗以無棣渠隋末填廢命薛大鼎開浚鬲津河流入海,以通魚鹽之利,民賴以富。”“鬲津河故道自鹽山至海豐縣大沽河口,則唐時所開之無棣溝也。今成一渠通謂之老黃河。可以洩漕溢水。”又載:“大沽河,即鬲津河入海口。岸上有自然泉。近海處水鹹惟此泉甘潔,往來行舟多取給於此,《山東通志》作古井。”

大口河自古以來就是古代北方重要口岸,同時也是海防要地。大口河右岸的廣武城、豐臺(烽臺)、城陀臺就是楚漢之際的廣武君李左車駐兵留下的遺址。舊志記載“後周及唐嘗駐兵於此;明清置“大沽河巡檢司”,並有步、騎兵巡守;清代設大沽河“鎮海察院”;康熙年間設“廣武城社學”(有學田)。縣誌記載:“大沽河鋪在鬲津河入海口岸上,距城一百五十里。鋪東有龍王廟,基高四丈許,建燈臺。清光緒二十九年寧波人參玉峰、邑人吳汝珍捐資重建。”“,廣武城社學,有學田。”“天妃廟,同治十三年建”“巡檢司,在大沽河”“鎮海察院,在大沽河”“把總一員,馬兵四名,守兵二十九名派大沽河汛”“康熙二年設大沽河墩臺”“大沽河督標前哨官張朝元陣亡”......

據記載大沽河魚鋪(漁村海普)有:大沽河鋪、季家鋪、旺子鋪等,有郵傳遞鋪、烽燧墩臺、航標燈臺。還有供奉海神的龍王廟、天妃廟(媽祖廟),居民社區管理屬於海豐鄉海口裡。巡檢司是公署兼有海關只能,鎮海察院是監察機構。大口河有公署、有駐軍及海防設施、有監察機關、有海關、有居民(魚鋪)、郵傳、學校、廟宇、航標,還有社區管理,這時的大口河已是功能齊全的“小社會”,具有海濱城市的雛形。

大沽河住所以自古以來是北方的重要口岸,與魯北的母親河無棣溝(鬲津河)密切相關,姜太公封於齊提出“,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富國強民政策,無棣溝便成為齊國海水上內外貿易通道。東漢建安九年至十八年(204~213年),曹操為統一北方,鞏固邊防,修建枋頭堰“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又陸續修建了平虜渠、泉州渠、利漕渠等,開闢了衛河航道,溝通了漳河、衛河、黃河三河的水上交通,此時的鬲津河(無棣溝)上游就與衛河、漳河銜接,形成航運網絡。後因戰亂一度衰微,大唐盛世,無棣溝換髮了新生。據《舊唐書·薛大鼎傳》記載:“貞觀中,(薛大鼎)累轉鴻臚少卿、滄州刺史。州界有無棣河,隋末填廢。大鼎奏開之,引魚鹽於海。百姓歌之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昔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德滂被。’《新唐書·薛大鼎》載:“(薛大鼎)累徙滄州。無棣渠久廞(xīn)塞,大鼎浚治屬之海,商賈流行。”唐代詩人劉長卿有一首《晚泊無棣溝》詩曰:

無棣何年邑,長城接楚關。河通星宿海,雲近馬谷山。僧寺白雲外,人家綠渚間。晚來潮正滿,處處落帆還。

從詩中描寫的無棣溝的繁榮升平景象,可以想象當時的大沽河是如何場景了。在此詩人把無棣溝與星宿海(黃河源頭)說明他認為無棣溝在禹疏九河之列,其實古老的無棣溝、鬲津河是古黃河的支流,不源於“星宿海”而發源於太行山,京杭大運河鑿通之後,發源於太行山的東西向河流,都被南北向大運河“截斷”,於是鬲津河與衛河、漳河水系相連。乾隆年間的《畿輔安瀾志》雲:“老黃河,古鬲津河也......又東北合無棣溝......至馬谷山前由大沽口入於海。”鬲津河原為古黃河故道。是春秋戰國時代黃河入海河道之一,而該河道常為幹流。明清稱做“老黃河”,建國初稱“四女寺減河”,1971年,因改分洪為承洩衛運河洪水入海的主要河道,正式更名為漳衛新河,屬於海河水系。

鬲津河之名,古人沒有確切詮釋,可能與夏代的“鬲國(又叫有鬲氏)”有關,古鬲國,春秋屬齊為鬲邑。西漢置鬲縣,在今德州境。

可能因為該河流經“鬲國”成為“鬲國”要津,而命名為“鬲津”。

那“大沽河”的“大沽”是如何得名的呢?至今沒有人解釋過,愚以為可能與北方人信奉的海神——“麻姑”有關,“麻姑”既是長壽之神,又是“海神”,因為她曾說“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為陵陸乎?”(《神仙轉》)“滄海桑田”的成語就源於此。所有漢武帝在無棣“至碣石,望祀蓬萊”,並留下漢武臺,麻姑城的遺蹟。

據《魏書·地形二》滄州有“章武,有漢武帝臺,大家(gū)姑祠,俗雲海神或雲麻姑神。”《太平寰宇志》卷六十五,滄州清池縣有“麻姑城。《郡國志》雲:‘漢武東巡至此祀麻姑,故有此名。’”《魏書》早於《寰宇記》數百年,南北朝時代的《魏書》記載“大家姑俗雲海神或雲麻姑神”,足見主名為“大家姑”。“大家姑”應讀為“大姑姑”,大家即大姑,古代對女子的尊稱。《康熙字典》家【集韻】古胡切,音姑。又與姑同。大家,女之尊稱。《後漢書·皇后紀》:“順帝既未加(虞)美人爵號,而衝帝早夭,大將軍梁冀秉政,忌惡他族,故虞氏抑而不登,但稱‘大家’而已。……今衝帝母虞大家,質帝母陳夫人,皆誕生聖皇,而未有稱號……帝感其言,乃拜虞大家為憲陵貴人。”則大家者,宮中相尊之稱也。“大家姑祠”應讀作“大姑姑祠”。因為龍王爺、媽祖都是較晚出現的神祗,宋朝以後有“南有媽祖北有麻姑”之譽。漢魏時期的海神可能尊稱為“大家姑”(或麻姑),大沽河廣武城最早可能建有海神祠就叫“大家姑祠”,因為讀作“大姑姑祠”,又簡化為“大姑祠”,於是受海神庇護的河段、海口就被稱為“大姑河”“大姑口”。後來供奉的海神名稱變了,但“大姑河”名稱的發音沒變,因為與“水”有關。所以就寫成“大沽河”了。至於今人為啥叫“大口河”一是因為大沽河與大口河發音相近,二是因為入海口形似大喇叭,象形“大口”故名大口河。

附帶一句,魏晉時期馬谷山上除了鹽民崇奉的“鹽山神祠”之外,很可能在漢武帝登臨碣石之前,與章武縣修建“麻姑城”的同時,山上就建有“麻姑神祠”,因此“馬谷山”的“馬谷”二字或許與“麻姑”有關係,所以碣石山同時有了“鹽神山”和“馬谷山”之名,在此僅備一說。

至於鬲津河,1971年,正式更名為漳衛新河,屬於海河水系。這與歷史上的黃河河床升高和南遷有關,歷史時期的鬲津河、無棣溝、衛河、漳河都是黃河的支流,因為黃河泥沙淤積河床升高和黃河南遷而成為單獨入海的河流,又因為大運河的開鑿改變了原來自然河流的走向,最後把《禹貢》中的“恆、衛既從”的恆河、衛河及“北播為九河”的“九河”都一起匯成到海河水系”。今從大口河入海河流叫漳衛新河,其實是古河道冠以新名,且承擔新使命。漳河、衛河均發源於太行山,在館陶縣徐萬倉匯合後至四女寺樞紐河段稱衛運河,衛運河又分流一支叫漳衛新河,成為以洩洪為主、灌溉為輔的河流,這段河道長度257公里,經無棣縣境長38公里,流經碣石山西側到大口河海口入海。

改革開放以來,大口河也煥發了新生,山東魯北企業集團總公司於1988年春天率先發軔,規劃建成百萬噸鹽場,又同行業中率先推出鹽、化、養並舉“一水多用”高技術。在大口河右岸簡稱千噸級碼頭,成立魯北航運公司,一條大口河通往省城的大“大濟路”已經修成,政府撥款砌築了大口河東側的毛石海岸,建立了邊防派出所。大口河外巨輪破浪遠航,機動漁船作業繁忙,趕海人群聽潮雲集。對岸三千噸級碼頭早已投運,兩岸項目並駕齊驅。這塊古老文明的魯北熱土正在成為環渤海工程的又一亮點。展望未來氣象萬千,撫今追昔感慨萬端!

在有生之年,有緣附驥群英參與開發進程,豈不倍感榮幸之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